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浅析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教育论文

  摘要:通过对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课程设置不合理;支持系统不健全等。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有益的探索,创新实践教学对策,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传统师范的更为科学合理、更具实践性和发展性、更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
  (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
  (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0,(1):22.
  [2]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18.
  [3]黄正平.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9,(4):7.
  [4]吴东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08,(4):157.

浅议新能源新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浅议新能源新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cOM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同益紧缺,节约能源己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建筑作为能耗大户,建筑节能工作己刻不容缓。一建筑节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在民用住宅方面的应用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在民用住宅方面的应用一建筑。cOM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1建筑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筑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我们现在应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试论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的基础,是农村地区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以上,连接了广大的县乡村,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之我见一我国农村环境现状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环保工作从创建生态文明村做新疆哈密淖毛湖北铜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工作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阿尔泰地槽褶皱带,莫钦乌拉褶皱束,北山背斜的北翼,在新疆二级构造单元分区的北东东方向。区域上属北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下统石炭系下统及中新疆和硕县白土滩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论文白土滩铁多金属矿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山脉南缘的库鲁克塔格一带,属低山丘陵区,行政隶属新疆和硕县管辖范围。以往很多地质工作者针对该区开展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关于新疆托里县科果拉铜镍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论文1区域地质特征本区处于西准葛尔界山与准葛尔盆地的交接地带,褶皱构造发育,大多呈高角度紧闭状态,枢纽起伏显著,有时呈倒转,使之更趋复杂化。断裂构造也极为发育,形成于不同时期,规模性质南堡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论文南堡铁矿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165方向,直距30km处。行政上隶属浑源县千佛岭乡管辖。该区铁矿分布较多,目前已经发现包括北林庄铁矿兴生铁矿红花沟铁矿东岭铁矿窑沟铁矿及南堡石英矿等多个浅议消费税法经济调节功能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浅议消费税法经济调节功能,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无论人们是否注意到,消费税试论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从三个不同侧面分析了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分别为民歌的起源与发展体裁丰富多彩歌舞相伴随意性与传播性强时代性与功能性强。关键词民歌历史体裁即兴传播时代性在我国民族音乐文构建江苏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长效机制研究一江苏省农业生态化发展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江苏省对生态农业的理论发展和生产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研究。经过30多年的经验总结,初步形成了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取得一定的生态和
略谈竹顶壶的艺术创作略谈竹顶壶的艺术创作略谈竹顶壶的艺术创作艺术试论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center略谈竹顶壶的艺术创作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竹顶壶高12cm,宽18cm,杂技艺术的创新杂技艺术的创新杂技艺术的创新艺术试论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center杂技艺术的创新文章来自3edu教育网我国的艺术瑰宝多不胜数,杂技技术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试析美饰象征与功能转换中国艺术结构机制观念溯源关键词美饰象征里文化德性结构机创论文摘要商周时期,结构与王文化及史官文化发生分离,其标志是美饰象征结构意识呈现于艺术的深层执创,并通过与你性珑念的相互协合,捉成艺术观念的实用化,使法家思想形成的知识社会学逻辑探析一问题的提出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对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各种观念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有控制的经验研究,找出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的联系,然后由经验研究上升到认识论高度,探讨思想现代性政治原则建构内蕴的三大社会观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从计划到市场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的深刻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人性基础和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西方文明主导的异质化的以人性恶为理论犬儒主义对当代青年的不利影响与消解策略著名主持人制作人马东先生在2017年接受十三邀节目访问时曾说所以当我看到,那些特别积极地面对生活的人的时候,我就老想乐。作为文化传播者,他在公开场合指出社会中除5的文化精英以外的9伊林柯夫对意识难题的解读2荷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EvaldIlyenkov。DialecticalLogicEssaysonitsHistoryandTheoryM。管子对待财富的态度与启迪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7。4边树本,崔建文。管子贫富有度论探析J。管卡尔纳普与蒯因在客观性问题上的立场探析2Friedman,M。CarnapsAufbauReconsideredA,Friedman,M。(Ed)ReconsideringLogicalPositivismC,Camb单向度理论的两面性与现实启迪2湛文贤,邓雪南,范宇刚。单向度的人的终极解脱论和谐社会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世纪桥,2009(21)47483于明华,孙怀忠。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单向度的人读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J。河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特质及其社会价值2周易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78。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5北京大学外国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