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探讨教师哲学研究的现实与未来

  笔者曾撰文辨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指向何处,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应是现实的进取而非传统的回归。那么接踵而至的问题便是教师专业发展该如何进取?通过专业地位的巩固、规范制度的完善、专门手段的改进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继续前进,当然是必要的,但逻辑上这种外在性的规定和要求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教师发展内在的动力和实践。事实上,当前有不少的教师就停留在工具意义上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视教育为谋生度日的职业,关注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会去深入地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认真地面对重大的教育问题,这种平庸型的教师显然有悖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义。有鉴于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仰赖教育哲学,教师本人需要进行哲学思考,构建教师哲学,建构自身工作的内在意义。进言之,随着教师专业发展变革进程的深入推进,教师哲学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此而言,考察和辨析当前教师哲学研究中主要的理论观点及其诸种疏漏,进而明确教师哲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路向,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教师哲学乃至整体的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
  一、教师哲学研究的现实考察
  总体而言,关于教师哲学的意义与进路,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启迪智慧。哲学是爱智慧,教师哲学即教师探索教育智慧,追问教育教学过程中观念的正当性、可能性与可行性,这将有助于教师问题视野的扩展与生命品质的跃升,具体即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能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第二,型构理念。教师通过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反思问题背后的观念基础与现实脉络,进而在哲学层次上确立自己的信仰,从而有意识地选择自己认同的教育理念,并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来体现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理念。正是在这种自我的反思中,教育实践的理性自觉程度得以提高,教育者才开始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人,才能够明了自己所实践的对象及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在此意义上,哲学之思奠定了教师生命的理念之维和意义之基。第三,涵养德性。教师欲建构自身工作的内在意义,除了要进行理性反思,还需要涵养爱好的内在德性,追问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因为只有活出自己的本性,教师才可能活得好,得到真正的幸福,无论这最后实际的效果如何,都值得人们欲求。因为自己凭自己就是幸福、蒙福的沉思生活(追问何为美好生活)代表着最为卓越的内在生活的范本。这种生活几乎是独立的,因为它对外在的要求实在太少,也就是说教师的爱好沉思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足的幸福,能够给自身带来最为持久而纯净的快乐。
  由上观之,学者们对于教师哲学有关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迁移着教育哲学的既定思路。这种迁移本身并无大碍,因为教师即教育之本,以往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进路便是围绕教师而展开,教师哲学的提出只是将这一进路凸显出来,以便进行更加透彻和深入的问题分析。问题却在于,这种迁移过程可能存在诸多疏漏。
  (一)视域褊狭
  教育哲学本身涵蕴着丰富的理论议题和辽阔的回旋空间,如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中就全面地探讨了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与公正与教育等问题。以此对照教师哲学现有的研究主题,不难发现其视野局限于教学哲学、教师道德德性等领域,尚未就教师公正、教师自由、教师与民主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仅就教师公正而言,现有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公正的教师层面,探讨教师在教学以及更广泛的师生交往上如何恰切地分配资源以促进学生得到其应有的发展,而很少论及为教师的公正,分析公正的制度环境之于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分析粗糙
  教育哲学旨在对教育问题进行寻根究底地反思或溯本式沉思,在具体形态上,这种溯本式沉思表现为定义、判断、推理与命题等方面的作为,并仰仗概念自身的逻辑运动,力图建构一个相对严密完整、精致缜密的逻辑框架和思想体系[8]。如苏君阳的《公正与教育》就从秩序与自由:教育公正存在的两重向度、教育公正的本质与基本原则、教育制度与教育公正、教育功能与教育公正、师生交往与教育公正等方面对于教育公正的定义、向度、本质、原则与制度形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建立起一个以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为主导的理论框架体系。相形之下,教师哲学在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分析框架的精密性等方面还有许多的进步空间。以教师主体性研究为例,就存在着逻辑框架松散、分析过程空泛的问题,如有学者在论述主体性教师的特征时,只是罗列了自主选择性、能动创造性、自觉实现性等特征,作者并没有探讨这三个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主体性培育途径的分析也存在外在评论的倾向,显得教师的主体性似乎应由政府、社会、学校恩赐,而未辨明教师主体性实现的内在逻辑,亦即教师争取成为主体的路线图。
  (三)立场偏颇
  迁移教育哲学之理路可谓教师哲学研究之主要路径,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哲学对于教育哲学就要全盘接受。换言之,教师哲学需要对于迁移过程本身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同时也要尝试对于被以往教育哲学研究所忽略的有关主题进行必要的研究。例如当前研究者对于启迪教师智慧与涵养教师德性的重视就源于教育哲学对于教育智慧和道德德性的关注,这种重视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关于教师如何寻求智慧和涵养德性的思索很容易沿着一个滑坡滑向关于教师如何成为智慧之师和圣洁之师的探讨。事实上,当前教师哲学研究就表现出显著的成就取向,关注教师如何成圣成贤,如有研究者强调教师追求智慧乃是圣哲的想象,亦有学者感言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可堪称名副其实的人师了。 一个具有巨大教育力量的榜样,从而忽略了普通教师(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因沉重的工作负担、低贱的工资待遇和集权的学校管理等而致的困苦境遇。这种忽略恰与教育哲学忽视对苦难、师生脆弱性的研究有着一定关联。
  二、教师哲学研究的未来之路
  综上观之,当前的教师哲学研究无疑是稚嫩的,未来的研究需要拓宽主题、加强深度、重构立场。对此,很多论者言及实践化取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教师哲学研究者需要亲近教师教育实践,尝试在反思和批判教师实践境遇的基础上开掘新的理论生长点。教师哲学研究的实践化路向当然是必要的。真正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践化,而是如何实践化?毋庸讳言,教师哲学研究对于实践的关切和理解绝不是日常意义上的随想和感悟,而应是哲学意义上的反思与批判。要言之,实践化和哲学化乃教师哲学研究的左膀右臂,实践境遇可谓教师哲学研究之体,为教师哲学提供发展之课题;而哲学关照(包括哲学主题的引进、哲学框架的应用、哲学思维的展开)则堪称教师哲学研究之魂,为教师哲学提供前进之动力。这其中尤以新主题的引进最为直接,对于促进教师哲学研究深邃的掘进,效果上也颇为显著。
  (一)引进新的主题
  第一,引进国外教师哲学主题。考虑到相较于国外,国内规范意义上的教师哲学研究开展得较晚,成果较少,视野也较为狭隘。因此,一个拓展国内教师哲学研究视域的迅捷途径,便是展开比较研究,积极地引介国外教师哲学主题。
  第二,引进教育哲学层面的主题。前已述及,教师哲学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应用教育哲学丰富的理论资源。由是以论,教师哲学需要扩大视野,引进并应用被自身以往所忽视的教育哲学研究主题(如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与分析教育哲学等)中,相应地开展教师自由、教师与民主、分析教师哲学等方面的讨论。
  第三,引进被教育哲学研究以往所忽视的哲学主题。综观当前教育哲学研究的现状,可以认定它所攀援的哲学资源局限于存在主义、现象学、后现代主义、分析哲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等哲学门类,对政治哲学、科技哲学、逻辑学等借鉴得较少,这势必有碍于教育哲学(包括教师哲学在内)的深入发展。以政治哲学为例,政治哲学旨在用道德性的理想要求于政治原则,以及用政治原则协助社会体现公共性的道德理想,重视道德证成,探究价值论理的应然问题,追问什么是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基础,社会资源如何合理分配,个人应该享有什么权利和承担什么义务等。质言之,政治哲学旨在辨明政治的道德性和正当性,其涵蕴着对公正、自由、平等、正当性与合法性等问题的丰富论述资源足以为教师哲学所鉴。如受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动物的启发,我们可以反思政治参与权利(包括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集会和结社的自由,以及广泛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的自由等)之于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具体即,制度深深地影响到了每个教师的发展,那么教师对于自身所寓于的制度环境,如果完全没有发言权甚或参与权,由他人安排自己的命运,教师将强烈感受到疏离和奋激。进言之,政治参与的重要,并不在于教师的投入必然能促进制度环境的改善,而在于教师因此有在家的感觉。换言之,这个世界教师也有份,可以和其他教师在正当的程序下,一起型塑关乎切身利益的制度体系。
  (二)建立分析框架
  教师哲学研究欲提升分析深度,就需要学会建立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从而帮助自己整合杂糅的问题脉络,进而有助于理清问题的线索和抓住问题的本质。没有这样的框架,我们眼前所见,只会是一堆杂乱无章之物,却理不出头绪,更难以知晓现象背后的意义。思考一定要有结构那么,该如何建立分析框架?第一, 引进+改造已有的框架。教师哲学作为一门积累尚浅的学术领域,想要自行创造独有的富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不是说不可能,而是要求学者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熟悉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洛克、怀特海到杜威的教育思想史资料和当代一般哲学的文献。既增强对当代教育问题的历史透视能力,又从新理论得到启示,以明了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同时也关注其他哲学领域(如政治哲学)或其他学科领域(如社会学)内部数量丰富且结构精致的理论框架。考虑到这些框架建构时总是针对特定的问题语境和本身涵蕴特定的前提假设,因此教师哲学研究在引进这些异己的框架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
  第二,将理论主题具体化。教师哲学研究在引进框架之外,可以尝试从两方面来建立分析框架。首先便是将所欲分析的理论主题具体化:解析出构成主题的不同面向。其一,分阶段。将该主题历史发展的过程划分阶段。如在考察中国传统教师扮演的历史角色时,可以将其划分为先秦两汉:作为道德表率的人师、魏晋隋唐:学以致用的经师、两宋元明清:徘徊于经师与人师之间三个阶段。其二, 分类型。在现实境遇中,对于理论主题进行内部分类。以教师权利为例。结合《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将教师权利大致分成两类,一类叫专业权利(包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学习、参加培训进修、具有学术自由等),另一类叫政治参与权利。其三,价值排序。在特定的问题语境中确定不同面向在必要性或者重要性上的优先次序。还以教师权利为例。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权利更被重视,因为如果这些权利付诸阙如,教师将难以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至于政治权利和教师发展的关系却不是非常清楚。例如现实生活中,教师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去参与从学校层面到国家层面一系列牵涉自身根本利益的制度的设计(如教师工作考评、教师福利待遇等方面),但仍然可以有相当大的空间,去做好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似乎教师可以在政治权利沦丧的情况下去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回应。政治参与之于教师发展具有工具性价值。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参与制度设计的政治权利,一切只是仰仗上级领导的仁慈和同情,专业权利将变得毫无保障,比如鉴于当前若干教师负担过重、待遇过低的现状,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本就无从谈起,因此政治权利是保障教师专业权利的必要条件。此外,政治参与本身还具有内在价值(前文对此有所论述,兹不赘论)。合而言之,现实生活中为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有必要在肯定教师专业权利重要性的同时,也肯定政治权利的重要性乃至优先性。
  第三, 整体性地把握理论主题。在建立分析框架时,如果说具体化重在同中求异,从同一个主题中理出不同的面向;那么整体性则重在异中求同,全局性地把握不同的理论,认为每一种理论都可被看作是在思考一些共同的问题,每一种理论都是对先前的理论都具有的弱点和局限做出的回应;于是,随着该研究领域的扩展,我们渴望看到贯穿于其中的进步。细言之,研究者首先要分析不同的理论是否考察了共同的问题;其次要辨明后来的理论对于相同的问题是否给出了不仅异于而且优于先行理论的解决方案再次,将进步之处贯通起来,便可获得整体视野。
  (三)强化哲学之思
  教师哲学欲构建适切和周全的研究立场,就需要强化哲学之思,审视并矫正自身以往立场的偏颇之处。那么如何去展开哲学之思?具而言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的思维方式着手。第一, 脉络性思维。前文对具体化与整体性的论述,就牵连出一种注重理清脉络的思维方式。具体即将具体化和整体性并置思考时,就启发我们在理解事物时,可以同时从涉内 (关注该事物是否内蕴丰富的脉络)与涉外 (辨明该事物的脉络与其他事物的脉络是否存在共通之处)的维度来进行。如在思考教师职业价值问题时,就可探讨教师职业价值内部是否涵蕴不同的脉络;历史上关于教师职业价值的不同论断是否有共通之处,若有共通之处,那么是否又有进步之处。
  第二,批判性思维。该思维类似于分析哲学的清思立场,旨在批判性地检视和审查教师哲学理论中的概念术语、命题。具体可从四个逐次展开的层面而展开。首先是规范性层面,考察与深究这些概念或术语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是逻辑性层面,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判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一、真包含、交叉抑或不相容)且分析这种逻辑关联是否妥当;再次是有效性层面,分析它的价值与意义,对其他概念、命题以及有关的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最后是可行性层面,分析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可行与不可行的依据又是什么。① 例如,针对教学是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的一次次探险的命题,就可以展开四个层面的反思,考察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探险 教学与探险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把教学界定为探险在逻辑上是否妥当;它相对于以往对教学的界定而言,独特的价值或进步的意义是什么,它与教师哲学中其他有关命题关系是怎样的,在整个教师哲学理论中居于何种位置;这种对教学的界定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否易于被把握,现有的手段能否保证它的践履。如果可以保证,实施这些手段时会不会带来其他意料之外的后果。如果无法保证,又该如何调整或更新手段。
  第三,辩驳性思维。理不辨不明,学术研究贵在争鸣与辩驳,然而当前教育研究领域却少有质疑与商榷,研究者多是自说自话,这显然有碍于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对此,黄济先生曾坦言,教育战线的争鸣还不够,没有学术上的争论,就不会有学术的繁荣。对一个问题持有不同意见和态度是常见的事,而且是好事,只有通过讨论和辩驳,坚持正确的,克服错误的,才能逐步接近真理,繁荣学术。教师哲学研究领域强化哲学之思的重点,便是展开辩驳性思维,清理以往研究逻辑论证上的误区。其一,考察观点前提基础的合理性。以教师发展为例,当前一些学者致力于采用叙事、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探明制度情境中教师发展的困境和出路。研究者的论述逻辑多是强调在刚性的制度背景下,教师要通过策略性地表达对学生的爱,来促进学生的进步,从而让学生和自己都感受到幸福。如有学者指出面对固化的考试制度,李老师的同情能力和同情心只能在制度的夹缝中得以生长,她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用心灵关注心灵,通过忠恕之道,达成对于学生真正的关爱。对于力所不能及的国家统一考试制度,李老师只是表示无奈, 这个东西也不是咱们可以改变,咱们可以控制的,只能适应。该学者研究的前提设定(外在的制度环境难以改变)本身的合理性便值得怀疑。事实上,制度的刚性总是被人为地夸大了,教师身边的具体制度以及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并非不可改变。进言之,如果制度(准确地说是元制度,最高层次的制度)不进行改革,不趋于公正,教师发展的困境将始终无法被消除。其二,关注滑坡难题。分析一个观点时,如果坚持或否定这个观点,会不会如同踏上一个滑坡,不可避免地滑向一些危险或荒谬的观点。还以该学者的研究为例,如果一味地主张制度刚硬无比、无法改变,就有可能会滑向轻则适应性偏好重则自证预言的后果,前者即当教师因为制度的缘由而不能实现某些所期冀的目标时,就会逐渐丧失对目标的渴求,进而说服自己,那些无法达致的目标本来就毫无价值,从而只偏好与自己现实能力相吻合的事情;后者即教师如此预期制度,制度就会如教师预期般出现,因为教师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参与者,结果是教育共同体批判性的丧失,教师想象力的退化和行动力的弱化。其三,辨析观点推导过程本身的合理性。具体即,辨析推导过程中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教育民主化的形势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间要实现人格平等,能够据此推出师生间也要实现权利上的平等?显然不行,现实中教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和全面发展;学生主要是学习,二者的角色和职责不同,应该享有的权利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师生间实现权利平等既不可能亦无必要;辨析因果关系是否颠倒,国内早期文献在论证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时,经常列举西方国家早已开展教师专业化的事实,即因为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展教师专业化,所以它有价值。可这恰恰说反了,因为教师专业化本身有价值,所以很多国家才会去开展它;辨析过程是否前后矛盾,在一些学者看来,根据相对主义价值观,价值是相对而平等的。不同的人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都理应受到尊重。因此如果教师向学生宣扬或灌输自身关于美好生活的理念,就是不道德的,这等于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学生,没有注意到学生是与自己关系平等的行为主体,这可能就会阻碍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选择。
  反驳如下:教师将自己理念强加于学生是不道德的本身作为一种观点,如果被相对地理解,本质上就并不比它的对立面更优越,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认为教师将自己理念强加于学生不是不道德的,因此实际上我们无法对于教师将自己理念强加于学生的行为做出道德与否的价值判断。如果被绝对地理解,那就无异于承认一种绝对价值 教师将自己理念强加于学生就是不道德的的存在,这就与相对主义的逻辑前提价值是相对的相矛盾。

撰写论文的步骤和要求技巧都有哪些下面就以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我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一论文写作的要撰写论文摘要与关键词的要求1。摘要摘要是毕业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毕业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论文介绍及撰写论文方法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都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超声科撰写论文分析将自己所做的各种研究,予以真实的客观的作一总结和评价。但不应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撰写时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文字通顺条理清楚用词得当数据可靠。一般论著不超过3000字(含图表及参考文毕业论文致谢范文致谢提供的信息对读者判断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毕业论文致谢范文,欢迎阅读参考!毕业论文致谢范文篇1历经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毕业论文的写作终于接近水闸除险加固设计研究论文摘要特别在北方地区,出现的灌溉以及排涝等现象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近几年已经建立了多种水闸对水流量进行制约,在各个地区的经济变化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水闸在设计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大学二外法语教学探索的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大学二外法语教学,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教材教学内容和法语语言特点方面提出改善二外法语教学的具体措施,力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实施对策论文摘要群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实施中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更能从阅读反思解释写作应用中,为学生营造不同的阅读环境,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然而,群文阅读不仅在于阅读,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的影响论文成本战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谋求长远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实施的成本管理方略。成本战略的制定基于企业的合理定位核心专长竞争优势和竞争对手等各项因素,但成本战略的实现则普洱茶的营销路径研究论文为吸引大量顾客购买,诸多经营者宣传时都声称普洱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这种宣传诱导下,很多消费者过度关注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对普洱茶的期望过高,可饮用以后发现其没有像宣传的那样效果明初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论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虽然在中考实验的考察不是特别重,但我们老师作为从培养从的角度,应该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
浅谈中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毕业论文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生学习音乐的愿望。本文紧扣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的联系,享受音乐,用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律动教学的思考毕业论文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成了1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面对本来是喜爱的音乐课,也觉得乏味和吃力。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快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的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全新的生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为学生灌输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大班数学教育生活化初探论文摘要数学虽然是一门学科,但与生活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方式,引导幼儿回归生活,让幼儿感受生活化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数形结合法的实践论文摘要数形结合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相对重要的一类方法,通过对代数和几何的有机结合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条件,从而帮助学生处理一些困难问题。文章分析了高中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法的特点以及意义,中学数学说课的基本原则论文说课是把教师的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授课前的实践演习,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科学性原则是说课活动的前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说课活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论文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再只是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变得同样重要,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培高等数学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摘要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让人们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作为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对双创教育的投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为了促进高中职数学教育专业特色探讨论文摘要中职学校强调职业性,以掌握技能为主要的教学任务。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使用激励教学法的有效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使用激励教学法的有效探讨在体育教学中,教師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倘若方法得当,不仅能促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认识到锻炼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对足球兴趣的培养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对足球兴趣的培养足球是一项源远流长的运动,在我国古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蹴鞠等与足球十分相似的运动,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直到今天,世界人民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仍是有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