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建立新型学校德育体系的论文

  随着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由于观念、文化、方式的不同而引发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学校德育急需找到适当的途径,来宣泄这痛苦与迷惘。面对当前学校德育的诸多缺陷,面对学校德育转向思路的日益清晰化,我们似乎已发现了问题的答案:"无根的德育"呼唤生命的回归,"无情的德育"渴望情感的滋润,而网络的冲击使我们意识到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由此便汇成了我们寻找已久的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
  一、生命化德育
  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现状的反思,我们认识到以传统德育理念为支撑的现代德育是"无根的德育",由此,便造成了道德虚伪的盛极一时。若要真正摆脱这种困境与无奈,顺应德育转向潮流,只有加强生命化德育,关注个体生命价值与生命体验。
  生命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对于生命,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然后才是对意义的追求。而在我国传统德育理念中,往往是脱离生命空谈意义,甚至以生命的牺牲为代价,而赞叹"死的光荣"。其实,假若生命都失去了,还谈何意义的实现呢?笔者认为,生命化德育的实质便是教人体悟生命的意义,因此,生命化德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德育,包括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尊重生命。为此,生命化德育必须开展人际交往的教育,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平相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此外,学校中推行生命化德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面着力,填补当前学校德育的生命真空,造就活生生的"道德人"。首先,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的全方位课程的渗透。"语文"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进而理解道德的价值。"艺术"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在美的陶冶中体悟道德的真谛。小学《品德与生命》、《品德与社会》是实施生命化德育的主体,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生活为逻辑,设置"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题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从而真正理解道德的意义,主动地去维护道德规范,训练道德能力,养成道德习惯。其次,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化德育真正触及灵魂。真正的德育是感染灵魂的德育,而不是空洞干瘪的说教与盲目残暴的灌输。生命化德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从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再次,实施生命化德育必须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德育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德育方式。从已经产生的中小学德育问题看,不少是由教师反生命的德育方式所导致,这方面表现很多,如教师的体罚与变相体罚;教师的病理性语言的讽刺挖苦等等。这些反生命的德育,造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问题,德育的最终结果只能是道德背叛。生命化德育即"品格教育",它理应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轴心与灵魂。
  二、情感性德育
  认知、情感、实践是驱动个体道德发展的三架马车,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引发个体道德畸形。叶澜教授认为,道德必然具有科学知识所没有的独特个性,即情感性、情境性和践履性等。道德具有情感性,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由知向行的转化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德育中,大量的应是通过非理性的心理形式,即主体的欲望、情绪、情感、意象等来表现理性内容。我们把体验认知型心理结构设定为德育的心理模式,即德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在德育中,我们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创设可感受的对象,有移情效应的气氛以及理想的或冲突的情境,通过情感的中介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尽可能地活跃起来,运用想象、幻想、无意识记忆、直觉、灵感等方法来把握价值体系。现在很多学校重视道德教育中的情境教育,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环境,通过音乐渲染、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审美与道德的相近和互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接纳规范。通过综合各学科发展成果,反省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已有观念和经验,特别是正视当代德育现实的不足,我们愈加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德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叶澜教授提出的"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为我们的学校德育研究开启了一条新路。沿着这个思路,笔者认为实现情感性道德教育,需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第一,教育者的情感素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是伦理之知,充满主观内在性、主体选择性,它附着于情感化的人格身上,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趋同和认同。《学记》中讲"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感受到教师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情感滋润,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为学生情感升华打下必备基础,从而使他们增强道德责任感。
  第二,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是学校德育的枢纽。伦理知识总是出现于人的具体实践中,即人只有在道德交往的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和运用。道德本身便是应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维系人与人的关系而存在的。自古以来,情义无价是我们永恒的道德篇言。但由于近代工具主义理性的泛滥,拜金主义思潮的席卷全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条逐渐被物质金钱所取代,从而导致社会道德的失范。学校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之下,亦步亦趋,从而出现了学校德育危机。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师生及生生之间情感交往建设,营造理解、宽容、尊重的交往环境。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氛围,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第三,受教育者情感经验的积累是学校德育的前提。叶澜教授认为人的早期的联系感、安全感、依恋感、秩序感等等,是人的德性成长最主要的起始性的情感机制。正是由于这些情感机制的支撑,人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能力才会不断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学生情感经验积累的引导。首先是安全感、信任感,在此基础上才是价值上的认同感、共通感,最后是敬仰、敬慕和一种追求高尚的情感,这同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一致的。
  三、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的开展及其效果离不开其存在的外部环境,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校德育必须做出相应调适,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能促进学校德育实施的有利因素,同时尽力消除不利因素。如今网络已逐渐走进学校和家庭,将成为人生存的另一个空间,"就像先辈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应付马匹或汽车的世界一样,我们也必须从现在就帮助我们的孩子躲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危机,使他们成为高效率、有成就的电脑化世界的公民。"面对网络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学校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
  第一,教会选择。面对多元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网络环境,如何教会选择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首先,培养批判性思维。传统德育把那些预定好的东西强加给人,不仅不能产生思想,反而扼杀了德性的发展,因为它们缺乏人性所需要的自由探究、审慎思考和理性的观念。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多元道德价值观并存,价值观念冲突不可避免。个体必须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和价值观,根据所处的文化背景来作出自己的选择。其次,教育要正确引导。我们强调教会学生选择,并不是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而是在教师价值引导下,自主地作出选择,把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传承变为主体自主选择、自主建构的过程。
  第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对于传播信息的网络,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怎样上网,同时又要教会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遵守道德。现在很多人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技术,但有些人却利用它做出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因此,学校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成为合格的"网络公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针对网上许多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就网络道德建设开设专门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知行达到完美的结合。还可以针对社会道德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如前几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木子美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第三,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校园网建设方兴未艾,它为进行网上教育提供了先进手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把优秀的道德资源登上网,在网上开设道德聊天室,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并进行积极引导。因此,加强校园网建设,向学生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把各种优秀文化和健康有益的信息推上网,发挥校园网应有的德育功能是我们学校应采取的对策之一。
  传统德育的回天乏术,工业文明的道德畸形,信息社会的道德冲突都警示我们,学校德育改革势在必行。建构全方位、整体结构化的德育体系是我们的惟一出路。从当前学校德育的微妙转向中,我们发觉以生命化德育为灵魂,情感性德育为血肉,网络道德教育为神经脉络的新型学校德育体系正在形成。

阅读经典何需与时代同行800字议论文面对着书店里的各种解读心得戏说,我不禁有一种毛发直竖的感觉。我们的名着怎么了?我们的经典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被带到了手术台上被解剖得支离破碎?在我的印象里,三国里的曹操就是一个奸臣的代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的论文一国际法主体地位中个人的含义此个人特指不履行公共权力的个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关于国际法主体地位的争论历来是国际法中值得探讨且存有争议的重要话题。争论方向一个人能够平等地参试谈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论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而我国目前的教育却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的关键。为了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学校要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音乐欣赏以及乐器演奏教学等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一引言高职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特点,在高职中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数都是为了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服务。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物流人才处于紧缺的状态,虽然高职院校培养出了一定探析鱼道设施的选择与设计论文1过鱼设施方案论证1。1过鱼设施类型过鱼设施型式多样,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条件,上行过鱼设施主要有鱼道升鱼机鱼闸集运鱼设施等。其中,升鱼机鱼闸和集运鱼设施一般适合中高水头工程,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一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在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中,作为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应该着力从学生的创业精神上来入手,增强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关联度。一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习惯的研究论文摘要中国的教育模式使得许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使得高校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职业习惯培养,而指导教师处于学生工作的最前沿,其特有的地位,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的研究论文摘要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听力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基础,在整个汉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以哈萨克族学生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软装饰与硬装饰的配合使用论文摘要近年来,室内设计问题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房屋在美观功能以及空间布局方面的需要。将硬装饰与软装饰完美的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思考论文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
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研究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HPLC检测采用SepaxHPC18柱以0。1的高氯酸水溶液甲醇(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25。结果6个粽情端午端午是指阴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日,该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如唐玄宗李隆基有端午诗,杜甫有端午日赐衣诗等。在唐代,人们已将端午规定为节日并有多篇端午节诗歌及相关史乘传世,可知最晚到唐代端午微量元素你缺吗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所构成,人体当然也不例外。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00余种,人体中可以发现60多种元素的踪迹。根据目前的研究,已经知道约有25种元素是构成人体所不可少的,按照它们在体内藏在疼痛背后的抑郁慢性疼痛会导致人们生活非常痛苦,如果再同时合并抑郁,那么生活就会更加糟糕。其实抑郁会加重或放大疼痛症状,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不过好消息是很多情况下可通过合理用药或其他止痛治疗后抑五个让你大吃一惊的营养高手如果提到补钾,你想到的是香蕉,说到护眼,你第一反应是胡萝卜,那说明你对食物营养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食物竟有意想不到的营养成分吧。土豆和芋头比香蕉更补钾让疼痛走开的妙手初次见到程义庆医师,他给记者的印象是始终很忙。接诊的病人一个接着一个,他用一根根奇特的银针熟练地给病人治疗,偶尔的间歇,他自信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得名师真传博采众长程义庆,199基于数据挖掘的严世芸治疗心律失常用药发展效果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严世芸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严世芸门诊治疗心律失常医案,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中频数法对其处方中单味药物和常用方剂的频次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病例112例黄连木育苗技术论文精选论文导读黄连木3至4月开花,10月果熟。由于黄连木种子含油质多,常因种子处理不当而造成育苗失败。关键词黄连木,育苗黄连木原产我国,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等,学名Pistaciachin公园建设和养护管理调研报告论文城市主干道公园及重要地段的生活小区作为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道路及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近日,市城乡建设委组织人员对城市主干道部分公园生园林养护管理的园林设计要点论文摘要园林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植被不但能美化周围环境,还可以调节人们心情。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园林设计和园林养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园林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创新教学探究论文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大量面向城镇园林建设第一线,从事园林绿化尤其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