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40年代后期江浙农村社会失控的历史思考

  "
  【内容提要】1940年代后期是江浙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顶点,农村经济的崩溃不仅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冲突,更强化了农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对抗。面对社会结构中精英阶层缺位、保甲重建失败、土豪劣绅和小规模割据势力的膨胀,国家政权为了强化社会控制,不得不更多地诉诸军事暴力。但无论何种努力都难以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整合,更难以遏制农村社会结构崩解的趋势。
  【摘 要 题】现代社会史研究
  【关 键 词】1940年代后期/江浙农村/社会失控
  【正 文】
  19世纪中叶以后百余年间,中国经历了又一个秩序动荡的时代。迄止1940年代后期,社会动荡有增无减。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冲突,国民政府采取各种举措以图稳定社会秩序,但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的矛盾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急剧激化并导致社会失控。本文拟从1940年代后期江浙农村社会结构入手,分析乡村社会失序的因素,进而思考国民政府社会控制失败的深层历史根源。
  一
     其一,与抗日战争以前相比,战后保甲人员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按照抗战前和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政令,保甲人员需符合一定标准,例如规定保长需为师范学校或初级中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力者;曾任公务员或在教育文化机关服务一年以上者;曾经训练及格者;曾办地方公益事业者等。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其时遴选保甲人员尚有一定标准。尽管在实际执行中,不一定能严格按照规定任命合适的人选,但在江浙乡村,由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近代教育起步较早,保甲人员的学历、职业、身份因此而有一个基本的限制,其中不乏热心乡里事业的精英分子。战后与战前相比,由于保甲职事繁重,征收捐税和征派壮丁尤其得罪乡邻,乡村中有地位、有知识的人,往往寻找借口逃避任职,而乡村无赖为了从中谋取私利,则觊觎保甲职位,保甲人员的身份结构随之发生转变。保甲人员的学历结构也与战前的规定相距甚远,如浙江省新昌县中北乡第十二保共有10位甲长,仅有4人为高小毕业,其他几位为初小毕业或肄业,甚至还有身为保长而目不识丁者,(注:《新昌县中北乡第十二保甲长履历表》(1946年7月),新昌县档案馆:M4-13-190。)保甲人员的整体素质随之下降。      其三,保甲组织的工作人员极不稳定。从笔者所接触到的县级民国档案看,抗日战争以前,江浙保甲人员的任期大都时间较长,保甲提出辞职较为少见。40年代后期,保甲人员的任职时间普遍缩短,而且离任的原因大部分是保甲人员主动提出辞职请求。如1946年,塘栖镇新履任的7位保长中,有4位任职不足一年就提出辞呈。1949年,新昌县一位保长任职不足半年也要求准予辞职。从辞呈中列举的辞职理由来看,尽管保甲人员请求辞去职务的理由各种各样,但最为普遍的借口是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忙于生计,疏于保务。(注:参见塘栖镇镇长吴少士给杭县县长的呈文,余杭区档案馆:91-3-63。)这些都是诉诸于文字的辞职理由,当然,也不能排除文字表述之外的原因。如笔者在江苏省盱眙县采访的一位保长,担任保长职务仅3个月,就因为派捐任务繁重,征收困难,而自己又不愿得罪邻里而辞职。保甲人员难以稳定,保甲组织的重建自然缺乏成效。      二
  明清时期,国家在人力与组织方面所受到的制约,阻止了国家政权深入农村社会,国家建立地方社会秩序只能通过委托作为地方精英的士绅承担责任。就一般情形来说,官吏与士绅是行动一致的,并保持相对和谐的关系。在江浙两省,因为科举鼎盛,有一个较他省更为庞大的士绅阶层。直至20世纪初叶,士绅作为地方政治精英,一直承担着农村基层社会整合职能。尽管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及数年后的帝国统治崩溃,摧毁了儒生—绅士阶级的官僚体系,但直到二三十年代,士绅在社会整合中仍有着积极作用。抗日战争中,土豪劣绅乘势崛起,小规模地方武装割据势力也趁机壮大。由于劣绅对政权权威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建设性,而小规模地方割据势力则直接挑战地方政权的权威,与国家争夺对乡村资源的控制权。在新的精英阶层难以形成的情况下,国家在农村重建权威的努力,迫切需要传统精英阶层在社会整合中恢复积极作用,但此时江浙农村的现实却是传统精英缺位。精英阶层在乡村社会控制领域中缺失缘于士绅阶层内部及其外部的多重因素。   "   首先,士绅阶层分化造成的力量衰落,导致江浙乡村中的精英阶层缺位。一方面,江浙士绅阶层发生了职业取向的分化。力农——经商——科举——入仕是传统士绅家庭跻身精英阶层的基本路径。科举制度废除遽然中断了士子向上攀登进入官僚阶层的道路,但在江浙两省,由于乡村工商业经济素来发达,又地处近代西方价值观念影响较深的东南沿海,士绅中不乏思想开明者,他们受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召唤,纷纷转向经营实业,身份一变而为商绅,从传统精英阶层中分化出来。另一方面,江浙士绅发生了居住地域变化。他们受到近代崛起的上海等城市生活的吸引而纷纷离开乡村,同时也由于士绅文化水平较高,多数家庭饶有财富,容易转向城市谋取新的职位。此外,由于江浙两省进入仕途的士绅数量众多,乡村士绅与政权结合紧密,一旦遇到变局,在乡村以外的出路较广,甚至谋求进入国家政权机构,可以不再局限于乡村权威领域。士绅阶层的职业分化、城乡分化,造成江浙农村整个精英阶层的衰落,他们在乡村权力结构中的影响力随之失去,到40年代后期,江浙农村社会控制领域已经处于精英缺失的状态。         三
  二三十年代,江浙地区经过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国民政府有效地控制了富庶的江浙地区,并在此展开经济建设和政治改革。抗日战争中,富庶的江浙成为敌伪攫取资源的核心地区,城乡市场及农村手工业也因之遭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人们普遍希望稳定的社会秩序,国民政府也希望尽快实现江浙经济的恢复。然而,好景未长,随着内战重开,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对财富的掠夺,城市工业凋蔽、农村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佃业纠纷加剧,江浙农村经济资源因而枯竭。         "   在农村经济衰退中,土地所有者转嫁资源困乏的危机,提高地租率,导致了普遍的佃业冲突。30年代,租佃制下的江浙农民地租负担已经十分沉重。在普遍盛行分成租佃制的浙东地区,地租率往往高达50%。[9]4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收入下降以及劳动力向农业的回流,依赖土地为生的人口较战前增加,地租率又较30年代有所上升。以浙江省桐乡县为例,1930年每亩田租谷为94.59-94.89斤,1946年每亩租谷增为100斤(以18两加4钱老秤计算)。(注:参见五泾乡乡长因一桩田产纠纷案给崇德县政府的呈文,桐乡市档案馆:M6-1-148。)地租率加重的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凋蔽不仅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生活状况恶化,也使得依赖地租为生的土地所有者受到压力,并试图将家庭经济衰退的后果转嫁到佃户身上。业主不仅可以借口佃户拖延或无力交租而提请撤佃,还可以不加名义随意撤佃,有的业主甚至对地方习惯和法令要求给予维护的永佃权也不予尊重。这对于在经济萧条中本已处于劣势的佃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佃业关系随之恶化,佃业纠纷也层出不穷。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佃户失去佃权后,因为对业主无能为力,不得已将"挖佃"的农户告入乡镇公所,由此引起佃农与佃农的纠纷,这一现象可以说是业佃纠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说明由地权不均引发的社会冲突已经十分普遍。现实亟需国家采取有力的措施缓解乡村中"人与人为敌"的对立状态。然而,国家政权不仅对改革土地制度无能为力,对分成租佃制也采取纵容政策,这样自然不能缓解佃业纠纷,地主阶层和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冲突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1] 老港乡[A].南汇县志资料   (7)[C].内部资料,1987.   [2] 钱林祥.解放初南汇县剿匪肃特简况[A].南汇县志资料   (7)[C].内部资料,1987.      [4] 李学昌.20世纪南汇农村社会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1.   [6] 程振基.农民放款之过去、现在与将来[A].浙江省蚕业指导讲演会讲演录[C].浙江省农业改良总场蚕桑场,1933.   [7] 张振化.浙西金融问题[M].浙西民族文化馆印行,1943.   [8] 徐世治.战前浙江之蚕丝业[J].浙江经济(第一卷第三期),1946   (9).   [9] 陈璞.新昌之社会调查(A).新昌地方史志丛刊(第一辑)[C],1994.

小议农机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论文一农机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水资源匮乏是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在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占据全国面积的一半,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光热能源拥有巨大激发高中生求知自信心的论文摘要本篇论文从班主任自主培训家长协同管理班主任个别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更好地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学生走出自现代农业技术需要研究论文1农业科技是推动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撰文指出农业科技创新要立足产业需求推进自主创新立足农民需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立足现代农肉兔规模的高效养殖技术论文1技术概述肉兔规模养殖是我市肉兔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肉兔规模高效养殖技术重点描述了肉兔规模场高效养殖八个技术要点,包括推广良种兔人工授精兔舍环境调控全价颗粒饲料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程关于多媒体技术的论文关于多媒体技术的论文多媒体技术是运用多种现代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中级工程师的论文要怎么写通过近几年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及对学生的走访座谈,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级工程师的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工程建设管理中级职称论文引导语工程建设一直都是非常受人们所重视的,而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中级职称论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摘要为了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我国从2005年开始高层住宅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论文一高层住宅低压电源配置1。我国的高层住宅按照用电的负荷(1)一类高层住宅包括消防用电负荷值班照明应急照明走廊照明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安防系统排污泵生活水泵航空故障照明客关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模板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音浅谈以基础课教学为突破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论文关键词基础课教学就业能力摘要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都开设基础课,基础课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有没有用或有多大用,成了关乎基础课生命力旺盛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才招聘单位的需要与大学生船舶工程技术论文船舶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运输工具,那么关于船舶工程技术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船舶工程技术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摘要船舶工业在我国起步的时间比较晚,进些年在经济的
略论我国人大代表的专职化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制度上的建构,又有观念上的转变。因此专职化的实施措施也就是综合体系。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湖南省代表团提出的首份议案就是要求设立专职人大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一散文诗是中外在特殊时代契合的产物中国是诗的国度,任何文体都被赋予了诗的色彩,中国诗歌也经历了由不定型准定型定型准定型诗体不定型诗体转化的诗体演变过程。因此形同西方散文诗特点的文体韩国文集丛刊中悲秋赋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三大时间悲情模式中,悲秋是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主题,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秋天到来,季节变迁引发了中国的诗人们对于人生的无限感触联想,激发了诗文心雕龙风骨新释及分析风骨是中国文论中一个非常成熟的诗学范畴,刘勰文心雕龙的风骨篇最早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风骨做了阐释。历来对文心雕龙风骨的解释丰富多样而又莫衷一是,又有研究者对不同的解释进行分类评述,形意义的失落与追寻在文化变迁的一般意义上,现代性的思想界碑是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来标识的。这两场文化运动一方面以希腊艺术精神为样板,扫荡禁欲伦理对人的感性欲望的警惕和恐惧,另一方面又运用科学理性武器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内容提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政治改革,使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30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在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1中,我曾几次讨论到国家政权建设。那项工作的一个目标是,置疑一个主流性的研究路径用国家政权建设作为影响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因,或者,将中国乡村社会呈现的种种乡土乌托邦的追寻摘要无论是在大陆还是,乡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沈从文与黄春明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二者在创作上既存在着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异性。本文将从相同的乡土姿态与不同的价值选择两方面来新理性与新方法当西方学人陷于非理性和解构性思维走上不归之路的时候,中人提出了新理性主义的观点是极具救正意义的。但是钱中文先生所说的新理性,主要着眼于对人文精神的呼唤,还不是全面救正西方非理性和解现代性的先锋主义颜面关键字现代性先锋主义语境内容提要先锋主义是中国现代性的颜面之一。先锋主义是有着自觉的先锋意识与行动并有文化观念相匹配的群体审美思潮或运动,至少需要三个要素一是自觉的目的明确的群体行论卡尔维诺月亮与霓虹灯诗性隐喻的回归有评论曾指出马可瓦尔多不必花费太多的假设和推想就可以愉快进行阅读。笔者以为这种论调仅触及小说表层,在其简单,朴实的笔调下面蕴含着丰富的隐喻象征复义反讽。卡尔维诺诗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