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刘秀大哥打下的天下,为何要立刘玄做皇帝?

  主要原因有二:
  一:当时绿林军内部有平林兵、下江兵、新市兵,舂陵兵4个派系。刘秀兄弟是舂陵兵的首领,与其他派系的首领不和,自然不会得到他们支持。
  二:其他绿林军首领喜欢放纵,忌惮威严贤明的刘秀大哥,而贪图刘玄的懦弱,所以他们决定立刘玄为帝。
  此事详情如下:
  一、刘秀大哥与绿林军将领不和
  1.刘秀兄弟起义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王莽对社会进行了复古改革,使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九州。其中,绿林军,赤眉军是两支势力最大的农民起义军。
  南阳郡的刘縯、刘秀兄弟是汉室宗亲,不过当时他们家族已经没落了。刘秀的哥哥刘縯性情刚毅,慷慨大方,心怀大志,他想要恢复刘汉天下,于是散尽家财,结交结天下英雄豪杰,图谋大业。
  刘縯、刘秀兄弟召集宗族以及郡中豪杰聚兵起义。刘秀家族早前从舂陵郡迁徙到了南阳郡,所以他们的队伍被称为舂陵兵。
  2.绿林军内部派系
  新市人王匡、王凤不满王莽政权,也兴兵起义,他们时常隐蔽在绿林山中,所以被称为"绿林军"。后来一场瘟疫,5万绿林军死伤近半,于是他们离开绿林山,另谋出路。王常、成丹西入南郡,称为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以及支部朱鲔、张卬等北入南阳,称为新市兵。平林人陈牧、廖湛聚众千余人,称为平林兵,响应王匡军队。
  刘縯觉得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抵抗王莽的军队,更不用说推翻王莽了,于是决定加入绿林军。
  其实当初绿林军离开绿林山后,就应该称为绿林联军了。后来的平林兵首领陈牧、廖湛和舂陵兵首领刘縯兄弟都没有在绿林山呆过,自然亲疏有别。王匡、王凤资格最老,名义上是绿林军共同的领袖,但他俩也只能直接指挥自己的新市兵,根本指挥不了其他派系的士兵。
  3.刘縯与绿林军其他派系将领不和
  绿林军中主要有新市兵、下江兵、平林兵、舂陵兵四个派系,但矛盾主要在舂陵兵和其他三个派系之间。
  为什么刘縯与绿林军其他派系将领不和呢?主要是因为舂陵兵和其他派系士兵的组成成分不同。舂陵兵将士主要由刘縯兄弟宗族子弟、南阳郡豪杰以及士族子弟组成的,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有着推翻王莽建立新时代的信仰。而其他三派的将士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为了混口饭吃才起兵造反的,没有理想,只知道抢钱抢美女。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就造成了双方面和心不和的局面。
  4.选立刘姓皇帝
  绿林联军有内部矛盾,虽然共同的目标都是攻打王莽,但无法协同作战,甚至为战利品的分配问题而大打出手。所以,绿林联军需要选出一个共同的首领,统一指挥,让大家团结一致的对付外敌。
  当时人心思汉,为了满足众人的心愿,凝聚力量,所以诸位将军开会商议,决定从刘姓宗室中选出一人做皇帝。二、绿林军忌惮刘縯威严贤明,贪图刘玄软弱
  1.刘縯在天下有极高威望
  刘縯贤明英武,善于智谋,屡次大破莽兵,功劳卓著。王莽十分忌惮刘縯,下诏求购刘演的人头,能成事者,封赏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官列三公之首。
  当初新市兵、平林兵、舂陵兵组成的绿林联军被王莽打败,平林兵、舂陵兵都想解散而去。刘縯听说王常的下江兵在附近,就去见王常,说明联合的好处。王常大悟,说:"王莽篡汉弑君,残暴无道,人民思汉,所以豪杰并起。现在刘氏复兴,就是真主。我真想为此献身,辅助刘氏成就帝业。"刘縯说:"如果事成,我岂敢独享尊荣!"于是与王常深深结交。
  刘縯不仅在绿林军中威望极高,在天下也享有盛名,很得民心。当初绿林军攻打某城,久攻不下。该城长官说:"我只要得到刘縯将军的劝降信,我就投降。"其后刘縯来到,那人献城投降。
  南阳郡的诸多豪杰士大夫、以及绿林军下江兵的首领王常,推举刘縯当皇帝。
  2.刘玄的简介
  刘玄也是汉室宗亲,正好是刘秀的族兄。西汉末年,刘玄的家族和很多汉室宗族一样,已经没落了。刘玄曾经犯过罪,他假装已死,因此就逃亡在外。后来刘玄投奔了平林兵,在首领陈牧帐下任职。
  其他派系的将领没有姓刘的,于是从军中士兵搜寻,正好找到了刘玄,于是打算推举刘玄为皇帝。
  史书说刘玄性情胆小懦弱,但后来刘玄杀刘縯,除掉绿林军各首领,足以证明他是扮猪吃虎。
  新市兵、平林兵将领贪图享乐,忌惮威严贤明的刘縯,所以坚决立懦弱的刘玄为皇帝。
  3.皇位之争
  当时双方为了选皇帝,激烈争吵,互不相让。新市兵、平林兵已经做了决定,立刘玄为帝,然后再派人召来刘縯说明情况。
  刘縯很想当皇帝,他知道一旦立刘玄当了皇帝,自己就难有机会当皇帝了,于是他说:"诸位将军想尊立刘氏宗室为帝,恩德深厚。然而以我之见,如今赤眉军有几十万,听说我们立了皇帝,恐怕赤眉军也会立个刘氏皇帝。如此,必将引起两方内斗。如今王莽未灭,而义军相攻,危害很大。况且谁能胜出,也很难确定,不如先称王。"
  多数将军都同意刘縯的意见,而将军张卬拔剑击地威胁说:"犹豫不决就不能成事。今天立刘玄为帝的决定,不得反对。"众人见状,只得听从。 刘縯为了大局,也无奈同意了。
  刘玄当了皇帝,号称更始帝。刘縯被任命为大司徒,封为汉信侯。豪杰对刘玄称帝感到失望,多有不服,依旧拥护刘縯。更始帝君臣非常忌惮刘縯,日夜不安。其后,更始帝在大臣朱鲔、李轶的劝说下,除掉了刘縯。
  综上所述,同为汉室宗亲,绿林军立刘玄不立刘秀大哥刘縯,是因为这两点:1.刘縯与其他绿林军将领不和; 2.绿林军贪图享乐,忌惮刘縯威严贤明,喜欢刘玄软弱可欺。
  史事参考《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檐雨坠珠,转瞬流年千秋。阶苔行蚁,方寸浮世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首先纠正一下,刘玄不是刘縯和刘秀推立为帝的,而是被当时绿林各路将领共同商讨推立的。提这个问题可见受电视剧的影响太深。
  刘玄,南阳舂陵人,自称西汉皇族后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这样算的话,也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但这个政权仅存在了15年(公元8年-公元23年)。王莽时期,大肆改革致使国家治理混乱、民不聊生。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尤赤眉和绿林两支最胜。
  地皇三年(22年),王常、成丹西入南郡,号为下江兵;王匡、王凤、朱鲔、张卬等北入南阳,号为新市兵;刘縯、刘秀在舂陵起兵,号舂陵兵;陈牧、廖湛在平林起兵,号为平林兵,响应各路绿林。刘玄就在这个时候投奔了陈牧,担任陈牧手下的安集掾。地皇四年(公元23年),因各路起义军没有统一的领导,所以大家经过商议共同推举还算有一点战绩的皇室后裔刘玄为帝,改元更始,史称更始帝。
  刘玄的这个皇帝像是捡来的一样,也许获得的太容易,所以就不知道珍惜。这个人才输平庸,胆小怕事,喜欢享受,猜疑心重,还不努力。获得帝位之后,对刘縯颇为猜忌。刘縯与刘玄一样同是西汉皇族后裔,如果按身份来称帝的话,他也符合;但就战功而言,刘玄根本不够格,刘縯和刘秀又是舂陵兵领袖。昆阳之战,刘縯、刘秀一战成名,威望渐高,刘玄便起了杀心。杀了刘縯,引起刘秀及舂陵兵的不满。此后,也因猜疑,杀掉了当年推举他为帝的陈牧、成丹等人,迫使王匡、张卬等人投降了赤眉军。于是两军合并进攻更始,当了两年皇帝的更始刘玄生命也走到尽头。赤眉攻下长安,原本赦免了刘玄,但在政治斗争中,最终还是被赤眉将领谢禄勒死在了长安郊外。刘秀念同是皇室后裔,又是族兄,便派人收了尸首,葬于霸陵。
  那么,绿林为什么要立刘玄为帝呢?
  其一,跟当年项羽等人推选熊心为楚怀王的一样,为了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和拥护。西汉灭亡后,王莽的混乱统治使得老百姓又开始怀念刘姓天下了。这时候打着刘氏皇亲血统,更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东汉末年,刘备也使用过这个招数。
  其二,刘玄虽然也在跟着搞革命,但总体来说胆小怕事,易于控制,这也是各路将领希望看到的。比如众人推举其称帝后,接受群臣朝拜,没见过此种场面的刘玄羞愧流汗,举着手连话都说不出来。
  其三,汉武帝之后,受董仲舒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已经有了正统观念,这个在班固《汉书》中可以窥探一斑。刘玄再怎么着也是刘姓子弟,合乎正统原则。
  说起这段历史,就有点气愤!
  公元23年,正在围攻宛城的柱天大将军刘縯,也就是刘秀的大哥,被绿林军各头领从前线召回,商量立一个刘氏子弟为带头大哥,也就是皇帝,统一指挥,带领大家一起推翻王莽统治,走向胜利。
  在回来的路上,刘縯内心是非常喜悦的,因为自己是最佳人选,他有两大优势:
  一是他是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侯刘买的后裔,属于刘氏宗室,根正苗红。
  具体世系为: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长沙王刘发—舂陵侯刘买—郁林太守刘外—巨鹿都尉刘回—南顿令刘钦—刘縯、刘秀。
  二是他军事能力非常高,战功赫赫,多次击败王莽军队,无人能及。
  具体战绩为:击败并斩杀新朝前队大夫酎阜、属正梁丘赐,击败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灭敌数万人,获得新军大量辎重。
  当时还有一个客观条件,那就是:王莽政权非常强大,只有勇武强悍的他才能带领大家打败王莽,其他人都无法胜任,所以皇帝这个职位必须落在他头上才行。
  刘縯心想:"这次召我回来,不就是立我为帝吗?"一、错失帝位
  当刘縯回到绿林军大本营,才发现新市兵、平林兵等其他山头的将领已经商量好立更始将军刘玄为帝,召他回来只是通知他一下而已。
  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刘縯),示其议。——《后汉书》
  刘縯辛辛苦苦打下的局面,结果让懦弱无能之辈的刘玄坐享其成,刘縯心里一万个不同意,他麾下的舂陵兵也表示反对。但刘縯嫡系将领和部队大部分都在前线作战,刘縯独木难支,无法左右他们的决定。这时,刘縯想出了一个主意:拖。
  在刘縯看来,他当不了皇帝,刘玄也不能当,毕竟刘玄性格懦弱,难当大任,大家的事业不能葬送在他手里。只要往后拖着,随着自己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天平就会向自己倾斜。
  刘縯对各个山头的将领提出建议:暂时先称王,等推翻王莽、降服赤眉之后,再称帝。
  刘縯深刻指出,现在各地都在反抗王莽统治,尤其山东徐州那边的赤眉军,众达几十万人,如果咱们这边立皇帝了,他们也立个皇帝了怎么办?还没推翻王莽,内部就先杠上了。另外,我们这边一旦有人称帝,就会引起王莽的重视,到时候就要派重兵专门对付我们了!
  刘縯说了一通,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些将领都是草莽出身,有些人就不跟你讲道理,张卬就是其中之一,他眼看阴谋有可能破产,立刻拔出剑,往地上一砍:"立刘玄为帝,就这样定了,不能再更改!"
  刘縯见此光景,虽然很愤怒,但自己人又不在身边,再不同意就要引火烧身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而且为了维护团结,共抗大敌,只得屈从了。于是,刘玄正式被拥立为帝,这就是更始帝。
  这年二月初一,绿林军在南阳淯水边的沙滩上设立坛场,举行登基大典,刘玄南面而立,接受群臣朝拜,他一看这场面不由得汗流浃背,举着手连话都说不出来。刘玄登基称帝,正式建立更始政权,刘縯被拜为大司徒,位居三公。仪式结束之后,刘縯返回前线,没多久就拿下了重镇宛城。二、原因分析
  从管理学上来讲,选择精明强干的领导会更有前途,他们为什么要立一个懦弱的刘玄为帝呢?
  正如前面讲的,绿林军许多头领都是草莽出身,无拘无束,纪律性差,他们不习惯被管,所以立懦弱的刘玄为帝,易于控制,大权依然在手。刘縯威望较高,有威严,军队纪律性好,一旦让他登上帝位,授之以柄,那么他们这些各山头的头领就要受到严格的约束,一旦被刘縯骑在头上,那就不自在了。关于这一点,史书记载很明确,据《后汉书·刘縯传》记载: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归于伯升,而新市、平林将帅乐纵,惮怕升威明而贪圣公懦弱。伯升就是刘縯的字号,圣公是刘玄的字号。
  所以这些山头头领就搞起了小动作,先决策,后通知刘縯,让刘縯无法改变既成事实。
  刘縯虽有私心,但他以大局为重,所以即使没有获得帝位,但他毫无怨言,安心返回前线,并且攻下宛城,让更始政权有了可靠的基地。
  不过,因为立刘玄舂陵军与绿林军嫌隙已生,表现十分优异的刘縯注定以悲剧收场。
  三、结局悲惨
  一个月后,刘秀在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用一万多的兵力击败王莽42万大军,天下震动。随着刘縯、刘秀功劳越来越大,刘玄开始坐卧不安,感觉他这个帝位越来越不稳了。为了保住帝位,刘玄与拥立他的头领们开始暗算刘縯。
  有一天,刘玄召集众将开会,刘縯也参加,刘玄对刘縯的佩剑表示很感兴趣,让刘縯解下交给他欣赏,这时绣衣御史申屠建献上玉珏,让刘玄摔珏为号,诛杀刘縯。刘玄素来性格懦弱,临场了竟然不敢下手,于是刘縯躲过一劫。
  刘縯有个部将名叫刘稷,也是刘氏宗族,他对拥立刘玄抱怨很大,刘稷非常勇猛,屡立战功,勇冠三军,是刘縯的得力助手,让刘玄非常忌惮。刘玄任命刘稷为抗威将军,听名字就不咋地,刘稷不肯受命,刘玄与绿林军将领于是陈兵数千人,将刘稷拘捕。刘縯一看事情闹大了,就去刘玄那里为刘稷求情,李轶、朱鲔一看刘縯只身而来,于是劝刘玄趁机除掉刘縯,刘玄随即下令拘禁刘縯,刘縯于当日被害,时年38岁。
  四、总结和启示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绿林军靠着刘縯、刘秀等屡次击败王莽军队,威震南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绿林军,实力不断壮大,刘縯因此获得极高的威望。而刘玄、王匡等众多山头的头领目光短浅,忌惮刘縯的威望,嫉妒刘縯的赫赫战功,为了自身的利益,竟然将其杀害,使绿林军失去了一员大将,实力受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如果刘縯没有被害,那么他完全有能力带领绿林军推翻王莽,击败强大的赤眉军,完成天下一统。只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只能留下遗憾。
  当然,刘縯在受到刘玄等猜忌的时候,丝毫不放在心上,对心怀不轨的李轶也不加防备,对舅父樊宏、三弟刘秀的提醒也不以为意,最终丢掉性命,也算是一大失误。刘秀正是以大哥刘縯的悲惨下场为教训,低调做人,努力维护与刘玄等人的关系,才保住性命,并通过努力脱离绿林军的控制,在河北发展势力,最终进取天下,建立东汉王朝。
  先要搞清楚,刘秀打下的天下。没有立刘玄做皇帝。更始帝刘玄能当上皇帝,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刘邦的后裔,而且手中无兵权,便于控制,这样,刘玄就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刘玄并没有丝毫王者之气质,在迁都长安时见朝臣时,还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般,不敢抬头见那些朝贺的大臣。不过,这样一个庸俗之辈倒是很能嫉贤妒能、吃喝玩乐,他杀掉了差点让他当不了皇帝的刘缤,但没有政治家一网打尽的心狠手辣,没有把刘缤的弟弟,后来东汉的开国君主刘秀杀掉,使得刘秀在不久之后就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反过来与他争夺天下。刘玄也注定不是一个开国君主,在灭掉王莽政权迁都长安后,刘玄并没有消灭其他农民起义军,巩固自己的政权,反而迫不及待地享受起荣华富贵来,这样的帝皇,不被杀才怪。更始帝刘玄在位时间:公元23年~公元25年。公元25年,刘玄被杀。更始政权覆亡。(刘秀收编赤眉军,之后又花了10余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光武帝刘秀在位时间:公元25年~公元57年。公元57年,文治武功的刘秀终于病逝。
  天下不仅仅是刘秀大哥刘演打下的,而是刘演、刘秀等联合绿林农民起义军一起打下来的。
  在人数方面,刘演那边都是刘氏宗族、亲戚朋友、门客等,兵力只有几千人,势单力薄。而绿林军那边,人数有10万之众,比刘演实力强的多。
  不过刘演是皇室子孙,他那边的支持者也多是豪门大族、知识分子。刘演、刘秀这边人的能力、眼光要远高于绿林军。绿林军虽然人多,但是缺乏长远规划。刘演那边缺乏实力,绿林军这边人多,但是没有长远战略。双方独立发展,都成不了事。双方之间合作,正好互相补充。
  刘演威望高、能力强,是起义的发起人,又是皇族后代,按理应该由他当皇帝。但绿林军掌握兵权,实力更强,话语权也更强。他们不希望刘演这样能力强、威信高的人做皇帝,这样的话,他们必然会遭到打击。于是拥立了刘演的同族兄弟、比较软弱无能、毫无实力的刘玄。刘演没有对抗绿林军的实力,只好接受。对于刘演背后的南阳刘氏宗族来说,刘玄也是自家人,完全可以被接受。于是,作为起义发起人的刘演就被抛弃了。
  刘縯带着刘秀造反时,风头很盛。但兄弟俩统帅的舂陵兵,实力太弱。
  弱到什么程度呢?
  弱到刘秀这个二把手,只能骑牛作战。
  "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后汉书·光武帝纪》
  后来是打下了一座县城,杀了县尉,刘秀才骑上了高头大马。
  想想看,连主将都只能骑牛,这队伍的家底得薄到什么程度?
  而在乱世之中,如此单薄的家底,又如何谈得上建功立业呢?
  恐怕连活下来都难吧?
  刘縯一代枭雄,当然懂这个道理。
  他在单打独斗一段时间后,马上就遣族兄刘嘉联络绿林军大佬,表达了自己想合伙干的意思。
  后来,绿林军中的新市兵和平林兵的大佬同意刘縯带兵入伙,玄汉政权的基础这才得以奠定。
  所以,刘玄上台前,刘縯其实只是绿林中的大佬之一。他并不是老大。
  虽然他与新市军、平林军,以及后来加入的下江兵联合后,作战骁勇。曾一度被众人推举绿林军盟主。
  但他毕竟只是临时的盟主,不是真盟主。
  而且新市兵、平林兵的老大也看出来了。
  刘縯、刘秀哥俩,骑牛打仗都这么生猛!
  万一让他们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部队岂不是要被他们吞并了?一旦没了枪杆子,自己在这世上哪还有容身之地?
  因此,当绿林军的大佬们决定建立政权,拥立皇帝时,另外三股势力的大佬,就故意没通知刘縯,偷偷得先开了个小会。
  在小开会期间,除了下江兵的老大王常提议拥护刘縯外(王常后来投靠刘秀,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其余大佬都持反对意见。
  反对声音远远压过支持的声音,于是,刘縯就被踢出了局。
  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归于伯升,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怕升威明而贪圣公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不拥立刘縯,那拥立谁呢?
  几个大佬商量后,确定拥立原则——被拥立之人,势力不能太大。否则不好控制。但一定要是刘姓宗亲。否则,不能招揽人心。
  在这个原则下,刘縯的族兄弟,当时在平林兵中只是打酱油混日子的刘玄,于是就被推举为了皇帝。
  开完小会后,几个大佬设下鸿门宴,通知刘縯回来开会。
  前面说了,刘縯对开小会这种事情,是不知道的。所以他就没带卫士。
  等到他进到会场,傻眼了。众人持械逼迫他立马表态,同意就能走。不同意就是咔嚓!
  他没得选,故而才在绿林军版的鸿门宴上选择了妥协。
  之后,刘玄正式被拥立为傀儡皇帝,绿林军的各大佬皆高官封侯。
  其中,刘玄所在的新市兵成为最大赢家。团队老大王匡和王凤,分别被封为定国上公和成国上公。
  平林兵和下江兵的老大,以及刘縯,分别封三公。
  对此,刘縯很不爽,支持他的南阳豪强也很不爽。
  但没办法,这就是政治。
  多头格局之下,除非强者有压倒其他人的绝对优势。否则,不仅很难上位。而且还会被其他人刻意的打压。最后上位的,往往是不起眼的某个弱者。
  其实不单是绿林军,当时同样也是多头格局的赤眉军也是如此。
  樊崇、逄安、徐宣、谢禄、杨音等赤眉军大佬也是谁都不服谁。
  于是,放牛的刘盆子就这么上位了。
  而刘盆子这个傀儡皇帝,那比刘玄都惨。
  赤眉军的大佬当着他的面,都敢肆无忌惮地打骂厮杀。背着他,简直要反天。气的刘盆子是夜夜哭泣,以泪洗面。
  盆子居长东宫,诸将日会论功,争言讙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更相辩斗,而兵众遂各逾宫斩关,入掠酒肉,互相杀伤……盆子惶恐,日夜啼泣,独与中黄门共卧起,唯得上观阁而不闻外事。《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刘玄登基继位,绿林军大佬各领封赏后,王莽决定枪打出头鸟,集中大军讨伐。
  于是,著名的昆阳之战爆发。
  这一战不用多说,刘秀以七千人打垮了四十二万敌军(也有说实际只有十万),创下了冷兵器时代,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场奇迹。
  绿林军的大佬,想方设法打压刘家兄弟。
  可人家是位面之子,自带发光属性。不管走哪都是风云人物,盖不住风头。
  盖不住怎么办?
  傀儡皇帝刘玄和几个绿林军大佬商量后,决定再设一个鸿门宴,干掉刘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刘縯被杀前,刘秀曾劝他别去赴宴。
  因为刘秀发现,当年跟随他一起造反的很多舂陵兵老将,比如后来投靠新市兵,弄死刘縯的李轶,私下里就与老绿林军的大佬有来往。
  自家的根基,可能被别人撬动了。
  但刘縯对此却不以为然,表示刘玄和其他人都是垃圾,不必当回事。
  最终,木秀于林,被风摧之。平时太过于锋芒毕露,不懂得收敛自己光芒,对于险恶的权力斗争估计不足的刘縯,就被杀害了。
  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伯升固争。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伯升,即日害之。——《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刘縯被杀时,刘秀正在外地。他手上撰着一部分兵力。另外,舂陵兵也没有都背叛。
  如果刘秀这时候举起大旗,为兄报仇,那事情就闹大了。
  于是刘玄就与绿林军的几个大佬,又开了一个小会,并且又确定了一个原则——必须马上平息事端,让刘秀和南阳豪强们明白,他们这次行动,只针对刘縯个人,绝不是要对整个舂陵兵势力进行大清洗。
  而刘秀对此,也非常"配合",没有对兄长被杀表露任何不满情绪。
  于是,刘秀就逃过了一劫。并在不久后,被刘玄派到河北招兵买马。
  结果刘秀这一去,就是龙归大海,虎归山林。一发不可收拾。
  这件事其实是多方对弈的结果,当初义军攻下南阳郡之后,起义已经渐渐走向正轨。于是义军决定要推举一个大汉宗室当皇帝,以图壮大声势,和王莽分庭抗礼。
  定下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刘玄,一个是刘演。
  刘玄和刘演是堂兄弟关系。刘玄在起义之前,履历一片空白。只知道他是因为躲仇人才参加的义军。在整个起义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功劳,平淡无奇。
  至于刘演可以说是次此起义功劳最大的人,而且他好侠任,天下豪杰多闻其名。
  刘演和刘玄皇帝的争夺,其实也就是绿林势力和舂陵势力的争夺。
  其中舂陵氏和绿林头目王常支持刘演,绿林头目王凤和王匡支持的是刘玄。无奈绿林军势力强大,虽然舂陵氏强烈反抗,但最终还是立刘玄当的皇帝。
  那么为何让刘玄当皇帝?
  王凤王匡二人土匪出身,当义军的目的是图发财,求富贵。王凤和王常非常了解刘演的性格,知道如果刘演当上皇帝,以刘演的能力和水平,自然不会用王凤王常那样的无耻之徒。反观刘玄,平庸无能,正好拿来当傀儡。
  就这样,在绿林军头目的威势下,刘玄当了皇帝。
  刘秀大哥哪有打下天下了?真是胡扯!舂陵兵起,那还是革命初期,打下的大城市不过宛城一地,当时为了号召天下义军,亮出刘家旗号,兴复汉室,大家建议推举一汉室刘氏子孙出来做招牌,刘玄血缘比刘縯更近汉景帝,所以出头了,这在封建社会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没啥好奇怪的。
  这个问题表述不当,刘秀的大哥刘縯虽然是柱天都部的首领,英勇善战,是绿林军的绝对主力,但是最大的业绩也就是打下宛城而已,离打下天下还差得很远。
  刘縯,字伯升,长沙定王的后代,定居在南阳一带,传到他这一代爵位已经不高了,但刘縯是个心有大志的人物,一心学他祖上刘邦,仗义疏财,从少年时就聚集一帮无赖汉,搞些不法的勾当。等到王莽取代汉朝以后,刘縯就更加愤恨,每天咬牙切齿,思量着怎么带这帮人造反,推翻新莽,恢复汉朝。
  王莽代汉,本来是天下人推举上去的,大家对他给予厚望,孰料王莽当皇帝以后,施政过于理想化,反而带来新的弊政,导致天下鼎沸,民不聊生。于是绿林、赤眉先后起事,席卷天下的豪族、流民起义比比皆是。
  刘縯趁这个机会举事,全家族跟随,一些友好的豪族李通、李轶等也跟他干,刘縯的部队自称柱天都部(就是擎天柱的意思),战斗力爆棚。虽然如此,刘縯毕竟是孤军作战,王莽势大, 还是需要跟人合伙,南阳附近正好有绿林军,于是刘縯与绿林军联合。
  绿林军是由几支不同的部队——平林兵、下江兵、新市兵组成,都是流民部队,首领都是一些流民帅。绿林军的战斗力比刘縯的柱天都部差的远,眼看刘縯连战连胜,都心怀妒忌,另外刘縯御下严明,他们害怕被刘縯管束,所以在推选皇帝的大会上推了比较弱的刘玄,而刘玄又不自信,最后把刘縯杀了。
  等到绿林军杀进长安,难以管束的恶果就呈现出来了。刘玄倒是想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王朝,但绿林将领根本不买他的帐,最后政权一片混乱,只能被赤眉军消灭了。
  其时这里边包含着各种力量的角逐,刘玄没有传说中那么废物,刘秀和他的哥哥当时力量好过于弱小,跟恶霸你没有话语权。
  当时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刘玄比刘秀兄弟参加起义还要早,而且在对抗甄阜的战斗中有突出表现,升任为更始将军,而这时刘秀兄弟刚刚起兵,人很少力量也很薄弱,只能附在绿林军较大的队伍下。
  在立刘玄的时候,刘秀和他哥哥刘縯还没有获得什么大的胜利。而且刘秀一支本就是庶出远族,岁数又比刘玄要小,按照道理应该立刘玄。这些还不是关键原因,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各起义队伍之间并无从属关系,谁也不愿意屈服于谁,特别是刘縯和刘秀的舂陵军,力量当时很弱小,更没人愿意臣服与他们脚下。但不联合就无法有效对抗新莽政权的攻击,于是为了平衡多方利益,不使任何一支起义军压制其他队伍,就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各支队为都不能立,立了一个没有自己势力的刘玄,这样各支队伍就可以站在同等的位置,谁也不吃亏。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刘玄本身能力有限,又没有心腹死党帮助,这样更容易控制一些。他们立更始帝,原本就不是为了选出真有本事的人来带领大家。只是作为凝聚人心和号令天下的幌子。与当年楚霸王项羽立楚怀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相近。这个皇帝只是个旗号而已。

包拯就一知县,他审的了狸猫换太子这种皇家大案吗?历史冷知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早记载于三侠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艺术来源于生活,野史有自己经久不衰的市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狸猫换太子是根本不存在的,与正史差距还是很大的,其彭德怀元帅与ampquot西北王ampquot胡宗南的生死较量但再精明的猎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彭德怀也不例外。他低估了胡宗南这只天狼反扑的能力。也正是由于他的轻敌,给了狡猾的胡宗南一次报复的绝好机会。彭德怀也由此在西北战场上犯下了他军事生涯中的人民海军的首次对外战斗中英珠江口海战1953年9月9日,中南军区海军炮舰勇敢号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面训练时遭遇越界的驻港英军的HDML1323号炮艇,在警告无效后,该舰向炮艇开火,并将炮艇击成重伤,侥幸逃回基地。这场冲此枭雄灭亡场面有多惨烈?3子相残全死,儿媳被俘反成皇后(说历史的女人第701期)公元199年,占据四州之地的袁绍,已经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枭雄。按照当时人的看法,袁绍有着足够好的背景与出身,又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文臣战将众多,地盘最广,俄罗斯解密档案毛泽民为何代填毛泽东履历?1919年毛家三兄弟与母亲在长沙合影毛泽民1939年至1940年间,曾在苏联学习治病8个月,同时,他还肩负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特殊使命?毛泽民烈士的外孙曹耘山从俄罗斯已经解密的当年共产101空降师,二战最厉害美军?别逗了,它才是,获得一万多勋章对于二战,我们都知道如果在同等武器装备的前提下,最厉害的队伍当属德国军队,鼎盛时期德国军队连苏联军队都不是对手,要不是莫斯科的严寒,二战历史必将改写到了二战后期能够与德国在战役中不中国曾经的第一大岛,成为国人永远的痛!从所周知,中国的第一大岛是宝岛台湾,然而,中国曾经的第一大岛,并不是台湾岛,而是库页岛,也许不太关注历史的国人,对这个岛非常陌生。事实上,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奈软弱无能的清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副颇受李嘉诚推崇的对联,被他挂在办公室的墙上。该联出自晚晴重臣左宗棠的笔下。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参1965年,陈诚双目红肿凝视窗外而亡,其子他想死在蒋介石前面1958年,陈诚六十大寿,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王世杰四人邀他南下旅行庆祝。当时,岛内舆论一片哗然,将五人之行比作汉惠帝与南山四皓,直指陈诚欲取代蒋介石。蒋介石对此甚为恐惧,进一步加深了谭震林谭希林谭友林,谭氏三林中谁的成就最高?首先要说明的是,谭震林谭希林和谭友林不是兄弟仨,他们的籍贯也不是一个地方,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谭希林是湖南长沙人,谭友林是湖北江陵人。谭震林陈毅和毛主席在一起就年龄来看,谭震林最大38岁光绪突然驾崩,2008年专家验出真实死因,到底谁是幕后黑手?光绪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位皇帝,他小小年纪就被剥夺父爱母爱无奈进入大清皇宫。虽然4岁登基为帝,18岁已经亲政,但却一直都没有真正掌握皇帝的大权,一生都
日美谈判不可能实现的和平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9月,德国发动对波兰的闪击战,英国与法国随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4月,日本新任驻美大使野村吉郎开始与美国国务卿赫尔谈判,试图调整平定西域台湾后,乾隆绘制280幅战将画像,只剩两幅为了表彰功勋显赫的武将,中国历史上,一些封建帝王如汉明帝刘庄唐太宗李世民清高宗乾隆等,会下令让画师绘制功臣像,张贴或悬挂于重要的殿堂之中。天津博物馆就收藏有两幅功臣像。这两幅画像可东汉末年其实是四国鼎立,罗贯中为何只写魏蜀吴,被抹去的是谁?中国的古代是非常混乱的,当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道理。当一个国家存在的时候往往还有其他的国家存在,他们是相互存在一个领土上的。这样的统治形式我们已经非常的熟悉,仿佛成为我军师长俘虏敌军长,正想审问,陈毅却电令别多问,马上放人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了,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相信看过亮剑的人,都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剧中这句话出自国民党将领楚云飞之口。可殊不知,这句话并非虚构,而是出自新中国解曹操生了7个女儿,最后为何都嫁给了汉献帝?女子生在古代可以说真的是非常之不幸,在那个男权为主的社会里,女子几乎没有任何地位可言,不仅有裹脚等残忍地身体摧残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思想无形地束缚。除此之外,每一次时代大变革,每我认为法国二战投降是很明智的,为什么这么多人嘲笑法国?这种内行话,法国人都没脸说出口。当年缴械投降,法国人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从军事角度来说,打不下去了。仅一个多月时间,法军就损失了约两千多驾飞机,四千多辆坦克,226万多万士兵。截止至渤海国是如何建立的?素有海东盛国之称又神秘无比的渤海国曾是唐朝时期东北部的一个夷狄政权,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建国到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将其灭亡,共存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它和新罗一样都是大唐的附属国同样身处非洲,为什么埃及不是黑人国家?白种人又称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黄种人又称亚美人种,是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人种,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7。黑种人是世界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如果孙权不偷袭关羽,而是派吕蒙陆逊趁关羽水淹七军时出兵合肥,曹魏会被灭亡吗?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孙权当年是真有想法要协助关羽进攻曹操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偷袭关羽。但豹眼认为,即便孙权趁关羽水淹于禁七军之际,进攻合肥,未必能有战果,更不要说灭亡曹魏。孙权的确有汉宣帝与汉文帝在夺取权力方面,谁更高明?谈秦说汉(201)汉宣帝与汉文帝在夺取权力方面,谁更高明?从夺取权力的手腕来看,无疑汉宣帝刘洵是更高明一些。但将汉宣帝与汉文帝放到一起比较,倒觉得可比性不大,因为汉文帝几乎没有刻意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朱元璋设了一个局,谁入局谁死。他的这个局实际上得从李善长罢相之后开始说起,当时,朱元璋跑去试探刘伯温,说老李辞官了,我想让杨宪接手他的工作,老先生呀,你看怎么样?刘伯温素和杨宪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