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两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完善了三个规律,使商的变化规律更完整,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3、尝试猜测—验证—总结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辨证的分析问题
  本课使学生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根据思考,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测,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性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从广泛的正面举例中证明自己的推测,还要全面的分析,从相反方面思考举出反例,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正确。举反例对学生来说是个突破,能用逆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整节课就在学生不断的猜测—验证—总结结论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试了这种数学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900 25=?=36 6000 125=? = 48 让学生口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教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初步发现规律
  口算一组:
  14 2=7 560 80=7
  140 20=7 5600 800=7
  280 40=7
  观察这组算式,
  得出:被除数乘10,2,除以2, 除数也跟着变化,而商不变
  2、逐步完善,让学生举例验证我们刚发现的规律
  询问学生还有别的发现吗?所有的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突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是不可以的。[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更多数学说课]
  (三)反馈练习,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
  1、规律的直接应用:第94页第4题: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 9= 36 3= 80 4=
  720 90= 360 30= 800 40=
  7200 900= 3600 300= 8000 400=
  2、规律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应用规律计算的方便:1400000 200000=
  3、通过判断哪个算式的结果与48 12=4的商相等,说说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① (48 4) (12 4) ② (48 5) (12 5)
  ③ (48 3) (12 3) ④ (48 3) (12 4)
  4、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灵活掌握情况,通过900 25的题目,让学生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然后化难为易。
  在这几个巩固反馈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初一安全班会教案安全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路上最拥挤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安全班会教案,欢迎参考(一)班会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触电食天气冷了怎么办中班科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冬天的用具,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并学习按一定标准分类。2练习走跑跳得能力。3学会适应环境,知道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学做不怕冷的坚强人。二活动准备脚炉汤婆子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中班开学了语言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开学了语言教案,欢迎阅读参考!一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引导进一步体会清洁,讲卫生的好处。2。在理解清洁讲卫生的基础上学中班语言想让你高兴教案活动目标1。尝试用讲故事唱歌说笑话等不同方法让好朋友高兴起来。2。能够主动观察好朋友的表情神态,关注好朋友的情感需要。3。体验给好朋友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心情。活动准备课件,喜羊大班语言微笑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掌握讲课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希望小编分享的这篇大班语言微笑说课稿对大家有帮助哦。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故事教学微笑。一说教材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散文故事,它确定位置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一说教材确定位置是国标本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单元的内容。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主要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本单元有三方面内容一确定位置二认识东南西北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三只小猪说课稿篇一幼儿园三只小说课稿一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比较娇惯和宠爱,这样就无形当中形成了诸如一些做事依赖性强,怕吃苦,怕脏怕累的不良性格。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三只小满井游记说课经典教案满井游记说课教案满井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第六单元的第四课,这是一个以写景记游为主的古代散文单元,经过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把握这种游记的特点。根据要求,通过这些文起点之美的教学教案教学目的一认识对于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更弥足珍贵的道理。二体会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学重点目的一教学难点目的二教法以学生自读,练习为主,教师提示为辅的教学方法。教时1教时。万年牢的优秀教案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点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
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1教师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动物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因为它们的存在使用权我们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鹦鹉能浙教版小学语文称象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小学语文想飞的乌龟教学设计范文设计思路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十四单元第2篇阅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了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壳上摔出了好多裂纹。内容浅语文春精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2扫除文上下教学设计优秀范例教学设想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的第二课时上下。我认为学生在生活中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并不陌生,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春日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学会春日中的生字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等字词的意思。2能理解春日中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3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并培养学生学诗的兴趣,让学生尝试作诗。二教蜡烛教学设计范本参考一把握大纲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课文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看一组图片)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课文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读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并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理解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词句,体会卖山薯老人的善良纯朴和我对老人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和考纲分析。本专题内容来自于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和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进行一轮复习时,我们把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限度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本专题的复习对后九年级下册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家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蕴涵的思想涉及人生社会家国等方面。其中家是一篇最具哲理性的散文,作者从人们熟悉的家入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