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叶圣陶先生从1912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60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100多篇。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却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凛’,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87-88页)
  圣陶先生在这里扼要地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并且在好些处别的地方加以申说。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按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56-57页)
  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437页)所谓八股的精神就是:第一,不要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第二,要按照一定的框架和腔调去写。圣陶先生很形象地加以形容说:"你能够揣摩题目的意旨以及出题目的人的意旨,按着腔拍,咿唔一阵,就算你的本领;如果遇到无可奈何的题目,你能够无中生有,瞎三话四,却又丁丁当当的颇有声调,那更见出你的才情。"(40页)他并且用自己小时候的经验做例子,"我八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开笔’,教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他提示道:‘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我依他吩咐,写了80多字,末了说:‘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就在‘尔’字‘乎’字旁边博得了两个双圈。登高自卑本没有什么说的,偏要你说;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适:这就是八股的精神。"(438页)
  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推广开来说,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单就作文而言,刚才说的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做‘考验’不叫做‘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154页)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30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149页)"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151页)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151-152页)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在这本论文集里多次出现,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152页)又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717页)"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720页)"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721页)"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741页)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要求学生预习,给以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主要指语文方面,不是内容方面),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他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如此等等。这一切,作者在《精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以及别的篇章里都有详细的论述。这样教学,当然比逐句讲解吃力,但是这才是教学的正经道路。正如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83页)
  前面说过,这本集子里边谈到的问题很多,上面只是就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了些简单的介绍。此外,如第三部分关于文章的分析鉴赏,第四部分关于写作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也都有很多好见解,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借阅读这本集子的机会来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的工作。有许多现在还常常有争论的问题,事实上圣陶先生多年前已经遇到,并且提出了他的看法。有的话尽管是对学生说的,实际上也适用于教师。比如"举一反三"这件事,要教给学生这样做,教师就要首先这样做。那末,现在有些教师希望每一篇课文都有人给写出类似教案的文章来发表在刊物上,让他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那就完全不对了。这个集子里有一篇题为《中学国文教师》的文章,列举七类教师,都是在教学上犯了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的,很值得我们拿来作为反面的借鉴。当然,我希望这种种类型的教师都已经或者即将绝迹。
  ――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2能力目标(1)通过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建议知识结构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自学辅导与发现探究法。力求体现知识结构完整知识理解完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师生共同参与下,探索问题动手试验发现规律做出归纳。让学生角的平分线知识结构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及它们的应用。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为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本节内容的难点是a角平分线定理基本作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要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及一般步骤(2)掌握五种,明确尺规作图的意义。2能力目标(1)通过作图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作图能作图题举例(1)知识结构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结构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结构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定理。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少年旅行队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年旅行队教学汉语拼音jqx教学反思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语拼音jqx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汉语拼音分组分解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组后能运用提公因式和公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2。通过因式分解的综合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中,提公因式法和分式法的综合运用。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的一般解法3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很方法4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
摇身一变的造句摇身一变造句1自从在每日秀节目中摇身一变成为苏珊?波伊尔后,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美国的人气意外大涨。2在德国,常规的广告柱子摇身一变成为熄灭的巨型香烟,鼓励烟民戒烟。3在梦里,我摇用会心造句注音huixin会心解释意思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别有的微笑。会心造句1在陈述这些材料时,我看到听众们会心地微笑和点头。2你知道的,你在店里是买不到这种假苍蝇的,当他握着赛姆的窃窃的解释及造句窃窃注音qieqie意思形容声音细小私语。窃窃造句1每个人都开始窃窃私语,我正在打电话,并且我确信我故意大声的讲话,因为我想听到一些东西。2华盛顿政坛早就开始窃窃私语地谈论他了,伊怎么用三个不要造句1。学习时不要一心二用,不要轻易走神,不要三分钟热度。2。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不要退缩,要想办法解决困难。3。我们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扔果皮,不要乱扔纸屑。4。当我们成绩怎么用明珠暗投造句1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2他原本是个上进的学生,但因为交到坏朋友,明珠暗投的下场,如今是狼狈不堪。3他弟弟本来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后来受到同侪的膝行的解释及造句膝行拼音注音xixing膝行解释意思古指跪着行进,表示畏服。膝行造句1撕开权利的中间新月形的在后喇叭膝行。2当人屈膝迈步时,膝行拉条会储存能量。3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仅有9例患膝只关于用隐藏造句大全1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2吹拂著甘蔗叶的风孕育著些许凉爽的感觉天空感觉升高了一些云朵的边缘变得柔和了,如果我有狗尾巴的话,肯三年级第册语文造句1因为海面上风平浪静,所以我写信给小船,让他快去航海。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天色已近黄昏,让她快快回巢。2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她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天作之合成语造句1想要拥有一段天作之合的美满婚姻,双方互信互谅是不二法门。2他们确实是一对天作之合,因为没有人能像母亲那样地烧焦食物,也没有人像父亲这样安然下咽。3经过一番波折,他们终成眷属,真可成语东山再起的造句例句1这几年我们董事长在商场上屡败屡战,如今终于东山再起,大展鸿图。2弗朗西斯就代表着这种理念,无人能出其右,他是火箭队的前老大,现在他又回到这个曾经让他风光一时的地方,以期东山再起。变幻无常的成语造句1但是音乐行业变幻无常。2遗憾的是,商界的变幻无常注定了你所看到的一切公司稳定的未来只是一个幻影罢了。3世界市场变幻无常德国的经常帐户盈余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从占国内生产总值8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