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说课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运用。
  B、能力目标:
  (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利用以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3)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数学文化价值)
  (1)公式的发现反映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2)通过公式的运用,树立学生"大众教学"的思想意识。
  (3)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引导式。
  教具: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几节,我们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今天要进一步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提起数列求和,我们自然会想到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神速求和"的故事,小高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教师布置了一道数学习题:"把从1到100的自然数加起来,和是多少?"年仅10岁的小高斯略一思索就得到答案5050,这使教师非常吃惊,那么高斯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如果大家也懂得那样巧妙计算,那你们就是二十世纪末的新高斯。(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情反映,然后将此问题缩小十倍)。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一例题。
  例1,计算:1+2+3+4+5+6+7+8+9+10.
  这道题除了累加计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解法呢?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自行发言解答。
  生1:因为1+10=2+9=3+8=4+7=5+6,所以可凑成5个11,得到55。
  生2:可设S=1+2+3+4+5+6+7+8+9+10,根据加法交换律,又可写成  S=10+9+8+7+6+5+4+3+2+1。
  上面两式相加得2S=11+10+......+11=10 11=110
  10个
  所以我们得到S=55,
  即1+2+3+4+5+6+7+8+9+10=55
  师:高斯神速计算出1到100所有自然数的各的方法,和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法相类似。
  理由是:1+100=2+99=3+98=......=50+51=101,有50个101,所以1+2+3+......+100=50 101=5050。请同学们想一下,上面的方法用到等差数列的哪一个性质呢?
  生3: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m+n=p+q,则am+an=ap+aq.
  二、教授新课(尝试推导)
  师: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项数为n,第n项an,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何来导出它的前n项和Sn计算公式呢?根据上面的例子同学们自己完成推导,并请一位学生板演。
  生4:Sn=a1+a2+......an-1+an也可写成
  Sn=an+an-1+......a2+a1
  两式相加得2Sn=(a1+an)+(a2+an-1)+......(an+a1)
  n个
  =n(a1+an)
  所以Sn=(I)
  师:好!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项数为n,则an=a1+(n-1)d代入公式(1)得
  Sn=na1+ d(II)
  上面(I)、(II)两个式子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公式(I)是基本的,我们可以发现,它可与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 高 2相类比,这里的上底是等差数列的首项a1,下底是第n项an,高是项数n。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公式中出现了几个量?(a1,d,n,an,Sn),它们由哪几个关系联系?[an=a1+(n-1)d,Sn==na1+ d];这些量中有几个可自由变化?(三个)从而了解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公式(I)和(II)的一些应用。
  三、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练,形成技能)。
  1、直接代公式(让学生迅速熟悉公式,即用基本量观点认识公式)例2、计算:
  (1)1+2+3+......+n
  (2)1+3+5+......+(2n-1)
  (3)2+4+6+......+2n
  (4)1-2+3-4+5-6+......+(2n-1)-2n
  请同学们先完成(1)-(3),并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5: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I),得
  (1)1+2+3+......+n=
  (2)1+3+5+......+(2n-1)=
  (3)2+4+6+......+2n==n(n+1)
  师:第(4)小题数列共有几项?是否为等差数列?能否直接运用Sn公式求解?若不能,那应如何解答?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发言解答。
  生6:(4)中的数列共有2n项,不是等差数列,但把正项和负项分开,可看成两个等差数列,所以
  原式=[1+3+5+......+(2n-1)]-(2+4+6+......+2n)
  =n2-n(n+1)=-n
  生7:上题虽然不是等差数列,但有一个规律,两项结合都为-1,故可得另一解法:
  原式=-1-1-......-1=-n
  n个
  师:很好!在解题时我们应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往往会寻找到好的方法。注意在运用Sn公式时,要看清等差数列的项数,否则会引起错解。
  例3、(1)数列{an}是公差d=-2的等差数列,如果a1+a2+a3=12,a8+a9+a10=75,求a1,d,S10。
  生8:(1)由a1+a2+a3=12得3a1+3d=12,即a1+d=4
  又 d=-2, a1=6
   S12=12 a1+66 (-2)=-60
  生9:(2)由a1+a2+a3=12,a1+d=4
  a8+a9+a10=75,a1+8d=25
  解得a1=1,d=3  S10=10a1+=145
  师:通过上面例题我们掌握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在Sn公式有5个变量。已知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请同学们根据例3自己编题,作为本节的课外练习题,以便下节课交流。
  师:(继续引导学生,将第(2)小题改编)
  ①数列{an}等差数列,若a1+a2+a3=12,a8+a9+a10=75,且Sn=145,求a1,d,n
  ②若此题不求a1,d而只求S10时,是否一定非来求得a1,d不可呢?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性质,用整体思想考虑求a1+a10的值。
  2、用整体观点认识Sn公式。
  例4,在等差数列{an}, (1)已知a2+a5+a12+a15=36,求S16;(2)已知a6=20,求S11。(教师启发学生解)
  师:来看第(1)小题,写出的计算公式S16==8(a1+a6)与已知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0: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a1+a16=a2+a15=a5+a12=18,所以S16=8 18=144。
  师:对!(简单小结)这个题目根据已知等式是不能直接求出a1,a16和d的,但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求a1与an的和,于是这个问题就得到解决。这是整体思想在解数学问题的体现。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的运用一一剖析,引导学生观察当d 0时,Sn是n的二次函数,那么从二次(或一次)的函数的观点如何来认识Sn公式后,这留给同学们课外继续思考。
  最后请大家课外思考Sn公式(1)的逆命题: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对于所有自然数n,都有Sn=。数列{an}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四、小结与作业。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生11:1、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用所推导的两个公式解决有关例题,熟悉对Sn公式的运用。
  生12:1、运用Sn公式要注意此等差数列的项数n的值。
  2、具体用Sn公式时,要根据已知灵活选择公式(I)或(II),掌握知三求二的解题通法。
  3、当已知条件不足以求此项a1和公差d时,要认真观察,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看能否用整体思想的方法求a1+an的值。
  师:通过以上几例,说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所学性质,要纠正那种不明理由盲目套用公式的学习方法。同时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更多的性质,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本节所渗透的数学方法;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类比、特定系数等。
  数学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作业:P49:13、14、15、17

小学生文言文教案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称赞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创设情境,自主感悟,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感悟称赞的神奇力量。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学习难点体会称赞带来贺龙钓鱼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2默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梗概。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的乐观幽默,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能通过人物语燕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2,3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2指导感情朗读这两段。二教学过程1复习朗读词语俊俏剪刀吹拂舒展聚拢伶俐偶尔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11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通过朗读理解生字词。2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妖怪王国历险记教案设计思路巧虎毛茸茸的可爱造型是被幼儿所熟悉的,幼儿也对它和它的小伙伴们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我选取了巧虎来作为本次活动的主人公。纲要中曾指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优秀范文这节课是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以方格纸做背景,呈现出l0个不同的平面图形,观察并比较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借助于三个问题1找出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小班歌曲大公鸡穿花衣教案小班歌曲大公鸡穿花衣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活动准备1。歌曲录音。2。钢琴。活动过程一。复习部分。1。复习歌曲丁冬小关于质量守衡定律化学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重点幼儿园小班串糖葫芦科学教案活动过程一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想不想送给他们一份礼物呢?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做糖葫芦,然后把你的糖葫芦送给客人老师好吗?二教师出示三串用泥工做的糖卡罗纳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认识文章中的5个生字。2从描写动作和神情的词组中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3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一揭题,明学法1同学们,还记得疯娘吗?生谈
励志小短语实干闯未来1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3成功决不喜欢会见懒汉,而是唤醒懒汉。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第四个字为雪的成语及解释ldquo风花雪月rdquo表达了古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憧憬。那么关于ldquo雪rdquo的成语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第四个字ldquo雪rdquo的成语及解释,欢迎大宠辱不惊是什么意思宠辱不惊的意思指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心。出于新唐书middot卢承庆传ldquo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lsquo失所载,考中下rsquo以示其摒字怎么组词和造句摒字怎么组词摒挡摒除摒弃摒弃前嫌摒绝摒字怎么造句1。那么,我们是不是摒弃技术呢?2。摒弃快乐对人来说总是不易做到的。3。斗争的原则摒弃了,国际联盟遭到拒绝。4。至于预言书,明智的作综合活动认识粉红色的教案活动目标1观察周围实物的颜色,能正确找到粉红色的物品2学习新词语粉红色pink。3熟悉找颜色的英语用语Whatcoloritis?4鼓励孩子在成人面前勇敢表现自己。活动准备红黄蓝粉粉红的解释及造句粉红拼音注音fenhong粉红解释意思红和白合成的颜色。粉红造句1我想在这些红花中拿一些和粉红花搀在一起。2游行中的粉红小象和当我看到一头会飞的象是唯一突出的两首歌曲。3她们说如果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教具介绍由边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直接目的1凭视觉辨别大小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间接目的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2算术教育的准备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提示方法口语交际借粉笔教学设计范文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生活化的策略,就是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口语交际素材,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两篇蒙台梭利粉红塔教案篇一蒙氏教案粉红塔(垂直积高)活动名称粉红塔垂直积高(感官)教具构成粉红塔教育目的直接目的通过视觉辨别物体之大小的能力间接目的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操作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粉墨登场造句粉墨登场是用粉墨化妆,登台演戏。今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极少数时可表中性)但也可以指单纯的登台表演(中性)。下面是粉墨登场造句,请参考!粉墨登场造句1然而,整个粉红塔活动教案1活动名称粉红塔2活动目的直接目的(1)让幼儿认识粉红塔(2)会依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间接目的(1)培养幼儿的辨别大小的能力(2)培养幼儿手指抓捏的动作3活动准备工作毯一块粉红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