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3课ampnbsp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案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案
  课程标准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黄老思想在汉初兴起的背景,黄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汉朝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统治思想的原因,培养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汉初政治思想的学习,认识汉初政治的特点,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理解,培养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之情。
  知识梳理
  一、黄老之学
  1、背景
  2、时间
  3、内容
  4、作用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2、主张
  3、作用
  4、影响
  重点难点解析
  1、新儒学
  (1)主要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和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2)主要内容: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认为"人君受命于天",所以应当"曲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3)作用:对巩固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天人感应"学说,对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题 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继承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答案 c
  规律方法总结 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政和正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新思想。2、分析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的变化与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由残破不堪到一定程度上国富民丰的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统治思想的变化,即汉初盛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儒学却取得了独尊地位。经济的变化为统治思想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统治思想的变化正是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例题 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黄老之学,对西汉迅速恢复元气起了积极作用
  c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
  d黄老之学不仅包括道家理论,还融入了儒、道、法等
  各家内容
  答案 a
  规律方法总结 黄老之学适用于汉初经济残破的局面。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西汉急需加强中央集权,黄老之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高考典题
  例一 (xx•上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答案 d
  解析 董仲舒的回答实质上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而此时的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提出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恰好迎合了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根据的需要。
  例二 (xx•全国ⅲ•1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答案 b
  解析 这里的目的实质上就是根本目的。只有b项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
  例三 (xx•天津•1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要领会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即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正好符合了汉武帝的需要。
  例四 (xx•全国•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一道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的组合选择题,体现出一定因果关系,难度较大。要对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做出正确分析,同时还要正确理解所处的时代背景,西汉时期虽然"罢黜百家",但并不是消灭各家 ,由此排除④。
  例四 (xx•江西•34)试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地位和思想内容所经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政,反对苛政,为当时诸家学派之一。秦灭六国,以法为教,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儒家学派为统治者不容,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武帝改变无为政策,推行"大一统",董仲舒为适应政治需要,改造儒家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解析 本题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发展演变历程入手,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封建社会早期政治思想演变线索的再认、再现能力。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汉初年,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他们是
  a"无为而无不为" b"王"与"霸"c"仁"与"礼" d"治身""治国"
  3、黄老之学除了糅合儒、墨、法、道各家思想外,还有哪些思想①阴阳家②兵家③名家④佛家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4、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这种哲学观属于下列哪种思想
  a积极无为 b消极无为c客观唯物主义 d 主观唯物主义
  5、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天人感应 d实行仁政
  6、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
  7、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实际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的思想 d孔子的思想
  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d促进了民主的自由发展
  9、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阴阳家b黄老之学 c法家思想 d"天人感应"学说
  10、董仲舒的新儒学包括①阴阳家②黄老之学③法家思想④儒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臣闻天下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害所由起也。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
  (3)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观点的目的是什么?
  12、分析西汉由黄老之治到"独尊儒术"的原因。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c 6d 7c 8d 9d 10d
  11、参考答案(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大一统
  (3)用"天人感应"的学说和"大一统"的观点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服务。
  12、(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为了适应休养生息的需要,黄老之学占据了社会支配地位。(2)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董仲舒重新解释了儒家经典,使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四个太阳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小主人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感冒了教学设计及反思目标1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知道不能多吃冷饮准备1背景图一幅太阳东东冰激凌活动图片各一2水粉颜料水粉笔抹布等过程一谈话引题(阴天)1这两天太阳公公都没有出来,它怎么了?2太幼儿园大班炎热的夏天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炎热的夏天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掌握夏季的季节特征。2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夏季炎热干燥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3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我有一盒彩笔精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北师大教材第三册中的儿童诗,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心中的理想。诗歌语言生动,想象大胆,且琅琅上口,适宜于学生朗读背诵。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艺术之魅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亲爱的爸爸妈妈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的1知识和能力了解背景来帮助理解文章2过程和方法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2。文中的。两份账单。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设计一基本情况1)课程名称高一历史2)教材使用情况新教材人民版3)任课班级高1331341351364)本学期周课时3(含补课)5)计划教学时数50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妈妈的账单精品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理念本课是略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通话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
信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篇一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运用心得体会通过近期县教育局组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短期培训,使自己倍受体会到,我国教育信息发展状况急速上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社区信息知多少教案范文教材分析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的生活都充满了信息。本课要求学生们先搜集一些信息,了解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再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汇总。教学目标1到社区进行广泛收集信息的实践活动七年级文言文伤仲永教案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四)注关于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教案第一课时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奇异的琥珀的课堂教案设计奇异的琥珀的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人教版教材第三册我要的是葫芦最新教案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自读发现与探究自读是学生对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推荐一教学目标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电流表教案范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2)知道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情感目标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短文两篇教学反思范文过程活动化。我们可以把学生课堂活动是否充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标尺。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升华精神的活动,就没中班春天语言教案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是花的海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班春天语言教案,欢迎阅读。活动设计背景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