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教材p17——p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对加法交换、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5+75=
  48+70=
  133+77=
  150+390=
  820+180=
  725+36=
  301+299=
  999+10=
  2、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计算的有关知识,其实在运算中,还有很多规律,我们把它称作运算规律。今天,我们就要进一步学习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学习小数和分数有很大的帮助。(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例1)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课余时间喜欢做哪些运动?李叔叔很喜欢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他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旅行。(展示图片)你们看,这是他向我们介绍某一天骑车路程的相关数据。我们一起帮他算一算。(展示例1主题图、出示例1内容)
  2、读题,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3、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口答。
  方法一:40+56 96(千米)
  方法二:56+40 96(千米)
  4、提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加法是一种什么运算?(加法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
  上面这两种算法都是求李叔叔一天骑了多少千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等号)板书:40+56(=)56+40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交换40和56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6、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出示:36+84
  84+36
  158+68
  68+158
  上面的每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同桌讨论,老师巡视参与)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板书: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a+b=b+a)
  7、练习(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65+145=_+_
  09+31=_+_
  b+_=_+_
  a+_=10+_
  (二)学习加法结合律(例2)
  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
  3、质疑解答:
  (1)可以看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么列式的?
  板书:(88+104)+96
  88+(104+96)
  4、观察: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5、比较发现: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6、观察:
  (1)每组有几个算式?(2个)
  (2)每个算式有几个数相加?(3)
  (3)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顺序不同)
  (4)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加数都一样)
  (5)每组两个算式变,什么没有变?(和没有变)
  7、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内容,请学生思考后填空。()相加,先把()相加,或者先把()相加,()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学生齐读,理解后记忆)
  8、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老师板书:(a+b)+c=a+(b+c)
  9、练习(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
  (43+145)+55=_+(_+_)
  215+(85+30)=(_+_)+_
  (134+112)+88=_+(_+_)
  三、巩固练习(下面等式运用了什么定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小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最大的区别是:交换律改变的是数的位置;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结合律的重要标志是小括号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余爱绕梁阅读答案余爱绕梁古保祥公交站牌前,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拎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是刚刚抢购的鸡蛋。鸡蛋价格飞涨,柴米油盐一丝一毫都需要精打细算。人多手杂,不知是谁的手,猛地碰到了袋子,鸡蛋落在地凡卡课后阅读答案凡卡是契诃夫的一篇著名小说,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凡卡的不幸遭遇,深刻暴露了沙皇时期童工的悲惨生活。阅读凡卡片段,回答下列问题。一看拼音,写汉字。jioxipiruyxi打生嘴皱抽子二爱的絮语阅读答案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爱的絮语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的絮语席慕蓉(1)丛林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意义教案设计模板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秋游景山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23段,理解词语果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意思。2读懂作者按游览顺序及方位顺序观赏景物的方法。3初步了解抓住重点事物写出其特点的方法。4让学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两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本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反映这一初步发展时期的特征。本课之前,学过两汉的主要统治政策,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本课之后,七年级历史两汉的经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回答犁壁耧车水排对生产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生产工具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观察书中东汉牛耕图耧车,分析两种工具的功能,锻炼学生识图能力同时意识到历史文物的家乡的桥和塔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课题家乡的桥和塔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重难点静默草原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2鼓励同学亲近大自然,体悟自然景物的美感,丰富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性情。教学难点1对没有真正体会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勇敢的小小兵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巩固从高处向下跳,学习从高处向侧方下跳。2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活动常规,激发幼儿大胆勇敢的精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木椅子鞋架台阶电脑沙包(35)小旗(4)红领巾(4小麻雀找食儿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向上跳,向前跳。2。感受与老师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4。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活动准
艺术活动娃娃过生日教案范文活动名称娃娃过生日目标1引导幼儿共同体验给娃娃过生日的快乐。2学习制作生日贺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准备1做贺卡和生日蛋糕用的废旧材料,如硬纸卡颜料棉棒旧蛋糕盒等。2录音机生日歌磁带笑迎新生活的教案设计范文(一)课程标准要求。1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4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巍巍中山陵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二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课文是怎样说明中山陵的建筑关于光电效应高中物理教案一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物理的矛盾(1)根据经典物理的观点推断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带有电荷,运动中要辐射电磁波。电子损失能量,它的轨道半径会变小,最终落到原子核上。由于电子轨道的变化是连娃娃家教案活动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家人亲亲秘密的生活在一起,娃娃家教案活动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娃娃家教案活动,一起来看看吧!一主题的由来说到家这个字七年级历史上册石油宝库教案设计一课程标准27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西亚石油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狐狸和乌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其中课文第四至第八段讲狐狸骗取肉的经过是重点,理解狡猾的狐狸为得到乌鸦叼着的肉,连语文识字6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海鸥等个生字。会写沙海等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重点难点识字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方法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了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第二至五自然段狐狸和乌鸦的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狐狸和乌鸦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了乌鸦嘴里叼着的一片肉。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狐狸骗肉的过程,形象地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课文共八个自望月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有关诗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