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经济生活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复习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定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正确区分商品、自然界存在的物品、劳动产品。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与物的交换开始了。商品交换开始了。
  b、商品交换成功的前提: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但实际交换中并不一定都需要对方的产品,这就产生了物与物交换的困难。
  c、在长期交换过程中人们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东西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东西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
  d、这普遍接受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什么叫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的本质的体现。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
  ①价值尺度的定义: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②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有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人类一般劳动)
  ③为了发挥价值尺度功能,必须给货币确定一个单位:元、镑等。
  ④价格定义: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如青菜的价值用货币表现2元一斤。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功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流通手段的含义:
  货币充当商品流通媒介作用的手段,叫商品的流通手段。
  ②商品流通的含义和对生产者的启示: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 货币 商品
  启示:商品生产者为了能把生产的东西卖出去,成为商品,就要适销对路,保证质量。
  (3)货币的其他职能:(注意:这不是基本职能)
  a、贮藏手段:货币作为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功能。执行该功能的货币应该是金属货币。
  b、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手段叫贮藏手段。
  c、和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货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手段。过去是贵金属,现在,美元有了世界货币职能。
  三、纸币
  (1)纸币的优点及其含义:
  a、纸币的产生:
  金属货币---铸币----纸币
  b、纸币的优点:
  成本低、容易保管、携带运输方便。
  c、纸币的定义: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低于这个限度,会引起商品销售困难。叫通货紧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信用卡的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银行信用卡含义: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或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
  c、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苦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支票
  (1) 支票的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的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2)支票的种类:
  a、转帐支票:
  付款单位开出转帐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
  b、现金支票:
  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3、外汇
  (1)外汇的含义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
  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也叫汇价。如人民币和美元兑换的比价,今天的牌价是800元人民币兑换100美元。8:1就是兑换比率。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一是国家要有一定的黄金储备量,
  二是国内的生产要搞上去。
  三是加强物价管理和宏观调控。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 供求影响价格
  (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 ,生产,文化等许多因素会影响价格、
  (2)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实现的。
  a、卖方市场:
  当供不应求时,购买者竟相购买,销售者会乘机提价。出现了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所以,卖方在市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b、买方市场:
  当供大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竟相出售,出现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最终仍然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二) 价值决定价格
  (1) 价格由价值决定.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量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3)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卖,则处于有利地位,这就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研究课题: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来起作用的,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低于价值,当商品供小于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价格等于价值。所以,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量: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a生活必须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但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
  b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需求量影响。
  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可互为替代品。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就会减少对该商品消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替代品,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c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两种商品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互补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另一种互补商品的在需求量上的同步变动。
  (二)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
  (1)调节生产
  当市场上某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生产者获利少,就会减少产量。反之也是。
  (2)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之在价格竞争中占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获得使用价值,所以,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1)居民当前的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2)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预支未来的收入的可能性就大,反之,未来预期有减少收入或失业风险时,人们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3)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关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也然。
  2、商品价格的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1)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
  (2)购买水平不同,则消费水平不同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商品的性能高,质量好,容易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影响消费。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1)钱货两清消费,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消费品。即是现金交易。
  (2)贷款消费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3)租赁消费是不变更商品所有权,而只购买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
  3、按照消费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消费有其变化的规律。
  案例:购买食品、日用品、房屋、服装等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人们在是按照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满足依次上升的,当最低的解决,就希望进入高一档次。
  (三)消费的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消费结构是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含义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恩格尔系数。它可以推出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的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
  系数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第二单元知识复习: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提供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物质生产决定的。
  生产决定消费,是因为: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需生产出来。人们才可能进行消费。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信息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信息时代网络教育、网络服务、网络医疗提高了消费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都是生产创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a、消费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产品被消费,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从公式分析:"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
  b、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了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生产积极性。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明显比上一代人高,精神消费水平(包括教育水平)提高,使文化素质高了。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起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消费是物质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公式: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
  (决定环节) ( 中 介) (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这矛盾。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物质文化落后的状况,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
  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坚持党 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中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探索:
  请结合以下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观点一: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的发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观点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铁路、交通运输、电力、钢铁厂、能源工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存在),同较高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包括各种形式的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集体经济的地位:是我国农村主要的经济形式。也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集体经济作用: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其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寻找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作用。
  (6)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营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营经济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支配。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的补充形式。
  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不同,它的经济规模大,设备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经济综合实力有积极作用。
  私营经济可以集中部分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国家的税收收入。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外资经济是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技术。管理经验,扩大就业,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4)正确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一是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他们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认识到各所有制经济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并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1、公司的类型
  (1)企业的含义、作用及其所有制类型
  a、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作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
  企业的所有制类型:我国企业的所有制类型主要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
  现代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公司制
  (2)公司的含义、法律特征
  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法律特征:公司必须是依法设立,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的承认。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特殊形式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
  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的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5)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即共同特征)和区别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不同点1、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2、发行股票筹资本
  3、股东人数有最低限制,没最高限制
  4、注册资本最低1000万元
  5、设立程序复杂
  6、适用于大中企业1、资本不划分为股份
  2、出资不一定是货币,可以是技术、土地等。
  3、股东人数限制2—50人
  4最低注册资本10—50万
  2、设立程序简单
  3、适用中小企业
  相同点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公司均以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组织机构均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等三部分
  公司有名称、章程等。
  (6)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以达成经营目标的组织机构。
  公司的组织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是公司的执行机构,监视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如图:
  组织结构:
  结构名称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总经理及助手监视会
  性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职能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7)其他形式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小结: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管理结构,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公司经营的定义: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儿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
  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因素: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战略定位准确,可以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b、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竞争的优势。
  c、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在的产品和服务在社会上留下的印象、评价和认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
  诚信经营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思考:(a),该企业受到严重打击的原因是什么?
  (b)、联系实际说明诚信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企业的兼并、破产及其意义。
  企业兼并定义:
  是指优势企业通过合并相对劣势的企业。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提高社会和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破产定义:
  企业破产是指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破产意义:
  通过企业破产可以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和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和调整。通过企业破产可以促使企业在竞争压力下,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劳动的意义,劳动光荣
  劳动定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劳动的意义:劳动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劳动光荣: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劳动光荣。
  (2)就业的意义
  就业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业对劳动者来讲,不仅是生活的来源,再生存劳动力的手段,而且是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3)我国的就业形势
  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需要不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党和政府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有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有自主创业的环境。
  (4)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的内容
  a、树立自主择业观念。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有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树立竞争就业观念。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有利于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
  c、树立职业平等观念。各正当的行业都是社会主义创造财富是必须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踏实肯干,都可以有所作为。
  d、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念。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方式。如家政服务、临时工等。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颁布了《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法律规律的其他权利。
  (3)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a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b当劳动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通过法律以合法手段,法定的程序维护权益。不能用非法手段加以报复。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个人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和本金的活动。
  储蓄存款的目的:储蓄的目的是多元化的。有的是作为养老基金,教育基金,购房基金,有的是为资金安全,有的为是利息。
  我国主要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依法办理的储蓄业务的机构。
  (2)利息的含义
  利息是银行使用储户的存款而支付给储户的报酬。
  (3)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息数量取决于本金、存期和利息率。在本金和存期一定的条件下。利息的数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率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如存入100元本金,年利息率为1•98%,则利息===100•1•98•1
  存款利息要纳税。我国规定:存款利息的20%要交税给国家。
  (4)储蓄存款的种类
  我国储蓄主要有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两大类。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一元起存,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
  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定期储蓄有整存整取,此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方式。
  (5)各类储蓄的投资特点
  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
  定期储蓄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流动性差。
  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低。但遇到通货膨胀时,也会存在存款贬值情况。
  2、我国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
  商业银行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贷款和结算
  a存款: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按规定付本还息的业务。是对存款客户的负债。是商业银行基础业务。
  b贷款:
  (a)贷款的定义: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营利的主要来源。
  (b)贷款业务的分类及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从贷款对象分,分为发放给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贷款的原则是:真实、谨慎、安全、效益等原则进行。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考虑发放。
  c、结算业务
  结算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收取一定的费用。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1、 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股票的含义及股东的基本权利
  a股票的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证明。
  b、股东的基本权利:股票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分享红利。
  课外知识:我国有两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2)股票投资收入决定来源及股票投资的特点
  股票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即股东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利润和分配收入。
  股息和红利的来源:企业的利润。
  股票投资的特点:
  (a) 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但股票可以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在股票市场流通。
  (b) 股票投资有风险。如果公司倒闭,则股东可能赔本。
  (c) 股票买卖,其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大投资风险大。所以股票是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3)股票市场的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稳健的投资---债券
  (1)债券的含义
  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 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根据发行者不同,我国债券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2)国债的含义和特点:
  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务。
  国债券:是(教材错误)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处具的、承诺在一定是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3)金融债券的含义和特点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小。但利率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的存款利率。
  (4)企业债券的含义和特点
  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主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
  是风险大的债券。但利率高于其他债券。
  3、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
  (1)、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和功能
  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或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商业保险业务的基本类型及新发展
  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类。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作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人寿险,以外伤害险。
  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
  (3)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复习大纲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是有什么因素决定的?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着我国现有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内容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坚持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居主体地位
  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合法的。他们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还要承担风险。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按生存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确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知识、人才、劳动、和创造的尊重。可以充分调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积极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 、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探索:
  请看计算会议成本(69页)案例,讨论:教材提的三个问题。
  使学生明确:
  1. 使会议组织者和参加者都有效率意识。
  2. 减少开会次数,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3. 体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做事要讲究效率。
  (2)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反之会阻碍效率的提高
  (3) 公平的含义
  公平含义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主要是指收入分配。
  公平的含义有三个观点:一是起点公平,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处于竞争。二是过程公平。在社会竞争中,大家面临同样的游戏规则,三是结果公平,收入分配上差距不能太大。
  (4) 收入分配兼顾公平的意义
  见书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的统一,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首先是一对矛盾。其根源是资源的稀缺性。面对稀缺的资源,人们必需尽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需要调动人们积极性,而要调动人们积极性则必需把人们的报酬与贡献挂钩,但人们的素质有差异,贡献也必然有差异,分配肯定有差异,因此,会出现不公平。如果平均分配则会挫折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效率与公平的抉择是人类所面临的二难抉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我们国家对效率与公平的选择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是在收入分配上应该尽可能地与人们对产出的贡献挂钩,即发展生产力优先。
  从我国资源状况看,我国是人口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要发展经济必需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所以在个人分配中必需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鼓励人们把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节约资源,使其充分发挥效益。(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结合邓小平的话:穷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教育)
  (3)兼顾公平的含义
  兼顾公平是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为什么要兼顾公平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的体现,他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从建设和谐社会看,要重视兼顾公平。可以调动社会所有人们的积极性。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悬殊过大,既落实分配政策,又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先富裕帮后富。
  必需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在微观领域的收入分配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合理拉开差距,把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劳动贡献结合起来,鼓励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按其贡献参与分配。
  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在宏观领域中,从社会角度出发,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更多地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收入
  (1)财政
  定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税、利、费的渠道收入的。如XX年国家财政收入21700亿元,其中税收20450亿元。
  支出:公务员工资、基础交通设施、国防费用、基础教育费用等都是由财政支出。
  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预算和决算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预算和决算的区别和联系:
  a区别:
  含义不同:预算是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决算是年度收支的实际情况。
  地位和作用不同。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预算可以对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实现国家的职能。
  决算是一定时期的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完成的情况,总结经济工作一年的得失成败。
  b联系:
  两者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预算是决算的前提,是对预算的经验和评价。二者相辅相成。
  (3)财政收入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即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利润收入—国家的利润收入包括国有企业税后的利润中按照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股金分红收入。
  债务收入—是国家通过借贷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财政收入中的其他收入包括收费、罚没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收入的状况:
  年份19781982年1992年1997年XX年
  财政收入1132.3亿1212.3亿3483.4亿8651.1亿26355。9亿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在社会总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国家应该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稳步增长,又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防止两个偏向;
  一是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二是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少,会一些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更会影响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不利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财政支出的种类:按照具体用途分,可分为经济建设的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在经济建设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部分。反映了财政参与经济建设的重点,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首位。
  学生活动]:见教材图74页。讨论:表中财政支出的数额有什么明显差异?说明什么?
  说明:在经济建设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部分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
  [学生活动]见教材75页:图一,图表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的支出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提高。
  行政管理国防支出,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等方面的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国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费用。
  案例:XX年,我国补贴下岗职工的资金144亿。用于职工养老保险的524亿。
  债务支出:国家用于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如:因为发行公债,而到期还本付息。发行债务也是为了国民建设。当然还包括外债的偿还。
  (3)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如何准确理解财政收支状况:
  一是理解财政收支的度量问题。是指经常收入和经常支出。不包括债务收入和还本。
  二是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的。完全相等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在国家预算和决算中,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
  (1)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能源、交通、邮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有重大促进作用。这些工程需要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难获得高利润。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2)调控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平稳运行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来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当经济增长迟缓时,部分资源没有被利用时,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来拉动经济增长。反之,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通货膨胀。
  (3)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经济结构合理与优化。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科研开发,发展科学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才培养
  2、人民生活有保障
  (1)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国家通过财政拨给行政管理费用和国防的支出费用,保障国家职能的行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靠国家财政支持,可以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3)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保证。
  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理解税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税收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征收的客体是单位和个人。国家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组织税收,税收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b国家税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点。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国家税收有专门的机关,我国的税收机关是国家税务总局和各地的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专门征收关税的海关。
  c征税的过程实质是物质财富从个人单位无偿地转给国家。
  d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基本形式。国家的财政的部分来自于税收。
  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纳税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集中反映了国家和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经济利益关系。
  (2)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a强制性含义:税收是凭借国家权力依法强制征收的。是依据国家的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b税收强制性表现:表现在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纳税人拒不纳税要受法律制裁。
  c认识税收强制性的意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因为税收有强制性特点,所以它是国家取得财政的最可靠的形式。
  无偿性
  a税收无偿性的含义:国家征税是无条件的。就具体征税过程说,征税为国家所有,既不存在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b、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对纳税人讲,纳税后没有取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看,税收不具有偿还性。但从财政整体看,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具有为人民谋福利的性质。
  固定性
  a固定性的含义:在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不经过国家批准就不能更改。
  b税收固定性意义:
  税收固定性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对国家约束表现在国家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征税,不能无限度地征税。对纳税人约束,表现在纳税人只要取得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发生应税行为都得按照标准纳税,不得自行降低标准。
  c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需要强制性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他的固定性。
  2、我国税收的种类
  (1)我国税收的划分
  根据征税对象的划分,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五大类。
  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中,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收对象的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所得税:是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的对象的税种。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以开发和利用特定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开矿。
  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的对象的税种。
  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屠宰税。
  重点要理解两大税种:
  (1)增殖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业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人。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企业生产环节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3)个人所得税:
  a、定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b、纳税对象: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税率: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
  案例:
  个人月工资,减去XX元,应交纳:
  500元5%。
  超过500—XX 10%
  超过XX---5000元的15%。
  超过5000---XX0元的20%
  c、意义: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
  1、纳税人与负税人
  (1)纳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
  纳税人与负税人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纳税人与负税人的概念不同。这就是区别。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联系: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是由纳税人承担的,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根据我国现有税法规定,公民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要自觉诚信纳税
  在我国,国家的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的职能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纳税义务。
  (2)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
  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如伪造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交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如: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如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
  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交纳税款的行为。如拒绝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威胁、围攻,殴打税务人员。
  (3)增强公民意识: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复习提纲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资源配置
  1、市场调节
  (1)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人类需要的多样性,而且需要是永无止境,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加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满足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合理的配置有限的资源。
  (2)市场经济的含义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那种商品好卖,赚钱就生产那种,市场的价值规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是以牟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激烈竞争。价格是灵敏的市场信号,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生产经营者通过观察价格的涨落,了解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价格开放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引起物价上涨,价格高于价值,有利可图。许多生产者就会被吸引从事这方面生产经营。从而使这部门的生产资料增加,扩大了生产。反之亦然。这样就配置资源到社会需要的部门。
  价值规律指挥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流向。使资源由供过于求的行业流入供不应求的行业。这种资源的流动符合市场需求,在不同行业间资源可以合理配置。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a、市场能比较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b、市场通过竞争,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因此,价值规律也起作用。一是在竞争中淘汰亏损企业对社会主义生产是有利的。二是有利于平衡供求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2、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才能使市场合理的配置资源。
  (2) 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a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实行市场经济并不等于就能达到合理的资源配置,必须有合理的市场规则。才能保障市场正常运作,保障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监督者。
  b市场规则的内容
  市场规则是以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规定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违背市场规则的表现:
  (a)销售伤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商品
  (b)地方保护主义
  (c)非法垄断行为
  (d)违背市场交易规则,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等其他如偷税漏税,商业欺诈,走私贩卖等也是。
  c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a)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交换的必然要求。现代市场交换有两个特征:一是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案例:贷款消费)二是生产经营者在信息方面具有不对称性。消费者对越来越多的商品的质量难以辨认,而商家对商品质量的了解比消费者多得多,消费者有受骗的风险。只有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才能克服这些风险。
  (b)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
  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诚实守信可以使企业保持声誉,这是新的资本形态,是无形资产。
  (3)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既保障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必须树立诚信观点,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
  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用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机制去调节。
  有些部门和领域不能用市场调节,如枪支,麻醉品等。
  (2)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但由于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a"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
  自发性:一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资源配置。二是生产和经营者自发地追逐自身的利益。三是自发追逐利益有可能不择手段。
  盲目性:单个的生产、经营者不能全面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而进行盲目生产。
  滞后性是指市场调节的一种滞后调节,生产者是通过价格信号来调节生产的,但从价格信号的形成和传递要一段时间,有一定时间差,特别是生产周期长的部门,会造成大的损失。
  b"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导致的后果
  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波动。
  市场自发调节难以解决收入上的公平分配问题。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方式,不是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在公有制经济中也可以用市场调节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只能是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在起作用,所以,必须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我们处于初级阶段,为发展生产力,提倡效率优先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诚实的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这是共同致富的必经之路,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必要性:
  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的根本利益的根本一致性。使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二是中国共产党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做政治保证。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加强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a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等影响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b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c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调节管理经济的、手段。
  (4)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水平
  a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从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较富裕型消费过渡。
  b总体小康成就的宏观表现: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增强。XX年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是衡量一个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达到8•94万亿人民币。在世界第六位。谷物、肉类、棉花、钢铁、煤炭、水泥、化肥、电视机的产量世界第一位。
  (2)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案例:以XX年为例,全国XX多县级市中,未达温饱线的22•8%,在温饱和小康之间的占63•2%,达到小康和较富裕的13•7%,。全国还有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000多万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市1800万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
  2、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
  (2)工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经济体系方面的目标: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具活力、更具开放的经济体系。
  (3)缩小城乡、工农及地区差别方面的目标。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好转。
  (4)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就业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富足。
  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更快些,率先实现现代化。
  二、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观
  (1)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
  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于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科学发展观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a、坚持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求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c、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各个方面的发展。
  d、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主旨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更好地发展。
  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2)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a、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标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d、统筹区域发展
  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距在扩大,必须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北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a生产全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
  案例:欧洲共同体生产的"空中客车",是英法、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生产的零件,在法国组装的。
  b贸易全球化
  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中,国际贸易额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的的种类多,范围广。
  案例:1950年世界商品交易额为610亿美元,XX年为62400亿。世界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达到12•5%。
  c资本全球化
  资本在国际间迅速的流动,资本额和流动速度都达到全球化。
  1997年世界资本市场达到:10256亿美元,世界市场的资本交易额每天超过1•5万亿。一年的交易额达到5万亿。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a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使两极分化更严重,一极是发达国家的财富积累,一极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加剧。
  b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案例:1997年泰国货币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损失。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世界世贸组织成立与1995年一月一日,是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之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
  世界经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以下积极作用,
  a、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b、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
  c、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冲突的场所
  (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a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在民事权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待遇。)
  b市场准入原则
  c互惠原则
  (最惠国待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另一个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该无条件的给予所有的缔约方。)
  d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e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a有利的影响:是我国应对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b是对我国的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会增加。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a)为什么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首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随着对外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具备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主体基础和经验基础。
  其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
  最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中国实现21世纪改革和发展目标的战略之举。
  b"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引进来"与"走出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以"引进来"为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们重要的对外开放战略
  c"走出去"的含义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主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也不是盲目排外。

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的教学反思1还没上这节课时,我就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玩一玩踩影子的游戏,还可以观察一下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绿色小天使活动过程一评比卫生城市,培养环保意识。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自己所选择的城市及其选择它的原因。2说说白兔市的一些环保标志。(禁止吸烟禁止鸣号垃圾入箱)3整治灰兔市,看看灰兔市的变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如何防雷电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小猴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我们出发吧!2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大班健康教案消气商店活动目标1。理解他人生气的原因。2。知道能用多种方法让自己不再生气,变得快乐。活动准备1。插入式角色图片(受伤的熊大哥肥胖的鹅小姐等)。2。ldquo小老鼠生气了rdquo情境表演大班健康优质课眼睛的秘密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眼睛是我们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非常重要。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书画画看电视等一些姿势的不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小营养师活动过程一幼儿尝试第一次挑选自助餐。1。导入。以营养师的角色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师小朋友,这里是哈哈餐厅,我是哈哈餐厅的营养师。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哈哈餐厅特意准备了美味的自助大班健康教案我长大了活动过程1通过看照片,使幼儿了解自己在渐渐地长大。(1)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2)组织活动,小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是谁把我们养大?现在你又是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好吃的芹菜活动目标1知道芹菜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多种吃法,乐意吃芹菜。2体验自己动手包馄饨的乐趣。活动准备带根的芹菜制作成芹菜宝宝,馄饨馅馄饨皮碗勺子。活动过程一产生观察芹菜的兴趣。1(出示芹菜大班健康教案牛牛换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菏泽abc幼儿园的老师,我叫xx。今天我要进行的活动是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用书大班上,根据主题五我换牙了生成的健康活动牛牛换牙。设计意图孩子大班健康教案运粮忙教学目标1学习用合适的方法搬运物品走过障碍物,发展平衡及快速奔跑能力。2与同伴合作搬运粮食,提高身体的负重能力。教学准备幼儿经验准备玩过接力赛的游戏,有合作的经验。材料准备粮食若干大班健康教案北风爷爷你吹吧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冬季人们的御寒方法及人体保健常识。2教育幼儿不怕寒冷,鼓励幼儿积极锻炼身体。活动准备1介绍有关冬季人们活动的故事。2准备小型体育活动材料。活动指导1向幼儿提出启
关于害怕的歇后语一百只老鼠咬猫没一个下口处万岁爷掉在井里不敢捞(劳)你的大驾山碲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小娃娃放爆竹又爱又怕见了猫就怕胆小如鼠田鸡钻进水里不敢出头露面老虎拉车没人赶老虎进了城家家都关门没好的歇后语集锦有关好的歇后语里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的歇后语集锦,欢迎参考阅读!老鼠留不得隔夜粮好吃(比喻嘴馋手懒)一口吃个旋风好大的曰气(比喻说话的所势很大)一口吃了十二个饺子好大的胃有人名的歇后语集锦歇后语的内容包罗万象,囊括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有人名的歇后语集锦,欢迎查看。1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4周瑜讨荆州关于同音的歇后语集锦怀里揣马勺诚(盛)心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与花生有关的歇后语卖花生的不用称论了堆买花生找不着秤乱抓落花生不叫落花生南豆难逗两个钱的花生有得驳有得剥两分钱买了一包花生米吃不了兜着走栗子花生一盘端虽在一起不同根一个长在树上,一个生在地里口袋里摸小班语言刷牙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儿歌内容,尝试结合身体动作念儿歌。2对儿歌感兴趣,喜欢念儿歌。活动过程一播放课件1出示牙膏牙刷今天老师请来两个小客人,我们看看它们是谁?我是红牙膏,小朋友你们好!小班语言雪花活动纪实一引入引出故事的名字师这是谁?(狗)展示狗的图片,并贴在黑板上。师这又是谁?(猫)展示狗的图片,并贴在黑板上。师他们两个吵架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班语言活动春天的色彩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感受春天的美丽。2。乐意画画讲讲,大胆表现春天色彩的感受。3。尝试学习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活动准备视频,课件,各种事物的卡片。活动过程1。播放春天的视小班语言动物开店设计思路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早上的来园游戏中,有的孩子热衷看有关动物方面的书籍,在建筑游戏中搭动物园游戏。在春天来了和我有多爱你的主题中,孩子们了解并讲述了动物妈妈是怎样关爱自己诗歌谁最羞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两个小班语言活动诗歌谁最羞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有朗诵诗歌的兴趣。2。学习动词游跳走。3。初步感知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知道小朋友长大了要自己走。二小班语言活动鸡宝宝一家活动目标1乐意和老师一起又感情的跟读儿歌。2乐意跟着学学做做叫叫,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3丰富词汇喔喔咯咯哒叽叽叽重难点重点乐意跟着教师一起有情的朗诵儿歌难点区分公鸡母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