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 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 解决问题
  40+56=96(km)或56+40=96(km)
  (3) 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200=200 ; 200+0=200 所以 0+200=200=0
  11+78=89 ; 78+11=89 所以 11+78=78+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随堂练习:
  小红有24支水彩笔,小刚有16支水彩笔,小红和小刚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师:要求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骑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骑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 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104+96
  = 192+96
  = 288(千米)
  方法二:观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 88+104+96
  = 88+(104+96)
  = 88+200
  = 288(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 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一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可以写成等式(88+104)+96=88+(96+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4. 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有三块布,第一块长68米,第二块长59米,第三块长41米,那么三块布一共有多长?
  68+(59+41)
  = 68+100
  = 168(米)
  答:三块布一共有 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师: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来就行了,列式为:115+132+118+85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 200+250
  =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 (115+85)+(132+118)
  = 200+250
  =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五人墓碑记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魏清君,来自临洮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师生活动教学苹果落地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识别文中14个二类字,会用它们组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好奇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体会好奇心重要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课文狐假虎威优秀教案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课文青蛙看海教案范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想课文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3体会动物间和谐友好的交往。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会走路的树。2通关于麦哨的语文教案课题麦哨设计理念经典的文本语言是一条绝美的长径,连着读者的心,作者的情,文中的境。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一路读听赏抒,便拥有一路的风景,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关于花的话的语文教案教案示例一重点(l)理解吸收文章优美的词语,语文教案花的话。(2)理解文章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1)理解文章高屋建领的结构。(2)理解篇末一段的深层含义。教学过程导入这也是一班会课教案范文主题习惯决定命运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全班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为了祖国的命运,为了民族的命运,为了我们的未来的命运,必须养成好习惯。主持幼儿小班上学歌音乐教案参考三篇小班音乐上学歌教案篇一苏少版音乐一上上学歌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上学歌学唱2综合训练3欣赏快乐的一天教学目标1巩固课堂常规。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有趣的钱教案设计思路有一次,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同事把一些钱还给我。一个小朋友看见了就说我妈妈也有这50元钱。这一下,大家说开了,我妈妈还有100元钱。我爸爸还有外国钱。我马上与孩子讨论起来。驼背的大拇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目标使幼儿认识到吸吮手指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帮助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幼儿逐步克服这种习惯。准备制作一个指偶(带有痛苦的表情),一些颜料。过程1教师把指偶套在大拇指上,假装自己就是指偶,痛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第二中学郑云如说数教案4。hr1文本全解。(1)作者简介沈致远,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1956年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拿来主义导学案拿来主义学习目标1结合背景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及其了解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2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3揣摩文中运用比喻讽刺反语的表达效果。4了解文章先破后立比喻论证犀利幽默的第十课ampnbspampnbsp再别康桥第十课再别康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2通过文本细读深入解读作品,探索再别康桥情感美的内在成因。3体味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西风颂教案高考资源网语文2。1雪莱西风颂教案(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题西风颂10hr教学目标德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智育把握诗歌展开的内在线索美育表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艾青的诗,这首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家对艾青可能不是很熟悉,那么,关于这首诗的标题和作者请大家看一下注解一二朗读课文老师看完了吧?好。关于作沁园春amp8226长沙教案教学目的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培养诗词鉴赏能力。2有感情地朗诵好全词。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吟诵。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鉴赏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香菱学诗教学目标4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中寻得启示。5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细节描写,理解这一人物形象。6品读文章中相关诗句,掌握诗歌鉴赏的部分方法。说明对于红楼梦,大多数学生会因为它的博沁园春长沙4沁园春8226长沙(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教学方法朗读沁园春。长沙教案课题沁园春。长沙授课人李法龙教学目标1品味赏析,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2诵读,领悟词壮美开阔的意境3感受作者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树立远大理想。教材分析1重点分析上阕,理解借景抒情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学习重点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难点1掌握正确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