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要点
  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
  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本故事所包含的诚信道理在今天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活动性阅读教学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则《期行》)
  一、演讲式导入:
  1、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还需要诚信吗?如:朋友相处,商业营销,企业动作……各位同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诚信"阐述自己的观点,比一比,看谁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2、学生演讲,并给个人记分。
  3、师总结: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新的时代已赋予了诚信新的内涵,在它的指导下,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潮,联合国的讲坛上,有了中国人字正腔圆的"呐喊",中国已成了"世贸组织"大家庭的成员,新世纪的中国将以诚信,务实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东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诚信的文章——《(世说新语)两则》〈板书〉
  二、释题:(放投影)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三、口头表达活动:
  那么,谁能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教师评价,给个人记分)
  四、朗读。
  1、放录音(或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五、翻译文言文
  1、生译为主,师提示重点词、句。(放幻灯片)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如注意省略的成分)
  2、〈1〉、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2〉、师明确这则译文及重点词。
  六、质疑讨论活动。(师预先准备,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
  〈1〉友人末到,陈大丘就独自走了。你是陈大丘,你会怎么做?
  (可以选择陈大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电话问明情况,表现你的态度)。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单的回答"已去",而是详细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
  (人物形象往往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地表现。元方驳斥"友人"并"入门不顾",可见他对无信无礼之人的态度。由此可见,从小就做一个守时守信有礼的人)
  〈4〉"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批评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是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5〉假如第二天陈大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针对上述问题及质疑采用多形式解答:问题1、2由四人小组解答:问题3、4、5、师指导生解答。
  附:质疑与讨论中的板书。
  陈大丘:与友其行、舍友与去 (守时)
  期 友人:过中不至 (无信) 守时
  行 对子骂父 (无礼) 守信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据
  主题思想:通过陈大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说明了"守时"、"守信"的重要性。
  七、好文共赏活动。
  下面短文,同出自《世说新语》。与《期行》进行比较阅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区伯曰:贼既至,谓巨伯曰:"远来相视,于令吾去,败以求生,岂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义,而入有义之国!"逐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八、一文一诗活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之习乎?——孔子
  九、课本剧表演活动。
  四人小组根据《期行》的内容,适当分配角色,自编台词,编排课本剧。(目的: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丰富语文课堂活动。)
  十、艺术朗读活动。
  分角色朗读,注意把握感情、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则《乘船》)
  一、课本剧表演。
  四人小组根据《乘船》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适当分配角色,自编台词,编排课本剧。(目的: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师评价,给生记分)
  二、朗读。
  1、语录音。(或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三、翻译文言文。
  1、结合课文提示,师提示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翻译。(放幻灯片)
  俱:一起。幸:(古义:幸而、恰巧)、(今义:幸福)。尚:还。
  辄:当即。可:肯、同意。舍:抛弃。守:难道。
  所以:……的原因。邪:相当于"吗",表疑问。遂:于是,就。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
  2、(1)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2)师明确这则译文及重点词。
  四、质疑讨论活动。(师预先准备,与生的质疑相结合。)
  1、用段落图示勾画本文结构及中心。
  难之在前
  华歆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乘后则救助
  船纳之在前
  王朗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后则欲舍
  中心: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优劣?
  (华歆先是不愿意,后见有贼人追赶,危急时又答应搭载避难人;王朗先见船宽就允许人上船,后见贼人追赶唯恐祸及自己,又不同意。由此可见,华歆是一位真正为人所想,急人所急的人,而王朗轻诺寡信,做事不守信。)
  3、比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
  (这两篇短文的主旨都是"诚信"。其中《期行》主要讲要守时;《乘船》主要讲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4、比较《期行》《乘船》的写作牲:
  (《期行》行文简洁,故事情节紧凑,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寻味。)
  (《乘船》行文简洁,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以上问题采用多种形式解答:问题1、2、3,师指导生解答,问题4,四人小组解答。
  五、艺术朗读活动。
  师:我们已经了解课文的内容,现在我们分配朗读,注意把握好节奏,感情和语气。 (指定华歆、王朗各一人,陈述语集体读。)
  六、好文共赏活动。
  下面短文选自《世说新语》,与《乘船》进行比较阅读。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现。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七、一文一诗活动。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八、竞赛抢答活动。(以四人小组或以大组为单位,题念完后举手抢答,记分,对则给10分,错则扣10分,可由师念题,也可用投影。)
  1、《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这两篇短文共同的主旨是什么?(诚信)
  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A、尊君在不(f u) B、宁可以急相弃邪(y )
  4、比较"之"字的用法。
  之: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歆辄难之(代词,这件事)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
  A、《期行》和《乘船》的主旨都是诚信。
  B、"太丘舍去"后,元方把"友人"请支家中。
  C、华歆、王朗对所携人的态度不相同。
  6、"正为此耳","此"指代。(贼追至)
  7、华歆对所携人的态度是。(歆辄难之,既已纳其在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8、王朗对所携人的态度是。(幸尚宽,何为不可,王欲舍所携人。)
  9、"本所以疑","所以"意思是。(……的原因)
  10、填空:
  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则是无信,则是无礼)
  11、翻译:尊君在不。(你父亲在不在)
  12、谈谈你对友人"过中不至"的看法?(过中不至,是失信于太丘,做人应守时守信)
  13、王朗、华歆谁优谁劣?为什么?(华歆优,他讲信用)
  九、总结:通过本文两个小故事的学习,我们主要学到了什么?
  (让生总结,以作业形式。)
  十、读写结合活动。
  围绕对课文中所阐明的主旨——"诚信",联系社会现实,结合生活实际以"诚信"为题材写一段话。
  十一、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熟读全文,并翻译。

麋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二教学内容分析麋鹿一课属说明文范麋鹿教学设计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麋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麋鹿案例评析教学片段麋鹿教学至最后一环节,师出示带有总结性质的填空麋鹿的命运()生坎坷。生饱受颠沛流离。生一波三折。helliphellip师至此,你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中领悟到什么呢?生的发言无箭与歌教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的意象及其友情内涵。2学习诗人借助于形象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和极普通的意象传达深刻的内涵的技巧。学法建议1在多加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两个意象的寓意和它们之间的联系。2词语门板造句门板拼音注音menban门板解释意思()房屋上的比较简陋的木板门(多指取下来做别的用处的)。()店铺临街的一面作用象门的木板,早晨卸下,晚上装上。门板造句门板造句1北门被法军打破的用词语喷薄而出造句噗噗噗!连着四十个穴窍接连告破,一股气息喷薄而出!聚气境四重!毫无征兆的,祝中原停留了数年的境界就这样突破了。暗红色斧头配上他的一身黑甲,也真是相得益彰,一股枭雄的王霸之气喷薄而出增强词语造句汇总1。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2。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3。种子牢记着雨滴的叮嘱,增强了发芽的勇气。4。推广广播体操,是增强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课前准备1课件设计2小品编排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有朋友吗?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白驹过隙,一学期眼见又要结束了。在上学期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我在课堂掌控的能力上更熟练了,对学生的了解与管理也更加地的得心应手了,这对我在心理课堂上的教学很有帮助。反思本学期的教学,心理课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课后做的教学工作上的总结及思考。下面是关于心理课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心理课教学反思月初,我参加了市直心理优质课的评选。感谢各级领导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讲课在临学会赞美他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赞美他人是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手段,但对小学生而言,有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有的不会夸赞他人,有的不好意思去赞美他人,通过这节课,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要有一双善于
2019届中考政治知识要点复习ampnbsp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知识要点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知识要点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p2一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1。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的人。2。中国公民除必须具有中国国籍外,没苏教版九年级中考宪法与法律篇复习第二篇宪法与法律篇第四单元权利与义务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1)含义由所规定的享有和履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八课ampnbspampnbsp日月无私照教案第八课日月无私照教案知识目标了解平等的真谛,知道同情尊重帮助弱势群体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组织材料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教学案高考考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教学难点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以及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记住的内容第三产业的含义以及分类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基础知识导学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所消费及其类型2消费及其类型学习目标1知道消费的影响因素2知道消费类型的不同划分3了解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课前延伸与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提取知识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主要因素(1)如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习目标理解公平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然性,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及重要落实措施,懂得效率的含第一单元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生活与消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理解什么是经济3理解什么是商品4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掌握货币的产生标志5理解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体会二者的区别6有关那条河流的阅读及答案那条河流原文我怀念那条河。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是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那条河流阅读及答案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那条河流我怀念那条河。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音乐这波涛的诉2019届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考点解读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学科王(1)矛盾的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又的两个方面。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注1两2019届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热点探究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热点探究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XX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xx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今年及xx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