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训练答案及解析翻译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 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①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②。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参考译文】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吁,不同意;俞,同意)欢喜和忧伤的感情,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③圮族④。"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⑤。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参考译文】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参考译文】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曰:"君子如祉⑥,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⑦。"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参考译文】《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奖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注释 ①吁俞:吁,感叹声;俞,犹言"然",表示应允。 ②祥刑:慎刑。 ③方命:即弃命。 ④圮族:毁族。 ⑤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⑥祉:犹喜也。 ⑦沮:止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同情
  B.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 休:喜悦
  C.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士:读书人
  D.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遄:迅速
  5.C。【解析】士:狱官。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C.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 罔不因势象形
  6.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A都为助词,前者补语的标志,译为"得";后者是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B,前者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后者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C都为介词,前者译为"用";后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D均为介词解释为"依照、根据"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A.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B.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C.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D.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7 D【解析】考查学生的对文言的点逗,即断句能力。易犯错误:一因语意把握不准而错;二因受现代汉语习惯干扰而错,即无意中把古文言当成现代汉语来读;三是对称整句误断而错;四是某词断前断后局部看均可,而失于联系前后文明辨之,致使误断等。当然根本原因在第一点。A项错误原因主要其一,B项错误原因主要其二,C项错误原因主要在其一、其三。本题难度适中,相对易排除项应为BC两项,纠结项应在AD之间。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策论的题目只是规定文章的内容,并不强求赞成或者否定,仅仅是要求对此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
  B.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作者先以咏叹先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开头,紧扣主旨,接着第二段作者又引用体现了先王赏罚之道的事例进行剖析,第三段又从罚不善和赏善两方面依次展开论证,深化主旨。
  C.赏罚之道,要完全掌握它,并非易事。轻重的分量,也难以掂得很准。所以作者从经文中拈出一个"疑"字。解决疑难问题的原则就是"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所谓"广恩""慎刑",都体现了"忠厚"之义。
  D.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作者看来,统治者动辄施以刑罚,"慎刑"者不多见。所以文章提出的赏善惩恶皆本着忠厚的原则,表现了作者希望不要滥杀无辜的良好愿望。
  8.B【解析】从赏善和罚不善
  9.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乐其始而勉其终
  译文:
  【译文】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
  【解析】乐,为动用法,为……高兴,1分。若译为"对……感到高兴",也计1分。勉,勉励(鼓励,激励),1分。终,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1分。
  (2)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4分)
  译文:
  【译文】奖赏时有可疑处应该按照给予奖赏的原则,这是用来推广恩泽的手段
  【解析】赏疑,奖赏时有可疑处或可疑者等,1分,若译为奖赏可疑的人或事,不计分。按照(依从,依照,采取等), 1分。与,给予(参与、予以等),1分。所以:用来……的手段等,1分)
  (3)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3分)
  译文:
  【译文】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
  【解析】已,使动用法,译为止息,让……停止等,1分。制,控制等,1分。而己,罢了1分。
  【命题难度与意图】三句翻译难度中等,其中"勉""制""而已"的翻译属易得分点,意在确保大多数同学至少能拿到3分或3分以上的分值。而其他计分点,属中等难度或中等难度偏上,意在拉开得分距离,真正突显优生。

语文课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写作借鉴教案祝福标题的设置标题与情节全文起于祝福的场面,结尾于祝福,中间也有祝福场面的描写,祝福场面的反复出现,无形中串连了整个情节。标题与主题祥林嫂的命运与祝福密切相关,封建势力正是通过祝福杀害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位置(一),现在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这节课的说课。一说教材和学情1教材简析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课文隆中对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三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隆中对即是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刘玄德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段历史佳话。做为二十四史中最著名师说说课稿范文许多学生都不知道说课稿怎么写,其实说课就是将讲课思路转化过来,用语言叙述如何讲一堂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师说说课稿。师说说课稿一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师说走向自主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走向自主,是科教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准确了解从众生理的缘故原由及制止悲观从众的方法或途径。作为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二环节设计(一)陌上桑说课稿范文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语文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陌上桑。一说教材1该课所处的地位及教材简析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是汉乐府Howmanydoyouwant?教案教材分析本模块教学内容,以超市购物为情境,让学生通过学习,用Howmany?Howmuch?进行对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数量的提问能够用英语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购物单能够在真实情境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2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搬新家中班说课稿范文设计思路在我爱我家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家的氛围,让幼儿产生爱的体验。我想,音乐活动也可以配合这一主题,丰富幼儿的情感。因此,我就想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两个幼儿耳熟
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身的知识。如在理解冻僵这一词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呼自己来上学时手的感觉怎样?有的说手冻得又红又肿!有的说手硬硬的,伸不直了。有的说拳头都握不紧了,手有点不听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字中,好的作业提出表扬,指出小毛病,中等的作业提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差一步的作业先找出局部的优点进行表扬,然后指出整体的不足,提出改正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生写字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中年级学生学古诗,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营造对话互动的课堂新课程阅读教学案例本人也不好意思,脸一下子红了,低着头,不说话。师不要紧张,放松点,仔细看课文,你一定会读正确的。生默读第3自然段,等待了一会儿,该生再次朗读。师太好了,你读正确了,能告诉我们,你是语文课上,一场精彩的辩论赛议论纷纷,都很坚定自己的立场。机会来了,我不声不想,用眼神示意正在争论的孩子们静下来。就淡淡的说一句有观点很好,但是为了使你的观点正确那还得有理由去说服别人。孩子们都是聪明的,一下古诗词教学公开课听后感吴老师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时时牵引着学生的思绪,让他们有着一读为快的激动,谁都想像诗人那样能出口成章。二讲究方法,深入研讨。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ieeer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比较多,设计面比较广,从复习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入手,引出特别韵母er的教学,再通过对比练习组词练习等环节,使得读的教学比较扎实有效。可是在学习儿歌认识生字的过程中左手和右手教学简录及点评阳光杯作文竞赛课例之四师你们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点评利用游戏活跃气氛,调动情绪,训练快速反应能力。)教学过程一图形大闯关之第一关1师我们一起来玩图形大闯关(板书玩语文天地八教学反思畅所欲言,启迪智慧语文天地八中的畅所欲言要求评议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即根据这则成语故事的最后一段(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何必这样固执呢?当不客气地招呼时,自然可以走开,但人家已经道歉,这就应该吃了。)进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的反思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就如同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识字教学要教给儿童识字方法,提高智力,增强能力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是为使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进行的关键工作。识字教学决不是低层次的简单劳作仅仅教儿童孤立地识字。识字教学应刺激儿童心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