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五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二十二课《鲸》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重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鲸的演变进化过程,说明鲸是哺乳动物,最后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学、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理解"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反馈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的好坏是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学生平时较少接触鲸,更要通过课前去收集相关材料,才能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也体现了大语观教学,把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一环节在了解预习收获后,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还想知道鲸的什么内容,导入新课,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 紧扣训练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是为学生会学,教师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环节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即想知道的内容,教师适机疏理,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提出具体要求。如本单元根据教材编排要求学生阅读时要能用较快的速度,并能从课文重点展开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 汇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
  1、 掌握字词。《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的识字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可通过学生自主汇报或抽查方式检查、巩固语基知识,适机引导学生能从课文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并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达到学习方法的交流和积累。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重点。在学生交流读懂内容时,教师要及时疏理,围绕"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问题展开学习,教师适当板书,同时结合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加深学生印象。
  3、 体会课文说明方法,突出课文重点。在环节过渡上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因为合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平时要加强培养,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去发现,认识列数学、作比较、举例子、比喻等说明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和联系实际说话,进一步理解,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
  (四) 质疑问难,拓展思维。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肯定学生善思好问的精神,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像课前的质疑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后的质疑,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文向课外读物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 布置作业。
  根据学习后的收获,和还想知道的问题,课外去搜集材料,办一份小报,第二课时展示交流。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简说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学生分析:
  学生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学生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了解风吗?能说说你感受到的风吗?有风的时候,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风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风》这个故事
  二、识字
  1.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说说他们的名字。学生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在头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 ,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2.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3.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湿显
  三、写字指导。
  (1)正确书写。
  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
  (2)美观书写。
  观察结构特点: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比较借鉴:乌鸟
  丹舟
  涛寿
  陈冻
  示范: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巧设悬念
  1.情景激趣。今天咱们一块儿去旅行。去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要根据老师的描述,把你们看到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
  2.学生拿出纸笔作画。请几位学生上黑板作画。
  3.教师描述。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你们朝远处看,那儿有一座青山,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房前屋后种着果树,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赶快把这优美的景色用画笔画下来。
  4.学生边听边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
  5.教师继续描述:你们闻到了吗?没有?赶快深呼吸,闻到了吗?这是什么香味?你们听到了吗?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多好听啊!赶快把这些让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声音画下来。
  6.学生质疑:声音、气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
  7.小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容易画,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不能画呢?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你读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电脑课件。
  (我知道红旗在飘说明有风教师播放红旗飘动、风车转动、雨丝斜斜等电脑动画课件。)
  4.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5.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三、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小组推荐代表朗读。
  4.评读:用什么语气?什么语调?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5.表演示范朗读。
  (四)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1.展示刮风图,感受风的魅力。
  2.动手画风,展示学生画风的作品。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概述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45分钟)。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反应等方面的定量关系时是广泛运用的物理量。它在高中化学计算里还是最关键的概念,可使计算较为简捷明了,非常重要。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在本课时教学中安排了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几个高难度的抽象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涉及宏观领域,还涉及微观领域,难点集中,理解困难,为教学带来了障碍。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上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能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能够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并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所给资料,提高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养成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通过物质的量的教学,体验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3.在摩尔是堆量的教学中,提高迁移应用的能力及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物质宏观与微观间量的关系的探究,感受化学界的奇妙与和谐;能够对学习自然科学感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处于初三和高一的衔接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对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对国际单位制中的"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将"物质的量"这一抽象概念与"物质的质量"相混。 学生的好奇心强,已具备了探究的意识;掌握了探究必备的相关知识,如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物质构成的微粒按一定的数量比进行,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引导探究,启发学生自主建构概念。
  对于抽象概念的突破,采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如视频、动画等,变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自己建构新概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PPT课件
  概念动画
  实验视频
  相关图片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提出问题
  (一)情境引入
  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视频引入(此处需常见的化学反应视频,如炭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观看视频,从化学反应方程式出发,讨论分析其中包含的意义。
  C?O2点燃CO2
  微观粒子数 11 1
  物质质量12g 32g 44g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学生将这一反应中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复习总结:
  (1)从质量守恒的角度,12克碳和32克氧气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2)从微观机理角度,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二)提出问题
  教师从学生的讨论结果出发,提出引导问题: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是微粒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那可称量物质与微粒之间是否存在一种联系?我们有何办法能将微粒数量与物质质量联系起来?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想办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为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必要性打好基础。
  环节二:方法探究
  (1)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组汇报所想出的办法;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结果,将学生的认识过程与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联在一起,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一个某种原子为例,此处要标出1个原子的质量(用普通天平不可称量),为将微粒与物质质量联系起来,将此种原子由一个开始不断堆积(此处需要媒体课件,展示微粒堆积的过程),同时质量随微粒数目的增加而相应的增长,直
  到有一刻该微粒集体的质量可称量。就可说某克的物质中微粒数目是多少。)
  学生体会,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其核心是一种化小为大的思想。
  (2)摩尔——堆量
  教师以学生常见的物质为例,演示其粒子堆积的过程,并伴有总质量、粒子总数的同步变化。(如以碳原子为例,展示碳在堆积的动画课件)当堆积的微粒数为6.02?10我们就说这是1摩尔,如以碳原子为例,6.02?10
  子。
  学生进一步的体会摩尔是联系宏观与微观数量的桥梁。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表示量的名词与摩尔相似。
  学生思考,并回答常见量词的名称,如"双"、"打","公斤"等。
  (3)迁移应用
  教师将示例微粒改变,而微粒数目6.02?10232323时,个碳原子,我们就说这是1摩尔的碳原不变,引导学生回答此时这些微粒量是否为1摩尔?(此处需1摩尔不同物质的相关图片)
  学生回答肯定,并得出结论:将示例微粒改变,同样数目是6.02?1023时,我们说它是1摩尔。
  设计意图:围绕提出的问题,再现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家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和方法;通过一种物质迁移至其它物质,使学生体会摩尔是一量的单位。
  环节三: "物质的量"概念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教师进而指出"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就像"千克"是"质量"单位,"米"是"长度"的单位。(举例类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学生理解,并细细体会摩尔与物质的量间的关系。
  (2)"物质的量"——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之一
  教师展示有关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的信息(此处需要有关国际单位制方面的图片),物质的量是其中之一,记作n。
  学生看教材P12资料卡片,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建构新概念。
  (3)"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吗?为什么?并结合教材P11图1-11给出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
  ("物质的量"不同于"物质的质量"。如以炭为例,12克C-12含有6.02?10
  子,物质的质量12克,而"物质的量"是1摩尔。)
  (4)阿伏加德罗常数
  教师介绍:国际上规定,1摩尔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数与12克C-12所含有的碳原子23个碳原。
  数相等。实验表明,这数目约为6.02?1023。6.02?1023mol。
  NA
  学生体会,记忆。 ?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设计意图:在摩尔——堆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的量"概念,降低了学生在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时的难度;通过将常见物理量,及易混概念对比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完成了新概念的建构过程。
  环节四: "物质的量"的应用
  在初步了解了物质的量等相关概念后,教师让学生继续完善在环节一中做的分析,将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联系在一起。
  学生思考、讨论做出总结:
  C?O2点燃CO2
  微观粒子数 11 1
  1NA 1NA 1NA
  物质的量 1摩 1摩 1摩
  设计意图:通过将物质的量(摩尔)概念再次应用于化学反应,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物质的量"作为联系宏观质量与微观数量间的桥梁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的便利,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为以后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学习参与情况: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活动,吸取其它同学在该问题中正确的地方,有根据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
  自主学习情况: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反馈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1.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微粒的集体就是1摩尔
  233.NA的精确值为6.02?10,单位为mol
  23?1 4.1摩尔物质均约含有6.02?10分子
  235.0.1molH2O中含有0.2?6.02?10个H原子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课时目标:
  了解称象的办法,能正确评价方法的优劣,重点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说清步骤,明白道理。
  能进行拓展想像,想出更优的称象方法。
  课前准备:
  玻璃皿、小木船、小象等实验器具及清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齐读词语,强调易错的生字:
  官员 秤杆 微笑 称象 一堵墙 宰割 下沉 搬运 砍树 (称 秤)(微)
  2、 齐读1、2段,指名说说为什么要称象。
  二、 学习第3、4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思考:课文共介绍了几种称象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谁想出来的?出示表格;指名反馈,填表。
  谁 官员们 曹冲
  称象的方法 砍树造秤称象 借用船与石头来称
  宰割大象称象
  2、 集体讨论:谁的办法好,谁的办法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读读课文,体会曹操听了他们称象的办法后,截然不同的态度: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边听边点头微笑。
  3、 学习曹冲的办法: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独立完成二分册T7;指名反馈。
  2)归纳步骤:
  赶象上船 船身画线 赶象上岸 装石上船 搬石称重
  3)实验演示;
  4)朗读体验;
  5)尝试复述:指名复述――评议――同桌复述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了解称象的结果;
  2、 评价曹冲,体会曹冲才7岁。
  四、拓展延伸:
  根据当时的条件与环境,你觉得还可以采用什么更妥当的方法来称象?
  五、课堂作业:完成二分册T4、5、6。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内容说明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活灵活现。先描述了蝈蝈的"歌声,写出了声音的各种特点,如"柔和""清脆""尖锐""窃窃私语"等,特别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
  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接着又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特点》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文章重点内容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蝈蝈喜欢吃的食物是蝉,又解开了蝈蝈喜欢吃的是蝉肚子的原因是既有肉又有甜食。还介绍了蝈蝈之间的相处和睦,从不争吵的特点。
  教材使用说明
  七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又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因此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阅读过程中的快乐。在探究交流中,深透理解文意,体会生动传神的文学笔法。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关于蝈蝈生活的习性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 回忆所学课文《蝉》,2.比较写作内容写和作目的不同,3.两篇文体不同,4.明确本文是介绍科学知识,5.说明的对象是蝈蝈。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强调易错音和易错字。
  三、速读课文,提取信息
  四、再读课文,把握课文重点
  1、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绿色蝈蝈的特点?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
  教师指导明确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蝈蝈的习性写了叫声和食性。
  五、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1)比较阅读材料 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很低沉,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声尖锐、急促的叫声。
  要求和第三段对比阅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第三段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生动传神,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与趣味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体会这样写的效果。
  当蝈蝈捕杀蝉时称:狂热的狩猎者
  当蝈蝈晚上鸣叫时称:夜晚的艺术家
  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称: 笼里的囚犯
  当蝈蝈吃蝉肉时称:蝉的屠夫
  作者这样称呼蝈蝈的原因: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比较阅读材料二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
  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
  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1 、生动传神的描写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喜爱之情。
  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传神,读来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与趣味性。
  3、 通过作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作比较的运用,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特点,又让读者对其他昆虫也有所了解,同时,也说明作者对各种昆虫的特性了如指掌。
  六、总结课文,完成《评价手册》中该课的课后相关练习。
  七、教学探讨与反思: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既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又需要学生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阅读来实践、训练。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科普性文章,作为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材料是非常合适的,所以教师应充分对文本加以利用。文章采用生动的文学性笔调,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在行文中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学生总会喜欢某些方面的知识,因此采用个性化解读文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赏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品味语言的美妙之处,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文章的写作特点也能认真掌握,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借鉴了。

抽薪止沸是什么意思抽薪止沸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它的读音,解释,出处,英文翻译以及造句吧。抽薪止沸是什么意思拼音chuxnzhfegravei解释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历史典故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语言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接下来由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推荐历史典故,希杈字怎么读和它的意思是什么杈,读音chchagrave部首木部外笔画3总笔画7五笔86scyy五笔98scyy仓颉dei笔顺编号1234544四角号码47943郑码fxsUnicodeCJK统一汉字U674迸的读音和基本解释迸,读音begraveng部首辶部外笔画6总笔画9五笔86uapk五笔98uapk仓颉ytt笔顺编号431132454四角号码38304郑码uaewUnicodeCJK统一汉字U8abb式描写味道的词语造句字词解析abb式描写味道的词语酸唧唧酸辣辣甜滋滋甜腻腻苦兮兮甜丝丝火辣辣麻酥酥香喷喷臭烘烘油腻腻香喷喷的词语解释造句如下解释形容香气四溢。造句1妈妈把香喷喷的米饭端上了饭桌。2炕桌儿上摆着化险为夷的词语解释及造句我相信我和困难命中相克,我一定能够把困难都化险为夷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化险为夷的词语解释及造句,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化险为夷的近义词转败为胜变失败为胜利。化险为夷的汉可惜的词语解释及造句可惜,很少有部长能够以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走进群众,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感动他们。下面是小编精选整理的可惜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可惜的基本解释1。值得惋惜这手套还没带有美字的词语有哪些相信大家都认识ldquo美rdquo这个字,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与该字的组词有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带有美字的词语,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带有美字步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步字开头的词语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步字开头的词语,供大家参考查阅。步字开头的词语步骤步伐步行步枪步调步子步态步韵步武步哨步履步弓步屐步步步摇步月步云步辇步神圣的词语解释及造句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下面是小编精选整理的神圣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基本释义1指天圣神灵。例岂有神圣之前鬼怪公然出现者!龙自相矛盾的意思和造句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自相矛盾的意思和造句,希望大家喜欢。自相矛盾的意思拼音zigravexingmaacuteodugraven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编者按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中学德育大纲一绪言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实行科学管理的指南。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社会科学使大写的人更完美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起和以后的几天里,诸位将在校园里欣赏到五彩缤纷的火花和各具特色的旅游门票目睹知识竞赛的激烈模拟法庭的庄严领略古代丝绸之路的迷人风采与当代国家重点工程的磅礴成长路上与法同行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提起法律,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的有序。正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中小学生守则首次修改文明用网成新规范20031204京华时报记者熊海燕本报讯(记者熊海燕)昨天,记者从互联网协会获悉,实施了20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将进行首次修改,文明用网,正确使用网络将以单独一条的形第11课ampnbspampnbsp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案课题第11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型新授执笔审核班级时间一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来源学科网2。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史引导孩子学会理解与宽容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真诚待人,宽宏大量,是健康人格的必备素质,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沟通彼此心灵的重要条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孩子的理解与父母的心教学反思范文300字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感受品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品味感悟为主导,尽展学生的心声。是我们今后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知了空气的具体成分之后来学习空气中各成分的重要作用。因此开门见山空气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须的物质,而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直切主题,让学生不禁思考为什么空气是一种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