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空气》这一课,谁来说说空气是什么样的物体?你知道哪些地方有空气?
  这节课,我们要在掌握了空气的上述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研究空气的另一条性质,这条性质需要通过同学们观察、实验自己探索出来。
  二、观察实验,学习新知师:(出示空文具盒)问:文具盒里有文具吗?师讲述:文具盒里没有文具,这块空着的地方叫做空间。
  师:将铅笔放满文具盒,问:同学们看一看现在谁占据了文具盒的空间?
  师:(出示书包并装满文具)同学们再看一样你们熟悉的东西,问:书包里有什么?谁占据着什么?(找三个学生说,然后给予评价)
  师:同学们看老师在干什么?(教师往烧杯里倒满水)师讲述:铅笔、学习用具、水占据空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物体占据着空间,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说完后,给予鼓励)
  师问:以上的事实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物体都要占据空间)
  师:(出示一块板擦,一个砝码)问: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一样吗?
  师讲述:所以准确地说应是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个一定指物体的大小,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体积。(将上述板书补充完整)师:现在你们自己亲手做个实验,用实验来验证: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一结论。请同学们看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挂出小黑板)。
  (1)把烧杯放在盘子里。
  (2)往烧杯里倒满水。
  (3)用手提着拴着砝码的线。
  (4)把砝码慢慢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2.找一名学生大声朗读实验步骤,教师提醒学生,水要倒满,放砝码时要慢。
  3.要求: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出示观察思考题:
  (1)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4.汇报实验结果。师导引:由上面的观察实验,我们知道了固体形态的砝码和液体形态的水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气体形态的空气是不是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挂出小黑板,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一: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提出水面,用毛巾擦杯口外围。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找一名学生朗读实验步骤。
  3.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4.学生分组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纸团没湿。下面请同学们再做一个实验,请看小黑板:
  实验二:
  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慢慢倾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把纸团紧紧塞压玻璃杯底部,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然后把杯子慢慢倾斜时,看到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小黑板上的问题:
  ①你怎么解释这两种现象?
  ②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第一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把杯子提出水面,发现纸团没湿,说明水没有进到杯子里去。空气占据了玻璃杯的空间。第二次把玻璃杯倒立压入水槽里,把杯子倾斜时,发现纸团湿了,还有气泡从杯子里跑出来,说明水进到杯子里去了,空气让出了部分空间。这两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
  实验三:
  ①拿一只瓶子。
  ②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
  ③把水倒进漏斗里。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发现水没进到瓶子里。
  师点拨:把塞子塞紧时看到水没进到瓶子里,下面把塞子松一松,试一试结果会怎样呢?同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当把塞子松动后,水流进瓶子里去了。瓶口塞紧时,空气跑不出来,水流不进去,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瓶塞松动后,空气跑了出来,让出了一部分空间,水流进去了,也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得出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结论。
  现在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文中的思考题。教师出示粉笔问:粉笔内有空间吗?粉笔内的空间被什么物体占据着?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回答,然后叫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做一做,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予以评价。
  小结:空气占据空间这条重要性质是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概括出来的,每个同学都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祝贺你们!

第六课ampnbspampnbsp京韵(第4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第六课京韵(第4课时)教学内容表演蝈蝈和蛐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表演蝈蝈和蛐蛐,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2情感目标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第五课时module1step11。discussingroupshowmuchinformationstudentshavegotabouttheinventionoftea。2。tcaUnit3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单元名称unit3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课时安排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谈论将来的计划。2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1)词汇europe,lake,leUnit5Canyoucometomyparty?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明unit5canyoucometomyparty?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的一个单元。本单元学生将要学习礼貌地发出接受拒绝邀请,谈论自己必第二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新人教五下)第二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ldquo风筝实验rdquo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大胆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说明只有给孩子讲讲知错就改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知错就改的小故事在古代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个小孩在学堂里偷了同学一支毛笔,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有批评孩子,反而夸他有本领。第二次,孩子偷回家一个砚台,交给母亲育儿心得和孩子成朋友收到池老师邀请写育儿经验的信息我很犹豫,育儿心得是有,我也在家乱写有记录,那是写给自己看的,就当整理心情,但是现在写出来给大家看,有点不好意思。池老师说要给孩子做榜样,于是,我对自小班下学期班务计划1一班况分析1概况本班现有幼儿25名,其中男孩15名,女孩10名。经过半年的集体生活,在生活方面,幼儿已基本适应了集体生活,建立了比较有序的生活作息,且生活卫生习惯也初步养成在学习方2021年第二学期幼儿园小二班班务计划一班况分析lt1gt概况我们班现在有两位老师,分别是庄老师和陈老师。我班现有幼儿35名,其中男孩名,女孩名。经过小班上学期的集体生活,在生活方面,幼儿已基本适应了集体生活,建立了比学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xxxx根据开学制定的科研工作计划,本期着重进行了区幸福教育子课题深化开心种植园园本课程实施,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中,深入分析我园的种植课程实施现状,制定切实
中班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社会艺术)目标1通过游戏及看录象感知祖国真大及各地气候不同。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记诵诗歌。准备中国地图一幅。过程1出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兴趣。2会议天气预报,感知在同一天祖国各地气温社会祖国多美丽(中班)一活动目标1结合ldquo十。一rdquo庆国庆活动,使幼儿知道祖国是个美丽的国家,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2通过手工制作装饰天安门的活动,使幼儿知道初步理解ld中班社会祖国祖国多美丽活动目标1了解我国部分地区著名的建筑风景名胜特产,感受祖国山河美。2能用较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情感。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有关祖国山河的图片课件2经验准备提前了解一些旅游相关的赞叹的近义词解释造句中文发音赞叹zntn赞叹的词语解释1表示对人事物的一种积极认同的态度,即称赞叹赏。赞叹的近义词称赞赞扬赞赏赞美用赞叹造句1他的表现令人赞叹。2参观过博物馆,外国游客对景德镇出产的精区区的近义词及解释近义词戋戋戋戋戋戋jinjin(1)small形容少为数戋戋(2)numerous形容多束帛戋戋区区词典解释(详细解释)词语拼音qq词语解释区区qq(1)trivialtrifli2018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期末考试题一写相邻数353787845810二算一算213242511151410505002054三按规律填空3()5大班案例谈幼小衔接指导的新策略大班案例衔接新思路,承启展成效谈幼小衔接指导的新策略案例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中学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和分析人体的血液样本,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基本成分。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血液的主要功能。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被染色的人血永久涂片,尝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幼小衔接活动整理小书包上海市清河路幼儿园吴桂香设计思路幼小衔接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特别是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更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上个学期开始,我们以激发幼小衔接从四个不一样开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孩子和家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做好幼小衔接,首先要从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四个不一样开始。这四个不同包括作息时间长短相异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