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白杨教学设计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杨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
  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
  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
  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
  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3.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请学生发表看法:(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齐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
  师: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
  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
  分角色朗读4-12自然段。
  二、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2自然段,然后逐句读讲
  1."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高、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学生画后交流)
  生:这里用了"哪儿……哪儿……"。
  生:还有"不管……不管……总是……"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什么感情?(崇敬)
  那么,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这几句话。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齐读)
  师: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设计意图: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第二段课文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提炼出"高""直"这一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过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三、引读讨论14自然段:
  1."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2"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3."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问: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
  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含着的意思
  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请学生谈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白杨:哪儿需要,哪儿生根,不管风沙雨雪干旱洪水(坚强)。
  爸爸:边疆需要,扎根边疆,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坚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五、总结课文,升华中心
  请学生用文中的重点词语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
  坚强白杨边疆建设者
  六、有感情自由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练习背诵课文。  白杨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边境战士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
  4、学会本科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板书课题:
  白杨
  1、谁见过白杨?说说白杨是什么样的?
  2、微机出示"资料部分",认识白杨。
  二、检查预习
  1、微机出示"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指导生字的读音。
  3、指导读描写"大戈壁"、"白杨"的话和爸爸谈论白杨的话。
  三、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段:
  ⑴默读课文想想这一段主要些什么?
  ⑵讨论解答弄懂环境和气候的恶劣,点击:
  理解词语:
  戈壁、清晰、浑黄一体。
  2、理解2 3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2 3自然段。
  ⑵微机出示白杨树的画面理解"高大挺秀"。
  ⑶读了这一段后你有什么感受?
  (喜爱、崇敬)
  3、理解4 12自然段:
  ⑴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讨论:
  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⑶"一位旅客"指谁?说说"爸爸的神态有什么变化?
  (望着 出神 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 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 微笑消失色变得严肃起来。)
  ⑷理解爸爸说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
  ①默读13 15自然段。
  ②说说爸爸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
  (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边疆落户、学好本领长大建设边疆。)
  4、讲读第16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说说爸爸沉思什么?
  ⑶"一课高大的白杨树"和"一棵小树"各比喻什么?为什么嘴角又露出一丝微笑?
  四、作业
  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自由度课文分段。
  2、讨论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一段:(1 3)列车在大戈壁上运行。
  二段:(4 12)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特点。
  三段:(13 15)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
  四段:(16)孩子们会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
  3、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1、浏览课文,概括中心。
  2、讨论确定中心。
  三、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1、同位讨论。
  2、集体讨论订正。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
  2、学生练习写生字和课后词。
  五、作业
  默写生字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指导背诵13 16自然段
  1、指导分段背诵。
  2、借每段开头一句话背诵。
  3、同位互相检查背诵。
  二、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以下各题:
  1、辫字组词。
  2、找反义词。
  3、判断句意。
  4、选词填空。
  三、总结学法,巩固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3 16自然段。
  2、朗读《在希望的田野上》。
  【板书设计】
  高直
  白杨高大挺秀生长范围广借物
  生命力强|
  |
  爸爸表白心愿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喻人
  教育子女  白杨教学设计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
  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
  【教具准备】
  幻灯片或挂图一幅、朗读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白杨
  二、导语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抓中心)
  1、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明确:
  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划:
  边读课文边划生字、生词及易错的熟字。
  2、查:
  理解生字新词。
  3、讲: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抚:注意读准字音,在字典中取准"抚"的义项,理解"抚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举出反义词(清晰 模糊),近义词(清晰 清楚,分明)。
  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对于生字新词的处理,还要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五、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
  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教师可提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的。)
  2、讨论明确:
  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
  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六、作业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晰、软弱、动摇。
  2、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解词析句,完成课后习题,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1、板书课题:
  白杨
  2、导言。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1、讲读第一段(从整体到部分):
  ⑴看图、听读、思考:
  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⑵默读思考:
  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
  划出主要词句。
  ⑶读后讨论:
  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①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②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⑷教师小结。
  2、讲读第二段:
  ⑴学生自由读,思考:
  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⑵读后讨论交流:
  ①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②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
  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③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
  "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⑶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⑷教师小结。
  3、讲读第三段:
  ⑴教师引读后,提问:此时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⑵教师小结。
  ⑶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又回到整体)
  师生借助板书共同总结。
  【说明】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让学生经历充分的阅读实践,使其在认真读书中理解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内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其既学习语言,又受到教育,同时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为此,我采取了"解词析句"、"朗读感受"、"小结描述"三点做法,把读、讲、议、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解词析句,深入理解
  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讲解,通过解词析句,帮助学生领会内容,体会感情,使之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教学时,我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精讲、细读,使学生由"语感"进入"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
  《白杨》这一课是以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学时,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生动形象地写物,是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恰如其分地喻人,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课借物喻人的深刻蕴含,在讲读课文时,我采用"解词析句"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解词:
  抓住课文中"茫茫、清晰、浑黄一体、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现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进行讲解。在指导学生解词时,不但启发学生理解词语的本身意义,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高大挺秀"这个词语时,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知识说说描写参天大树时,一般常用什么词语?书中用了哪个词?接着,指导学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而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秀"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秀"字,饱含着作者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层层深入地讲解词语,不仅训练了学生辨析词义和准确用词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析句: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以及文章的最后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是一种比拟的说法。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说比较生疏,也不易掌握。讲读时,我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句子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卫士指什么?"学生脱口而出:"指的是白杨树。"紧接着,又引导学生考虑:作者为什么不说"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出神"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将白杨树比作卫士,生动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对于戈壁滩的重要意义。这样,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首先指导他们反复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话写出白杨的什么特点?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逐句分析,最后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和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指导他们学习书中的句式,运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这样既训练了他们运用词语的能力,又强化和发展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读感受,印证理解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讲读教学的全过程。教一篇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左一个讲解,右一个分析,那样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还占用了学生读的时间。学生没有阅读实践,阅读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加强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如果熟读深思,学生就会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触到作者跳动的脉搏。
  《白杨》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白杨赞美了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讲读课文时,首先要使学生深入领会白杨的高尚品格,然后把白杨的品格和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具体地讲,就是把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和"爸爸"扎根边疆联系起来,把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和孩子们一定会在边疆茁壮成长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带读、引读和学生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等形式,并注意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从而表达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意。
  课文的第二段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的特点,内涵较深,情感丰富。孩子与"父亲"对白杨的认识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赞美它"高",妹妹则称颂它"直",这只是孩子们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直,这么大",父亲的话回答了孩子们潜在的疑问,讲了白杨的特点,其中含义很深,是让孩子们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杨的品格。学习这一段,首先,我让学生各自轻声读全段,思考:旅客们是怎样议论白杨的。这是从整体上体会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导学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部分,要求学生体会孩子们的欣喜,父亲的深沉。又通过指名读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默读点出重点词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最后,我带读"父亲"的话,借以连通学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绪。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情绪上受到感染,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学生的理解会在充分的阅读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证。
  三、小结描述,升华理解
  教学中,教师应当用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阅读课既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理解。
  在讲完白杨的形象之中,我进行了如下小结:"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的街旁,在乡间的路边,对此,人们不足为奇。然而,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杨便成了旅客议论的话题。"这样的小结,再现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学生情绪盎然,犹如置身于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杨的身姿,既加深了对白杨形象的理解,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在讲完白杨的特点以后,我这样进行小结:"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们,它们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们,它们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生根了。它们头顶青天,脚踩戈壁,不管遇到风沙还是烈日,不管遇到干旱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小结,学生越发感到白杨树是那么可爱,边疆的建设者是那么可敬。于是,他们也情不自禁地随和着老师,一起进行小结,更加强了课堂效果。可见,设计优美精彩的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气氛中,有利于他们感知丰富多彩的优美语言,提高他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讲读课文结束时,我结合板书做了这样的小结:"这篇课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写了大戈壁的荒凉,也写了白杨树的挺秀;写了孩子们的天真,也写了爸爸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作者实则写物,意在喻人,赞美祖国边陲建设者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国边疆建设后继有人的希望。我们衷心地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此时,师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心底里钦佩那些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的建设者。这发自肺腑之声,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师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课虽结束了,但情犹未尽,意犹未已,使学生的理解和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白杨教学设计篇4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自学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愿的有关句子。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教具准备:
  《小白杨》歌曲磁带。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走进白杨世界
  1、播放课件。课件的背景音乐为歌曲《小白杨》,画面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杨。
  2、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感受。
  3、师导入:美丽坚强的白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再次走进白杨的世界。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白杨的距离,为学生作好心理铺垫,激发学生走进白杨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
  用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为下一步解读白杨物象打下基础,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阅读。
  板块三:解读物象,勾画白杨轮廓
  1、勾画白杨生长环境——大戈壁的轮廓。请同学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重点体会词语:茫茫没有??没有??也没有??浑黄一体
  2、勾画白杨的轮廓。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重点体会:高大挺秀;粗壮
  3、想像轮廓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品着这样的词语,我们的脑海里一定浮现出了一幅清晰的戈壁白杨图,请大家想一想,能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吗?
  (设计意图:先把握物象,为后面体会精神作好准备,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图画,让学生深刻感受白杨的正直、奉献的光辉形象)
  板块四:品读意象,探究白杨神韵
  1、深情朗读爸爸说的三句话,在细细品读中体会白杨的神韵。
  1)比较下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白杨树在任何时候都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白杨树很直。
  2)联想具体环境展开述说。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___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当风沙袭来时,白杨_____;当雨雪来临时,白杨_____;当干旱来到时,白杨。
  (设计意图:把眼中的白杨深化为心中的白杨。在语言的训练熏陶中激荡起学生对白杨的崇敬之情。)
  板块五:学习白杨,构筑精神家园
  1、白杨树在荒凉的戈壁中顽强地生长着,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还有谁也像白杨树一样,在那里默默奉献着?
  2、爸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心愿和怎样的精神?
  3、爸爸像白杨,在你们眼中还有谁像白杨?你们愿做一棵白杨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贵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反思
  对于"白杨"一文的教学,按课前预设共分为五大板块进行。在预设中,每一个板块都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读、思、体验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意识,因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创设情境,走进白杨"这一板块中,利用音乐和画面的感染力,让学生走近白杨,认识它驻守边疆,哪里需要哪里扎根的奉献精神。动听的音乐流淌在学生的心上,每个人对于音乐的都感受不一样。当学生听完歌曲欣赏完画面后,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都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运用自己掌握的表达方法,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正直挺拔,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无私奉献,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亲切朴实,拨动学生善感的心灵,掀起学生情感的的波澜,课堂生成自然展现。在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进而勾画出白杨轮廓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充分读文,品味"高大挺秀"、"茫茫""有的没有?也没有"等重点词语,有意把白杨的外形与白杨生长的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白杨浓浓的情意。在此基础上,让大家把感受到的画面描绘出来,这无疑又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有的学生动情地用课文中的语句描述,有的学生创造性地加入了自己想像中的事物,课堂生成在你渲我染中走向高潮。
  在《白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力求做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力求能使本课有比较浓烈的"语文味"。例如板块四中,利用具体环境展开述说环节,还有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谁像白杨等教学预设,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表达等思维能力,学生在相互交流启发中激起课堂生成的美丽涟漪。  白杨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
  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
  板书课题:
  白杨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
  ⑴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⑵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注意: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字音易错的:清晰。
  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荒凉、寸草不生、贫瘠……
  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⑴理解:
  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
  ⑵朗读:
  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
  (赞美、骄傲的语气。)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板书并理解:
  高大挺秀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
  (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 13节)?
  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板书:
  枝干挺直
  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2、默读:
  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
  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
  5、换人称读:
  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6、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7、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
  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四、纵览全文,体会中心
  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⑴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⑵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
  ⑶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顽强,不怕困难。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
  五、拓展练习
  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
  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白杨教学设计篇6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了解白杨的特点。
  2、能力训练点:
  ⑴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4、美育渗透点:
  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⑵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3、疑点:
  ⑴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
  ⑵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
  4、解决办法:
  ⑴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描绘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把爸爸谈论白杨的话画下来,试着自己理解。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⑴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齐读、抢读、开火车读、扩词读等多种方式把生字词读熟,记牢。
  ⑵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
  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图文结合,感知白杨树的形象美
  1、(看录像)茫茫戈壁,铁路沿线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2、学生尝试说说大戈壁上白杨树的形象(理解"高大挺秀")
  3、大戈壁有什么特点?(抓住"浑黄一体""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等词句来理解。)
  4、讨论:在荒凉的大戈壁上,铁路沿线为什么有许多白杨树?在这荒凉的大戈壁上,白杨树为什么还生长得这样高大挺秀,说明了什么?(遮挡风沙,护卫铁路,说明这儿需要白杨树,白杨树就在这扎根。)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l-3自然段,体会大戈壁的苍茫荒凉和白杨树的高大挺拔,要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崇敬的感情。
  二、重点品读、感悟白杨树的品格美
  1、出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
  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⑵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⑶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学生自由品读后逐句交流:先读,再说为什么这么读
  通过读读议议感悟白杨树的品格: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坚强不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把白杨树的品格美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再次研读,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
  1、过渡: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导读孩子们知道的内容,再推想孩子们不知道的是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3、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爸爸妈妈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爸爸把孩子们接到新疆念书是想让孩子们从小适应那里的环境,长大后接自己的班,把新疆建设得更好。
  4、你们已经理解爸爸的心了,再来读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有没有觉得话中有话?重点挑一句研究一下话里边包含的意思。
  5、学生各自独立研读后全班交流:先说说研究哪句,再说说研究成果。
  研究第一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
  研究第二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
  研究第三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到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
  6、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把爸爸含在里边的深情也读出来。
  四、开启心扉,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呢?自选一个角度,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
  举例:
  1、赞美我心中的"白杨",他们远离故乡,在他乡生根、发芽;赞美我心中的"白杨",漫漫黄沙吹走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却吹不走他们的挺拔、坚强。
  2、看着一棵棵白杨树,我想到了西部的开发者,为了让荒凉的大西北变成绿洲,他们毅然奔向那里,他们就是我心中的白杨。
  五、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可以用提问题的方法加以理解。比如,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沉思孩子们是否能在新疆生根、发芽、成长,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想到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一定会像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因此,"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六、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表面写白杨树,实际上写的是谁?(实际上写的是爸爸和新疆的建设者。)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
  教师说明:借助白杨树来写新疆建设者,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疆"字。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一年级课文妈妈的爱的教案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是篇阅读课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贪吃的小猫大班语言教案一活动背景分享阅读作为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图书,能引起幼儿较大的阅读编故事的兴趣,当分享阅读的幼儿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如绘画粘贴等制作成自己的图书的时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幼儿园中班语言比尾巴教案教学目标1归纳概括动物尾巴的突出特点,看着图学习朗诵儿歌。2使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妙用,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准备课件动物图片作业画纸用皱纹纸做的动物尾巴若干条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出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建议在近XX年的高考中年年出现,已成为必考题型之一。分值一般不少于3分。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辨析病第5节正确使用词语(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a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了,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b移动通信产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文言文阅读(散文)自XX年以来,文言文的散文阅读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各种题材的散文便雨后春笋般地进入了高考命题专家的视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古代散文主要有写景状物类。写人叙事类。议论性兵车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2019年高三语文总复习成语使用辨析近年来,成语命题的再现率是100。其难点主要在于把握成语的确切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了解成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使用。难点磁场试题1()(XX年北京高考试题)下列句子中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语音XX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语音一考纲解读1考纲内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a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8226语文2考纲阐释(1)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以经常使用的汉字为十五论语七则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并记诵论语七则内容,了解儒家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精神。3联系实际,体会本文在当代的现实意义。说明本文节选自论语,从内容2019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说明类描写类压缩题组一纠错点睛1下面材料讨论的是语文课改中的问题,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不超过60字的文字。适应与转化,是辩证法运用于语文课程改革要坚持的根本原理。所谓适应,是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复习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笔记unit1wheresyourpenpalfrom?一wherebe主语from?wheredodoes主语comefrom?whereareyoufrom?七年级英语上册moduleampnbsp9ampnbspunitampnbsp1导学案(外研版)module9peopleandplacesunit1wereenjoyingtheschooltripalot。教学目标(1)能听懂对话所谈论的内容。(2)掌握本单元的单词,能够2019届中考英语动词词组汇总动词词组总结!!!01。accountfor1说明(原因等)eghisillnessaccountforhisabsencefromschool。他因病未能去上学。thatacco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物主代词物主代词1物主代词是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也可叫做代词所有格。根据其句法作用,物主代词可以分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两种,见下表人称单数复数形容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第一人称mymine中考英语语法复习动词不定式初中英语动词不定式十大考点解析动词不定式是初中英语的语法重点之一,也是每年中考英语试题的考点之一。它是动词的一种非谓语形式,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不能单独作句子的谓语。其构成形式为t2020年中考英语时态复习系列(五)一般将来时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以及计划打算做某事。e。g。theywillhaveafootballmatchtomorrow。hewillbethirtynextwee情态动词九年级教学案课题m5u3语法复习情态动词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归纳语法情态动词巩固练习情态动词重点巩固练习情态动词难点归纳语法情态动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措施矫正激情导入抢答造句自主预习指变换形式造句的范文一换意造句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用多义词造句时,可指导学生分别根据词的不同意思来造句。如锐利一词有两个意见(1)尖而快,指刀刃锋利等。(2)尖锐(多指目光言论文笔等)。据此用连续的动词如何造句1。我来到游乐园,看到许多人在开心的玩。于是我跑到一个正在蹦蹦跳跳的小孩子旁,说我们一起去滑冰吧!可是,穿上滑冰鞋的小孩没有站稳,摔了一跤,我连忙扶起她。她很感谢我,就送了我一个娃恰当地运用动词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起立拍手跑步跳绳师同学们自由读这些词,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他们都表示一种动作。师对,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我们把它们叫做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树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正反来回折的方法折叠出树叶,并在大树轮廓的底版上进行立体纸塑造型。2能认真观察图示上的符号,学着自己看图示折纸。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背景,有一定的耐心,体验折纸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