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扬州慢导学案

  课前预习导读单
  教学目的:
  1、体味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意境。
  2、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3、掌握衬托及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了解本词最突出的手法特点。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
  2.写作背景: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享乐,不思恢复词人21岁时路过扬州,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3.扬州简介: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90年的历史扬州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4.填写有关扬州的诗句:
  a,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 , 。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 , 。《题扬州禅智寺》
  b.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 。《赠别二首》(其一)
  c.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 , 。《遣   怀 》
  d.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寄扬州韩绰判官》
  e.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二、梳理基础知识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淳熙( ) 初霁( ) 荠( )麦 怆( )然 自度( )其曲
  黍( )离 窥( )江 戍角( ) 豆蔻( )
  2.解释字词
  夜雪初霁 霁: 丙申至日 至日: 荠麦弥望 弥: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 则: 寒水自碧 自:
  予怀怆然 怆然: 因自度其曲 因: 度:
  淮左名都 淮左: 解鞍少驻初程 少: 自胡马窥江去后 去:
  清角吹寒 吹寒: 杜郎俊赏 俊赏: 纵豆蔻词工 工:
  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 念桥边红药 念: 渐黄昏 渐:
  3.翻译小序:
  4.尝试着把全词翻译成现代诗歌:
  5.用双斜线标出朗读节奏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6.写出词的韵脚:
  三、内容梳理
  (一)小序解读
  学生朗读词前序言
  1、词前小序交待了哪几方面内容?
  明确:词作的时间 ( ),
  所见所闻扬州景色( ),
  ( 感 慨 今昔),
  他人的评价 ( )
  2、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
  明确:
  具体一点,是哪一个字?
  明确:
  (二)整体感知,把握表现手法
  1、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如今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明确:
  2、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扬州城空在何处
  明确:
  就"空"写一段赏析文字(50字左右)
  赏析:
  3、下阕中,词人穿越时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请用一字概括
  明确:
  因为:
  4、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明确:
  5、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
  明确:
  6、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明确:
  7、"名都"是作者联想的,非眼前之景,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8、作者眼前所见空城之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就虚实结合特点,写一段赏析文字
  赏析:
  9.那么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四、赏析名句
  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你选出体会较深的两个诗句,进行理解鉴赏
  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赏析: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抒发了什么情感?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附: 预习部分参考答案
  一、3. a.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b.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一)
  c.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遣   怀》
  d.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e.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二、 1.注音略 2.解释词语略 3. 淳熙丙申冬至日,我路过扬州昨晚的雪停了,天气转晴,放眼望去尽是荠麦走进扬州城,四面都是萧条景象,冬河依然碧波荡漾暮色渐渐降临,军营的号角发出悲凉的声音我的心多么悲伤,面对扬州的今昔,感慨万千,于是自创词牌《扬州慢》千岩老人认为有《诗经.黍离》诗的悲凉感伤
  4. 译文参考:
  扬州,这淮水东南的名城,
  竹西亭有着美丽的风景,
  我解鞍下马,只作短暂的
  走过昔日繁华的街道,不见人影,
  只有青青的荠麦在冷风中哀鸣
  自从金人扫过长江之后,
  荒废的池塘,憔悴的树木,
  都怕提起那场战争
  夜色渐渐降临,清冷的号角声,
  久久回荡在这座空城
  杜牧哟,你有着卓越的鉴赏力,
  当你此时和我一道同来,
  这残破的景象也会使你震惊
  纵然你年轻英俊,才华缤纷,
  曾在美人的闺房中享受过春梦,
  此时,忧伤会断却你的诗魂
  二十四桥依然无损,
  月光摇荡在水波中,清冷无声
  最可怜的是桥边的芍药花,
  花开花落,无人过问
  5.6.答案略
  三、内容梳理 (一)1.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他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 明确:"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明确:"悲"字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
  (二)整体感知,把握表现手法
  1.明确:"空城"——破败荒凉
  2、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
  赏析: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关眼
  3、明确:"惊"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此时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 4、明确:名都一"名都",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
  5、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 6、明确:繁华热闹
  这些景象词人和我们并没有看到,而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
  词中化用杜牧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今昔对比
  7、明确:虚写 8、明确:实写
  赏析:a.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b.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c.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9、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
  四、赏析名句1. a.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b.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c.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2.赏析步骤同上
  3.a.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b.这是用声来衬托宁静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c.来突出"黍离之悲"
  4.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扬州慢》导学案
  课堂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练习
  1、下列黑体的字形音义全对的一组是:
  a、酹(lèi古人祭奠把酒洒在地上)江月 凝噎(yè) 似 霰(sàn雪珠)
  雪霁(jì雨雪停止,天晴) 暮霭(ǎi天气) 扁舟(biǎn小舟)
  b、转徙(xǐ迁移) 碣石(jié山名) 恬(tián安静)拂(fú)还来
  天姥(mǔ年老的妇人) 滟滟(yàn波光荡漾)随波
  c.、东南倾(qǐng歪、斜) 剡(yǎn)溪 渌(lù清)水
  谪(zhé封建时代特指贬官)居 捣衣砧(zhān) 芳甸(diān开满花的郊野)
  d、佃(diàn金花)头银篦 塘拗(aò水边地) 汀(tīnɡ水塘)上
  訇(hōng声音很大)然 江畔(pàn) 徘徊(hui)
  2、下列括号前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暮霭(ǎi) 凝噎(yē) 夜雪初霁(jì) 戍(shù)角
  b、怆(chuāng)然 豆蔻(kòu) 荠(jì)麦 弥(mí)望
  c、姜夔(kuí) 萧(xiāo)条 留恋(lián) 窥(kuī)江
  d、那堪(kān) 俊赏(shǎng) 芍(sháo)药 黍(sù)离
  3、下列句子都是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用"/"表示),划横线的部分是领起的内容选出划线范围全不当的一项:
  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②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⑤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⑦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①②③ b、③⑤⑦ c、④⑤⑥ d、①④⑦
  4.下面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解鞍少驻初程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尽荠麦青青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自胡马窥江去后
  d、鸿雁常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淮左名都,竹西嘉处
  5、根据诗词诵读节奏的知识,选出下面节奏划分正确的一组:
  a、①坎坎ㄧ伐檀兮,置之ㄧ河之ㄧ干兮 ②山ㄧ峻高ㄧ而ㄧ蔽日兮,下ㄧ幽晦ㄧ以ㄧ多雨
  ③采菊ㄧ东篱ㄧ下,悠然ㄧ见ㄧ南山 ④东临ㄧ碣石,以观ㄧ沧海
  b、①云ㄧ青青兮ㄧ欲雨,水ㄧ澹澹兮ㄧ生烟 ②好雨ㄧ知ㄧ时节,当春ㄧ乃ㄧ发生
  ③夜久ㄧ语声ㄧ绝,如闻ㄧ泣幽ㄧ咽 ④绿树ㄧ村西ㄧ合,青山ㄧ郭外ㄧ斜
  c、①却看ㄧ妻子ㄧ愁何ㄧ在,漫卷ㄧ诗书ㄧ喜欲ㄧ狂
  ②南朝ㄧ四百ㄧ八十ㄧ寺,多少ㄧ楼台ㄧ烟雨ㄧ中
  ③银瓶ㄧ乍破ㄧ水浆ㄧ迸,铁骑ㄧ突出ㄧ刀枪ㄧ鸣
  ④蒌蒿ㄧ满地ㄧ芦芽ㄧ短,正是ㄧ河豚ㄧ欲上ㄧ时
  d、①江山ㄧ如画,一时ㄧ多少ㄧ豪杰 ②元嘉ㄧ草草,封ㄧ锒居胥
  ③念去去ㄧ千里ㄧ烟波,暮霭ㄧ沉沉ㄧ楚天阔 ④淮左ㄧ名都,竹西ㄧ佳处
  6、下面对诗歌《春江花月夜》的内容和写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将"春江""花""月夜"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意象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无限优美的场景
  b、《春江花月夜》的语言清丽纯净,虽然是宫体诗题材,却没有丝毫的敷衍做作
  c、本诗属于近体诗,单句字数和韵律固定不变,但句数有突破,写景抒情极力铺陈
  d、全诗融入了情人离别的思念,对时间久远,空间无限,个体渺小的无奈,悠悠情思,绵绵不尽
  7、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 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 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8、下列诗句都是写景的,其中实写的是:
  ①渐黄昏清角吹寒 ②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一片神鸦社鼓 ④墙橹灰飞烟灭
  ⑤枫叶荻花秋瑟瑟 ⑥亲朋无一字 ⑦青冥浩荡不见底 ⑧秋天漠漠向昏黑
  ⑨暮霭沉沉楚天阔 ⑩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a.②④⑧⑩ b.①②③⑤
  c.⑤⑥⑧⑩ d.③⑥⑦⑨
  9、下面各句中涉及到的人物正确的一组是:
  ①谢公宿处今尚在
  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出师一表真名世
  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a、①谢灵运 ②杜甫 ③刘义隆 ④刘备 ⑤杜甫 ⑥孟浩然
  b、①谢棻 ②杜牧 ③辛弃疾 ④楚怀王 ⑤王昌龄 ⑥王之涣
  c、①谢灵运 ②杜牧 ③霍去病 ④诸葛亮 ⑤诸葛亮 ⑥孟浩然
  d、①谢灵运 ②杜牧 ③刘义隆 ④刘备 ⑤贺知章 ⑥李白
  10、对下面词句,理解正确的是: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a、主语是拟人化的"废池乔木",表明惨遭金兵破坏摧残的城池、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创伤仍然严重
  b、主语是拟人化的"废池乔木",表明惨遭金兵破坏摧残的城池、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渴望安定
  c、主语是幸存的少数扬州市民(省略),表明他们看到被金兵破坏的残破城池、干枯的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物质、感情创伤似很严重
  d、主语是幸存的少数扬州市民(省略),表明他们看到被金兵破坏的残破城市、干枯大树,还厌恶谈到战争,渴望安定生活
  11、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意是(多项选择):
  a、叹"扬州芍药甲天下",如今自生自灭
  b、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以寄哀思
  c、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情伤感之情
  d、遥念恋人的孤寂,抒发离情之苦
  e、表现了扬州的寥落,名都的沉沧
  12、对"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这句话的翻译准确的一句是:
  a、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很悲哀
  b、千岩老人认为这道词像《黍离》一样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c、千岩老人的诗我认为它像《黍离》一样悲哀
  d、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对诗句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扬州战乱的惨状)
  c、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在水边望去,就好像月亮和潮水一起涌出一样)
  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想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芍药盛开时节,有谁来欣赏呢?表达作者惋惜之情)
  (二)阅读《扬州慢》,完成14—18题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4、"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写了昔日;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则写出,这是运用了手法,抒发了词人之情
  15、"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16、"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
  17、《扬州慢》写了哪些景象?(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
  18、在这首词中,姜夔大量化用杜牧的词句,这是为什么?
  答案:
  (三)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9—21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②,拟共天随住⑤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②第四桥:即甘泉桥,在吴江城外,以泉品居第四得名③天随,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号陆龟蒙,苏州人,居松江甫里辛文房《唐才子传》谓其时放扁舟,备书籍、茶社、笔床、钓具等,优游于太湖之上
  19、"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燕雁之远去,旨在表明什么?
  答案:
  20、试分析"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一句的意境
  答案:
  2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述此词"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即哀感通过景物写出,试结合词句评析
  答案:
  附参考答案:
  1.b 2. d 3.b 4.a 5.a 6.c. 7.b 8.c 9.c 10.c
  11.a c e 12.b 13. b
  14.答案:扬州的繁盛 昔日繁华长街,如今呈现出一片 荒凉景象 盛衰对比 对国事的痛惜伤感
  15.参考答案:用了拟人修辞无情之物怎会"厌言"呢?作者借此写出了扬州人民的痛苦,并对此表示同情
  16.答案:承上启下
  17.《扬州慢》写了哪些景象?
  参考答案:a.夜雪初霁,荠麦青青,废池老树,黄昏清角,寒气空城,波心冷月,桥边红药b.这些景象写出了扬州遭劫后的荒凉、寂寞,渲染了郁闷悲凉的气氛,景中含情,c.寄托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念乱的无限痛惜之情,并形成这首词令人回味的意境
  18.参考答案:杜牧在扬州生活多年,写了许多关于扬州的诗,描写了当时繁荣的景象,社会影响很大姜夔身处名都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一座空城,自然联想到他杜牧的诗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而浩劫后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19.参考答案:暗喻自己漂泊江湖之感随云而无心,则喻示自己纯任天然之意
  20.参考答案:这几句怀古伤今,今世如何?只有衰残柳枝当风舞柳本纤弱,哪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然而仍舞"舞"字执著有力,苍凉之中,无限悲壮此一自然意象,实为南宋衰世之象征
  21.参考答案:此词通过眼前之景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上片写燕雁随了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秋雨,饱含自己漂泊江湖之意到结尾处又用衰残柳枝当风舞象征南宋之衰世,苍凉之中,无限悲壮
  纳兰性德词两首赏析导学案

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简笔画简单的线条,鲜艳的色彩,构成一幅简洁明快的简笔画,这样的简笔画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风铃草一课时,我问孩子们风铃草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马上就从书上找到了答笔画少与笔画多的字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独体字大六事重的写法,体会独体字的写法。2会写独体字的占格及特点。教学重难点把握写独体字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师学生一导入1出示图片大六事重,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四个字形与字体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字形与字体是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六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的文本编辑的延伸,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练习之一。教材手绘POP字体装饰的教学反思常言道人靠衣装,美靠靓装。意思就是无论何事要想获得美的感受必需适当的加以装扮。POP广告字体也一样,要想使字变得更生动具体,做点小小的装饰是必不可少的。POP字体的装饰变化无穷,稍基本笔画的教学反思初学写字的孩子们虽然能把笔画写得平直,但那些横和竖总是像一根根小木棍,头尾一样粗,显得很生硬,缺少提和按的粗细变化。开始,我给学生讲写字时要注意提和按,同时不断地示范。可是几节课下小学信息技术字形与字体导学案一教材分析字形与字体是xx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x册第六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的文本编辑的延伸,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练习之一。教材词语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一积累词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一个字的笔顺怎么确定有一道填空题,要求判断北字的第四笔是。小学生学习辅导上说北字的第四笔是折!语文课本上却说北的笔顺却是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笔顺规则是怎样产生的了。产生笔顺规则最根本的因素其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案例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月亮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月亮湾教学设计(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郎君的解释与造句郎君拼音注音langjun郎君解释意思妻对夫的称呼(多见于早期白话)。郎君造句郎君造句1但雌造园鸟与其被尺寸所蒙骗,不如在挑选郎君时立足于他是多么聪明的使自己看上去如此强壮。2在正浮名的造句浮名拼音注音fuming浮名解释意思虚名。浮名造句1回想,是一种心里的浮名。2古代许多文人因种种原因而奇身酒色,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3如果浮名仅可在炮口中取得,我愿意亲自跑一趟用呵护造句大全1。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唐李商隐骊山有感诗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宋范成大小峨眉诗降商讫周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镌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女在墓,为羣鬼所凌,李翁时呵护痴迷的解释及造句痴迷拼音注音chimi痴迷解释意思形容沉迷的神情。痴迷造句1让我们如此痴迷效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但是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生命。2通过更好地了解大脑是如何坠入爱听力词语造句听力拼音注音tingli听力解释意思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听力造句1过响的声音会损伤你的听力。2这些学生的听力提高了。3然后他们向听力正常的一组人回放录音,看看他们是否可以从不同声音郑重其事如何造句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那么用郑重其事如何造句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郑重其事造句1梅尔夫人注意到了这种郑重其事的脸色。2他郑重其事地把花环套迪斯尼和米老鼠阅读答案导语米奇老鼠,迪士尼代表人物形象,是一只有着圆滚滚的大脑袋,圆滚滚的大耳朵,梨形的身体与像橡胶软管一样柔软,没有明显的关节,可以自由拉伸仿佛没有骨骼的四肢的小老鼠。下面关于迪斯尼和阿拉木汗大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阿拉木汗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大班音乐阿拉木汗教学目标1在欣赏各区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歌曲的切分节奏的特点,尝试用小乐器进行合奏。2萌发幼儿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幼儿已经对维吾尔族的风俗有一定的了解。(材料大班活动设计阿拉才是中国人设计思路据报道ldquo如今的孩子从进幼儿园开始,就失去了学习或使用方言的机会。根据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语言习得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个语言敏感期的阶段,让孩子大班社会文明小顾客活动目标1。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小顾客,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2。体验服务员的工作,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活动准备1。人们购物的一些不文明图片电脑电视机等。2。小超市场景。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