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文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了解亚洲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通过分析各国产生经济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初步掌握搜集各个国家资料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亚洲人文环境,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以及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2、地形如何制约河流的流向?
  3、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导入新课: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的人们怎样生活呢?
  显示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服饰
  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猜一猜它们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区域?
  服饰为单一薄裙———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的热带地区;
  服饰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亚地区;
  服饰为各式长袍—分布在气温年较差大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
  服饰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
  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我们来看一看亚洲的人口情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的一些情况,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人口状况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计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特别稠密?
  [读图]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图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提问]1、2000年世界总人口数是多少?(60.55亿)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多少?(12.95亿)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几个?(10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其中亚洲有几个?(6个)分别是哪些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活动]
  1、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计算2001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净增人口数(60.55亿*1.3%=0.79亿),所以2001年世界净增人口0.79亿,而亚洲2000年人口总数36.8亿*1.4%=0.52亿,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亚洲(0.52/0.79*100=66)。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问]1、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说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增长率)
  2、我们还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亚洲的人口密度)
  [讨论]
  分组讨论亚洲的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角度分析)
  [讨论]亚洲这么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
  [小结]人口过多会导致资源不够用,从而又转化为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人类社会才会顺利进步。(即要理解"两只手"和"一只口"的关系)
  阅读材料"亚洲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根据阅读材料按因果关系填入框图中
  A、要求增产粮食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
  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活动]
  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学反思空气一节按教学参考上是安排二课时,我也是按二课时备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一课时足够了。因为本节的考点不多,主要是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主要用途还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当然此教九年级语文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反思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现今的社会中成功与否,思维方式的好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性,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可爱的树朋友教学反思范文随着春暖花开,我们进入了大树和小花的主题活动,这个主题活动和树结下了好朋友,第一周基本上都是参观树了解树模仿树和制作树等,今天我就带着孩子们走到了户外,去找可爱的树朋友。我发动幼儿认识节奏幼儿园教师课后教学反思你家怎么走是一首诙谐的歌曲,整首歌是用说唱的形式。由于中秋节调休,因此有几个班已经在我班前面上过这节课了,大一班的李老师是用让孩子认节奏,再分组对唱的形式来上这节课的,大四班的郝老庄子故事两则学习要点庄子故事两则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二年级语文下册日月潭的教学反思人教版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日月潭。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和日月潭清晨中午时景色的描写,赞美了日月潭的美丽神奇,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今天上的鲫鱼教学反思一课题初一生物下册第七章鲫鱼二构思学生观察活鲫鱼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置疑导入本章内容观察鲫鱼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师生共同分析鱼与水中生活适应的特点。三准备1自制鲫鱼的脊柱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学反思今天下午,执教了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一课。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变化。一节课下来,感觉不错。与大家交流,欢迎批评。看了这节课,我感觉,这节课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主要从商品的生半截蜡烛的教学反思范文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我认为学生读过几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我基于这样的起点,我这样来实施课堂教学可爱的猫咪教学反思范文可爱的猫咪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猫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如何表现有趣可爱的猫咪,而且要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创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在导入的时候,我通过猫的叫声小小雨点教学反思范文小小雨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充满着天真浪漫的童情。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小小雨点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小小雨点教学反思范文(1)本节课是云的延续。运用了创造性的教学方式
初二语文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前期准备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八年级上善若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上善若水的意思。2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七善的理解。二教学过程(一)导语(阐明道德经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地位)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七年级语文上7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7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一年级语文下册平平搭积木最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李四间房子,分别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化石吟的五环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培养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激母鸡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伯牙断琴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学习八个一类生字,认识六个二类生字。2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教学重难五年级数学节约能源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请看。你们猜这是哪个星球?她漂亮美丽吗?为什么?(她有好多的水她是我们的家啊还有点电啊还有煤石油。)我们把水电煤石油。统称为能源(板书)。(二)活动开始。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1唱歌谣想春节,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毫米,分米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课文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2自学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教学难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