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数学教案分式方程的应用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例 解方程:
  (1)2x+xx+3=1; (2)15x=2×15 x+12;
  (3)2(1x+1x+3)+x-2x+3=1.
  解 (1)方程两边都乘以x(3+3),去分母,得
  2(x+3)+x2=x2+3x,即2x-3x=-6
  所以 x=6.
  检验:当x=6时,x(x+3)=6(6+3) 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2)方程两边都乘以x(x+12),约去分母,得
  15(x+12)=3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12.
  检验:当x=12时,x(x+12)=12(12+12) 0,所以x=12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3)整理,得
  2x+2x+3+x-2x+3=1,即2x+2+x-2 x+3=1,
  即 2x+xx+3=1.
  方程两边都乘以x(x+3),去分母,得
  2(x+3)+x2=x(x+3),
  即 2x+6+x2=x2+3x,
  亦即 2x-3x=-6.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6.
  检验:当x=6时,x(x+3)=6(6+3) 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二、新课
  例1 一队学生去校外参观,他们出发30分钟时,学校要把一个紧急通知传给带队老师,派一名学生骑车从学校出发,按原路追赶队伍.若骑车的速度是队伍进行速度的2倍,这名学生追上队伍时离学校的距离是15千米,问这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追上队伍用了多少时间?
  请同学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答:骑车行进路程=队伍行进路程=15(千米);
  骑车的速度=步行速度的2倍;
  骑车所用的时间=步行的时间-0.5小时.
  请同学依据上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 设这名学生骑车追上队伍需x小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2×15 x+12.
  方法2 设步行速度为x千米/时,骑车速度为2x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15 2x=12.
  解 由方法1所列出的方程,已在复习中解出,下面解由方法2所列出的方程.
  方程两边都乘以2x,去分母,得
  30-15=x,
  所以  x=15.
  检验:当x=15时,2x=2×15 0,所以x=1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且符合题意.
  所以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15千米 30千米/时=12小时.
  答: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30分钟.
  指出:在例1中我们运用了两个关系式,即时间=距离速度,速度=距离 时间.
  如果设速度为未知量,那么按时间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如果设时间为未知量,那么按
  速度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所列出的方程都是分式方程.
  例2 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分析;这是一个工程问题,在工程问题中有三个量,工作量设为s,工作所用时间设为t,工作效率设为m,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s=mt,或t=sm,或m=st.
  请同学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 工程规定日期就是甲单独完成工程所需天数,设为x天,那么乙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就是(x+3)天,设工程总量为1,甲的工作效率就是x1,乙的工作效率是1x+3.依题意,列方程为
  2(1x+1x3)+x2-xx+3=1.
  指出:工作效率的意义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方法2 设规定日期为x天,乙与甲合作两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因此乙的工作时间就是x天,根据题意列方程
  2x+xx+3=1.
  方法3 根据等量关系,总工作量—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设规定日期为x天,则可列方程
  1-2x=2x+3+x-2x+3.
  用方法1 方法3所列出的方程,我们已在新课之前解出,这里就不再解分式方程了.重点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课堂练习
  1.甲加工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240个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5个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2.A,B两地相距135千米,有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大、小汽车速度的比为2:5,求两辆汽车的速度.
  答案:
  1.甲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乙每小时加工20个零件.
  2.大,小汽车的速度分别为18千米/时和45千米/时.
  四、小结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解分式方程必须要验根.一方面要看原方程是否有增根,另一方面还要看解出的根是否符合题意.原方程的增根和不符合题意的根都应舍去.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是求什么量,就设所求的量为未知数,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直接未知数.但有时可根据题目特点不直接设题目所求的量为未知量,而是设另外的量为未知量,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间接未知数.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设间接未知数,有时可使解答变得简捷.例如在课堂练习中的第2题,若题目的条件不变,把问题改为求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到达B地各用的时间,如果设直接未知数,即设,小汽车从A地到B地需用时间为x小时,则大汽车从A地到B地需(x+5-12)小时,依题意,列方程
  135 x+5-12:135x=2:5.
  解这个分式方程,运算较繁琐.如果设间接未知数,即设速度为未知数,先求出大、小两辆汽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它们从A地到B地的时间,运算就简便多了.
  五、作业
  1.填空: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m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n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合做,完成这件工作的时间是______小时;
  (2)某食堂有米m公斤,原计划每天用粮a公斤,现在每天节约用粮b公斤,则可以比原计划多用天数是______;
  (3)把a千克的盐溶在b千克的水中,那么在m千克这种盐水中的含盐量为______千克.
  2.列方程解应用题.
  (1)某工人师傅先后两次加工零件各1500个,当第二次加工时,他革新了工具,改进了操作方法,结果比第一次少用了18个小时.已知他第二次加工效率是第一次的2.5倍,求他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多少零件?
  (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
  (3)已知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0千米,如果此船在某江中顺流航行72千米所用的时间与逆流航行48千米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此江水每小时的流速是多少千米?
  (4)A,B两地相距135千米,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两车的速度之比是5:2,求两辆汽车各自的速度.
  答案:
  1.(1)mn m+n; (2)m a-b-ma; (3)ma a+b.
  2.(1)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125个零件.
  (2)步行4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40 4=10(时).答步行40千米用了10小时.
  (3)江水的流速为4千米/时.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设计中,对于例1,引导学生依据题意,找到三个等量关系,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方程;对于例2,引导学生依据题意,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列出方程.这种安排,意在启发学生能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养成灵活的思维习惯.这就为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充分发挥例题的模式作用.例1是行程问题,其中距离是已知量,求速度(或时间);例2是工程问题,其中工作总量为已知量,求完成工作量的时间(或工作效率).这些都是运用列分式方程求解的典型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和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以及列方程求解的思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模式的主要特征的理解和识另 别,让学生弄清哪些类型的问题可借助于分式方程解答,求解的思路是什么.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则是识别问题类型,能把面对的问题和已掌握的模式在头脑中建立联系,探求解题思路.
  3.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渗透了方程的思想方法,从中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一个锐利武器.方程的思想方法可以用"以假当真"和"弄假成真"两句话形容.如何通过设直接未知数或间接未知数的方法,假设所求的量为x,这时就把它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量.通过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此时是把已知量与假设的未知量平等看待,这就是"以假当真".通过解方程求得问题的解,原先假设的未知量x就变成了确定的量,这就是"弄假成真".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导语喜欢就喜欢了,心被牵动,无须理由,爱上你是我的自由,请打开窗口,让我的灵魂与你的灵魂相拥。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1活慌慌张张的莎莎大班教学反思慌慌张张的莎莎的目标是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每天早晨起床慌慌张张做事丢三落四上学迟到的莎莎,从中明白做事要有条理,就不会慌乱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乱放物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通过故事引大班语言说课稿怎么写教书育人,要懂得做好说课的准备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以下是小编整理大班语言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大班语言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今天我选定的课题是幼儿园大班语言七彩世界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大班语言活动说相反教案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说相反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理解反义词,丰富幼儿大班获奖语言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大班语言活动的说课稿,供老师们借鉴。大班获奖语言说课稿月亮船一说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大班语言说课稿微笑微笑这篇散文简洁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爱互助的童话世界,表现了小蜗牛等小动物美好的心灵。故事贴近幼儿生活,为中班幼儿所喜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说课稿微笑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大班语言说课稿逛商店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语言活动的说课稿,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生活讲述逛商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反应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新金属新盐2酸盐一新盐新酸3碱盐一新碱初中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教材简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心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地体会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读教材。课文主要讲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后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探望的解释及造句探望拼音注音tanwang探望解释意思()看(试图发现情况)四处他不时地向窗外。()看望(多指远道)我路过上海时,顺便了几个老朋友。探望造句1上星期他们骑马来探望我们。2有个囚徒被在望的解释及造句注音zaiwang意思()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大雁塔隐隐。()(盼望的好事情)即将到来,就在眼前丰收。在望造句1胜利在望。2丰收在望。3瑞郎兑美元周一升至一周高点1。03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范文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帮助学习过识字关。识字当中我通过以下方法上幼儿英语课的小体会教学反思幼儿园英语讲究的是玩中教学,语言是在不断的听说模仿使用中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极易遗忘,因为幼儿缺乏认说能力。在幼儿园进行英语幼儿园的教学反思范文范文一拼图教学反思本月孩子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等图形,并且找到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等等,巩固了所学内幼儿园小班钻山洞教案幼儿可以通过钻山洞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下面是幼儿园小班钻山洞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活动目标1体验与同伴参与体育游戏的快乐。2锻炼钻的运动技能。3能动作协调幼钻山洞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活动目标通过走平衡木和钻山洞,提高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活性。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快乐。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教学重点难点组织幼儿有秩序地进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最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简单的相遇问题,并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在这节课开始回顾旧知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范文我们来抽丝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节内容,课本上要求学生在养蚕的基础上对抽丝地得过程进行体验,并了解丝织成绸的过程。因为本地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所以没有让学生体验的机会。但是为了充实课堂音乐晚风教学反思范文5月22号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景东杯课堂教学评比,我这节课主要是利用口风琴辅助学习新歌,所以选了一首旋律平稳流畅,委婉动听,洋溢着安逸,静谧气氛的歌曲晚风,为了给课堂创设一个与新授歌春酒教学反思范文篇一春酒教学反思今年春天,我有幸参加了全市优质课评选。我选择的是琦君的春酒一文,从准备参评到展评课题,过程是紧张和忙碌的,收获又是颇丰。现将自己的教学点滴收获如下在本课教学中,我认单双数教学反思范文一教学分析1设计思路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想促使幼儿结合前期对于单双数的初步概念,让幼儿学习探索身体上的单双数,激发他们探索身体器官的兴趣。所以,我把活动目标设计为1。能基本区分单双任务型教学的反思范文深入的开展任务型教学,就会深入的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任务型课程的设计要从简单机械操练为起始任务,逐步递进,达到完成真实或接近真实任务的目的。单词的掌握比较简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