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全国财政超收4800亿背后经济稳步复苏,补充今年弹药

  财政收入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国财政收入数据好于预期,折射出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
  1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2021年全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关口,达到20.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出现一定超收。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与去年初预算报告相比,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执行数比预计数高出约4800亿元,即财政超收4800亿元。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略低于年初预算数,少支出约3800亿元。
  许宏才表示,财政超收是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基础上实现的,主要是受经济稳定恢复,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拉动,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企业利润增长是相适应的,也是符合预期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有效落实,没有增加市场主体的负担。超收收入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去年财政超收反映了经济稳步复苏的总体态势。今年经济稳字当头,预计财政收入增长压力大于去年,收支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而去年的超收可以放在今年支出,有利于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支持今年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这也体现了跨周期调节。
  超收
  每年初政府预算报告,会对当年财政收入有个预计数,当最终收入实际执行数超出预计数,即为超收。
  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地方在确定收入预计数时比较谨慎,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预算数约为19.77万亿元,不过最终实际收入数据好于年初预期,超收约4800亿元。财政收入增速也略高于经济增速。
  "财政超收建立在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上。"许宏才说。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达到8.1%,完成了全年6%以上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如果按照现价计算,去年经济增速更高,财政收入增速跟经济增速相近。由此可见,财政超收并没有偏离经济发展态势和预算安排,符合预期。超收也折射经济有序恢复的积极信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第一财经表示,超收是经济增长超出预期,再加上价格因素所致。
  许宏才认为,财政超收是建立在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增长的基础上。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特别是上游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较高,带动财政收入增长。
  尽管财政超收且收入增速高达近些年罕见的两位数,但这跟上一年受疫情冲击基数较低有关。放宽到近几年来看,实际上去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并不大。
  许宏才表示,虽然2021年财政收入实现超收,但与2019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1%,增幅低于GDP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因此要理性客观看待财政收入的超收。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财政超收衡量的是预算执行与预算的差异,即体现了年初预算较稳健,另一方面反映出实际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主要是经济恢复性增长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财政收入上升。
  按照预算法等规定,超收收入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许宏才表示,去年的超收按照预算法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没有安排去年的支出。这会给今年的预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也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由于超收纳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部分资金毫无疑问可以在今年使用。"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
  短支
  与财政超收相反,去年全国财政支出略低于预期。
  对此,施正文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近些年为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增收节支观念在不断强化,地方支出更加慎重,更关注支出效率,支出从严。另外政府过紧日子,大幅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重点保障民生支出。此外,由于缺好项目及管理从严等原因,政府投资性支出增速明显放缓。
  杨志勇也持相同观点,"这是正常现象。没有预算不能支出,少数支出可能因为项目执行条件不具备而不能支出,也可见支出更加严格。"
  许宏才介绍,去年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比如剔除国防武警、国债发行付息、储备等支出后,中央部门本级支出同比下降8.2%,而这是在前几年连续压减的基础上实现的,体现了中央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
  另外,他表示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比如,去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超3万亿元,增速高于总体支出增幅。
  罗志恒表示,财政支出增速略低于预算支出,这也与经济形势的运行有关,即财政支出强度、节奏要与动态的经济形势相关,而不能完全固守年初预算,总体上支持了经济社会运行稳定,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就业稳定,这说明支出是总体合理的。
  在去年,一些人士认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慢,影响支出进度。但这也恰恰反映了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作用。
  许宏才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跨周期调节,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债券发行力度和节奏,去年总体上前慢后快。一季度经济恢复态势较好,适当放缓总体发行节奏,下半年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地方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地方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过全年发行额的七成,第四季度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约占全年支出总额的五成,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许宏才告诉第一财经,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的管理。这包括合理确定新增限额,严把资金支持方向,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财政部将继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指导地方做好债券发行使用工作,继续发挥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目前地方加快发债进度,截至1月24日,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规模至少达到3433亿元,其中以专项债券为主。机构预计提前下达的1.46万亿元专项债将在今年一季度发行完毕,叠加去年第四季度的1.2万亿元专项债资金,将拉动投资,托底经济。
  今年财政收支紧平衡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年财政收入形势并不乐观。
  许宏才表示,2022年财政收入的预算安排,财政部正在认真分析形势,进行研究和测算。总的来说,要结合经济的增长,当然还要考虑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要把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在预算收入中也要作出安排。财政部在综合这几个因素考虑的基础上,合理安排2022年的预算收入。
  冯俏彬表示,今年财政收入形势将不如去年那么好。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这从去年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下台阶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放缓,又在去年较高基数下,财政收入增速会放缓。另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预计在上半年过去,财政超收失去了基础。
  杨志勇也认为,今年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因为经济决定财政,2022年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增长可能面对更大的挑战。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院数据,今年29个省份中有24个省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为了给企业纾困,中央已明确2022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元,这将会导致地方减收、财政增收一定压力。
  目前,国务院已经明确一波减税降费延续政策,这包括延续年终奖单独计税优惠政策等,减税规模已经超千亿元。
  许宏才表示,今年落实、落细已经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及缓税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研究出台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精准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去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要求,今年充分考虑减税降费影响,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坚决防止收过头税。
  目前考虑到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影响,一些地方已经下调了今年财政收入目标。比如,第一财政大省广东预计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5%,这低于去年9.1%增速。
  罗志恒预计,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6%左右,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将大幅下行,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

社保没交满15年的人恭喜了!可以通过这5种方式解决吗?过去,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加社保,认为自己还很年轻,离退休年龄还很遥远,早缴社保并不划算。现在国内养老金年年上涨,已经实现了17连涨。同时,社保也并不是只有养老金,还涉及到失业保险医疗别让中国的电池堪比中东的石油,美国大力发展电池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一步步迈向碳中和的目标。民主党人十分眼红,担心中国电池产业在未来会充当中东石油的地位,美国人要发力打造自己的电池产业。民主党人正计划将纳税人的钱投入到电池行业只交工伤险的社保,4月1日就开始执行了。快看看有没有你大家是否有看到过譬如外卖员因为担心超时出车祸快递员送货途中遭遇意外实习生因工受伤得不到赔偿等新闻?因为没有和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非劳动关系的员工并不能得到社保的保障。那么在工作中受伤穷人翻身难在哪?这个话题写了好几篇了,不过目测还要写好多篇,这也是我这些年思路进化的过程,经历得越多吧,才发现这个问题越有意思。今天这篇本来想写个微头条,但是太长了,感觉不如写成一篇短文。写这篇的速看!2021年养老金调整比例确定了,这三类人员不能享受上涨待遇当大家还在关注延迟退休的时候,2021年,退休老人们同样关心的养老金上调通知正式发布了,今年跟往年一样,上调了几个百分点,养老金实现了17连涨,这下退休老人可以放宽心了。在4月16退休人员养老金确定17连涨,有哪些变化会给退休老人带来影响呢?近期人社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2021年养老金上调幅度为上年度月基本养老金水平的4。5。这是第17年国家连续统一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普降金风科技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至BB,展望稳定久期财经讯,4月22日,标普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injiangGoldwindScienceTechnologyCo。Ltd。,简称金风科技,02208。HK)的长期发行俄媒中国单身人群带火孤独经济俄罗斯自由媒体网4月21日发表题为中国单身成年人超2亿,带火孤独经济的报道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选择单身生活。据了解,2018年,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口,其中有超过77060岁退休教师再创业,20年卖出300亿市值,桃李面包如何满天下?文韦航桃李面包12元两袋,今天的新鲜日期,当早餐很方便的,拿一份尝尝吧。在超市导购员的极力推荐下,有人善意拒绝,有人穿过展台拿上了一袋曼可顿,只有零散的几位消费者半推半就地拿上一份集成灶4大上市公司2020年业绩大比拼谁最能赚钱?谁增速最快?又到一年年报季,截至目前,集成灶行业4家上市公司2020年度业绩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从各家发布的公告来看,2020年四家上市公司均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浙江美大以17。房企着急降低负债,弱肉强食的环境下,我认为刚需买房有4个好处楼市调控一年比一年更严格,尤其是今年这一三道红线的压力下,让不少房企感到瑟瑟发抖,因为他们拿地建房,维持企业周转,只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根本不够,因为他们的大量资产都在项目上,流动资
全国楼市成交低迷,中介朋友跑去送外卖,房地产如何破局后疫情时代,除了局部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有一波回暖,全国楼市一片肃静,并没有出现很多人预判的那种楼市再次井喷的场景。很多人都是基于近20年经济发展对楼市的依附来做主观臆断,每一次波动2021胡润财富自由门槛2021胡润财富自由门槛关于财富自由的话题,一直是经久不衰。但还是奉劝大家,看看就好,不太当真。财富也不是越多越好,够花就行。上面的表格说明中国一线城市入门级财富自由门槛1900万康师傅联姻星巴克,即饮咖啡迎来曙光?在咖啡这门生意上,瑞幸用自己跌宕起伏的发展向市场讲了一个好故事。今年夏天生椰拿铁的强势出圈让消费者们还没来得及从瑞幸财务造假大骗子里回过神,转眼市场上已经是一片生椰拿铁yyds的欢余额宝半年报出炉,迎来五年最凄凉一刻!钱要取出来吗?余额宝,曾一度被奉为国民理财神器,如今却颇有跌落神坛的趋势。近日,天弘余额宝就公布了最新的半年报,说实话上半年余额宝的成绩不算好看,列几组关键数据大家感受下吧。作为管理人的天弘基金郑爽被追缴2。99亿,赵薇突遭封杀,传媒巨头集体杀跌郑爽被追缴2。99亿,赵薇突遭封杀,传媒巨头集体杀跌比亚迪发布中报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9鲍威尔年内缩减QE,但是加息可能性还很遥远01hr郑爽被追缴2。99亿,赵薇突遭封杀,传媒巨中芯国际董事长突然辞职!大扩产刚刚宣布,如何影响3万亿产业?周五,中芯国际的两则重磅消息,惊动了3万亿市值的芯片行业!当晚,国产芯片龙头中芯国际公告称,董事长周子学因个人身体原因辞职。周子学已确认,其与公司或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周子学辞职后吉利李书福放开竞争,百姓才能得到实惠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及造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他表示,只有充分放开竞争,技术才能进步,百姓才能得到实惠。近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及当下竞争激烈的造车行业,他表示,竞争是好事,只有赵薇事件的启示捍卫市场秩序就是捍卫自由要说起赵薇的花边八卦,恐怕我得和你聊上个三天三夜。恕我直言,明星的奇闻轶事远不如资本市场的多空对峙博人眼球。最近,赵薇又火了,不过她的火从另一种意义上是一种凉,而且凉的很彻底。她的十五年追求财务自由之路让我后半生只能在富士康锁螺丝中渡过从小对贫穷的深刻印象和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带来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所带来繁荣昌盛,使我对这财富创造的热切希望被激发出来。当时最爱看的是香港台的股票财经节目,感觉他们非常的高大上,坐在家银行破产最多赔储存户50万,中国的千万亿万富豪的财富在银行里是怎么存的?所以说不同地位的人,看待事件的角度,完全不一样,我们这些没有50万元存款的人,天天在考虑最高赔付50万元的事,实际上千万亿万富豪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事。可以说所谓的富豪在银行的存款常常500万买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股票,靠分红能生活吗?谢谢您的邀请!非常乐意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无论买中国银行还是买农业银行股票,500万资金按现价都可以买入152万股左右,按买中国银行分红0。197元股计算,可分299391元。如果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