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看!全球碳纤维生产企业汇总(收藏版)

  日本东丽 (TORAY) 株式会社
  日本东丽株式会社成立于1926年,是一家世界知名的综合型化学企业。以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技术3大核心技术为基础并与纳米科技相融合,通过化学(Chemistry)的力量持续进行革新和创造(Innovation)。
  东丽集团长年来一直秉持着"我们通过创造新的价值,为社会作贡献"这一企业理念,专注于研究・开发,创造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以求让世界各国人民享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仍不忘积极地致力于地球环境的改善。现今(截止于2018年3月31日),包含日本本国在内,东丽在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了257家关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纤维、树脂・化成品、信息通讯材料・器材、碳纤维复合材料、生命科学(医疗・医药)、环境・工程(水处理・环境)等领域的相关事业。
  迄今为止,东丽在中国的事业发展已有50年以上,对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累计高达169亿人民币,拥有36家企业,总员工人数约7,500 人。2017年东丽集团启动了新的中期经营课题"AP-G 2019项目",其中提出了3个基本战略,即成长领域的事业扩大、全球化事业的扩大・高度化、竞争力的强化。在中国,伴随收入水平上升,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规制日益加强。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东丽有效地利用迄今构筑的坚固基础去加速事业的扩大和收益的提高,同时,以扩大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市场、为解决环境问题向市场投放高功能性产品以及努力扩大内需为目标不断努力。
  来源:东丽集团官网
  制造、加工和销售以下产品,其中包括
  纤维和纺织品: 长丝纱线、人造短纤维、细纱、尼龙编织与针织面料、涤纶、腈纶和其他;无纺布;超细纤维无纺布与人造麂皮;服装。
  来源:东丽集团官网
  高性能化学品: 尼龙、ABS、PBT、PPS 及其他树脂和模塑产品;聚烯烃泡沫;聚酯、聚乙烯、聚丙烯及其他薄膜和膜加工产品;人造纤维原材料和其他塑料;精细化学品;电子和信息材料和图片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模塑产品。
  来源:东丽集团官网
  来源:东丽集团官网
  环境和工程:综合工程;托管公寓;工业设备和机械;信息相关的设备;水处理滤膜和相关设备;住房、建筑以及土木工程应用材料。
  生命科学:制药;医疗设备等等。 其他:分析、物理评估、研究和其他服务。
  日本帝人 (TEIJIN) 株式会社--东邦特耐克丝
  东邦特耐克丝是世界领先的碳纤维制造商,在三大洲均设有网点。我们是帝人集团的一部分。
  除碳纤维和基于碳纤维的半成品材料之外,我们还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东邦公司目前正在研发新型纤维、定制上浆、高性价比复合材料等等。这些解决方案和创新可以大幅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速度。
  来源:日本帝人集团官网
  东邦是一家领先的全球化公司,在日本、德国和美国均设有机构和生产工厂。
  帝人株式会社与帝人旗下其它公司的总部均位于东京。销售团队在东京为亚洲和大洋洲市场提供服务。
  我们的日本生产工厂位于三岛市,该工厂拥有年产量6400吨的数条碳纤维生产线,并拥有Tenax 预浸料生产线。该工厂负责生产原丝,供东邦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碳纤维生产点使用。
  我们的日本Pyromex 与复合材料零件生产工厂位于揖斐川町。
  东邦特耐克丝欧洲公司的总部均位于伍珀塔尔。我们在伍珀塔尔为欧洲市场提供服务。伍珀塔尔销售部以及研发部和实验室拥有员工80人左右。
  拥有Tenax 碳纤维、Tenax 热塑料以及Tenax 预成型自动制造工艺的德国生产点位于海因斯贝格。碳纤维生产线共有四条,年产能5100吨。 除生产之外,质量保证部与行政部同样位于海因斯贝格。海因斯贝格拥有员工350名。
  东邦特耐克丝美国公司的总部均位于洛克伍德。我们在洛克伍德为美国市场提供服务。此外,Pyromex 与Tenax 短纤维的美国生产工厂也位于洛克伍德。
  迈阿密斯堡是帝人控股美国公司的子公司 Renegade Materials Corporation 的所在地。这些设施专门生产高性能航空航天材料。
  来源:日本帝人集团官网
  来源:日本帝人集团官网
  日本三菱化学 (Mitsubishi Chemical) 株式会社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同时拥有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以及以碳纤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的中间材料和成型加工品,通过完善的产品链在体育用品、产业资材、航空航天、汽车及环境等多种领域内广泛展开相关活动。
  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PYROFIL :该产品是从三菱化学所擅长的合成高分子化学技术中诞生的高性能先端材料。从原料聚丙烯腈的聚合(PAN)、碳纤维原丝(PAN基碳纤维的原料)的纺线、碳纤维的灼烧、编织到预浸布、短切纤维,坚持以完整的体制进行生产。在性能、成本及使用性上达到了很好的平衡。
  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DIALEAD : 该产品与PAN基碳纤维相比,有着更为出众的特性,具有低比重、高弹性、高强度及高热传导性。在航天航空、制造业、汽车、自行车、钓鱼竿等行业被广泛使用。
  来源:日本三菱化学官网碳纤维纸(GDL):GDL(Gas Diffusion Layer)是用于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基础材料。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开发的碳纸型产品。
  来源:日本三菱化学官网C/C复合材料:C/C(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arbon)复合材料是以碳为基体,用碳纤维加固而成的,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韧性、超高耐热性,在1000 以上也可以使用。C/SiC复合材料:C/SiC也称为CMC(陶瓷基体复合材料),是以陶瓷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本公司的CMC由碳纤维强化而成。它比C/C复合材料强度更高、弹性更高,可以根据用途区分使用。
  来源:日本三菱化学官网
  人造卫星: 在恶劣的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是航天发展不可缺少的材料。CFRP具有优异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在温度变化极大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尺寸稳定性,借此特性实现了深渊宇宙中的高精度观测。
  来源:日本三菱化学官网车载用实现汽车的轻量化:通过使用碳纤维加固容器,与以往产品相比,可以提高气体的填充压力。在压缩天然气(CNG)卡车和巴士的应用中,抑制重量增加的同时可实现大容量化,从而与以往产品相比可以增加行驶距离。另外,今后有望发展的燃料电池车上将搭载更高压的氢气罐,因此对本公司的高质量、高强度碳纤维的需求正在扩大。
  产品:碳纤维丝束(长纤维) 碳纤维预浸料 碳纤维FMC(CF-SMC) 碳纤维织物
  短切碳纤维/碳纤维粉 碳纤维粒料 碳纤维纸(GDL)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成型品
  高尔夫球杆 C/C复合材料、C/SiC复合材料 辊轴(碳辊) 土木建筑加固材料
  应用案例:飞机 航天 汽车 海洋 船舶 体育 休闲活动 风力发电 压力容器 土木 建筑
  韩国晓星 (HYOSUNG) 高新材料株式会社
  晓星高新材料生产应用于汽车、土木建筑、农业、国防等各种工业领域的高强度工业用原丝及织物和钢丝材料。公司正在通过自主开发轮胎帘线、汽车座椅安全带原丝、安全气囊面料等世界排名第一的产品和引领可持续增长的新材料实现商业化,不断加强公司竞争力。
  来源:韩国晓星官网
  在韩国国内最早成功开发高强 中模碳纤维
  随着全世界对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关注越来越高,碳纤维作为轻量化核心材料备受关注。 碳纤维是碳含量超过92%的高科技纤维材料,虽然密度仅为钢铁的1/4,但强度却比钢铁高10倍以上。
  来源:韩国晓星官网
  在韩国最先研发成功的High performance grade碳纤维"TANSOME "分为标准弹性等级(抗拉强度5.5GPa、弹性模量250GPa以上)和中等弹性等级(抗拉强度5.5GPa、弹性模量290GPa以上)。作为占全世界碳纤维需求量70%以上的核心Grade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及各种工业领域和体育/休闲等领域。
  为了满足每年增长12%以上的全球市场需求,计划到2028年将目前4,000吨规模的年产能扩大到2.4万吨,通过持续扩充业务,到2025年进入业界最高水平行列。
  美国卓尔泰克 (ZOLTEK) 公司--日本东丽旗下
  作为一家公司,我们的目标是引领碳纤维作为主要复合建筑材料的商业化。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他人在一系列产品中达到新的性能水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卓越的性能特点和性能,包括高强度、低重量、高刚度、耐腐蚀性、耐热性和导电性。
  来源:美国卓尔泰克(ZOLTEK)公司官网
  碳纤维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多功能性。碳纤维能够与各种不同的材料一起使用,包括其他纤维、塑料、金属、木材和混凝土。由于这种多功能性,不可能假设碳纤维的所有潜在用途都可以在一系列消费品和工业产品以及所有类型的建筑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和降低生命周期成本。
  ZOLTEK 通过专有的连续碳化工艺制造低成本、高性能的碳纤维,已成为碳纤维额定产能的全球领导者。利用这些知识,我们完全有能力真正打开各行各业的需求闸门。
  德国西格里 (SGL Carbon)
  SGL Carbon 是开发和制造碳基解决方案的技术型全球领导者。
  我们由特种石墨、碳纤维和复合材料制成的材料和产品在定义未来的行业中有需求:汽车、半导体技术、LED、太阳能和风能以及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我们还为化工行业和众多工业应用开发具有前瞻性和可靠性的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通过造福社会和减少环境影响的产品和技术实现增长。
  我们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 31 个地点拥有约 4,700 名员工,2021 财年的销售额超过 10 亿欧元。
  用于汽车行业的纤维复合材料及石墨制零部件和垫片 来源:SGL Carbon官网
  目前,复合材料和基于石墨的解决方案在汽车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将在未来继续发挥作用。无论是车身和主要零部件、动力总成、电机座还是刹车系统:作为汽车行业的长期零部件和开发合作伙伴,我们为电动和非电动汽车提供高品质的材料和零部件。
  来源:SGL Carbon官网
  汽车部件 来源:SGL Carbon官网
  燃料电池机理 来源:SGL Carbon官网
  SGL Carbon 的气体扩散层(GDL) 来源:SGL Carbon官网
  电池盒 来源:SGL Carbon官网
  俄罗斯原子能 (ROSATOM) 旗下 (UMATEX) 集团
  做为ROSATOM公司的子公司,UMATEX集团是俄罗斯最大的和全球排名前十的各种规格碳纤维的制造商。
  来源:ROSATOM官网
  UMATEX JSC, 是Rosatom原子能公司复合材料部门。公司积极参与联邦政府和工业项目,旨在俄罗斯建立广泛的碳纤维商业生产。NPK Kh研发improminzhiniring, JSC是俄罗斯最大的人工和合成纤维制造商。
  来源:ROSATOM官网
  随着碳纤维和基于纤维产品的生产,UMATEX集团进行研究和开发,为合作伙伴提供工程支持。
  UMATEX集团使命是生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来代替进口产品。
  UMATEX集团包括研究和开发中心,制造高强度和高模量碳纤维和碳纤维基的产品。
  Alabuga-Fibre,LLC最先进的碳纤维工厂,Alabuaa-FibreLLC是一个大型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项目生产商。根据Rosatom公司的指令,生产设施建在阿拉布加经济特区,鞑靼斯坦,于2015年5月投产。
  来源:ROSATOM官网
  它使用全球最先进的设备,碳纤维技术由俄罗斯的工程师研发。目前工厂拥有一条年生产能力超过1400吨的生产线,正准备再上一条碳纤维年生产能力2000吨的生产线。Alabuga-Fibre无论是在价格上和性能上,都匹配他们的国际同行的产品。
  UMATEX集团是一个有坚实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团队。我们鼓励责任感和果断行为。我们的信条是完整性和开放性。我们力争成为各地的领军者。
  美国赫氏 (HEXCEL) 公司
  创于1948年,航空航天碳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体系以及蜂窝的优秀制造商,全球知名的结构材料公司
  来源:美国赫氏(HEXCEL)官网
  自从 1970 年代引入预浸料以来,每种新机型复合材料的应用持续显著增长。复合材料是当前所有航天器制造的必要材料,商业航天工业是赫氏先进复合材料的较大用户。
  赫氏复合材料为飞行器设计带来了诸多优势。它们减轻了重量,降低了燃料消耗,提高了有效载荷,扩大了飞行范围,提高了韧性和耐用性,优化了设计,减少了部件数量,降低了维护成本,充分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与铝材相比,由碳纤维增强的预浸料 (CFRP) 在抗疲劳性能方面优势显著。
  赫氏也是直升机桨叶用先进复合材料的专业者。许多在发展中的新直升机项目,以及升级或改型项目,对复合材料如碳纤维、预浸料、以及蜂窝的依赖更甚以提高桨叶性能。
  来源:美国赫氏(HEXCEL)官网
  来源:美国赫氏(HEXCEL)官网
  赫氏工业部门与国防与航空部门相互促进,许多应用于航空航天的产品和技术源自于工业领域。我们非常关注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较之于其他材料,复材有显著技术先进性,同时提供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
  在先进复材行业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从碳纤维到织物再到树脂配方,从热固预浸料到层压板及拉挤材料,从模具材料到复材模具以及蜂窝和胶粘剂,赫氏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业内专业的复材解决方案。
  索尔维 (SOLVAY)
  旗下美国氰特 (CYTEC) 公司--欧洲碳纤维公司(ECF)
  Solvay是一家既拥有PAN基碳纤维和又拥有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企业之一。
  Solvay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板块涵盖内容很多,包括了碳纤维、树脂、胶黏剂、预浸料等各种形式产品。
  索尔维是一家科技公司,其技术为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带来好处。 我们的目标——我们将人、想法和元素结合在一起,以重塑进步——呼吁超越,重塑未来的进步形式,并通过科学的力量为所有人创造可持续的共享价值。在一个面临人口不断增长和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世界中,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推动下一个突破的驱动力,使人类能够在保护我们共同拥有的地球的同时取得进步。
  我们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紧密联系,共同应对当今和未来的大趋势。作为 材料、 化学品 和 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索尔维在飞机、汽车、电池、智能和医疗设备、水和空气处理方面取得了进步,以解决关键的工业、社会和环境挑战。您可以依靠我们的创新解决方案为更安全、更清洁和更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来源:索尔维(Solvay)公司官网
  比利时化工集团索尔维(Solvay SA)2015年7月29日宣布,已经与美国氰特工业公司(Cytec)达成最终合并协议,交易价值为55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在2015年第四季度完成.索尔维表示,该公司将以每股75.25美元的价格收购Cytec,比7月28日的收盘价58.39美元溢价28.9%,比过去三个月的加权平均收盘价高出26.9%。
  2017年11月8日,索尔维(Solvay)公司完成了对欧洲碳纤维公司(ECF)的收购.ECF是一家德国的大丝束(50 K)聚丙烯腈(PAN)碳纤维优质原丝生产商.对ECF的战略性收购使索尔维可以开发大丝束碳纤维产品组合,以补充现有的沥青基和PAN基航空级碳纤维产品系列.种类齐全的产品组合将使索尔维在未来成为航空,汽车和工业市场领域的关键供应。
  美国陶氏(DOW)--收购土耳其阿克萨 (AKSACA)
  土耳其阿克萨(AKSA)是全球最大的腈纶制造商。该公司从1971年开始生产腈纶丝,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碳纤维试生产,并于2009年第3季度开始商业化生产。2012年,美国陶氏化学(DOW)与土耳其阿克萨(AKSA)组建合资公司DowAksa,专业生产碳纤维,并致力于下游制品的研发。
  近年来,土耳其阿克萨(AKSA)的产业化发展比较迅速,主要用于民用工业领域。2010年1月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五年多的耕耘,其国内市场主要分布在建筑加固、运动器材、热场材料等领域。
  韩国泰光 (TAEKWANG) 集团
  韩国泰光集团成立于1950年,从涤纶、尼龙、氨纶等化学纤维做起并逐渐扩大到纺纱,织编等纺织产业,现今已成为韩国本土最大的综合性化纤制造商。 集团从1995年开始又陆续建造了PTA、丙烯、丙稀腈等大型石油化工工厂,在韩国国内首次实现了石化纤维一化。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泰光集团的发展开始加速,知名度与公信度逐步提升,在各种企业评测中多次获得韩国国内一流企业称号。在原有的化纤产业基础上,又成功介入石油化工、金融、媒体通讯、信息技术、休闲服务业、教育行业等多个领域, 如今已成为拥有数个行业领先品牌的多元化集团。
  至2010年 4月, 泰光集团总资产值135亿美金,年利润达65亿美金。在充满挑战的21世纪,泰光集团将继续增强核心产业,保持多元化发展,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提升品牌价值,为客户提供超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来源:泰光集团官网
  碳纤维作为高强度、高弹性的最新材料,正在广泛应用于各种产业领域。
  泰光产业通过在腈纶纤维中集成的技术,2009年成功开发了PAN碳纤维Precursor,
  2012年3月开始,在韩国首次启动了年产 Precursor 3,000吨、碳纤维1,500吨规模的 商业化生产。
  来源:泰光集团官网
  泰光产业的碳纤维以垂直系列化优势为基础,通过出色的品质和成本竞争力,向顾客提供合理价格的产品,将满足体育休闲、建筑土木、航空、汽车、能源等各个产业领域的需求。
  来源:迈爱德公司官网
  看!中国碳纤维生产企业汇总一览
  光威复材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碳纤维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699),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是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为支撑,形成了从原丝开始的碳纤维、织物、树脂、高性能预浸材料、复合材料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是目前国内碳纤维行业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龙头企业之一。
  来源:光威复材官网
  光威复材主要产品包括GQ3522/GQ4522/QZ5526/QM4035等系列化的碳纤维及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产品,并具备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分为国防军工和民用两大板块。其中国防军工板块包括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兵器装备等领域;民用板块包括风电叶片、轨道交通、核电装备、船舶制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高端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
  光威复材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聘请国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与国内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光威复材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先后获得专利142项。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光威复材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80余项高科技研发项目。
  恒神股份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7 年 8 月,占地 107 万平方米,地处江苏丹阳航空产业园,是一家专注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应用服务为一体。是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组合覆盖从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液体树脂、粘接剂、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企业。
  来源:恒神股份官网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碳纤维产品属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碳纤维含碳量超过 90%以上,性能稳定,并采用上浆剂进行表面改性。可广泛用于民用航空、海洋装备、风电、光伏、氢能压力容器、轨道交通、汽车、建筑补强、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具有5条单线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可年产5000吨各类型碳纤维。产品型号包括高强碳纤维如:HF20系列(T300级)、HF30系列(T700级)、HF40系列(T800级)、HF50系列(T1000级)及高强高模HM系列。产品规格包括:1K、3K、6K、12K、24K和50K 等。
  中复神鹰
  中复神鹰是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连云港、西宁生产基地和上海研发基地,产能规模位居国内前列。公司于2022年4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中复神鹰,股票代码:688295)。
  来源:
  中复神鹰官网
  中复神鹰系统掌握了T700级、T800级、M30级、M35级千吨级技术以及T1000级、M40级百吨级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自主化,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2018年1月,中复神鹰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我国碳纤维行业所获得的最高奖项。2021年底,公司建设的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入选了国资委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公司碳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材、风电叶片、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公司产品基本实现了与日本东丽主要碳纤维型号的对标,实现了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各类型碳纤维的品种覆盖。
  浙江宝旌
  2016年11月,充分利用吉林地方政策优势和精功集团装备制造、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优势,与吉林化纤集团合资在吉林市建设年产12000吨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基地,专注于24K、48K、等大丝束、低成本的工业化碳纤维生产,项目计划投资周期为五年,建设成为国内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基地,以满足车辆轻量化、轨道交通、海洋装备、风电等工业领域的应用需求。吉林碳纤维生产基地首条年产2000吨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预计在2017年12月投入试生产。
  绍兴碳纤维生产基地计划在2022年前建成年产5000吨高强高模的小丝束碳纤维产能,以满足碳纤维在航天航空、军工等高端应用市场的需求。
  2020年12月28日,中国宝武与绍兴市柯桥区产业发展合作交流暨精功碳纤维项目签约仪式举行。2020年12月31日完成工商变更,1月4日正式更名为浙江宝旌。
  宝旌已经开始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相关项目科研方案,即将上马6万吨的碳纤维原丝项目和年产1.8万吨的碳丝项目。
  中简科技
  公司前身系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目前公司股本400,010,000元。公司股票于2019年5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300777,股票简称"中简科技"。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碳纤维及其织物,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主业、坚持自主创新,围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开展研发制备工作,已率先实现了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国家航空航天关键系列装备的稳定批量应用。公司技术团队完全掌握了设计、工艺、控制综合等碳纤维制造核心技术。
  台塑企业
  公司成立千1954年,历经六十余年之努力,当前资本额为636亿元,兹将本公司当前之经营业务及产品介绍如后:在塑胶原料制品方面,包括 PVC粉、VCM、液碱、盐酸、塑胶改质剂、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产品,其中PVC粉年产能一百二十六万五千公吨,不仅系台湾最大生产厂,若含美国及大陆投资公司年产能达三百二十万公吨,是世界上最大PVC粉生产厂之一。
  配合政府环保政策:碱厂生产方式由水银法改采离子交换膜法,液碱年产能一百七十万公吨。塑胶改质剂是本公司自行研发成功之产品,其中MBS耐冲击改质剂年产能一万九千七百公吨、PA加工助剂年产能二万五千公吨、合计年产能四万四千七百公吨,对国内发展高附加价值产品颇有助益。高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五十六万六千公吨,系国内最大生产厂,聚乙烯醋酸乙烧酯/低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二十四万公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二十六万四千公吨,聚丙烯年产能四十七万四千公吨。
  多角化发展策略,在纤维制品方面,碳素纤维生产制程所需原丝系本公司自行开发成功,是国际上少数生产厂之一,对国内高科技工业发展贡献良多。
  配合政府发展高附加价值品及精密化学工业,本公司亦生产特用化学品,包括丙烯酸及其酯类、正丁醇、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氯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等,其中丙烯酸及其酯类年产能二十六万八千公吨,系国内唯一生产厂:同时配合丙烯酸酯厂生产之高纯度丙烯酸(HPAA),干新港及麦寮厂区设厂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年产能十一万公吨,系国内唯一之厂商。正丁醇年产能二十五万公吨:主要供应丙烯酸酯厂自用:是国内唯一生产 厂。
  丙烯腈年产能二十八万公吨,系台湾最大生产厂:供应台丽朗厂自用及台化公司ABS厂,甲基丙烯酸甲酯年产能九万八千公吨,系台湾第二大生产厂,环氧氯丙烷年产能十万公吨,系亚洲最大生产厂,主要供应南亚公司EPOXY厂,甲基第三丅基醒年产能十七万四千公吨,主要供应台塑石化公司做为汽油添加剂。另本公司于新港厂区生产工程塑胶聚缩醛树脂(POM),该技术系本公司自行开发成功,年产能四万五千公吨。碳酸钙产品方面,包括台钙剂、优钙剂、生石灰、轻胶钙等,系国内唯一之生产工厂。
  本公司设有工务部,下辖工程部门及汽电共生厂,工程部门主要负责本公司海内外各制程厂之新建、扩建工程及去瓶颈改善之规划、设计、监造及验收等业务;汽电共生厂负责供应本公司仁武厂区各制程厂所需电力、蒸汽、工业水及氧氮气等公用流体。
  配合公司多角化发展策略:成立电子专案部门,除具有生产自动化设计及规划软、硬件程序之制
  作能力外,并与日本富十电机技术合作,从事大规模分布式综 合电仪、计算机监控系统(DCS)软硬件之设计与制造。
  上海石化
  上海石化于2018年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2021年1月4日,公司"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公司48K大丝束碳纤维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民用航空、压力容器等领域,上述领域近年正快速发展。
  吉林化纤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公司由1960年始建、1964年建成投产的原吉林化纤厂改制而成,现已发展成以化学纤维生产销售为主,集国有资产经营、纺织服装、设计研发、建筑安装、商业贸易等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企业。现有员工13000名,总资产175亿元。
  公司主导产品涵盖生物基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纤维、碳纤维、化纤浆粕、纱线六大系列450多个品种,客户广布于国内20多个省、市及亚、欧、美、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生物基人造丝产能占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一以上,广泛应用于内衣、高档服装、床品、装饰及日用品等纺织品领域;
  腈纶产能38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20.5%,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人造毛皮、地毯、户外用品等领域;竹纤维产能15万吨/年,占国内产能的83%,基本上覆盖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际市场,是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毛巾、浴巾、内衣、运动服饰、医用产品等领域;
  碳纤维现有原丝产能1.6万吨/年、碳丝产能2000吨/年,目前正在建设碳纤维原丝及碳丝扩能项目,全部建成后原丝总产能5万吨/年、碳丝总产能8000吨/年,碳纤维原丝产品规格涵盖1K、3K、6K、12K、12S、24K、25K、35K、48K、50K等规格,特别是24K—50K大丝束的开发,实现了对军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汽车、压力容器、风电等各个领域的全覆盖;纤维素化学浆粕产能15万吨/年,其中棉浆产能6万吨/年、竹浆产能9万吨/年,并拥有6万锭纺纱生产线和以天竹纤维为元素的服饰连锁经营,具有从原料到纤维、纱线再到服饰的完整产业链。
  新创碳谷
  新创碳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创碳谷"),旗下拥有宏发纵横、新创智能、新创航空、华复轨道、新创汽车、检测实验室等多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市场提供低成本、工业化解决方案的知名领军企业。
  公司拥有38年的复合材料装备制造经验、24年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市场经验,逐渐形成了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为基础,涵盖"复材设计、复材生产、智能装备、检测测试"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注重引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开发队伍。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多项行业核心技术,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125件,其中发明专利245件,制订国家标准5项。旗下企业累计承担国家863及省级以上科研、技改项目12项,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建有国家碳纤维经编材料动员中心、江苏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级"两站三中心"(申长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并荣获国家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2016年起,连续六年入选江苏省创新型百强企业。
  2020年,新创碳谷依托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风电、航空、轨交、汽车等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积累,以及复材设计和装备制造优势,投资50亿元,在常州高新区建设了碳纤维产业基地,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化的民用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太钢钢科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山西钢科")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4.1755亿元,地处山西省太原市,是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山西钢科专注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与制造,以"成为中国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引领者"为愿景,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冠军产品打造,提升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山西钢科建有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等3个省级研发平台,打造了一支以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代表、博士硕士为骨干的研发团队。山西钢科已形成了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等三大系列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体系,覆盖了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领域主要品种。
  山西钢科已建成3条全流程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设计产能合计2400吨/年,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主要供应商之一。山西钢科正在建设先进复合材料产线。投产后,将形成碳纤维与复合材料产业链发展格局。
  兰州蓝星
  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隶属于"财富五百强"的中央企业中国化工集团,成立于2008年,碳纤维产能3100吨/年。原丝技术来源于2007年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全资收购的英国老牌碳纤维生产企业,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与世界同步水平的工艺技术,以大丝束低成本碳纤维为特色,产品广泛用于预浸布,塑料改性,缠绕气瓶等行业。2009年蓝星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被核准为国家秘密技术。该公司碳纤维产品广泛用于预浸布,塑料改性,缠绕气瓶等行业。
  河南永煤
  公司千吨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项目是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作建设。一期500吨/年高性能T300碳纤维产业化工程,总投资7.4亿元(包括二期公用工程投资),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2010年3月26日动工,2010年12月28日建成。二期100吨/年T7高性能纤维示范工程,概算投资5.08亿元,2011年3月10日开工,于2011年10月31日建成。二期建成后,将继续扩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规模,同时向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素制品等下游产品延伸。
  陕西天策
  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制与生产的民营科技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西安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西安市科技企业小巨人。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4000万元,总部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在北京、上海、青岛、深圳等地均设有办事机构。
  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主营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制、生产、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咨询,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公司拥有十余年的国际知名工业产品代理经销经验,产品涵盖电子元器件、机电设备、特种材料等领域,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保持多年稳定的合作关系。
  湖南东映
  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是湖南大学"产学研"基地,坐落在长沙高新区麓谷产业园,是一家集特种沥青、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检测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公司已建成并投产了20吨/年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具备从技术工艺到装备设计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已获批"沥青基高性能碳材料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入选2021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重点项目;获得2019年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司秉承"忠诚、信任、利他"的企业价值观和"丝丝高模、轴轴精良、慎思勤行、质高无上"的质量方针,为我国航天航空、核工业、5G通讯、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高品质沥青、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目前已形成三大系列产品,包括工艺性好的TYC系列产品,高导热(600~1000W/m·K)的TYG系列产品,高模量(600~900GPa)的TYHM系列产品。
  辽宁诺科
  辽宁诺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位于抚顺市高新区。公司的发展方向是,研发生产以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相关树脂和化学品。诺科公司的研发团队自2008年就开始了以重芳烃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及其碳纤维的研发工作。经过长期的研发,诺科公司掌握了包括原料精制、中间相沥青制备、熔融纺丝、原丝热处理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目前已经具备从原料精制到中间相沥青合成、熔融纺丝、原丝氧化、碳化、石墨化、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全流程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吨/年的高模量(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石墨纤维)生产验证线已建设完成,将进一步发展年产千吨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产品性能涵盖超高模量、高模量、标准模量、通用模量、高导热、中等导热、通用导热等各个等级。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机器人手臂、风电叶片、轨道交通、工业制造、民用体育等领域。
  新疆隆炬(建设中)
  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江苏德晴新材有限公司、新疆德润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工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投资建立,2020年12月30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81亿元。主要从事碳纤维原丝、碳纤维丝、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碳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
  2021年7月18日,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在国家级开发区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60亩,总投资60亿元,计划5年建设8个碳化车间(16条生产线)。公司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主流技术工艺,采用先进的水平送风方式、温度场和风场分布均匀的氧化炉,高温合金材料制造、最高温度可达1000度的低温碳化炉,采用进口石墨材料、最高温度可达1800度的高温碳化炉,保证碳纤维和基体树脂的结合能力、高效的表面处理和上浆装置,从国外引进的、能够保证碳纤维成品卷绕成筒质量的收丝机和全自动产品包装系统,以及集废气处理、余热回收、除尘器、SCRSNCR脱硝装置于一体的废气处理装备等生产设备,可生产T400、T700、T800等型号产品,严格按照GB/T 26752-202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标准,形成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约75亿元,并成为单体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原料基地,满足我国风能、氢能源、光伏等产业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
  中安信(复产中)
  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册资本6.5亿元,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及民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碳纤维产业,满足市场对碳纤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中安信拥有国内知名的、具有成功大型产业化装置运行管理经验的专家团队、技术团队和优秀的管理团队,自主研发了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碳丝、复合材料及制品的技术和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中安信正在河北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建设碳纤维产业园,将分期建成高性能碳纤维5100吨/年、配套原丝、复合材料制品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产业规模。
  其他单位: 研究所、特供单位及投产中企业
  数据来源:广州赛奥
  2021 年,全世界主要增加的产能是:吉林化纤集团增长近16,000 吨(含收购江城的产能);常州新创碳谷新入行,新建产能6,000 吨;卓尔泰克在墨西哥增加的3,000 吨;中复神鹰增加的8,000 吨(老厂有产能调整),宝旌增加2,000 吨; 东邦增加了1,900 吨。
  全球十强产能厂家中,包含了吉林化纤集团,中复神鹰与宝旌三家中国大陆企业。
  2022 年已经宣布并在进行中的扩产有:吉林27,000 吨(2022 年完成),宝旌 21,000 吨 (2023年完成) ,中复神鹰14,000 吨(2023 年完成),上海石化12,000 吨(2023 年完成),新创碳谷12,000吨(2022 年完成),光威包头4,000 吨(2022 年完成), ZOLTEK 6,000 多吨(2023 年完成),DOWAKSA 1,800 吨(2022 年完成), 韩国晓星2,500 吨(2022 年完成)。
  注:所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LEXIE 审核:HOHO

新华传媒(600825。SH)年度归母净亏损2。91亿,由盈转亏智通财经APP讯,新华传媒(600825。SH)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年内营业收入为12。93亿元,同比减少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91亿元,去年净利润为2胶囊年报丨君实生物PD1单抗被纳入医保,未来出海总价超11亿美元编者按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即将进入密集期,两市尚有3400余家上市公司年报候场,将集中在未来一个月内披露。为了让投资者能在年报披露后快速掌握年报核心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年报信息暴亏100亿美元?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导致两大投行崩盘市场崩盘,银行巨亏。。2008年我们熟悉的一幕雷曼兄弟倒闭,正在重演!从上周三开始,中概股遭遇抛售,一时之间血流成河。唯品会,从46美元跌至最低24。98美元,接近腰斩爱奇艺,从2Byjuampamp39s以150亿美元估值进行F轮融资丨海外周动态Byjus以150亿美元估值进行F轮融资,已完成4。5亿美元据印度媒体Entrackr消息,3月28日,印度教育科技公司Byjus正在进行的F轮融资,已完成约合4。5亿美元。这是继闪送D2轮融资1。25亿美元SIG海纳亚洲成最大机构投资方红星资本局3月30日获悉,闪送近期完成了1。25亿美元D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顺为资本五岳资本SIG海纳亚洲天图投资海松资本AlphaSquareGroupAxiomAsiaPriv何为城投公司,为何政府项目要通过城投公司来融资?城投公司是城市规划建设投资管理公司的简称,是国内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平台,始于1991年,担负一定的政府职能,是独特性市场经营体。城投公司大多数并不具有盈利能力的,归属于机关事业单炼钢工跳进高炉钢水身亡!包钢集团系自杀,疑与股票亏损有关3月29日,一条有关包钢集团男职工疑因压力大跳入高炉钢水中自杀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这条15秒的监控视频记录了一名工人在高炉边,徘徊许久后纵身跃下的过程,画面令人痛心。3月30日,包钢国际观察丨苏伊士运河停运一周刺痛全球经济,谁担责仍无定论过去一周,全球关注的目光都聚焦在苏伊士运河。3月23日,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货轮台湾长荣海运运营的长赐号,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意外搁浅,并拦住了整个河道,动弹不得,造成多年来最严重的航贝泰妮毛利为80ROE达50看好100倍PE交易六诀轻松掌握致胜精髓,A股连板股此起彼伏,如何把握机会?点击下方专栏领取股市高手六大秘诀,让您把握股市先机。编辑蓝猫王瑾熙皮肤学级护肤品均为护肤中重要组成,我国人均消费额及在护攀钢钒钛2020年净利下滑84。12总经理杜斯宏薪酬73。9万挖贝网3月30日,攀钢钒钛(000629)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78,911,804。85元,同比下滑19。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图解年报圣湘生物2020年归母净利润翻65倍,费用管控效果显著圣湘生物于2021年3月30日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6亿,同比增长1203。5,增幅创3年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26。2亿,同比增长6527。9,增幅创3年新高每
造车新势力4月销量出炉,小鹏保持优势,理想汽车惨遭腰斩?当大家欢度五一假期的时候,多家车企交付量陆续而来。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4月份新造车势力似乎后劲不足,蔚来小鹏理想等销量有所下滑,均未过万辆。具体来看,小鹏汽车在4月交付9,002台小米回应遭印度扣押约48亿元资产将与政府合作澄清所有误解IT之家5月1日消息,有消息称,印度执法部门声称小米子公司违反了外汇管理法,非法向境外机构汇款,扣押了属于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约48亿人民币的资产。执法局指出,发现小米科技印度裁判规则变了!最高法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加盖公司公章的担保合同无效!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长安汽车王俊呼吁复产复工白名单多纳入二三级原材料供应商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4月29日,长安汽车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现场,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疫情对行业影响较大,接下来23级原材料供应商或需更多关注,将他们纳入查封96套房冻结6亿,微商女王敛财有套路,也留下了退路wumiancaijing。com有业内人士分析,张庭夫妇公司3年营收近百亿,若想以行政处罚结案,恐怕不太可能。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作者海棠葉编辑陈罚不怕的椰树,为何对低俗营销如此上头?那个土味浓郁的椰树又来了。4月12日,椰树集团的辣眼招聘又来了。海南椰树集团官微再发争议招聘广告从小喝到大丰满白嫩代言人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有前途,能致富而此次招聘相比一年前(20这才是中国股市长期熊市的根本原因股市要想步入牛市说到底是需要资金推动,没有充足的流动性就不会有健康的资本市场。充足的流动性就是新增入市资金的供给,其总量一定要远远大于市场新发行股票增发配股和大股东减持,以及交易费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2年4月21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尊敬年报出炉!2021年五大发电上市公司均现亏损原标题发电企业年报集中出炉电煤成本大幅拖累业绩清洁能源贡献度再提升文丨本报记者杨晓冉截至目前,除国电电力之外,五大发电集团中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中国电力均已相继正式发布2021第一个喊美国衰退,如今这家大行第一个喊硬着陆两周前,德意志银行警告美国明年陷入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基本情况,成为首个预测美国陷入衰退的华尔街大行。为了防止不够悲观,两周后,该行又提出了更加悲观的预测。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Dav防止我国资本无序扩张的监管对策作者郑联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