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饌茶而幻出物象于湯面者,茶匠通神之藝也。 饌經師於三齋,如奉君父焉。 饌玉炊金,大變工璡之草食。 饌獻生前嗜,山防日後侵! 饌之蒸,淪火棗雲腴之薦。 饌雖多而無餘者,均及於眾而有法耳。 饌庫,出太常祭器,分置五帝齋宮,餘數藏太常以備他祀。 佐他肴饌總清華,麥黍搏成餅餌誇。 饌之次者為魚翅、為鴿旦,皆土產也。 御饌官廚不較餘,金門掌膳意勤如。 凡出入起居、升堂会饌、毋得有犯学规。 初祭、大祭,具饌筵二、羊一、楮六千,親賓弔奠如禮。 前期一日、沐浴、陈器具饌。 半年之上、及连逃三次者、呈送法司、仍追食过饌米还官、依例送操。 又按,梁朝上饌糁奠合子内有根櫞是也。 发引前一日、执事者设饌如朝奠。 司香、司帛、司爵、司饌、引贊、通贊齍引班以學弟子員嫻禮儀者執事。 司饌者兴、以果合退置於案。 司香、司帛、司爵、司饌、引贊、通贊齍引班以學弟子員嫻禮儀者執事。 各司奉祝帛、香饌,以次送燎如儀。 掌饌者以饌升、各陈於座前。 唐制御饌器用九飣食,以牙盤九枚,裝食味於上。 施汝法食饌,永生安樂處。 天厨之饌,萃水陸之珎,有敢染指者乎? 夫人出佩玉,珍饌羅綺筵。 某饌爲某郎設,作何烹治,無弗當意者。 泰西饌味牛脂嫩,江左談鋒塵尾圓。 洪武初、定官吏师生会饌。 盛饌一如齋法,世人心昧,不睹精微,即云酒脯,但生不信。 正统元年、令师生日逐会饌。 比之常奠、其饌為盛、礼如朝奠行之。 用以充饌,殼可為水甌。 道炁彌綸,鬱若諸天之妙饌。 官窑器列八珍饌,博山爐焚三傑香。 而霞饌琅厨,抱五精之芝秀。 中安斛食,四傍或列齋饌供養,惟在精潔。 以共王之四飮三酒之饌。 主祭以下具服讫、盥手帨手、诣正寝神位前、设蔬果酒饌。 今后不许再立监饌生员、每日诸生会食、务要赴会饌堂、公用饮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