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續以延壽,介福如春,弟子歸命,願得長生。 續辦繕寫四庫全書處為移取事。 續經定以二年俸滿,仍先行陞用,從優之中又復甚優。 續載婦女十餘人,攜酒、米、鐵練農器及松、桐、杉木、花草各種凡數百株,起造城壕、房舍,為持久計,而時遣輪船沿海駛赴後山一帶探徑,出入其地。 續見虜人有機會可乘,而細浮圖、聲塔平正在大里河之內,既有許從長擇利進築指揮,臣一面奏知,計置進築畢工,別無闕誤。 續因銅差,廳員與縣令並辦,又議六十二縣勻捐銀三千兩,每年計共捐銀五千兩零。 續又批允莊民王守渙另設一船,與僧輪流駕駛。 續漢志司隸校尉所屬假佐二十五人,本注有門亭長。 續調邵武府邵軍同知,籌備甘餉,換戴花翎。 續據諸邑李令詳解方鳳等到府,遂發臺邑夏令吊齊訊議,具詳前來。 續經該撫以臺灣遠隔重洋,奏明及時興修,總以前估銀數為限,不得少滋浮濫等因具奏亦在案。 續復請以拳和官莊咨覆,先後已屬異詞。 續經查出,若責令補具文領,到日再行起支,事不合理,無此辦法。 續後,固明知其陋,獨不删離,惟於批評語中示軒輊而已。 續獲戕官首犯林恭等二百餘名,並搜出鳳山縣典史、巡檢印顆。 續至益多,國良以身殉。 續漢書,謝承書鱣皆作鱓。 續降回命下果州,宜令置立照應記錄,於州衙大廳,永遠為驗。 續除田園六百一十甲九分三釐四毫五絲四忽四纖五沙二塵七埃二杪八漠,又除田園三十七頃三十九畝三分三釐三毫八絲四忽,無徵粟三萬七千九百二十七石八斗七陞八合四勺。 續漢書及搜神記亦說此事,皆作鱓字。 續順公沈瑞家口被賊拘留,殊為可憫! 續行抵彰境,督飭水、陸官軍斷賊糧道,連獲勝捷各情,又於十月十八日具奏各在案。 續遭陳周全等滋事被害。 續查出主筆陳賢,即陳靉亭,廣東新會縣屬潮連司人,自幼入天主教。 續奉撫憲王批,以各屬緝捕經費,系令整頓捕務,非為彌補短款而設。 續據鍾傳奏,乞會涇原、熙、秦三路兵馬進築天都,遂依所乞。 續昔賢之遺搆,成膿劫之良規。 續獲沈阿善等二十五名。 續玄位者,積學立功,綠階入序,道德備充,昇玄極也。 續補福建水師提標前營遊擊。 續準省劄指揮三省同奉聖旨,不允。 續緣各船又有擊碎損壞,仍屬不敷配緝。 續好事於旗亭,萬花作障。 續於乾隆十年間,臺屬榖價每石均在四錢五分以上,定價不敷採買,又經前憲馬奏准,酌量加增,總不出西錢五分之外等因在案。 續順公沈瑞為海寇執往臺灣,其官兵家口散處無依,應令會集一處。 續於嘉定十四年,得旨降香設醮茅山。 續該粵按勘報劉香一案,亦奉有該部覈議具奏之旨。 續令歸信、容成知縣、縣尉領兵至彼,其人馬即過河北,及河北驛內復有人馬約一千餘。 續準省劄,三省同奉聖旨,不允。 續順公沈永忠疏報右路總兵郝效忠進勦黎平逆賊,失利陣亡。 續遊知興遠,前席侍恩濃。 續斷、麻子、桂心為之使。 續因查核閩省會試舉人,福、閩、侯三學最多,兼有外郡寄籍省會之人,即上下游各府州北上者,總須由縣給文赴司請咨,若令其回籍承領盤纏,未免轉多周折。 續二十七年,凡九千字。 續準本司牒稱,去年十月講議河事所曾打量同銜申奏,後來王孝先獨出己見奏陳,遂專牒王孝先,會問曾與不曾再行打量檢視回報。 續於乾隆九年,巡視臺灣給事中六十七等具奏,以內地民人,或聞臺地親年衰老,欲來侍奉,或因內地孤獨無依,欲來就養,原圖天倫聚順,永遠相親,無格於成例,甘蹈偷渡之愆。 續來此邦已壯年,城郭人民歷變遷。 續奉聖旨,委天長觀大德。 續經撫臣裴宗錫彙列臣銜,開奏所購八十二種,俱就各府縣所呈送本省近人撰著。 續書之有志,有詔,何謂也。 續自回京數月以來,分門比類,以次告竣。 續有劉穆齋等雇墨西哥國人啤嚕之船,亦來後山岐萊,至花蓮港觸礁船破。 續以命元,永保安寧,和願得長生。 續,都司陳階陞隨於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到淡水接任,收回營制。 續絕補傷,完藏府之榮衛。 續送到三縣牧馬草場碑,乞賜省入。 續詩之備六代,如晉、宋、後魏、北齊、後周、隋之詩,又何足釆? 續準敕,依皇太子所請,宮僚止稱名。 續蒙府憲據行嚴飭查禁在案。 續假期滿,病仍未痊,籲請開缺。 續據該撫題報乾隆十一年分實給賞銀三萬九千三百二十四兩六錢七分二釐九毫零,臣部核覆准銷在案。 續據署福撫喀爾吉善勘實臺灣、鳳山二縣被災十分、九分、八分、七分、六分、五分各則田園共四千五十六甲零。 續景還陽,始氣布洪鈞之澤。 續順公沈瑞令自經,家屬入官。 續於籌濟浙餉出力,奏准俟補缺後以知府補用。 續漢志,河南郡有長城,經陽武到密。 續即發馬五百匹,以資馳剿。 續於十二年七月內,據該廳縣先後改造送府。 續漢輿服志注引東觀書。 續體訪得呂惠卿貪濁事跡,乞下根究官體量。 續,可求子,初見開運三年。 續蒙部駁,以非嫡長子,與例不符,未經准襲。 續因佃首等收入公所,不肯即時攤發,乃有丁胥監放之舉,其弊更加百出。 續據該縣親往彼地相驗通報前來。 續據臣前所遣之員,於浙江溫州府平陽縣澗宅地方拏獲窩家黃輝超,又拿獲夥賊二人。 續造碉樓,亦以次告竣。 續詔監察御史裏行黃廉為京東路體量安撫。 續據探差飛報,北路賊匪,不啻萬餘,悉數南趨,欲圖報復。 續又揀出六十二種,開單飭知,一併借出。 續據苗履言,差熙河馬軍照應折可適等,行七八十里,遇西賊,接戰間,伏兵起隔斷,擁入溝澗。 續准代辦布國領事之英國副領事額勒格里會同美國代領事德約翰並美商高林士等到關,交出原立約字並山契面驗。 續長統之昌言與君山之新論者。 續闢之彰化、淡水、噶瑪蘭各廳縣,均照同安下沙則折徵供粟,賦額較輕。 續順公沈瑞不甘從逆,挈家回粵,情屬可憫。 續得雲南、遼陽等書,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秘府所藏大一統志是也。 續據臺灣府暨理番同知先後申覆,親詣各場勘驗焚毀情形。 續撫各社尚多,忘其名。 續以張丙之役,戴春潮之役屢陷重圍而守志益堅。 續博物志以鯀為顓帝之子。 續娶古蕩錢女,見陳、談評本,略參己意,出釵釧爲鍥版資。 續經前署撫臣袁守侗將韋謙恆回奏情節據呈代奏,并聲明原書交護撫國棟另行封固進呈在案。 續因訪聞該逆潛伏附近萬斗六莊之坪林山頂地方,隨飭王楨、鄭榮等率勇約會紳團馳往圍拿。 續順公沈瑞駐潮知其謀,遊擊李成功、張善繼亦密約共圖進忠。 續世,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午子。 續緣差出事故,目今見管六百三十五人,合發五分,計三百一十八人。 續至澎湖放線,抵臺南之安平口。 續斷生蔓延,葉細,莖如荏大,根本黃白有汁,七月、八月採根。 續表忠記者,卽吾郷盧函赤所作,前曾保護西河者也。 續記之命,祇恐記之不得其所以為記之意,豈不見岑和尚,道是今時人,須是隱身去。 續以糧運不繼,因退屯東寧,生聚教訓者一十餘年。 續以攻堅之理,益明顯戒之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