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今日芒种传统文化与养生要点

  【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芒种时节"】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
  今天我们继续讲解二十四节气——芒种节气的传统文化和养生的内容。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是夏季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6月6日或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位置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的"芒"指的是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收获。"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的种子的种,另外一个是值得播种的种。北方在芒种时节谷、黍、稷等作物开始播种,南方水稻也要赶快插秧了。因此,芒种是一个农作物收获和种植的一个非常繁忙季节。
  芒种有三忙,也就是指的三夏。夏收、夏种、夏长。第一忙忙夏收,指的是必须抓紧一切有利的时机对小麦等作物进行收割、抢运、抢脱粒,以防异常天气的危害。忙夏种指的是夏玉米、夏大豆等夏种作物。(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因为它们可以生长的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到秋霜前后收获,因此必须尽量提前播种、栽插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忙夏长,芒种节气之后,雨水渐多,气温渐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经进入了生长高峰期。因此,要在这个时期进行追肥、补水、除草,防病防虫等各项管理。
  芒种农谚
  这就是芒种的三忙。中国古人还有民间也形成了很多谚语。比如"芒种芒种,样样都忙"。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芒种节到,夏种忙闹""芒种忙收,日夜不休""芒种麦登场,龙口夺粮忙""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四月芒种如赶仗,误了芒种要上当"。从这些谚语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芒种节气,农忙的氛围是热火朝天,而且日夜不休。
  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芒种的时候麦子成熟,而且也到了夏作物播种的时节,就是夏天播种的作物在这个时期播种,因此芒种的农事是非常繁忙的。在芒种当天有芒的谷物,比如说大麦、小麦,这个时节成熟了,可以收获了。
  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到了播种的时节。因此谚语就有"芒种忙两头,忙种又忙收"的说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古人没有联合收割机,也没有各种的农作物收割的机器,一定是用人力来收割的,收割的场面一定是热火朝天的。(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因此谚语:"男女老少昼夜忙",甚至发动全家乃至邻里朋友的力量来帮忙。在北方还有一种专门的职业就是在芒种前后农忙时节,专门雇人来收小麦,这一类人的职业叫做麦客,专门收割小麦的人叫麦客。
  芒种时节繁忙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梅雨季节的到来,因为梅雨季节到来之后阴雨连绵,要抓紧趁着梅雨之前把小麦收割,晚谷、黍、稷夏播作物,赶紧给播种下去。这样当梅雨来临的时候,成熟的麦子就不会被梅雨所侵害而烂在田里发霉。夏播作物也能得到雨水的充分的滋润,茁壮成长。因此要赶在梅雨到来之前,该收的收,该种的种。这就是谚语里面所说的:"龙口夺粮忙"。
  第三个原因就是芒种当天的天气就预示着未来的农作物的收成。比如在南方地区,芒种那天要是天晴的话,半个月后的夏至,就很可能会阴雨连绵,天气潮湿。以至于"夏至烂草鞋,八月冷的早"农谚就会出现。如果说芒种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梅雨时节,之后的夏季就会炎热无比,甚至出现干旱天气,影响了庄稼的生长。(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不同地区芒种时节的天气对其后天气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农民一定要赶在这个节气之前,该种的都种好,该收的都收好,以免之后阴雨连绵和天气干旱的这种天气。所以,芒种我们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在这个节气当中农活是非常多,非常忙的。
  梅雨时节
  刚才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梅雨时节。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叫梅雨时节。
  一般来讲,芒种就意味着梅雨这个季节的来临,古人把它叫做梅雨时节,也叫梅雨季节。指的是每年公历六七月份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人们把这种气候叫做梅雨。(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梅雨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学过气候学就知道,在冬季结束后,冷空气的强度削弱而往北退,南方的暖空气相应的往北迎上来。这两股空气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在这个时候,北方的冷空气仍然有势力。于是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形成了交锋、对峙。你来我往,形成了阴雨连绵的天气,这就是梅雨季节形成的原因。
  梅雨季节的天气,主要是在我国江淮流域,也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会增多,气温还会升高。我们老百姓就会感觉到,在初夏也就是芒种前后就会出现阴雨连绵,空气非常潮湿,而且天气还异常的闷热,日照非常少,有时候还伴有低温这种情况出现。有一些器具和衣服就会发霉。所以有的人把这个梅雨的梅也写为发霉的霉,也叫霉雨季节。
  古人对梅雨季节的称呼最早的记载有很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意思就是说江南的梅子熟了,这个时期的雨季叫梅雨季节,这是中国古代比较早期的关于梅雨这个词的记载。
  一般来讲,梅雨季节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有的时间会持续的少,因为暖空气最后会战胜冷空气,而占领着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因此到这的时候梅雨天气就结束了,雨带中心就转移到黄淮流域了。
  进入梅雨的日子叫做入梅。梅雨结束的日子叫做出梅。具体日期,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偏差。如果是以太阳历为主,入梅时间就是太阳黄经的80°左右的位置来计算应该是公历6月12日左右。经过一个月在7月11日为出梅日。但是有的年份5月就进入梅雨季节叫早梅雨。有的年份的出梅时节很晚,在8月初。所以,早晚是不同的。(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但是有的年份没有明显的梅雨季节,叫做空梅雨,就是这一年的梅雨是空的。因为古人计算日期是用天干和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个天干都会命名一个日子,因此民间一般认为天干中的壬为天河之水,所以将芒种之后的第一个壬日作为入梅的日子。将夏至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作为出梅的日子。时间大概是超过半个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就是梅雨季节。
  如果梅雨季节时间比较长,雨量非常大,就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如果梅雨时节短或者出现空梅,这个地区就会引发干旱。梅雨季节到来的早或者到来的晚持续时间长或者短,以及这个时期的雨量对于这些农作物的收获、播种、成长都非常有意义。因此老百姓,尤其是农民非常重视梅雨季节。
  每年的梅雨季节前后,也就是芒种这个时期是非常重视的。这就是讲的梅雨季节。
  芒种三候
  下面我们讲一下芒种的物候,芒种有三候。
  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开始的时候,就是初候的时候,小螳螂出生了。再过了五天,第二候的时候,伯劳鸟开始鸣叫,鵙就是伯劳鸟。再过五天反舌鸟也叫做百舌鸟不再出声,这就是芒种的三种物候。
  芒种民俗
  送花神
  我们再讲一讲这芒种时节的民俗。
  第一个民俗就是送花神。用送花神来表达对于花神的感激之情。花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神,他掌管着百花。花神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月初二,花招节上迎花神。到了芒种已经接近这种五月了。今年的特殊,今年是闰四月。按照以往,没有闰月,芒种节气就到了农历五月的时候。芒种过后便是夏日,就是夏日炎炎,下个节气就是夏至。
  到了夏日炎炎的时候,百花开始凋零。我们都知道花是春天开始开放。到了夏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凋零了。因此民间多在芒种节气的时候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摆设各种各样的礼物,为花神饯行。也有的人用丝绸悬挂在花枝上,表示送别之情,盼望来年的花神能够再次降临人间。
  南朝梁代崔灵思在《三礼义宗》中记载:"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
  因为芒种节在农历五月间,所以,把祭花神的节气,也叫做芒种五月节。送花神的习俗到现在北北方地区已经不多见了,在南方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个经典名著《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面记载芒种节气的祭祀花神的这样仪式或者是小型的青年人的活动:"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从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旄尾执事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见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这段主要就说了这些青年女子她们就把这花瓣儿编成不同的饰物,或者用绫罗绸缎放或者是彩信放在花枝上或者放在花树上。由此来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这就是古代的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一个热闹的场面。
  斗草
  第二个民俗是斗草。斗草这个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的一种民间的游戏。斗草最初是来源于采百草为药这样一个活动。起源无从考证,但是一般的学者都认为与中医药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直到南北朝的时候,才变成芒种节气和另外一个节——端午节这样一个习俗的活动。今年比较特殊,今年是闰四月,端午节跟芒种正好交错而过了,端午节要等着夏至之后才能过。但是一般来讲,在芒种节气的时候,斗草就是一种民俗,一般是用草来做比赛。主要有两种斗法。
  一种是文斗,文斗指是人们把花草采集后聚到一起,一个人报出自己的花草名,其他人的人各以手中的花草来对答案,谁的花草比较多,对答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这种玩法要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和文学的修养。
  另外一种是武斗,指的是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有一定韧性的这种草,有的人采的是狗尾巴草,有的人是采车前草等不同的草。然后互相交叉成十字状,然后用力拉扯。谁的草断了,谁就败了,谁的草要是不断的谁就获胜。
  斗草的习俗,不论是文斗还是武斗,它里面蕴含的都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文采风雅、寓教于乐。在娱乐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的这样一种游戏。这就是第二个,斗草的民俗。
  芒种的养生
  我们再往下讲,最关键的是芒种节气怎么来养生?
  芒种节气气温的波动是比较剧烈的,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存在着阴雨连绵这种情况。因此在这个芒种节气前后,气温升高,阴雨连绵。这个时候我们也一定要注意两个主题,第一个就是清火,第二个就是祛湿。一定要注意这两点,这两点注意好了,基本上这个身体就能保持的不错。我们下面逐一讲讲如何来清火和祛湿。
  首先第一点,我们先讲讲作息时间一定要合理,一定要早点休息,晚上的不要熬夜,白天早点起床。因为这时候太阳日出也特别早,日落特别晚。即使日落特别晚,我们也要早点休息。因为早点休息才能把身体的阴气给养好,有助于白天阳气的生发。所以要早点休息,不能过于疲劳。第二个就是注意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同时还要吃一些有利尿化湿作用的食材。
  比如我们比较熟知的第一个有利尿化湿的薏米,煮薏米茶或者煮薏米粥来喝。还有扁豆、冬瓜等等这些健脾利湿的作用,扁豆是健脾的,冬瓜是祛湿的。不宜吃生冷、油腻、辣的食物。这就是大概的养生的原则。
  我们再具体讲讲夏季养生饮食当中可以多吃什么呢?
  酸梅汤
  一是酸梅汤。酸梅汤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用乌梅、甘草、冰糖、山楂一起煮成的夏日著名的消夏的饮品叫做酸梅汤。酸梅又叫青梅,它含有多种天然的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现在研究发现可以降血脂、抗疲劳、美容,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乌梅从中药学的四气五味的思路来讲的。乌梅是酸的,是收敛的。第二和甜味的比如说冰糖放在一起煮,酸甘化阴,可以养阴气,同时还可以开胃。
  我在临床中,用乌梅还经常治疗一些小朋友的皮肤病,比如红疹、皮炎、荨麻疹等等。还有一些小朋友脾胃不好,不爱吃饭,也可以乌梅、山楂、炒麦芽一起煮汤,放点冰糖一起喝。小朋友的身体比较娇嫩,不能用一些特别苦的药。(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我一般给小朋友患者开药的时候,都喜欢用像乌梅、冰糖、山楂,再放上一些其他的中药材调和在一起。这样的小朋友就很爱喝,喝完了之后,饭量增大,体质强壮,同时味道还不错。所以,乌梅就有以上这样一些功效,成年人喝可以健脾开胃,同时可以收敛身体的热气虚火。
  所以,乌梅很重要。在这个芒种节气,我建议大家可以用乌梅,你去药店买就行。买回来那种乌梅黑黑的,一闻好像还有一股焦味。但是用水一煮就煮开了,煮开了之后酸味很重。放上一些冰糖,用乌梅和冰糖煮汤来喝,有很好的消暑、降温、开胃的作用。
  其它食材
  这个节气经常吃的还有黄瓜、木耳、绿豆、西瓜、冬瓜等食材。黄瓜可以清火。木耳可以清洗肠道,因为木耳里边有大量的纤维素。另外,从现代医学来讲,它里面有大量的纤维素。从中医学的眼光看来,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木耳又清肺的作用。
  再往后,我们看绿豆,绿豆皮是绿色的,芯是黄色的,所以绿豆煮开花之后,中间是健脾,表面的色青入肝,可以清肝火。如果这段时间火气比较盛,天天焦虑,生气的可以煮一些绿豆汤来清肝健脾、降温。西瓜按照中医学来讲,叫做天生的白虎汤,专门清肺热。西瓜尤其是一些脾胃寒的人尽量少吃。因为有点凉,吃完了之后容易拉肚子。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少吃一些,脾胃正常的人,尤其是天热的时候,多吃点西瓜。对于清热解暑非常有作用。
  芒种节气一直到夏至节气,这段时间正好是比较热,而且气压比较低,同时湿度比较大,这是芒种节气的一些饮食方面的养生方法。
  适量补充盐分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大家注意。芒种这个节气,乃至于整个夏季真正热的时候,是从这个时节开始热的。这时候一定要注意补充盐分,一定要适量,因为芒种之后,气温就会越来越高,人体的盐分就随着出汗逐渐开始流失。我们在喝水或吃饭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盐来补充身体的盐分。但是补充盐分的时候要适量,尤其是儿童不能过量。(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如果人体缺了盐,不仅我们感觉到饮食淡而无味。因为缺乏钠——人体肌肉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人的身体就会感觉到疲乏无力。有文字历史记载的朝代,比如商朝、周朝、汉朝一直到清朝,是不允许自己在市场上来销售盐的,盐是靠官方的力度来管控的。盐是老百姓一个必须的饮食,第二盐是需要经过国家调控的,那个时候的盐的产量不高。因此在这方面需要管控好。
  由此我们就知道盐很重要,要是缺了盐,人就会特别疲乏无力,甚至得病。现在问题是我们可能几块钱就能买到一袋盐。盐很容易获取,所以很多人对于盐可能摄入就会过多。摄入过多,就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我以前在《黄帝内经》的课里专门讲过,要是摄入盐太多,因为渗透压的原因,血液就会出问题,就会导致血压高,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进而也会加重糖尿病。盐分摄入太多,还会诱发支气管哮喘、胃炎、脱发这些疾病,还会导致容易感冒、体质下降。怎么样才算合适?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盐不应该超过6克。儿童应该按照体重相应的同比例减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说:"彭博士,没吃盐,做菜都不放盐了。"但是你别忘了,做菜是不放盐了,你是不是还吃咸菜了,吃腌菜了,吃咸鱼了,有的还吃虾酱,虾酱也特别咸,还有的人吃蘸酱,东北人的菜就蘸酱,还有酱油,这里边盐的含量都很高。
  我观察的患者群当中,北方人摄入盐的量就比较大,所以北方人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是根据盐摄入量的多少的地区来进行划分。现在有一个流行病调查就发现,摄入盐分特别高的地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就会比较高。所以我在门诊上也倡导老百姓要少吃盐,要控制盐,尤其是北方人,这是第一点。芒种节气,因为天气炎热出汗多,所以要适当的补盐。
  适量食用粽子
  第二个就是芒种时期,很快就到端午节了,按照以往的节气,这两个节气应该三、四天之内是重合的,就是芒种和端午这三四天内是重合的。但是今年特殊,今年是闰四月。我也顺便讲讲,就是到了芒种前后,现在就会看到市场上就有卖粽子的。
  粽子是一个很好的食物,粽子的原料是糯米,和包粽子的竹叶或荷叶共同组成。竹叶和荷叶都有清火利湿的功效。糯米可以健脾,放在一起就有清热祛火的功效,而且还可以预防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粉刺、痤疮等问题。这是从中药学的角度来看粽子本身的作用。
  如果想达到降火的功效,我建议最好选择以红枣或板栗为馅的粽子。因为红枣味甘性温,可以养血补气,健脾安神。栗子有健脾补气的功效。外面的粽叶,荷叶也好,竹叶也好,或是其它的叶,有的地区是用苇叶,就是"千金苇茎汤"里的苇茎,芦苇的叶来包的。糯米有清热的作用,二者合在一起,就有清热祛火的作用。配合上红枣,味甘性温,可以健脾养血安神,正好是一个搭配,对身体很好。
  但是因为糯米的粘性比较大,所以我不建议每次吃三四个、五六个粽子。用中医的眼光看,胃就腻住了。腻住了之后就容易腹胀。所以每次不要吃太多,根据自己的饭量,比如小粽子一次吃两个,大的粽子,一次吃一个或者半个就可以。尤其是小朋友,因为消化系统弱,不能多吃。
  但是小孩一般都喜欢这味道,所以大人要控制住孩子,不能吃太多粽子。老年人的脾胃消化弱,也不应该多吃。如果吃多了之后就会伤到脾胃。从中医眼光看来,就会产生湿腻,因为湿而导致的腻就会引起腹胀、腹泻,甚至是腹痛这种情况。即使是健康的人吃粽子也要少吃多餐,不是每次都吃的很多,要少量的吃,要是特别喜欢,一天分几次吃,每次吃的少一些。
  因为粽子里的膳食纤维素非常少,所以吃进去之后,就很容易造成肥胖或者便秘。因为碳水化合物多,碳水化合物进入身体之后,可以直接转化为脂肪。所以想减肥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你查一下糯米、红枣,它们的热量表,就会发现其实挺高的。所以要想减肥的同学要少吃一些。
  为了防止吃完粽子后,出现胃肠道的不适,吃完之后,可以配合一些汤水。比如早餐吃粽子的话,就可以熬一些冬瓜汤。冬瓜汤可以健脾利湿,再放点薏米,这样一顿早餐吃完了之后肠胃又舒服,还可以化湿、清火。再过一段时间可以吃些水果、蔬菜增加纤维的摄取,同时饭后半小时,一小时之后,因为血糖很快上来了。体内的血糖上来,你就可以运动了,多运动保持身体的营养均衡。(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在这里一定要提醒一下,就是糖尿病的患者尽量不要食用以红枣、豆沙等糖分含量较高的食材做的粽子。尤其是高血压的患者,要尽量少吃肉馅的,还有猪油和豆沙馅的粽子。这种粽子我确实很少吃。我的饮食习惯还是喜欢吃北方以红枣作为馅的粽子。我看到有些南方的粽子里面除了肉,居然还有鸡蛋黄,而且是咸鸡蛋黄。我觉得这口味有点太重,吃起来太腻。
  保护卫气
  芒种节气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是什么?因为天气热了之后,很多人喜欢光着膀子,光着脊梁,不穿上衣,这样容易导致身体受寒。因为夏季都开空调,寒风很容易进来。人进来之后,这时候出着汗,所有毛窍都打开了。寒气进来之后直中经络,比如吹一下午空调之后,整个后背颈椎难受,晚上就不舒服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感觉整个后背僵硬,胳膊也酸痛,这就是受了风寒。
  我们知道皮肤附着在人体表面,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代谢等多种功能。人体皮肤上有几百万个汗毛孔,每天排汗约1000ml,每毫升汗液在皮肤表面可以带走246焦耳的热量。当外界的气温超过35度的时候,人体的散热主要依靠皮肤的汗液蒸发。但是,在芒种节,一直到夏至,再到小暑、大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就徘徊在35度左右,这时候皮肤就开始作为一个主要的散热途径。(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一定要注意皮肤作为主要散热途径的时候,身体就很容易炎热。有些人就在家里,开着空调,光着膀子,就容易受寒,所以这块一定要注意。即使特别热的时候也要穿一些棉质的衣服,让皮肤与外界之间有一层微薄的空气层来保护身体,中国古人把这一层叫做卫气。
  中医学经常讲气,很多人不理解,又是卫气,又是营气,又是宗气,又是元气,又是真气。卫气是什么意思?其实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身体表面的一层保护膜,让外界的邪气不容易侵害,这就是卫气。所以我们身体要穿一层衣服,把这层膜保护好,不让外邪入侵。
  勿受寒凉
  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现在整个夏天都需要注意的,就是空调房一定不要待的时间太长。因为在空调房里,氧气容易缺乏。再者就是在空调房里,身体的产热散热功能会失调,同时气比较闷,氧气缺乏而且容易污浊,这样就容易得空调病。所以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里,要经常出去活动,开窗通风。夏季空调房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6到28度之间比较合适。(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要是太低的话,对身体也不好,容易导致寒病,太高容易中暑。所以温度调节很重要,就是26到28度之间。如果大家在空调房时间太久,一定要定期的通风换气。一般来讲,超过2个小时就要开窗户,通气十几分钟,然后再把窗户关上。这是对于身体很好的保护。
  我们知道南方的城市,有好多人长期生活或工作在空调房里。我建议这部分人,每天至少要在户外活动,或者运动,或者是走路,或者是买菜,或者是坐公交车等。就是在户外活动要3小时以上。不要长期在空调房里,尤其是从中医学的眼光看来,在户外活动要超过4小时或5小时更好。为什么?因为夏天本来就是应该多出汗排毒,现在医学叫排毒,其实中医学不叫排毒。
  中医学叫做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夏天的时候要养阳气,要出汗,要让身体的杂质往外排一排,排排浊气,这样对整个身体的清理也是非常有作用的。千万不要整个夏天一滴汗都没出,天天在空调房里,出门就坐车,下车就进公寓,全是冷的环境。这样就很容易作病,作下湿病,还有寒病。
  踩踩鹅卵石
  还有一个养生小提示,就是我们夏天特意光脚在草地上或鹅卵石地上散步。在草地上或者是鹅卵石地上散步的时候,可以使更多的血液回到心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同时脚底刺激之后,有助于缓解我们的精神,减少忧郁和压抑的情绪。因为足底有很多反射区,我们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反射区。因此它可以提升免疫力,提升五脏的元气。所以我特别建议有条件的听众朋友,在天气比较好,温度比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光脚在草地上走路。(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小区里边一般都有鹅卵石铺的路,你也可以光脚在上面踩一踩。有的家庭买了这种鹅卵石垫,铺在地上,因为家比较大,铺在地上天天踩在上面。踩在上面其实就是进行了足底按摩,足底刺激比较到位,血循环好了,可以引火归元。让头上的,上焦的火引入归藏到足底,归藏到丹田、涌泉,归藏到肾。对于身体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从中医的眼光看是引火归元,让水火既济。这样一来,有助于睡眠,有助于休息。
  以上就是芒种节气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要注意。同时祝愿大家在芒种节气身心健康,平安喜乐。
  谢谢大家,我们下个节气,再见。
  【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芒种时节"】(更多精彩,下一节气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金元四大家代补土派代表李东垣之二东垣老人李先生,名杲,字明之。他的祖先世代住在真定路,家里非常富裕。金朝大定初年,朝廷对真定和河间两路的户籍进行了核对,结果显示出他家的财富在两路当中居于首位。李先生幼年的时候,就食养学院吃货看过来!女人这样吃,远离肤色暗沉长斑气色差嗨大家好,又到了食养学院时间!自从开始说气血,可能内容稍微难啃了点,天天给大家灌输中医理论(因为真的很重要!)画风逐渐玄学,所以,今天决定落地到不能再落地直接上食谱!搞不懂理论,直价格在一万一次的PETCT,老百姓用做吗?这3种人务必要考虑清楚PETCT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但它在医学领域中是非常普遍的,并且对于身体健康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还需要大家好好提前理解下。还有的人对PETCT一知半解,知道一些却不历史上的今天1965年5月7日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去世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3月12日出生,福建省武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39年在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5田国良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7月5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田国良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认真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古江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要求,开展集体研讨,交父亲节到了,送给父亲一份特别的礼物,身体健康有这样一个人,他可能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每个月仅用那几千块钱的工资,撑起了一个家。有这样一个人,他可能整天忍着别人的嘲笑,每天热的汗流浃背,只为了给你准备一个漂亮的书包,让你开开心人最佳的理想身高是多少?如果超过范围会影响寿命?答案来了说到身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高越高,即使是1米8也能够当模特,对于高个子的父母来说,更希望能够生出大高个宝宝,但不得不说的是,身高七分天注定三分靠后期培养。最近,关于身高还有这样的同样是光疗,308与311到底哪个治疗白癜风更胜一筹?白癜风的治疗一直是患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目前治疗白癜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光疗是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的一种。常见的光疗手段有美国308nm准分子激光和德国311窄谱UVB紫外线光疗,二这4个部位最容易出现白癜风,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呀白癜风是一种黑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是不限部位的,白斑可以出现在身上任何部位,上到头皮下到脚趾,真是防不胜防。但总体相比较而言,这4个部位是最容易出现白癜风的。1。面颈部手部面白癜风快恢复时先别高兴得太早,还需做好这3点祛白是一场持久战,其中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看到白斑一点点复色,直至快要恢复,患者是多么高兴。可是想要治愈白癜风,彻底摆脱白斑困扰可不能高兴得太早了,做不好这3点,最后恐怕要空欢月经崩漏?越婢加术汤合越鞠丸能治愈?医生你不信,反正我信了导读北大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315期妇产科普排位赛今天是2021年数伏的第二天,昨天科普内容分享的上海名中医王氏女科第19代传人王辉萍从根论治月经失调的中医学术思想,是不是听
吃出来的高血脂,那就吃回去吧,这份秘籍一定要收藏高血脂的病人怎么吃,听听专家怎么说!生活水平提高,血脂水平也随之提高!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其中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高甘医学生都说儿科补液很难,看看我心得总结一句话临床评估很重要。一内容水平衡,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如果有休克,先扩容,半小时输完,输完后再评估。电解质正常值及补充电解质剂量表二补液治疗三定原则定速定量,定性。每天补液量累积如何正确对待癌症患者吞咽困难?许多癌症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发生吞咽困难。大部分患者会认为,吞咽困难是受癌症治疗的影响。等治疗结束吞咽能力就可以恢复啦。事实却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其实吞咽困难分多少级?临床上将吞咽困难分成了七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吞咽困难严重程度7级病人进食喝水没有困难,不需要康复治疗。6级病人进食时需要改变食物的形态,如因咀嚼不充分则需要吃软食,没有误咽现象。5级化疗后吃不下饭,该如何是好?化疗既杀死了癌细胞,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正常细胞。这一遭事给化疗病人带来了不少痛苦,身体衰弱免疫功能降低,更令人担忧的是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吞咽困难,吃不进饭伴随着整个治疗期间。可知,在未来人类会进化成什么样?研究者很丑,但不怕车祸笔者东邪汽车已经诞生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给人们出行创造巨大方便的同时,也酿成了不少交通事故。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发生车祸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如何提升病人的营养?肿瘤是属于极度消耗性疾病,在医院可以看到,晚期癌症患者大多都骨瘦如柴,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不仅存在肿瘤消耗,还存在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国外研究报告显示40到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想减肥?喝水呛咳?每天9杯水轻松瘦身说到减肥,那自然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今天告诉大家一种比较简单的减肥的办法。研究显示,原来喝水能减肥,而且只要喝对了,不用运动节食也能瘦。下面就来教你如何喝水减肥,每天喝多少水才能减你还在为了吃药片吞不下而苦恼吗?感冒发烧,各种大大小小的药片难以下咽。不如随身带和药顺,只需一步轻松搞定,给自己和家人更细致的呵护。宝贝生病,医生的处方上竟然写着12片!老爸最近吞咽有些困难平时常吃的药片对他来说老年人进食需注意这几点老年人消化功能降低,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器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体魄,老年人的饭菜应该进行特殊制作,使其具备八个特点,这就是要香要好,要杂要少,要细要烂,要热要每次吃完饭嘴巴有食物残渣,好尴尬怎么办?可能是吃的食物不对当你吃东西吞咽困难容易呛咳的话,食物这样制作更容易下咽!感觉每次吃东西都会有种吞完之后,喉咙感觉还有东西没吞干净的感觉,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您觉得吃东西不好下咽且容易有粘滞感,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