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药到底如何熬才能发挥中药最好的效果

  中药汤剂的煎服法,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明代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指出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着名医学家徐灵胎也曾有"煎药之法,最宜讲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的论述。然而,笔者在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的患者对于中草药煎服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因此,笔者在综合考虑传统煎服方法与当代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就中药煎煮这一临床上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作出浅论。
  1、煎药用具
  古代有"银者上,磁者次之"的说法。结合现代生活实际,多提倡以"砂锅""瓦罐"为最佳材料,禁用铁器、铝制器具,避免药物在高温环境下与铝铁等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性。
  2、煎药用水
  古人用流水、雨水、泉水、酒等作为煎药用水,认为其具有不同的属性,应区别取用于不同体质的病人。但实际生活中,已很难做到。一般认为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等均可作为煎药用水。
  3、煎药火候
  古人提出"武火""文火"之分,先用武火迅速煎沸,沸后改用文火慢煎,保持微沸状态,以利药物有效成分的缓慢析出。
  4、煎药方法
  煎煮前应将药物布于冷水中浸泡30min,以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 冬日应以温水浸泡)。加水量应视药量、药物质地而定,一般以药物在砂锅内平摊后,没过药物平面3-5cm为宜。实际生活中,如药物大多为根茎叶花,加水后,药物会漂浮于水面难以界定加水量,因此有学者在结合古代与现代对煎药用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药水比为 1:7比较合适,煎好后药量为水量的1/3-1/2。此外,冬天煎药时,应该注意加温水泡煎,以免煎煮时间太长,使药物有效成分耗散,其余季节均应以凉水泡煎。浸泡用水应直接用以煎药,不应换水,以免造成有效成分的浪费。煎煮时,应先大火煮沸(约 15min) ,后改小火慢煎保持微沸(约30min)。当然,还应视实际情况和所煎煮药物性味的不同而定,如不慎将药物煎焦煳,应弃之另煎,薄荷等芳香轻清之品应适当减少煎煮时间,滋补厚腻药物应文火久煎。煎煮过程中可适度搅拌,以防煳锅,但切忌频频揭盖,以防挥发性成分的丢失。尤应指出的是,临床中,常常会有葱、姜、蒜、大枣等药物,患者可能家中自备,此时临床处方中如没有标注,患者家中自煎时应不要忘记将此类药材置入同煎,以免影响药效。
  5、特殊煎法
  (1)先煎
  介壳矿物类药物(如鳖甲、龟甲、龙骨、牡蛎等) ,因难以析出有效成分,故应于其他药物煎煮之前打碎先煎,沸后再煎煮 20min左右,再下入余下药物同煎; 有毒药物(如川乌、草乌、生附片等)应先煎减毒。值得指出的是,临床中很多患者在先煎时,即加入大量水,待先煎药物沸后 15min 即加入剩余药物群煎,这种煎法不利于后下的群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笔者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可将先煎改为另煎,先煎药物可单独少量水长时间煎煮后,再兑入群煎药物中混煎。
  (2)后下
  多为芳香轻清易挥发之品(如薄荷、藿香等)及有效成分不适宜久煎的药材(如钩藤、大黄等) ,一般煎煮时间约 5min 即可。但后下药物的煎煮时间又不尽相同,如薄荷煎煮 10min 左右其有效成分即已挥发,钩藤用于降压时不宜超过20min,否则会破坏其降压成分钩藤碱,大黄用于攻下时其有效成分大黄甙加热超过 10min 也会分解。故此类药物后下的时机应视不同药物而定。
  (3)包煎
  多为带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等) ,细小颗粒药物(如海蛤粉、海金沙、车前子等)及某些质地轻浮的药物(如蒲黄等) 。为防止此类药物煎煮时浮于水面致煎煮不充分或煎煮时煳锅,或煎煮后细小微粒对咽喉产生过大刺激,临床上多用纱布单包再煎。
  (4)单煎
  某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羚羊角等)可切片单煎后再与群药合煎,以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析出,避免浪费,也可用于单独服用。
  (5)烊化
  胶质黏性大及某些易于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等)应单独融化后,与药汁混合均匀服用。
  (6)冲服
  一些贵重药材(如三七粉、羚羊粉等),临床多炮制为粉末状,可直接冲水服用,以利于吸收,避免浪费。
  6、煎煮次数
  临床上关于煎煮次数尚不统一,以煎煮2次为多。笔者以为,中药煎煮次数以3次为宜,尤其是含有较多矿介类药物时更为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平均每煎1次药,药物的光密度下降45.7%,即每煎1次药,可得有效成分约45%。那么,在保证最大有效成分提取和最低人力物力资源耗损的综合考虑下,煎煮3次为宜,可提取药物有效成分中近 85% 。实际生活中,应将3次煎煮的溶液混合均匀,使药物有效成分均衡,分次适量服用。
  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
  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煎药前需不需要浸泡?需要!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煎药需要多少水量?
  水应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煎药应掌握什么样的火候?
  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大火),沸后改用文火(小火)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
  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
  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药应需要多长时间?
  各不相同
  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治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
  可以煎煮多少次?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2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30%-55%,补益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次为佳。
  煎好的药液最好立即滤出,每剂约50-200ml,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大火浓缩后再服用。最好当天煎制,当天用完。如果是代煎的真空包装汤剂,根据代煎真空包装的提示,冰箱冷藏尽快服用完毕。

杨梅放冰箱保鲜可以放多久?杨梅放冰箱还能泡酒吗壹健康经验杨梅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很多人日常都喜欢吃杨梅,杨梅放冰箱保鲜可以放多久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杨梅放冰箱保鲜可以放多久12天。杨梅中含有丰富的水分糖类物质,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买九种体质怎么调理?药膳专家来告诉你吃什么?(1)甄嬛传的养生美食桂花口味最得宠一碗桂花藕粉羹不仅作为早餐,更是下午茶时的最佳饮品。甄嬛传剧中沈眉庄所做的藕粉桂花糕浣碧腌制的桂花蜜饯,都很适合春季食用。桂花性属温和,有散寒破结化痰分享一个骨折的食疗小秘方三七鸡骨汤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骨折后的食疗秘方,这个秘方是我的偶像罗大伦博士家传的秘方,罗博士家世代中医,他们一直用这个食疗的方子调理骨折的患者,效果非常好,骨折时,每天喝这个三七鸡骨汤,会加香蕉对于缓解便秘并没有很大的效果,规律进餐适当运动更重要香蕉被认为是通便之物,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润肠通便。但其实它的膳食纤维含量在常见水果中仅为中等水平,并没有苹果梨枣猕猴桃石榴等含量高。所以香蕉对于缓解吃得越少活得越久,这是真的吗?确有其事,有科学依据的,2种节食方法了解一下妈,你就再吃一口吧,养生怎么能靠节食呢?况且你就吃两口米饭,这和绝食没有两样了呀!方方着急地劝道。不能吃,只有节食才能长寿,最好能够光喝水不吃饭,我这还放松了呢!方方的母亲一脸坚决长期服用降压药,身体发生这5个变化的概率会提高,了解一下高血压是常见的三高疾病之一,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人群也越来越多,且患上高血压的人群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高血压的出现一方面与遗传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祛除口臭的六款养生茶,赶紧收藏起来说到口臭,很多人会捂住口鼻,口臭不但让别人为难,也让自己尴尬。试想一下,口腔呼出的气体发出难闻的气味,别人还怎么敢靠近。尤其是人在睡醒之后,口臭就会特别明显。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就萝卜消积滞,化痰热萝卜是一种在餐桌上十分常见的食物了,大家应该也都听过萝卜的保健作用,像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等说法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萝卜的全身都能入药,萝卜籽就是中药中的莱菔子,莱菔子味有一个清宫食方,专给气虚的懒人充实元气大火食气的夏天越演越烈,你气虚了吗?湿伤脾热耗气出汗伤津底子虚的人,一到夏天,气血值明显不足。每天酸懒酸懒的,身子重,做啥都提不起劲儿我妈说我懒,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气虚!有个小食中医后背是阳气之镜,两味药,让后背守住阳气大家好,我是你们中医,小药。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时,我听大人说过一句话,人的背后,就是一片海。什么是海呢?后来我学了中医后,才明白其中这个道理,这句话指的是阳气之海。体内的阳气足补钙通过喝牛奶酸奶奶酪,哪个更好?牛奶虽然不是含钙最高的,但是牛奶中的钙特别容易让人们吸收,只有钙被人体吸收了,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总体来说,三种奶制品的钙含量都不低,可以作为补钙的途径。牛奶是最常见的乳制品了,纯
今日霜降,这小人参与菌菇焖一锅,滋润妥帖,家里做菜别错过今日霜降,这小人参与菌菇焖一锅,滋润妥帖,家里做菜别错过。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逐渐由冷为寒,开始降霜,秋霜落在草木山石之上,在我们这里叫做打霜。民间早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秋后多吃如意菜,便宜营养高,搭配2样食材做菜,舒坦喷喷香秋后多吃如意菜,便宜营养高,搭配2样食材做菜,舒坦喷喷香。一场秋雨,一朝寒。十月里就进入深秋了,天气寒凉渐重,大家外出时记得添加些衣服,饮食上最好少凉多热,即便是家常便饭也要吃口热秋天趁萝卜便宜,腌成小菜存起来,喝粥吃面条搭配特方便,收藏好秋天趁萝卜便宜,腌成小菜存起来,喝粥吃面条搭配特方便,收藏好。头伏萝卜末伏菜,中伏荞麦熟得快,说的是伏天里下地种植萝卜,当秋天树叶飘黄,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脆生生,水灵透心白的秋豆腐泡和油菜这样焖,连汤汁也不剩,入味好吃比肉香,做法很简单豆腐泡和油菜这样焖,连汤汁也不剩,入味好吃比肉香,做法很简单。豆腐,真是卤水点石膏化腐朽为神奇,一个对的时间遇见了一个对的巧合,从此我们的餐桌上就时常见到它的身影。当代大饕汪曾祺老冬天,这百菜之王正当季,和肉片搭配这样做,鲜香爽口好滋味冬天,这百菜之王正当季,和肉片搭配这样做,鲜香爽口好滋味。北风吹,白菜俏。一到冬天,北方很多地区就要忙活着囤菜,即使现在大多数食材能随吃随买,但囤菜好像成为了入冬的仪式感,不少地方入冬后,这食材可隔三差五吃,和香肠一炒鲜香入味,遇上了别手软入冬后,这食材可隔三差五吃,和香肠一炒鲜香入味,遇上了别手软。四季之中,绿色蔬菜向来很受欢迎,特别是生菜,茼蒿,油麦菜等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而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道家常菜,所选用的1把增智菇配4个鸡蛋,香嫩好吃比肉香,5块钱做一盘家常菜1把增智菇配4个鸡蛋,香嫩好吃比肉香,5块钱做一盘家常菜。天冷,又到了吃火锅麻辣烫的季节,众多配菜里,有一种食用菌可少不了,它就是金针菇。金针菇白嫩细腻,味道鲜美,有清香扑鼻的特点8种北京小吃,老北京人起码吃过5种,外地游客没吃过3种算白来8种北京小吃,老北京人起码吃过5种,外地游客没吃过3种算白来。北京,被称为小吃之都,这里汇集了汉,回,满,蒙古等各民族的风味小吃,更有很多曾经的宫廷小吃也在民间流传,可谓花样繁多,入冬后,香菇搭配豆腐这样做,随吃随取,存起来炖菜煮汤方便省事入冬后,香菇搭配豆腐这样做,随吃随取,存起来炖菜煮汤方便省事。入冬后,万物敛藏,吃点带汤汤水水的热菜是最合适不过了。每到这时小编就会备些存货,等到天气逐渐冷了起来,这些存货就可以用食用油该怎么挑?别管价格贵贱,看清4点,买好油做菜喷喷香食用油该怎么挑?别管价格贵贱,看清4点,买好油做菜喷喷香。食用油作为我们厨房烹炒煎炸的主角,它的作用可谓是很大了,它能使饭菜保持或鲜嫩,或酥松香软,或色泽油亮,或香味浓郁,改善菜肴天冷,这水中参别放过,简单做就好吃,汤汁也不剩,稳稳入冬天冷,这水中参别放过,简单做就好吃,汤汁也不剩,稳稳入冬。随着深秋里越来越冷,立冬时节也快要来了。立冬处于秋去冬来之时,北风凛冽,冷空气频繁南下,有些地方伴随着雨水风雪更是加快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