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药茶大全散寒,清热,消食,化瘀(收藏备用)

  温热散寒药茶大全
  【附子茶】
  原料:制附子1.5g、红茶3g。
  用法:先将附于置于2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30分钟,再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回阳救逆,散寒除湿。
  用途: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阴毒寒疝;中寒中风;风湿麻痹;久漏冷疮;阳痿。
  来源:《纲目》。
  【附子姜甘茶】
  原料:制附子1.5g、干姜3g、甘草3g、红茶3g。
  用法:先将附子、干姜、甘草置于25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30分钟,再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回阳救逆。
  用途:阳气虚衰,四肢厥冷、畏寒倦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所致的虚脱、血压下降者。
  来源:《伤寒论》。
  【干姜茶】
  原料:干姜10g、红茶3g。
  用法:用干姜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用途:心腹冷痛、肢冷、吐泻;寒饮咳喘;风湿寒痹;阳虚吐血衄血下血。
  来源:《医学入门》。
  【干姜红糖茶】
  原料:干姜5g、红糖10g、红茶3g。
  用法:用干姜、红糖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胃止呕。
  用途:外感风寒或脾胃受寒,恶心呕吐。
  来源:传统药茶方。
  【止逆茶】
  原料:干姜5g、甘草3g、红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寒化浊。
  用途:头目眩晕吐逆。
  来源:《传信适用方》。
  【干夏茶】
  原料:干姜5g、半夏3g、人参2g、红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呕。
  用途:妊娠呕吐不止。
  来源:《金匮要略》。
  【断红茶】
  原料:干姜5g、当归3g、阿胶3g、蒲黄3g、柏叶3g、红茶3g。
  用法:将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血。
  用途:呕吐、下血。
  来源:《观聚方要补》。
  【干姜苓术茶】
  原料:干姜5g、茯苓3g、白术3g、甘草3g、红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肾化气行水。
  用途:肾著之病,身重水肿、腰中冷、不渴、小便利。
  来源:《金匮要略》。
  【干姜大黄茶】
  原料:干姜5g、大黄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脾清胃。
  用途:寒热互结所致胃脘痛、吞酸、嗳气、肠鸣、冷泄。
  来源:传统药茶方。
  【茴香茶】
  原料:茴香5g、红茶3g、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肾散寒,和胃理气。
  用途:少腹冷痛;寒疝;肾虚腰痛;胃痛;干湿脚气。
  来源:传统药茶方。
  【茴杏茶】
  原料:茴香5g、杏仁3g、葱白3g、花茶3g。
  用法:用茴香、杏仁的煎煮液200ml,泡葱白、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
  用途:小肠(腹)气痛不可忍。
  来源:《续本事方》。
  【茴枳茶】
  原料:茴香5g、枳壳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气。
  用途:胁下疼痛。
  来源:《袖珍方》。
  【茴楝茶】
  原料:茴香5g、川楝子2g、木香2g、吴茱萸1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理气消疝。
  用途:寒疝疼痛。
  来源:《医方集解》。
  【茴苍茶】
  原料:茴香5g、苍耳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消肿。
  用途:睾丸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茴桂茶】
  原料:茴香5g、肉桂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补肝肾,散寒通经。
  用途:寒疝腹痛、睾丸偏坠或胀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茴椒茶】
  原料:茴香5g、蜀椒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散寒滞止痛。
  用途:睾丸偏坠冷痛;睾丸鞘膜积液;肾结石、肾积水出现腰冷痛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艾叶茶】
  原料:艾叶5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理气止血,安胎。
  用途: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月经不调;胎动不安。
  来源:传统药茶方。
  【艾陈茶】
  原料:艾叶5g、陈皮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脾散寒。
  用途:下痢腹痛,睡卧不安。
  来源:《圣济总录》。
  【艾姜茶】
  原料:艾叶5g、干姜3g、花茶3g。
  用法:用艾叶、干姜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散寒。
  用途:寒冷下痢脓血、腹痛。
  来源:《世医得效方》。
  【艾胶茶】
  原料:艾叶5g、阿胶3g、干姜3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散寒。
  用途:妇女崩中,连日不止。
  来源:《养生必用方》。
  【艾蒲茶】
  原料:艾叶5g、蒲黄3g、蒲公英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清经,止血。
  用途: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艾术茶】
  原料:艾叶5g、苍术3g、白术3g、归身3g、砂仁3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
  功能:温经除湿止带。
  用途:妇女白带淋沥。
  来源:《本草汇言》。
  【艾神茶】
  原料:艾叶5g、茯神3g、乌梅2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养阴敛汗。
  用途:盗汗不止。
  来源:《纲目》。
  【丁香茶】
  原料:丁香2g、花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暖肾,降逆;抗菌,驱虫,健胃,止牙痛。
  用途:呕吐、呃逆;心腹冷痛;泻痢;疝气;牙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丁香柿蒂茶】
  原料:丁香1g、柿蒂2g、花茶3g。
  用法:用丁香、柿蒂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气降逆。
  用途:外感寒邪咳噫不止、哕逆不定。
  来源:《简要济众方》。
  【丁半茶】
  原料:丁香1g、半夏3g、花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止呕。
  用途:小儿吐逆。
  来源:《百一选方》。
  【肉桂茶】
  原料:肉桂2g、花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元阳,暖脾胃,除冷积,通血脉;镇静,降压,杀菌。
  用途:肢冷、神衰、腹冷泄泻;经闭;阴疽流注;慢支炎;腰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肉桂良姜茶】
  原料:肉桂3g、高良姜2g、当归1g、厚朴2g、人参1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散寒。
  用途: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思饮食。
  来源:《圣惠方》。
  【桂萸茶】
  原料:肉桂3g、吴茱萸2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
  用途:寒疝腹冷、来往冲心腹痛。
  来源:《姚僧坦集验方》。
  【肉桂杜仲茶】
  原料:肉桂3g、杜仲2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肝肾,祛寒止痛。
  用途:真寒腰痛、阴囊缩、身战栗。
  来源:《会约医镜》。
  【肉桂黄连茶】
  原料:肉桂3g、黄连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脾,清胃。
  用途:寒热互结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
  来源:《普济方》。
  【乌药茶】
  原料:乌药5g、红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止痛,理气开郁。
  用途:寒疝;宿食不消、反胃吐食;脚气;小便频数。
  来源:传统药茶方。
  【乌归茶】
  原料:乌药3g、当归2g、香附2g、川芎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气,和血。
  用途:产后血气不和腹胀痛。
  来源:《本草切要》。
  【乌升茶】
  原料:乌药3g、升麻2g、花茶2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升阳。
  用途:小肠疝气、睾丸坠痛。
  来源:《孙天仁集效方》。
  【乌威茶】
  原料:乌药3g、威灵仙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通经,舒筋活络。
  用途:跌打损伤、背部伤尤宜。
  来源:传统药茶方。
  【参桂茶】
  原料:人参2g、肉桂4g、黄芪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温中。
  用途:气血素亏,复因劳碌伤气,腰膝酸沉、肢软气短。
  来源:传统药茶方。
  【和胃茶】
  原料:陈皮2g、木香1g、生姜2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胃温中。
  用途:脾胃气道欠和,食后腹中微疼。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桔红姜茶】
  原料:桔红2g、生姜2g、红糖5g、红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胃止呕。
  用途:胃气失和,呕吐恶心。
  来源:传统药茶方。
  清热泻火茶大全
  【金银花茶】
  原料:金银花5g、绿茶3g。
  用法:将金银花和绿茶置于茶杯中,用15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饮用,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能:清热,解毒;抗菌。
  用途:外感发热;慢性肠炎;肺炎;扁桃体炎;肾炎;夏季热盛时饮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银花清利茶】
  原料:金银花15g、白糖10g。
  用法:饮用时加入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
  功能:清热止痢。
  用途:赤白痢、大便中挟脓血。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
  【金芪花茶】
  原料:黄芪5g、金银花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能:益气托毒解毒。
  用途:疮疡肿毒的疮口久不愈合;慢性肾炎;慢性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金银菊茶】
  原料:金银花5g、菊花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分二、三次饮用。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慢性肝炎;眼部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金天茶】
  原料:金银花5g、天花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途:肝经热盛口苦咽干、黄疸。
  来源:传统药茶方。
  【金银甘茶】
  原料:金银花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凉血,调和胃气。
  用途:疮疡;热病;咽喉肿痛;肺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金翘茶】
  原料:金银花5g、连翘3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透邪。
  用途:外感发热;炎症;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银归茶】
  原料:金银花5g、当归3g、绿茶5g。
  用法:将金银花、当归置于锅内,用250ml水煎煮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用途:痈疽肿毒。
  来源:《洞天奥旨》。
  【金花茶】
  原料:金银花10g、茉莉花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外感发热;肠炎;痢疾;麻疹;腮腺炎;外伤感染。可预防中暑、风热感冒。
  来源:《滇南本草》。
  【连翘玉茶】
  原料:连翘10g、玉竹3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节;抗菌。
  用途:外感热病;斑疹;疮疡;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翘风茶】
  原料:连翘5g、防风3g、栀子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可冲泡二、三次饮用。
  功能:清热疏风。
  用途:一切外感热病。
  来源:《类证活人书》。
  【连翘茶】
  原料:连翘2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沸后5分钟泡茶即可,频频饮至味淡为止。也可直接用200ml开水冲泡饮用。
  功能:解毒散结。
  用途:赤游癍毒;急性肾炎;紫癜。
  来源:《玉樵医令》。
  【翘英茶】
  原料:连翘5g、蒲公英3g、川贝母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前三味药至沸后5分钟即可泡茶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用途:乳痈乳核等乳房疾病。
  来源:《玉樵医令》。
  【翘瞿茶】
  原料:连翘5g、瞿麦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消瘀。
  用途:瘰疬结核不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
  【翘柏茶】
  原料:连翘5g、黄柏1g、甘草3g、绿茶3g。
  用法:将连翘、黄柏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消火。
  用途:口舌生疮、口腔溃烂肿痛。
  来源:《玉樵医令》。
  【黄芩茶】
  原料:黄芩6g、绿茶3g。
  用法:将黄芩用2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降压、利尿,利胆解痉,镇静。
  用途:热病烦躁;湿热泻痢、黄疸;热淋;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肝炎;肾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芩竹茶】
  原料:黄芩5g、竹叶5片、人参3g。
  用法:加适量白糖,用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小儿心热夜啼惊啼。
  来源:《圣济总录》。
  【芩葶茶】
  原料:黄芩5g、葶苈子3g、绿茶3g。
  用法:将黄芩、葶苈子用250ml水煎开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祛痰。
  用途:支气管炎;肺热咳嗽、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芩芍茶】
  原料:黄芩5g、芍药3g、甘草3g、大枣2枚、茉莉花茶3g。
  用法:将黄芩、芍药、大枣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茉莉花茶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止痢。
  用途:腹痛、下痢。
  来源:《伤寒论》。
  【黄芩清畅茶】
  原料:黄芩20g、绿茶5g。
  用法:黄芩水煎沸后,冲泡绿茶,日服三次,也可用200ml开水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止淋。
  用途:热淋、小便赤热灼痛;妇女血崩。
  来源:《千金翼方》。
  【芩芷茶】
  原料:黄芩5g、白芷5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疏风。
  用途:风热所致眉眶痛;头痛。
  来源:《丹溪心法》。
  【芩冬茶】
  原料:黄芩5g、麦门冬茶3g、绿茶3g。
  用法:加适量蜂蜜,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产后伤阴津口渴不止。
  来源:《杨氏家藏方》。
  【黄连茶】
  原料:黄连0.5g、绿茶5g、白糖1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解毒,燥湿,杀虫;抗菌。
  用途:热病心烦、发烧;菌痢;咽喉肿痛;目赤;口腔溃烂。
  来源:传统药茶方。
  【连甘茶】
  原料:黄连0.5g、甘草5g、朱砂2g、绿茶3g。
  用法:将黄连、朱砂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和绿茶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心除烦。
  用途:心烦、心热;热病呕吐。
  来源:《仁斋直指方》。
  【连心茶】原料:黄连0.5g、肉桂心3g、茉莉花茶3g。
  用法:加适量白糖或蜂蜜,用200g开水冲泡,冲饮至味淡。
  功能:交通心肾。
  用途:心肾不交怔忡无眠。
  来源:《四科简效方》。
  【连夏茶】
  原料:黄连0.3g、半夏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呕。
  用途:热病呕吐、小儿胃热吐乳。
  来源:传统药茶方。
  【连梅茶】
  原料:黄连0.5g、乌梅2枚、绿茶3g。
  用法:黄连、乌梅二药共煎汤,以汤泡茶5 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除烦止痢。
  用途:心火热盛、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痔疮;湿热泻痢;急慢性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连知茶】
  原料:黄连0.5g、知母3g、绿茶3g。
  用法:将黄连、知母用200ml水煎开后,冲泡绿茶即可。可加适量冰糖。
  功能:清热除湿,养阴降火。
  用途:阴虚火旺所致低热、盗汗、咳血、遗精;甲亢;肾炎;糖尿病;尿血等。
  来源:传统药茶方。
  【黄柏茶】
  原料:黄柏0.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解毒;抗菌,降压。
  用途:热痢、泄泻;黄疸;淋浊;痔疮;便血;赤白带下;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赤柏茶】
  原料:赤芍3g、黄柏0.5g、绿茶3g。
  用法:将赤芍、黄柏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痢。
  用途:小儿热痢下血。
  来源:《阎氏小儿方论》。
  【苍柏茶】
  原料:苍术3g、黄柏0.5g、绿茶3g。
  用法:将苍术、黄柏用250ml水煎煮沸后泡茶。也可直接冲泡,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
  用途:湿热所致关节疼痛;菌痢;肝炎。
  来源:《丹溪心法》。
  【知柏茶】
  原料:知母3g、黄柏0.5g、茉莉花茶3g。
  用法:将知母、黄柏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茉莉花茶5 10分钟即可。可分数次饮。
  功能:清热除湿、养阴降火。
  用途:痢疾;遗精;赤白带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柏砂茶】
  原料:黄柏0.5g、砂仁3g、甘草3g、红茶3g、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柏、砂仁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白糖、红茶5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和中养胃。
  用途:心烦、盗汗;脾胃不适、泛酸、呕吐;慢性肠炎;胃炎。
  来源:《奇效良方》。
  【大黄茶】
  原料:大黄1g、红茶5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抗菌,抗肿瘤。
  用途:实热便秘;痢疾初起;痈疡肿毒;阳黄;水肿;淋浊;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胆囊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大芍茶】
  原料:大黄1g、白芍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缓急止痛。
  用途:里热盛腹痛、泄痢;大小便不通。
  来源:《千金方》。
  【大黄牡丹茶】
  原料:大黄1g、牡丹皮3g、桃仁3g、茉莉花茶3g、白糖适量。
  用法:将大黄、牡丹皮、桃仁用300ml水煎沸5分钟后,冲泡茶、糖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热解毒,消痈排脓。
  用途:肠痈;少腹肿痞。
  来源:《金匮要略》。
  【大黄生地茶】
  原料:大黄1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生津。
  用途:虚劳呕吐;热病津伤口烦渴。
  来源:《千金方》。
  【大黄枳芍茶】
  原料:大黄1g、枳壳1g、白芍1g、栀子1g、黄芩1g、绿茶6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大黄、枳壳、白芍、栀子、黄芩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泻火理气止痛。
  用途:目赤热肿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痛便秘。
  来源:《圣济总录》。
  【黄石茶】
  原料:大黄1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透邪除烦。
  用途:外感热病;流感;小儿痄腮肿痛;咽喉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大甘茶】
  原料:大黄1g、甘草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泄胃热,和中健胃。
  用途:胃热呕吐;急性肾功衰。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大芷茶】
  原料:大黄1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胃除积,消肿止痛。
  用途:头面、背部疮疡肿毒;便秘;头热昏痛;眉棱骨痛;鼻渊。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大青叶茶】
  原料:大青叶5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
  用途:热病烦渴;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黄疸;口疮;痈疸肿毒;肺炎;急性肠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大青甘茶】
  原料:大青叶5g、甘草3g、淡豆豉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透邪除烦。
  用途:热病发斑疹;心烦口渴。
  来源:《补缺肘后方》。
  【大青菌茶】
  原料:大青叶5g、茵陈3g、秦艽3g、天花粉3g、绿茶6g。
  用法:将大青叶、茵陈、秦艽、天花粉用350ml水煎煮沸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
  用途:黄疸、急性传染性肝炎。
  来源:《方脉正宗》。
  【大青地茶】
  原料:大青叶5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口渴、发烧;小便尿血。
  来源:《泉州本草》。
  【大青升茶】
  原料:大青叶5g、生地3g、升麻3g、大黄0.5g、绿茶6g。
  用法:将绿茶置于杯中,可添加适量白糖,用大青叶、生地、升麻、大黄的煎汤300冲泡5 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用途:咽喉肿痛;唇肿舌烂、口腔粘膜溃疡;口干面热。
  来源:《圣济总录》。
  【大青芙蓉茶】
  原料:大青叶5g、木芙蓉叶5g、蒲公英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饮二、三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炎。
  用途:淋巴腺炎;术后感染调理。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板蓝根茶】
  原料:板蓝根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抗菌抗病毒。
  用途: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咽喉肿痛;目赤;疮疹;肺炎;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板蓝青叶茶】
  原料:板蓝根5g、大青叶5g、羌活3g、绿茶5g。
  用法:将板蓝根、大青叶、羌活用3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抗病毒。
  用途:病毒性感冒。
  来源:传统药茶方。
  【蓝菇茶】
  原料:板蓝根5g、山慈菇1g、连翘3g、甘草3g、青黛1g、绿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板蓝根、山慈菇、连翘至水沸后,冲泡甘草、青黛、绿茶5 10分钟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板茵茶】
  原方:板蓝根5g、茵陈3g、郁金3g、苡米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肝炎;肝硬化。
  来源:传统药茶方。
  【蓝英茶】
  原方:板蓝根5g、蒲公英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传染性肝炎;流感。
  来源:传统药茶方。
  【蓝羌茶】
  原料:板蓝根5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解表。
  用途:外感发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头翁茶】
  原料:白头翁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抗菌。
  用途:热毒血痢;鼻衄;痔疮;温疟;神经性皮炎。(注:虚寒泻痢者不宜。)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翁止痢茶】
  原料:白头翁5g、黄连0.5g、黄柏1g、秦皮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凉血,燥湿止痢。
  用途:热痢腹痛。
  来源:《金匮要略》。
  【翁艾茶】
  原料:白头翁5g、艾叶5g、红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痢。
  用途:冷劳泄痢;腹冷下痢;产后带下。
  来源:《圣济总录》。
  【阿翁茶】
  原料:白头翁5g、阿胶5g、黄柏1g、甘草5g、红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头翁、阿胶、黄柏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红茶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养血止痢。
  用途:赤白下痢、脓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翁归茶】
  原料:白头翁5g、当归尾3g、丹皮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头翁、当归尾、丹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即可。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祛瘀。
  用途:瘰疬遍生、身发寒热。
  来源:《本草汇言》。
  【蒲公英】
  原料:蒲公英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抗菌。
  用途:急性乳腺炎;外感发热;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腮腺炎;瘰疬;急性结膜炎;肺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蒲香茶】
  原料:蒲公英5g、香附3g、红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理气;消炎。
  用途:急性乳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蒲核茶】
  原料:蒲公英5g、香附3g、山茨菇1g、大蓟3g、虎掌草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蒲公英、香附、山茨菇、大蓟、虎掌草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 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理气散瘀。
  用途:瘰疬痰核;淋巴结发炎。
  来源:《滇南本草》。
  【蒲花茶】
  原料:蒲公英5g、金银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
  用途:急性结膜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蒲乳茶】
  原料:蒲公英5g、乳香3g、没药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蒲公英、乳香、没药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
  用途:各种化脓性感染。
  来源:传统药茶方。
  消食健胃药茶大全
  【山楂茶】
  原料:山楂5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降压,抗菌。
  用途:肉食不化;小儿乳食停滞;痰饮痞满,癥瘕;吞酸;下痢;疝气。
  来源:《纲目》、《日用本草》。
  【楂术茶】
  原料:山楂5g、白术3g、神曲1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化积。
  用途:一切饮食停积,腹胀、嗳气不舒。
  来源:《丹溪心法》。
  【楂茴茶】
  原料:山楂5g、小茴香3g、花茶3g。
  用法:用山楂、小茴香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散寒结。
  用途:寒气凝结小腹,小腹冷痛、阴囊肿痛。
  来源:《百一选方》。
  【楂曲茶】
  原料:山楂5g、神曲3g、苍术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运脾,消导积滞。
  用途:饮食水湿积滞,腹胀腹泻、呕吐泛酸。
  来源:传统药茶方。
  【楂桃茶】
  原料:山楂5g、桃仁3g、花茶3g。
  用法:用山楂、桃仁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积化瘀。
  用途:内伤饮食泄泻;食滞胀满。
  来源:传统药茶方。
  【楂明茶】
  原料:山楂5g、决明子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消积,化瘀消脂。
  用途: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胆囊炎;脂肪肝。
  来源:传统药茶方。
  【麦芽茶】
  原料:麦芽5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麦芽至水沸后泡茶饮用。
  功能:消食和中,下气。
  用途: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
  来源:传统药茶方。
  【麦神茶】
  原料:麦芽5g、神曲3g、白术3g、陈皮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化积。
  用途:饮食积滞。
  来源:《纲目》。
  【谷芽茶】
  原料:谷芽5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谷芽至水沸后,冲泡茶饮用。
  功能: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用途: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来源:传统药茶方。
  【谷芽茯泽茶】
  原料:谷芽5g、茯苓2g、泽泻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胃,化食止泄。
  用途:脾胃虚弱食不化、泄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神曲茶】
  原料:神曲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用途:饮食停滞,胸腹痞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神曲枳砂茶】
  原料:神曲5g、枳实3g、砂仁3g、白术3g、人参2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神曲、枳实、砂仁、白术、人参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用途:脾胃气虚,饮食不化。
  来源:《方脉正宗》。
  【保元茶】
  原料:焦曲3g、谷芽3g、茯苓3g、山楂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导滞,健脾渗湿。
  用途:病后体弱,食纳欠佳。
  来源:传统药茶方。
  【和胃调脾茶】
  原料:白术3g、茯苓3g、薏苡仁3g、神曲2g、菊花2g、花茶3g。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400ml,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导滞,调和脾胃。
  用途:脾胃失调而致胃脘胀满、纳呆食滞。
  来源:传统药茶方。
  止咳祛痰利咽茶大全
  【桔梗茶】
  原料:桔梗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开肺宣气,祛痰排脓。
  用途: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桔甘茶】
  原料:桔梗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痈咳而胸满、吐脓臭痰。
  来源:《金匮要略》。
  【桔枳茶】
  原料:桔梗5g、枳壳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祛痰。
  用途:伤寒痞气,胸满难受、咳喘。
  来源:《苏沈良方》。
  【桔紫茶】
  原料:桔梗5g、紫菀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利肺气。
  用途:肺失宣降,肠胃气滞所致慢性腹泻、肝病腹胀。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桔仙茶】
  原料:桔梗5g、仙鹤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理肠,止咳止痢。
  用途:慢性痢疾、脓血便;咳嗽吐血痰。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桔前茶】
  原料:桔梗5g、前胡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降肺气,疏泄气滞。
  用途:肺气失宣咳嗽气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桔桂茶】
  原料:桔梗5g、桂枝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阳化气,疏利三焦。
  用途:三焦气化失常所致水肿、腹痞胀满、慢性泻痢、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桔牛茶】
  原料:桔梗5g、枳壳3g、牛膝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气祛痰,化瘀。
  用途:三焦瘀血不化所致胸痹痛、头痛、胸中烦热、蓄血证、腹痛、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杏仁茶】
  原料:杏仁5g、花茶3g。
  用法:用杏仁的煎煮液2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
  功能: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用途:外感咳嗽、喘息;慢性支气管炎;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杏细茶】
  原料:杏仁5g、细辛0.5g、花茶3g。
  用法:用杏仁、细辛的煎煮液2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肺止咳。
  用途:肺寒咳嗽、痰清。
  来源:《圣惠方》。
  【三仁茶】
  原料:杏仁5g、桃仁3g、瓜蒌仁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杏仁、桃仁、瓜蒌仁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肠通便。
  用途:肺燥咳、大便干燥难解。
  来源:《千金方》。
  【杏麻茶】
  原料:杏仁5g、麻黄1g、绿茶3g。
  用法:用杏仁、麻黄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降肺气,祛化痰浊。
  用途:喘咳;肺失宣之水肿、音哑;耳聋伴有恶寒头痛流涕。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杏桃茶】
  原料:杏仁5g、桃仁3g、花茶3g。
  用法:用杏仁、桃仁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降气祛痰,活血。
  用途:咳喘;顽固性咳嗽伴有瘀血证。
  来源:传统药茶方。
  【栝蒌茶】
  原料:栝蒌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抗菌,抗癌。
  用途:痰热咳嗽咳血;胸痹;消渴;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小陷胸茶】
  原料:栝蒌5g、半夏3g、黄连1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 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祛痰。
  用途:痰热互结心下痞满、按之痛,咳喘。
  来源:《伤寒论》。
  【栝蒌薤白茶】
  原料:栝蒌5g、薤白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开痹。
  用途: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肺癌。
  来源:《金匮要略》。
  【栝乌茶】
  原料:栝蒌5g、乌梅3g、杏仁3g、绿茶3g。
  用法:用栝蒌、乌梅、杏仁的煎煮液350ml,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痰止血。
  用途:肺痿咳血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
  【栝蒌神效茶】
  原料:栝蒌5g、当归3g、乳香2g、没药2g、绿茶5g。
  用法:用栝蒌、当归、乳香、没药的煎煮液350ml,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活血,祛瘀消痈。
  用途:乳痈;一切痈疽初起,肿痛即消、脓成即溃。
  来源:《妇人良方》。
  【栝枳茶】
  原料:栝蒌5g、枳实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痰热,消痞结。
  用途:咳喘胸闷痛、痰黄稠、咳而不畅;冠心病心绞痛而有胸闷、灼热苔黄腻;痰热郁滞所致胁肋痛;非化脓性助软骨炎;胸腔积液;急慢性胃炎;胆石症;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菀茶】
  原料:紫菀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肺下气,祛痰止咳。
  用途: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款茶】
  原料:紫菀5g、款冬花3g、百部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止咳祛痰。
  用途:外感咳嗽久不愈;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不息。
  来源:《本草图经》。
  【紫母茶】
  原料:紫菀5g、贝母2g、知母2g、天冬3g、桔梗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紫菀、贝母、知母、天冬、桔梗至水沸后,冲泡绿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化脓,清虚火。
  用途: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身体羸瘦;结核病。
  来源:《圣惠方》。
  【紫细茶】
  原料:紫菀5g、细辛0.5g、杏仁3g、款冬花3g、花茶5g.
  用法:用紫菀、细辛、杏仁、款冬花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宣肺利气。
  用途:小儿咳逆上气、喉中有声、不通利。
  来源:《圣济总录》。
  【紫桑茶】
  原料:紫菀5g、桑白皮3g、杏仁2g、桔梗2g、天门冬3g、花茶5g。
  用法:用紫菀、桑白皮、杏仁、桔梗、天门冬的煎煮液400ml,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止嗽安胎。
  用途:孕妇咳嗽不止、胎不安。
  来源:《伤寒保命集》。
  【紫枳茶】
  原料:紫菀5g、枳实3g、花茶3g。
  用浪: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开宣痰滞,消痰排脓。
  用途: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旋茶】
  原料:紫菀5g、旋复梗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气,消痰通痹。
  用途:痰壅阻肺咳喘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川贝茶】
  原料:川贝母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川贝母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润肺,化痰止咳。
  用途:咳嗽痰多;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来源:传统药茶方。
  【贝杏甘茶】
  原料:川贝母3g、杏仁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川贝母、杏仁、甘草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肺祛痰止咳。
  用途:肺热咳嗽多痰、咽中干。
  来源:《圣济总录》。
  【贝冬茶】
  原料:川贝母3g、款冬花3g、麻黄1g、杏仁2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川贝母、款冬花、麻黄、杏仁至水沸后,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止嗽。
  用途:风寒咳嗽;慢支炎。
  来源:《圣济总录》。
  【贝桔茶】
  原料:川贝母3g、桔梗3g、紫菀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川贝母、桔梗、紫菀的煎煮液350ml,冲泡甘草、花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嗽。
  用途:外感风寒咳嗽喘急不愈,欲成肺蒌。
  来源:《圣惠方》。
  【贝薄茶】
  原料:川贝母3g、薄荷3g、桔梗3g、山豆根1g、荆芥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川贝母、桔梗、山豆根、荆芥至水沸后,冲泡薄荷、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祛痰消肿。
  用途:喉痹肿胀。
  来源:《本草切要》。
  【白前茶】
  原料:白前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肺祛痰,降气止嗽。
  用途: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前桑皮茶】
  原料:白前5g、桑白皮3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咳。
  用途:久咳痰浓稠。
  来源:《近效方》。
  【白前香茶】
  原料:白前5g、香附3g、青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气止痛。
  用途:跌打损伤胁肋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二前茶】
  原料:白前5g、前胡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降气,祛痰止咳。
  用途: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外感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百部茶】
  原料:百部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润肺气,止咳,杀虫。
  用途: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慢支炎喘咳。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百杏茶】
  原料:百部5g、杏仁3g、麻黄1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宣肺气,祛痰止嗽。
  用途:寒饮壅肺咳嗽有痰。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论》。
  【百部止嗽茶】
  原料:百部3g、白前3g、桔梗3g、紫菀3g、橘红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止咳。
  用途:寒邪侵于皮毛、肺失宣降咳嗽不止。
  来源:《医学心悟》。
  【百部姜茶】
  原料:百部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并饮至味淡。
  功能:温肺止咳。
  用途:肺寒咳嗽痰多稀清。
  来源:《补缺肘后方》。
  【百部薏冬茶】
  原料:百部3g、薏苡仁3g、麦冬3g、百合3g、地骨皮2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百部、薏苡仁、麦冬、百合、地骨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润肺养阴,止咳清热。
  用途:久咳不已,伤津耗气,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咳吐痰涎、胸胁胀满。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百部芩丹茶】
  原料:百部3g、黄芩1g、丹参2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润肺下气,清热活血。
  用途:肺结核;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百部紫茶】
  原料:百部3g、紫菀3g、白前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润肺气,化痰止咳。
  用途:肺气壅实,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百味茶】
  原料:百部3g、五味子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肺肾气,止咳嗽。
  用途:叹嗽日久,肺肾不足;老年慢支炎体虚久咳。
  来源:传统药茶方。
  活血祛瘀药茶大全
  735.三七茶
  原料:三七5g、花茶3g。
  用法:用三七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途:跌打损伤瘀血肿块;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心纹痛;小肠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6.三七丹茶
  原料:三七5g、丹参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化瘀,止痛定悸。
  用途:冠心病心绞痛;胁肋刺痛;肝肿大。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7.三七鸡金茶
  原料:三七5g、鸡内金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消积,开胃气。
  用途:慢性肝炎;肝硬化;提高血浆白蛋白;腹部气血瘀滞之肿块。
  来源:传统药茶方。
  738.三七沉香茶
  原料:三七5g、沉香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降气活血止痛;降血压,强心。
  用途: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病兼有气滞血瘀症者。
  【川芎茶】
  原料:川芎5g、花茶3g。
  用法:用川芎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开郁,祛风燥湿;镇静,降血压,抗菌。
  用途:瘀阻块痛,胁助腹痛;产后瘀块阻痛;寒痹筋挛;痈疽疮疡;心绞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芎艾茶】
  原料:川芎5g、艾叶2g、当归2g、白芍2g、阿胶2g、花茶2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活血。
  用途:妊娠腹痛(胞阻);寒凝血瘀腹痛胸疼。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芎归茶】
  原料:川芎5g、当归2g、荆芥2g、花茶2g。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
  用途:产后血晕。
  来源:《奇方类编》。
  【芎香茶】
  原料:川芎5g、木香2g、桂心2g、当归2g、桃仁2g、花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活血止痛。
  用途:产后心腹痛。
  来源:《卫生家宝方》。
  【丹参茶】
  原料:丹参5g、花茶3g。
  用法:用丹参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抗菌,降血糖。
  用途:瘀血腹痛;骨节疼痛;癥瘕积聚;月经不调,痛经;心绞痛;恶疮肿毒;迁延性、慢性肝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丹母茶】
  原料:丹参5g、益母草2g、香附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调经。
  用途: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经血有暗红血块。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丹茵茶】
  原料:丹参5g、茵陈3g、郁金2g、板蓝根2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用途:急慢性肝炎胁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丹味茶】
  原料:丹参5g、五味子3g、花茶3g。
  用法:用丹参、五味子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血养心安神。
  用途:神经衰弱。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丹芍茶】
  原料:丹参5g、白芍3g、白芷3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消肿止痛。
  用途:妇女乳房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丹槟茶】
  原料:丹参5g、槟榔2g、青皮2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活血通经。
  用途:男女阴部疼痛或肿胀。
  来源:传统药茶方。
  【牛膝茶】
  原料:牛膝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消痈散肿;止痛。
  用途:瘀血腹痛;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尿血;淋病;闭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牛柏茶】
  原料:牛膝5g、黄柏2g、苍术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清热、燥湿。
  用途: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热胀痛。
  来源:《医学正传》。
  【牛泽茶】
  配料:牛膝5g、泽兰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通痹,利水消肿。
  用途:瘀血阻滞腰膝痛;慢性前列腺炎;输卵管积水;闭经、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赤芍茶】
  原料:赤芍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瘀止痛,凉血消肿;解痉,降血压,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溃疡,抗菌,解热。
  用途:瘀滞腹痛;痛经;目赤;痛肿;血痢。
  来源:传统药茶方。
  【赤芍香附茶】
  原料:赤芍5g、香附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血理气。
  用途:气血不和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来源:《圣惠方》。
  【赤芍柏茶】
  原料:赤芍5g、黄柏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祛瘀。
  用途:湿热瘀结所致赤白痢下注、腹痛不可忍。
  来源:《圣惠方》。
  【红花茶】
  原料:红花3g、花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血压。
  用途: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皮下充血胀肿;产后恶露不尽;闭经;冠心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红花甘茶】
  原料:红花2g、甘草3g、全瓜蒌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痰祛瘀,散结宽胸。
  用途:冠心病;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组织伤;胃痛;慢肝胁痛;带状疱疹后局部神经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桃仁茶】
  原料:桃仁5g、花茶3g。
  用法:用桃仁的煎煮液150泡茶饮用。
  功能: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用途:瘀血肿痛;跌打损伤;风痹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桃归茶】
  原料:桃仁5g、当归3g、红花3g、牛膝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祛瘀。
  用途:妇女血闭不通,月经不调、经少、有瘀块、手足心烦热;产后恶露不尽。
  来源:《杨氏家藏方》。
  【桃仁大黄茶】
  原料:桃仁5g、大黄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泄热化瘀。
  用途:血热内瘀尿血;激素类药物用药过量有瘀热症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桃仁杏归茶】
  原料:桃仁5g、杏仁3g、当归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滞化瘀,生肌。
  用途: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蒲黄茶】
  原料:蒲黄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止血,活血消瘀;降压,凝血。
  用途:瘀热阻滞的腹痛肿痛;闭经、痛经;疮疡肿毒;吐血、尿血;阴部湿痒。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失笑茶】
  原料:蒲黄5g、五灵脂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行瘀,散结止痛。
  用途: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心绞痛;胃痛。
  来源:《和剂局方》。
  【蒲黛茶】
  原料:蒲黄5g、青黛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经止血。
  用途:肺热衄血;吐血泻血;经量过多。
  来源:《简便单方》。
  【蒲郁茶】
  原料:蒲黄5g、郁金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郁热,和血。
  用途:膀胱热小便血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
  【益母草茶】
  原料:益母草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调经消水。
  用途:月经不调、崩中漏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尿血泻血;疮疡痈肿;急性肾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益母延胡索茶】
  原料:益母草5g、延胡索2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理气止痛。
  用途:月经不调;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益母归茶】
  原料:益母草5g、当归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调经。
  用途: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下;妇女分娩后服用,可助子宫之整复。
  来源:传统药茶方。
  【益母花茶】
  原料:益母草5g、红花28g、川芎2g、当归2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调经止痛。
  用途:痛经;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益母芪茶】
  原料:益母草5g、黄芪5g、当归3g、香附3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养血,通经。
  用途:闭经;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祛风湿强筋骨茶
  【杜仲茶】
  原料:杜仲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利尿。
  用途: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小儿麻痹后遗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杜仲五味茶】
  原料:杜仲5g、五味子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益肾。
  用途:腰痛。
  来源:《箧中方》。
  【杜仲香茶】
  原料:杜仲5g、木香2g、茴香1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强筋,理气止痛。
  用途:腰痛。
  来源:《活人心统》。
  【杜仲芎茶】
  原料:杜仲5g、川芎3g、丹参2g、桂心2g、细辛0.5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强肾活血止痛。
  用途:突发腰痛不可忍。
  来源:《圣惠方》。
  【杜车茶】
  原料:杜仲5g、车前草3g、小茴香3g、山茱萸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祛湿。
  用途:小便余沥、阴囊湿痒。
  来源:《本草汇言》。
  【杜仲夏枯茶】
  原料:杜仲5g、夏枯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清肝,降血压。
  用途:高血压、头晕目眩。
  来源:传统药茶方。
  【杜仲菊茶】
  原料:杜仲5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明目,降血压。
  用途:高血压;头晕目眩、目赤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五加皮茶】
  原料:五加皮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抗炎,镇痛,解热。
  用途:风湿痹痛、筋骨挛急;腰痛;阳痿;水肿;脚气;跌打损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五加远茶】
  配料:五加皮5g、远志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
  用途:脚气;骨节皮肤肿湿疼痛。
  来源:《瑞竹堂经验方》。
  【五加杜仲茶】
  原料:五加皮5g、杜仲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祛风湿。
  用途:肝肾不足及风湿腰腿疼痛。
  来源:《卫生家宝方》。
  【五加归膝茶】
  原料:五加皮5g、当归3g、牛膝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或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泡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祛瘀。
  用途:鹤膝风;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痹痛。
  来源:《外科大成》。
  【五加羌茶】
  原料:五加皮5g、羌活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强筋骨。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产后关节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五加芪茶】
  原料:五加皮5g、黄芪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行水,祛湿强筋。
  用途: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关节肿胀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威灵仙茶】
  原料:威灵仙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消痰散积;降血糖。
  用途:痛风顽痹、腰膝冷痛;癥瘕和聚;脚气;关节炎;肝炎;扁桃体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威灵骨茶】
  原料:威灵仙5g、骨碎补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气,强筋骨,祛风湿。
  用途:风寒湿痹痛;关节炎;产后耻骨痹痛;肾虚风寒牙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威灵芷茶】
  原料:威灵仙5g、白芷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化毒祛风。
  用途:尿路感染腰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独活茶】
  原料:独活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散寒止痛;镇静,镇痛,抗炎,催眠。
  用途: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足挛痛;头痛;牙痛;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独风茶】
  原料:独活5g、防风3g、苍术3g、细辛0.5g、川芎2g、花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寒胜湿、强筋止痛。
  用途:寒湿阻滞腰痛。
  来源:《症因脉治》。
  【独芪茶】
  原料:独活5g、黄芪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祛湿,消肿止痛。
  用途:风湿内阻,四肢关节不利、头面肿痛、尿少。
  来源:《延年方》。
  【独地茶】
  原料:独活5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独活、生地至水沸后,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养血。
  用途:中风面部偏瘫、牙关紧闭、面肌不利、舌不转难言;牙根松动疼痛。
  来源:《千金方》。
  723.松节茶
  原料:松节5g、花茶3g。
  用法:用松节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燥湿,舒筋活络。
  用途:关节风痛,转筋挛痛;鹤膝风;脚气;跌损瘀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千年健茶】
  原料:千年健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壮骨止痛,消肿。
  用途: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胃痛;痈疽疮肿;中风半身不遂。
  来源:传统药茶方。
  【络石藤茶】
  原料:络石藤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通络,止血消瘀;降血压。
  用途: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络加茶】
  原料:络石藤5g、五加皮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除湿,强筋骨。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鸡血藤茶】
  原料:鸡血藤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舒筋,活血;镇静。
  用途: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桑寄生茶】
  原料:桑寄生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活血,安胎;镇静,降血压。
  用途:腰膝酸痛,筋骨瘦弱;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高血压。
  来源:传统药茶方。
  【寄生胶艾茶】
  原料:桑寄生5g、阿胶3g、艾叶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养血安胎。
  用途:妊娠胎动不安,心腹疼痛。
  来源:《圣惠方》。
  【桑寄风茶】
  原料:桑寄生5g、防风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止痛。
  用途:风湿寒阻滞头痛肢疼。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桑寄芎茶】
  原料:桑寄生5g、川芎3g、防风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活血祛瘀。
  用途:毒痢脓血。
  来源:《杨氏护命方》。
  【豨莶茶】
  原料:豨莶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抗炎。
  用途: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疔疮肿毒。急性肝炎;高血压。
  来源:传统药茶方。
  【豨莶归茶】
  原料:豨莶5g、当归3g、川萆薢2g、川芎2g、威灵仙2g、花茶5g。
  用法:用以上诸药的煎煮液400ml,泡茶饮用。
  功能:养血和血;熄风,通络。
  用途:中风口眼 斜、手足不遂、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腰脚无力、筋骨挛强。
  来源:传统药茶方。
  【路路通茶】
  原料:路路通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通络,利水除湿。
  用途: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痈疽;湿疹疮疡。

吃了这么多年水果清洗窍门你知道吗?这样洗不但快,还卫生为了加快水果生长速度,节约时间和成本,都会采用化学药剂对水果进行催熟,在市面上所购买的水果大都含有农药残留,吃起来非常不放心。那水果表皮的农药残留到底应该如何清洗呢?其实不同水果的大蒜吃法多样,最近糖醋蒜火了,自己在家也能做大蒜中含有大蒜素,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大蒜还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哟!在生活中大蒜一般是调味料,很少单独食用,最近外公送来的糖醋蒜深受小万喜爱,夏季天气炎热,食欲跟着变差,吃饭时搭配几瓣糖家里的肥皂头别乱扔,学会这3个小妙用,能给家里省不少钱现在很多家庭应该都还有着使用肥皂的习惯吧,虽然清洁用品越来越多,但是还是有很多家庭是离不开肥皂的,像洗衣液这类清洁用品,有些功能还真不比不上肥皂,就像小万一样,在清洗很难清洗的污渍你真的会用热水壶吗?这几点很多人都忽视,快来看看生活中电热水壶给我们带来了快捷方便,给我们省下了不少时间,但电热水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果不在意这些细节随意使用,不但会减少电水壶的使用寿命,烧出来的水也可能不太安全。你真的会洗毛巾吗?这样洗简单方便,洗完和新的一样用了这么多年毛巾,你的毛巾真的洗干净过吗?我们生活中在清理毛巾的时候大多数朋友都是把毛巾直接放在清水里搓洗,把表面的灰尘洗净后认为这个毛巾就清洗干净了。用清水简单清洗,确实可以把毛创可贴竟有这么多妙用,很多人没听过,现在知道还不晚都知道创可贴主要用于保持伤口卫生,阻断伤口处细菌滋生,加速伤口愈合速度。创可贴除了可以用于伤口防护,你还知道创可贴可以怎么用吗?不知道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看完的朋友都称妙!创可贴和烤箱污渍难清洗?教你4个小妙招,烤箱干净如新有很多小伙伴都喜欢自己在家没事做的一些小点心,做小点心最离不开的当然就是烤箱啦,但是很多小伙伴在用完烤箱后就简单地擦洗一下,就觉得烤箱变干净了,没有认真的的清洗过自家烤箱,在过了一吹风机别只用来吹头发了,这么用真香,看完真的涨知识吹风机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家电之一,吹风机除了可以用来吹头发,你一定想不到,它还有哪些神奇的妙用!今天小万帮大家整理吹风机的不同使用方法,不了解的小伙伴,快来看一下吧!想不到用影视剧中哪家闺蜜入了你的法眼了在最近的热播剧中,女主都有闺蜜陪伴,但既然都有,就少不了要拿出来比较比较。一是在爱上特种兵里,李沁饰演的女主夏初,夏初的闺蜜是米谷,在剧中米谷毫无疑问是个恋爱脑,为了自己喜欢上的人它是天然的防晒霜,经常喝美白祛皱,坚持每天喝一点效果明显导语它被称是天然的防晒霜,经常喝美白减皱纹,坚持每天喝一点效果明显。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紫外线都是存在的,所以很多爱美的女生们为了不被晒黑,几乎是每天都会在脸上和身体上涂上厚厚的一淋浴头堵了不要着急,教你3个小妙招,就能轻松解决洗澡可以把我们身上的疲惫都洗掉,但是很多小伙伴都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淋浴头是需要清洁的,淋浴头在浴室里面是几乎见不到太阳的,它又需要经常和水接触,在这种环境下,它就很容易造成淋浴
春天长高黄金季,多给孩子吃6种食物,营养好吸收,长得快身体棒孩子身体好长高个,是每位父母的心愿,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钙是骨骼发育的基础原料,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蛋白质是人体骨骼和肌肉的重要组成部除夕年夜饭,送大家1道花开富贵,端上桌艳惊四座,简单好吃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发面,准备过年吃的主食,各地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蒸枣馒头,有的地方打年糕,都希望来年富贵吉祥,蒸蒸日上,取个好彩头。我也不例外,送给大家晒晒我的午餐,老公10分钟做2个菜,朋友吐槽考虑买个榴莲吧家里小朋友放假了,说想姥姥了,我就送孩子去姥姥家住几天。一下子轻松起来,心里还偷着乐,特殊时期,减少外出吃饭,正盘算着中午吃些什么,老公发来短信,自告奋勇做午饭,能吃现成的何乐而不正月十五闹元宵,6吃3习俗3禁忌,寓意团圆美满,日子兴旺古代词人描写元宵节的词有很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首名句更是久吟不衰,它出自青玉案。元夕,上阙描写的是元宵节之夜的盛况,正月十五元宵节与其他传女儿给爸妈做午餐,忙活2小时,做4道肉素菜,引起两位老人争执周末我亲自下厨为爸妈做饭,让他俩休息一下。老妈不爱吃肉,老爸却喜欢,我忙活了2个多小时,做了4道菜,有荤有素,想着可以照顾到两人的口味,没想到引起两位老人争执。我做的都是家常菜,您降温了,别总吃大鱼大肉,给家人做4道家常下饭菜,简单美味营养秋日好时光北京这两天降温了,尤其是到了晚上特别的冷,天一凉,家人就想吃肉肉,什么炖肉肘子排骨炖鱼炖鸡等等,要求就多了起来,似乎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胃。时值深秋,早晚温差大,且秋天是由每天几粒花生米,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医生说出真相,很多人不清楚高血糖是指胰岛素分泌缺陷而引起生物功能受损的情况,血糖长期居高不下,会对心脏血管神经等处都造成严重损害,威胁人体健康。花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也是许多人都爱吃的食物,其中含2021年最后100天,分享这些习惯养成清单今天,是中秋节后开工第一天,许多网友分享了节后第一天的真实状态迫不及待想给祖国母亲庆生!不想工作乏力效率低易烦躁节后上班第一天,有你的同款状态吗?小编提醒及时调整,规律作息!从今天天一热就想吃爽口的饭菜,6道快手家常菜,简单又营养,适合夏天虽然离初伏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天气已经热了起来,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尤其是上了一天班,回到家更加懒得做饭,不过总吃外卖对身体不好,且要照顾到一家老小的饮食健康。天一热容易没胃口,就想入夏后要多吃4类高钾食物,补充营养,天热也精神百倍,健康度夏入夏后,气温逐渐升高,出汗也多了起来,尤其是高温天气时,会大量出汗,这会造成身体中的钾元素流失。缺钾会影响身体健康,有的会表现为觉得浑身无力,没有精神和力气,高温耐受能力较弱钾是我关晓彤晒2个月减脂餐,关妈做菜减肉不减营养,网友何时出菜谱国民闺女关晓彤高高的个子,像是行走的衣服架子,青春靓丽的她不仅会吃,还会自己下厨做一些减脂餐,时常把食谱分享给大家,并屡屡登上热搜,前几天她晒了2个月减脂午餐,点赞量超51万,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