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执着于努力就能成功必会陷入困境大部分事情不是由努力决定

  【个人成长·思想】
  作者:Bella
  你相信努力的力量吗?你相信"努力就会有奇迹"吗?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毕竟,这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毕竟, 这种信念会让人充满希望和动力。
  可到了生活中,你就会发现,努力的道理似乎行不通:
  同样是学习,有人按时休息,天天打游戏,照样考第一;有人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成绩依然提不上去。
  同一时间入职同一个岗位,有人几年之后年薪就过百万;有人拼命做业务、搞关系、争取表现机会,却一直收支相抵。
  如果你是第二种情况,那么你越努力,就越感到迷茫失望: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命运的青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令人振奋令人忧的"努力"。1 努力真的不是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我们这么愿意相信努力的力量?因为它给了人一个很重的承诺:只要付出足够的辛苦,就能做成想做的事情。
  辛苦并不可怕,只要得偿所愿,付出再多我都愿意——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心态。
  可只要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能做到什么地步,有太多个体无法掌控的因素。
  比如两个有同样智力、同样意志力的人一起学习,一个人家境优越,能让他接触到各种最好的教育资源;另一个人家庭贫困,他每天放学要先照顾生病的家人才能做作业——你说谁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进展?
  再比如两个人都想当画家,一个人遇上的老师技术好又爱惜人才,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另一个人遇上的老师画技不好又嫉贤妒能,就怕学生超过自己——你说谁更容易实现梦想?
  时代、机遇、资源、贵人……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努力才能和回报挂钩。可这些条件往往不是努力能换来的。
  而对努力的过分推崇,就忽略了这些必不可少的因素,把主动权完全交在了个人手里。所以一个人越是对努力执迷,其实越是在迷信个体的能力。这种迷信成了一种信仰,一种把自己当成神的信仰:只要我在做,只要我百分百地投入,就一定能掌控局势,做成想做的事情。
  2 迷信努力一定会带来悲剧
  迷信努力的人容易走进死胡同。因为这样的人满心都是自己的想法,看不到客观的因素,所以就容易碰壁。碰壁之后又找不到自己哪里错了,所以就会觉得不公平,觉得整个命运都在虐待自己。这种走不出的困境让人感受到完全被碾压、完全无力,所以就容易陷入抑郁绝望,或者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而即使还没有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也一定会质疑自己的价值。因为当你深信努力就能成功、而人必须为了成功而不停努力的时候,实际上背后还隐藏了两个更深的信念:
  1. 越成功才越有价值,没有成就则一文不值;
  2. 努力的人才配得到更好的条件,而没那么努力的人可能连基本的日常需求都不配得到满足。
  所以,当你成功的时候,就看不到自己的幸运,看不到别人的帮助,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也就会越来越膨胀,不知道珍惜,更不知道感恩。而一旦失败,则更容易陷入深深的自我谴责,认为自己无能、不努力,甚至领取正常的薪资,得到日常的照顾都会觉得不配和愧疚。
  而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因为在此理念下,成功者完全是由于自己的付出,理当得到丰厚的奖赏;而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不够努力,也就不配获得回报和机遇。于是,成功的一方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甚至是瞧不起失败的一方——因为成败只和努力与否挂钩,而努力又是一个人应该做的,所以前者就具有了道德上的优越感。
  也正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努力的强调是和怜悯、同情、仁爱相排斥的。因为它假设人人具备一样的条件,所以人人都该为自己的处境负全责,所以就不需要仁慈,不该出现强者对弱者的帮助。
  3 努力的意义
  所以努力就没有意义了吗?所以成功和努力就没有关系了吗?
  不,恰恰相反,成功离不开努力,离不开一万小时定律,越有成就的人越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艰辛。
  但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为什么要努力。虽然这个问题不可能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每一份有意义的努力,都不是全然为了自己的野心。
  还记得《当幸福来敲门》里的主角克里斯·加德纳吗?从个人角度来讲,他有理想、有天赋、有智慧、有决心,但他努力不只是自己想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还因为他是一名单亲爸爸,他要养活自己的孩子。所以,他的努力不只体现在工作上,还包括为了给孩子一个好一些的住宿环境而四处奔波,还包括累了一天依然温柔有耐心地对待儿子。
  真正的努力,绝不是指在某个方面可以豁出命,而在其他方面可以无所谓。真正的努力是一种整体的态度,是对待每一件事都尽心尽力。
  你说克里斯·加德纳对孩子的努力是对事业的耽误吗?不,恰恰相反,这个过程中磨炼出的忍耐、宽容、勤奋、高效都是他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生活是一个整体,你做的每件事都会对其他事带来影响。
  而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努力很辛苦,可你要知道,有的人可能一生下来,就没有努力的机会;有的人不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是他们需要付出同样的辛苦,才能勉强维持生计;有的人没法相信"努力就有回报",没有努力的动力,因为他们可能经常被剥夺劳动成果,没有了努力下去的奔头;有的人的努力得不到支持,只能换来嘲笑、挖苦和破坏……所以我们依然能够努力、依然愿意坚持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这里面有很多靠着人的努力不能决定的因素,也有很多需要别人无条件的付出才能得到的支持。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换来的,我们只能感恩、只能珍惜。
  感恩和珍惜让我们重新定义成功的目的。如果成功不完全是个人努力来的,那么丰厚的回报就一定不只是为了个人。如果成功的条件是依靠个体力量无法获得的,那么有利的局面就不只是为了展示自己。就好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寄存在了你那里,你可以享有优越的待遇但不能将此占为己有。管理这笔财富,用它帮助那些没有自己那么幸运的人,这本身就是职责所在。
  不要只将努力用于个人的输赢。

奶酪体在中小学走红,阅卷老师却表示,再这样写会扣卷面分文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的好不好,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学生最喜欢追求一些有个性的东西,因为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不喜欢循规蹈矩。这种特质也被他们运用到了平时的学习中,写字也要写手机玩多真会变傻!大脑白质结构受到负面影响,孩子效率变低现在的社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等电子产品,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成年人,都越来越依赖于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便利。孩子该不该玩手机?绝大多数家长都会持反对意见,但是父母对于长时间人越穷,越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参悟众所周知,生活中有许多人在做废品回收的生意,他们把人们不需要的东西收购之后,变废为宝。由此可见,就算是废品,只要换个使用场景,或者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改造,也自有它的用处。在人的身上越是没钱的时候,越要学会3种思维方式,你掌握了几种?人这一生,没钱是个大问题。先不说能否吃好穿好,光是那种口袋空空的感觉,就足以让人焦虑坐立不安。有的人一出生,就拥有父母提供的资源和条件,令人羡慕更多人必须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地存30岁以后,若想体面生活,老祖宗的3个处世智慧,要悟透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先衡量自己的德行,计算自己的能力。毕竟,世间的很多事物,一旦过了度,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就拿勤劳和淡泊来说,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所推崇的。但菜根谭就曾国学智慧与人相处时,养成3种习惯,贵人更愿意帮你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那些对自己有过很大帮助的人称为贵人。贵人,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同事客户凡是人际关系网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有可能成为你的贵人。有些人的交际圈看似狭窄,却常常有贵越是混得开的人,越注重这3个社交细节,别傻傻不知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自古以来,因为细节而导致成功或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赤壁之战,曹操因为下令把战船首尾连接,被孙刘联盟烧得丢盔弃甲巨鹿之战,项羽通过破釜沉舟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高情商的3个小细节,若有一个,就很不错了史书南史里面说做大事一定要有作为资本的东西。古人起兵征战之前,要先招兵买马今人创业之前,要先广纳贤才人脉,从古至今都是做大事之人必备的资本。就像汉高祖刘邦一样,哪怕自己没钱没势,但闷声发大财的人,往往掌握了3个成功经验,你掌握几个?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那些从小穷怕了的人,长大后挣了钱也不会满足,为人吝啬又小气,而且不管做什么生意,都觉得自己应该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样的人,不管挣的钱是多是少,都是一个被钱所困的人干大事的人,往往掌握了这3个国学智慧,看看你懂几个?从小到大,长辈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你将来要做一个有出息干大事的人。但如何才能有出息干大事,长辈们却没有说。如果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们也只会再说一句好好读书努力工作。随着阅历的增加,越来思路决定出路牢记老祖宗的3个智慧,悄悄超越身边人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思维逻辑和模式,决定他的未来发展和前途。上学时,同样的命题作文,每个人写出来的都不一样,分数自然也就有高低工作中,同样是与相同的客户谈判
北大教授提出二次房改理念,风向改变,对于刚需有什么影响?1998年以前,我国一直按照实物分配的原则来分房,但住房发展一直相对缓慢。相关数据显示,19491979这30年间,国家投入了374亿元巨资建设住房,但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居民的住房相比房价上涨,更麻烦的问题已经出现,房子将成为累赘?前不久举办的2021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发言上,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谈到了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楼市成为过剩流动性蓄水池的原因主要是居民的财富管同一栋楼,为何西户卖光了,东户却没人买?内行主要有4个问题最近同事小赵准备买房结婚,看了好几个楼盘以后,就开始纠结,完全不知道应该买什么样的房子居住。对于小赵来说买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买房的首付小赵都已经攒了五六年,而且能够买的房子地确权正式终止!2021年起,农村房屋统统按照地随房走处理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城镇化率数据,2020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2亿人,占63。89。对比2010年来看,城镇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城镇化率提升了14。21个拆迁重启?这三类住房划入拆迁名单,又一批富豪要来了?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中国有超过120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少量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居住在棚户区中。此外,中国各地还有不少城中村和城镇危旧房,房屋危旧户距拥挤,公共设施不全,有为何二手房越来越难卖?内行人说出实情,这三类房子未来更难出手随着国家开始打击炒房行为,很多房地产比较火热的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都越来越严格。现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仅仅是严格的限购政策,还有相对应严格的限售政策。限购政策大多都是要求购房者需要在购老房子装电梯,低楼层邻居不同意?两个新方案可强制加装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某小区1楼和6楼相处30多年的邻居,因为加装一部电梯而断交了。6楼老人要求加装电梯,但遭到了1楼住户的反对,6楼住户认为1楼住户不懂得尊重老人需求,而1楼住6月起,房价或全面下跌?内行三个趋势下,房价或不得不降转眼间,2021年即将过半,原以为经历了2020年的风波后,2021年的市场会平息一些,但现在看来2021年的市场同样紧张,楼市也不例外。与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不同,楼市却开始逐渐转5年后,城市买房和农村盖房谁更吃香?懂行人给出答案随着前不久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开,人们对于近十年社会发展有了全方面的认识。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城5年后,手持两套房以上的人将面临什么?新趋势下,答案很明显2020年4月,央行发布了城镇家庭负债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工资分界线来了,我国87。1为低薪普薪标准,你是否在其中?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多地迎来了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江西黑龙江新疆陕西天津西藏北京等地近日陆续宣布上调的消息,广东省也在酝酿相关政策出台。其中江西第一档最低工资上调至每月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