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炉

  最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上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人们的前25位死因变化,以及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说起让人害怕的病
  很多人都会想到"癌症"
  但有一种病,比癌症还危险
  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头号杀手"
  那就是--「中风」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了将近30年来中国居民死亡的十大原因,小编也没想到,第一名竟然不是癌症,而是中风!
  该研究根据寿命损失年数(YLL,因某种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找出了2017年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别是:
  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胃癌、阿尔兹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儿疾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值得关注的问题:
  1、中国人的前5大死因主要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
  传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的影响在不断下降,目前最影响国人健康的疾病基本都是非传染性的慢性病。
  2、缺血性心脏病从1990年的第3位爬到了第2位,死亡率增加了20.6%,而且仍在继续攀升。
  这和老龄化有关,也和国人生活越来越富足、吃得多动得少,导致三高和肥胖增多有关。
  3、肺癌正在成为新的健康杀手。
  与1990年相比,肺癌导致的死亡率上升了28.2%,它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可以通俗理解为因疾病早死和残疾损失的健康生命年)排名从当年不起眼的第14位骤然上升到了第4位。这和空气污染、老龄化不无关系。
  此外,肝癌也从第11位升至第7位。
  4、高血压的威胁不可小觑。光是2017年,高血压导致的死亡人数就有254万人,其中96.7%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5、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主要死因的第5名。这也和老龄化、三高有密切关联,比如中风的一大后遗症就是血管性痴呆。
  6、北京、澳门最健康,其次是香港和上海。
  从年龄标准化寿命损失年数(YLL)排名来看(可以理解为"因某病死亡的人总共折寿了多少年"),前20位的死因中,北京、澳门的疾病折寿总年数均低于全国。
  香港除了结直肠癌带来的寿命损失高于均值、自杀等于均值外,其他均低于全国。
  上海除了结直肠癌和先天性缺陷外,其他疾病带来的寿命损失均低于全国。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更高,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中风有3大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在我国中风遗留的残疾率高达70%左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给家庭和个人都带来巨大负担。
  1)中风 的12大前兆:1. 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 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 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 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 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 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 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 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 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 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11. 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 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一旦出现中风前兆或怀疑发生中风,一定要尽快就医!就诊越及时,治疗效果也会越好。
  研究发现,中国是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地方,其居民中风的风险率达到了39.3%。同时,中国男性的中风发病风险也是全球男性中最高的,超过了41%。
  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在全球1370万名新发中风患者中,中国有551万,占比高达四成!
  2)3件事,是中风的"幕后推手"
  1)懒
  现代人偏懒,经常懒得运动以及懒得喝水,这都是导致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长期不运动不仅会使血液循环减慢,还容易导致大脑、心脏的供血,增加血液粘稠度,易产生血栓,加速脑梗;不爱喝水,会加速血粘稠,产生血栓。
  2)贪
  这里指的是贪吃。现代人偏爱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腌制类,这些食物会升高血压,加速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和中风死亡的危险相关性。
  中国的中风发病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钠摄入,简单来说就是盐吃多了。有建议提到,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盐应少于6克,但调查显示中国人实际的摄入量约为12.5克,是推荐量的两倍还多!
  3)熬
  不光是肉体煎熬,心灵煎熬也同样会导致脑卒中,情绪过于激动或者压抑,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剧烈收缩,加速心脑血管疾病。
  身体4处预警,要尽快就医
  1)第一处:手指
  很多人都会有手指发麻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常见,但是,若是突然手指发麻,还伴有合不拢的情况,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征兆。
  首先是一只手或一只脚失去感觉,然后是一只胳膊,一条腿,半边脸或半边身体变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几根手指隐隐刺痛,手不听使唤,手指握拳无力等。
  2)第二处:舌根
  若是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时,就会感觉舌根发硬,说话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现语言障碍,这多是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所致。
  且还会表现为喝水容易呛水、吃饭容易呛着、易咬到舌头等等,这时,一定要谨慎,及早去医院检查。
  3)第三处:面部
  由于脑中风是发生在脑血管处的病变,所以,当病变累及到了神经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面瘫等症状,这时就会表现出睡觉单侧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现。
  甚至还会有短暂性黑蒙,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可恢复,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等。
  4)第四处:下肢
  双腿或单腿软弱无力,即使在平地也会摔跤。因为不论在大脑的哪个半球出现病变,都会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其程度可有轻有重。
  这时,肢体感觉就会出现异常,如腿脚不灵活、无力,这时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信号。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稳住慢性病
  血管系统,如同蜘蛛网一样分布在我们身体内,关联千丝万缕,会随着我们生长发育逐渐增长、增粗,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慢慢步入衰老。
  有研究发现,儿童动脉血管的内壁上,就已经会出现微小的脂肪条纹了。而这种脂纹是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的,它并不会直接引起动脉硬化 ,而是平静地嵌入到血管内壁上。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脂纹也会逐渐发展成为纤维化斑块、不稳定的斑块。这些斑块一方面使血管硬化,另一方面,会侵占管道内空间,使血管变窄。这就成为了我们常听说的"动脉粥样硬化 "了。
  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会出现类似的变化,如主动脉、心脏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动脉都会出现。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漫长曲折的过程至少需要大概30~40年左右。
  然而,如果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控制不佳,以及吸烟、爱吃"垃圾食品"、熬夜、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速缩短这个过程,引发血管病变。
  保养血管看6招
  1. 严格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
  "三高"不可怕 ,三高给血管带来的长期伤害才是可怕的来源,健康的威胁。
  2. 低盐、低脂饮食,水果蔬菜要足量。
  炒菜时候少放点盐,每天都要吃足量的水果和蔬菜,才能饮食均衡,补充足够的营养素,帮助血管维持健康状态。
  3. 戒烟,戒烟,戒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4. 生命在于运动。
  每周保持有氧运动总时间2~3小时,每次运动最好达到30~40分钟以上。
  5. 定期体检。
  大部分动脉在开始出现粥样硬化时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前,也很少有人会感觉到自己的血管在衰老。所以监测血管硬化的程度是有一定意义的。
  尤其35岁后,建议每年至正规医疗机构做体检,抽血检查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颈部血管超声,及时发现血管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及不良情况,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6、做动脉硬化的健康管理
  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累积而成的。很多人从十几岁开始血管就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程,只有提前找到疾病的危险因素,提前干预,才能真正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才能远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无论你是高危人群,还是已经有动脉硬化斑块,最好能提前做动脉硬化 的健康管理,统康平台会根据体质指数、年龄、是否吸烟、血压、血糖、血脂的及生活方式等具体数据指标等,来预测动脉硬化 的发生。通过评估精准查找导致动脉斑块形成的原因(危险因素),在专业医生的干预指导下,预防和控制斑块发展速度,降低心脑血疾病的风险。
  只有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延缓衰老,才有可能减慢动脉硬化的速度,推迟或者避免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发生!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警惕起来吧,为自己的健康打好保卫战!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提前做好健康管理,远离疾病,拥抱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初中生迎来大喜讯,或将改变学制取消中考,学生高兴得不知所云初中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候,初中的学习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享受快乐。这段时间大概是学生最难忘的日子,学生们同甘共苦共同为中考奋战,每当回忆起来总是不能忘怀。初中完事学教育部发布消息,这类学生将无缘985和211大学,成绩再好也无用高考已经圆满落幕,相信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自己的分数了,学生紧张的心情已经放松下来了,接下来即就是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学生一定都会想选择更好的学校报考。在家长和学生的心中,好大学的定各科老师穿汉服上课,语文老师仙气飘飘,体育老师最喜庆现在的教师不得不说非常敬业,为了学生的学习,各科老师也是想尽办法。甚至为了能吸引学生上课注意听讲,老师将这种神奇招数都用上了,如果学生还是不好好学习可真就辜负学生了。不知道学生有没小学生作文20年后的我,老师看后火冒三丈,我的课你都站着上学生从小就接触写作文,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会越来越好。但是小学生的作文真是叫老师哑口无言,经常能让老师哭笑不得,甚至有老师都调侃道人小却鬼精灵小学生的作文总是能引起大家幼儿园老师帮助孩子远离玻璃心,8个实用专家建议家庭教养模式,爱孩子是必要的,但溺爱孩子往往是将孩子推向另一个深渊。想要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学专家给家长们提出了八大建议1避免过度关注过多的关注会让孩子一时产生满足的感觉,但幼儿园老师育儿无捷径,这8件小事请父母收藏,太实用了36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年龄段,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好奇心大,可以说,你教什么他学什么,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就会成为什么样子。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教给幼儿园老师父母说话要嘴下留情,10句禁语请牢记伤害孩子心的话,我相信不少父母都曾经说过。这篇文章来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同时也告诉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审视孩子激励孩子各位仙女们,你们需不需要一日男友?什么?最近一段时间,青年群体中竟然悄悄地流行着一日男友的情感体验类服务?据介绍,女性可以在平台下单,由平台指派一名男性当她的一日男友,如果需要,还可以包周包月。据说,这已经成为了有适合冬日内搭的仙女裙尽情做温柔女神谁说冬天就要沉闷乏味,臃肿不堪,在冬天也有美好的仙女裙可以供你挑选。温柔的配色,精致的做工,尽显女孩子的柔美本色,在冬天也可以做一个美美的女神。粉色格子半裙粉色的格子半裙,复古又清报名结束!普惠性民办园报名有点惨淡?今年是成都各区正式推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第一年,相比去年同期的公益幼儿园,报名情况有哪些不同?家长对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态度到底如何?通过下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普惠性民办园相还在说孩子太没用吗?教育专家家长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恢复自信文文回家之后一直不开心,妈妈一问才知道,老师考了英语单词,文文只得了八十多分。妈妈没有批评她,而是照常给文文准备好了水果和晚饭,饭后,文文跟妈妈说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老师这次考得不
谢娜侄子692分上清华,双科学霸获多项国家级奖,从没去过辅导班(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紧张的高考气氛已经逐渐平息,考生们的生活越来越轻松,但心中仍有一块大石头悬在心中,那就是自己的志愿学校会不会录取自己。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是高考情绪急救公益读书会开营啦各位优秀的小伙伴们,晚上好!很开心,2020年最重要的阶段我们相遇在这里。为什么说12月底很重要呢,因为这是一个辞旧迎新迎新的阶段,2020年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因为疫情与孩子一起体验新的复盘模式每周和孩子做一次简单的复盘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我总感觉还缺点什么?好像每次的复盘都是仅限于学习的。这周做了什么?觉得自己做的好的方面有哪些?觉得自己还要加强的方面有哪些?每周的这情绪背后的认知框架,让我情不自禁陪伴孩子的日子就像坐过山车,前一天风和日丽,温暖如春后一天威逼利诱,相互嫌弃。接墨墨放学时,还在为他昨天的表达而感动着,一起聊着今天在学校的感受,他很兴奋的告诉我周六和同学约了一起记录孩子的成长妈妈,我要把幸福传递给同学晚上,睡觉前和墨墨包包子挤在被窝里写肯定清单,是我感觉最温暖的时刻有爱的流动。01与孩子相互赋能的感动。妈妈,我觉得我今天做的不好。为啥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呢,妈妈觉得你今天做的很棒了第一次与孩子谈性,没有想象中的尴尬作为两个男宝的妈妈,我一直纠结要如何对儿子进行早期的性教育,我总觉因为性别的原因谈性会很尴尬,可性教育一定是需要从早期开始的。曾听过一段话对于孩子的性教育,与其让别人告诉他还不如父2020年中秋国庆,祖孙情妈妈,想奶奶了舍不得奶奶回家对吗,寒假时就可以回老家看爷爷奶奶了。想奶奶在长沙陪着我。送走奶奶小婶和堂弟,墨墨抱着我流眼泪,看着孩子不停的哽咽我的泪水也开始打转,祖孙情应该是很多孩又一次梦见故去的爷爷奶奶,凌晨3点让我再无睡意。半夜,被自己梦里撕心裂肺的哭声哭醒,醒来后身体还紧绷着。01hr梦见了已经去世多年的爷爷奶奶,奶奶还是同以前一样容易生气,我不知道是说了什么让她不开心。她愤怒地推着房门,我使劲堵却遇见孩子情绪三连环,感受内心无力的自己今天的体验应该不是第一次了,但今天特别想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在做父母与做自己这个角色时,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瞬间的转换。作为自己我很想洒脱一点,作为妈妈我又不想孩子因为我的行为而受伤。读书感悟如何让错误成为有效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自主管理与学习,这个困扰从孩子上2年级就开始困扰我,这几个月的时间我都因为这个困扰衍生出了很多的情绪。之前和孩子做计划,每天9点半完成作业,计划从孩子的行为看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搞不懂孩子说来就来的情绪是为哪般,孩子的问题又是如何产生的?前一面还是母慈子孝兄弟和睦,后一秒就是怒火冲天两不相融。作为二胎妈妈,更是常常经历这样的画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