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刘荣书左手

  六岁之前,作为身体器官中最为普通的部分,她执拗的左手常常被人忽略。
  或许是某种习俗的错误引导,在她的出生之地,未出满月的婴儿,往往是要被一种叫做"褡裢"的东西压住腿脚的——那"褡裢"用红布做成。出于对一个婴儿降生人世的欣喜表达,婴儿所用的物品,全部选用红色做成;包括枕头,被褥,以及穿在身上的"满月服"——一袭柔软的红布,在两端缝制成两只口袋,口袋里装满沉实的玉米或大豆。在婴儿醒着或熟睡的大部分时间里,那"褡裢"会把婴儿的身体用中间的红布裹紧,这样做,据说是能让长大后的婴儿双腿笔直,亭亭玉立,不至成为"罗圈腿"或"畸形腿"。
  这被禁锢住双腿的女婴,要更多地借用双手来表达她身体的需求。除却大部分时间的睡眠之外,她在襁褓中哭啼或嬉笑,明澈眼眸已辨明这周遭世界的新奇。所有事物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诱惑这女婴去探求、尝试。她的双手于空气中交替伸张、挥舞。对她漠不关心的那些大人,并未察觉出这样一种奇怪现象:她左手挥动的频率与灵敏度,要远胜于她的右手。
  是的,在与世界最初的交际与接触中,女孩每每会率先伸出她的左手。这天性的驱使使她显得更为敏捷。大人伸过来的手,以及手中的糖果与花朵,都会被她迅捷握在左手之中。相较于左手,她的右手似乎仅成了一种陪衬。它辅助着左手,使女孩更准确、更牢靠地抓到那些她想要抓到的东西。
  如果将身体比做一支庞大军队,在短短六年时间之内,她身体的各器官已训练成一支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队伍。它们配合默契,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从不会因一己得失而生出任何抱怨。这六岁的女童,这由各种人体器官与细胞组成的精致人类,从不会为自己身体的某个器官感到担忧和恐惧。她按照天性自由地支配它们,就像一个公主支配着她下属的臣民。而作为她的臣民,她的手、脚、眼睛、大脑,心甘情愿地辅佐她——接触这世界上的物质,自由地行走,观察眼前渐次出现的美好与丑陋,认真思考并接纳它们。
  六岁这一年,女孩的左手,终于受到来自外界的第一次干预。
  女孩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是父母想要生个儿子的衍生品。他们本来盼着她是个儿子的,却没想到,她和前面的两个姐姐一样,于性别上没有丝毫差异。
  家里人口多,加上爷爷奶奶,一共七口人。因"超生"受罚,这个家庭近乎家徒四壁。晚上吃饭时,一家人挤在一张窄小饭桌边,爷爷做炕首,父亲挨爷爷坐。奶奶与母亲穿插在三个女孩中间。这三个女孩,吃饭时显得极不安分,她们每次伸出筷子,便会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在爷爷奶奶及至父亲的眼里,这三个女孩是够没"成色"的。老大安分些,或是年龄大了,已经上了小学,却更显其狡猾。冷不丁的,她会从盛了煎鸡蛋的盘子里搛一块蛋片,埋在自己的粥碗里。而那二的,正是没"眼力见儿"的时候,身子几乎匍匐在窄小饭桌上,像吃粥那样吃那黄灿灿的鸡蛋。而这个最小的女孩,由于小,初生牛犊不怕虎,狼崽子一般。每当她伸出筷子,总会和姐姐们伸出去的筷子发生磕碰,不是她的筷子碰掉了,就是姐姐的筷子碰掉了……小小饭桌旁时而响起哭啼与争吵声。因了这哭啼与争吵,碗筷的磕碰像剑戟纵横的杀场。爷爷和爸爸都不好意思去碰那盘煎蛋了。而那盘黄灿灿的煎蛋,却是专为干着最为繁重农活的这两个男人准备的。奶奶实在看不下去,身子几乎从饭桌边扭开,枯燥地咀嚼着嘴里的饭粒,像是发出无声的诅咒。
  这饭桌上最难堪的人,当属女孩们的母亲。女孩们的"没成色",实则是在往她的脸上抹黑。她生了她们,往往要承担别人对她们的轻视和鄙夷。"贪吃不中用的货",这是奶奶常贬损女孩们的话。如果她们是男娃就好了,男娃馋嘴就能得到原谅,馋嘴就是贪吃,贪吃就能长身体,一切都顺其自然。而女孩们的馋嘴,却是"没成色"的表现。"馋"和"懒"是女人的大忌。
  女孩的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忽然出手,用筷子在六岁女孩的手背上敲了一下。
  竹骨的筷子恰好敲在她的指关节上。骨头最先发出一声尖叫。骨的锐疼抵消了皮肉的酸楚,女孩一愣,用右手护住颤抖的左手。尖利地哭叫起来,手中的筷子失手落在饭桌底下。
  爷爷发出一声斥责:你打她做什么!
  母亲不语,埋首在她的饭碗上。
  爷爷为女孩搛了一块煎蛋。女孩这才止住了哭泣,将筷子重新握在手里,到她再次去饭桌上搛菜,仍旧是一副无所顾忌的样子。
  想不到,母亲再次伸出筷子,敲在她的手上。
  母亲这次说出了惩罚她的理由,像是说给家庭里其它成员的一种解释。
  你看她怎么用筷子的?!
  大家都去看她握筷子的手。这才惊讶地发现,筷子在围坐饭桌边所有人的手中,秩序井然。手与手之间,隔开了身体的空隙。而唯有女孩手中的筷子,像一个异类,是饭桌上挑起事端的罪魁魁首——女孩用的是左手。起初家里人并未发现。她的姐姐由于自然的抵触,身子与她拉开了一段距离。而其它的人,则很紧密地贴紧在一起。这一段小小距离,触目惊心地将女孩排斥在外了。
  起初女孩并未因这种排斥而感到恐慌,包括她的左手。而她的右手呢,仍处在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中。它依然心甘情愿地辅佐于她的左手。但自从有了母亲的这次提示,女孩的左手近乎成了全家人的公敌。似乎因为馋嘴,女孩暴露了她左手的弊端,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因由罢了。家里的大人开始关注于她的左手,发现女孩每去做一件事,都会率先支配于她的左手,这就不禁忧心忡忡起来。因为是女孩,家人首先想到她长大后怎么做针线活呢?而剪刀通常都是按照右手的使用习惯制作的。其实这世上所有的秩序,都是按照大多数人的习惯设定的。
  她是一个左撇子。
  她在丑陋地使用着她的左手。这是一种最不能令人容忍的错误。当女孩意识到这种错误之后,她每次在饭桌上用手握住筷子时,手都会不由自主地轻轻抖动几下。
  对于一种错误的矫正,家里所有的人都可以对她施予处罚。大人的处罚看起来名正言顺。而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姐姐们的处罚,则有些暴戾的混乱了。每当女孩将筷子伸向菜碟,两个姐姐都可以用筷子去敲她的手。这看似合乎情理的惩罚,实则是最为极端的统治。当她最小的姐姐用筷子敲打在她的左手上,女孩听到了来自她右手的尖叫。而她的左手,则沉默忧伤彷如一个哑巴。
  女孩的右手在尖叫。
  是一种猛醒的,不屈的,甚而是幸灾乐祸的尖叫。它由别人的施暴得到了一种鼓动和撺掇,它要背叛女孩的左手。它不再甘心处于一个臣民的位置。它甚至信誓旦旦地想:它要借由这个外力干预的机会,临危受命,去捍卫属于"手"的尊严。
  女孩仓促而笨拙地伸出了她的右手。
  起初筷子依然握在她的左手。——或许是左手出于对疼痛的恐惧,它提示着女孩,将筷子轮换到了右手。
  右手终于登场了。
  右手的登场有种临危受命的感觉。它自信满满,想拯救这个沦陷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属于"手"的王国。但它只是迎合了那种形式上的统一——女孩与家人在饭桌上的距离消弭掉了。此时的右手似乎还自鸣得意了一下,认为自己才是既有秩序的主宰者。却忽略了命定的,属于它随从身份的笨拙与低贱——右手丑陋地驱使着筷子。它虽是自封为王,但属于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却割地封侯,不听从它的支配。对于筷子的使用,体现不出左手的自如、随意和优雅。甚至每一种食物都不屑于它,一次次从两根竹制的筷子中间跳脱开去。
  女孩趋于一种施暴,被动地改变了她身体世界里的某种秩序。
  而她的左手,在多年的沦陷与流亡中,已变得庸常与消沉,肢体的机能变得面目全非。
  等长大以后,女孩在餐桌上羞于伸出她的右手。饕餮对她来说似乎是一生中都不曾领悟的一个词语。她总是在进餐时显得隐忍而节制。女孩知晓她用筷子时的形态,用一个"拙"字便能很好地概括。而一个"拙"字,却近乎是对一个女性最为极端的贬损。比如那种很好吃的粉条,女孩若使用筷子,是怎样也不能吃到嘴里的。所以她很少吃那种在餐桌上需要技巧才能吃到嘴里的东西。她用她的右手笨拙地使用着筷子。在餐桌上,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很"拙"地使用着筷子,而这种"拙",已在多年的习惯养成中令他们浑然不觉。这些人大多是小时被"矫正"过的人。是被既有秩序驯化和改变过的人。
  女孩八岁上学。
  铅笔是那种带菱角的木质铅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铅笔更像筷子,只不过铅笔总是特立独行,况且,女孩使用的铅笔,大多是很短的。女孩清楚地记得,父亲常常用锯条将铅笔从中间截断,分开来拱女儿们使用。
  女孩不喜欢黑色。但黑板的"黑",却令她迷醉。在她的感觉中,那块一尺见方的黑板,更像多年后的荧屏,呈现出纷繁的色彩。她从那单一的黑色中,洞察到蓝色、绿色、红色、以及这世界上千变万化的各种颜色。
  字迹好像迷宫,用奇形怪状的偏旁与部首搭建丛林与城堡。而汉字所呈现出的丰富涵义,则结满了故事的经络。女孩仿照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字,一笔一划描摹在本子上。总觉得那些被方格框住的数字与音节,缺乏它们落在黑板上的神韵与浩瀚。
  女孩的字在班里是写得最好的。老师用红色的笔在她的作业本上打了对勾,有时写了"100"或"优"。那红笔呈现的意义,多年后仍令女孩有一种错觉——觉得红色代表着重要,代表着夸赞和奖赏,甚而代表着一种权力与统治。
  女孩常常被老师叫到黑板上去填写答案,或抄写生字。
  她让粉笔在坚硬的黑板上发出"吱吱"的欢叫,粉笔末落在她的袖口和手上。女孩有些陶醉,暗自欣喜。同学们羡慕或嫉恨的目光落在她的后背,落在她枯黄的发辫上,那两条发辫像干枯的老鼠尾巴。孩子们都忽略了一个怪异的事实,粉笔灰是落在她的左手手背上的,是落在她左侧露出破绽的袖口上的——
  这个天生惯用左手的女孩,依然在使用她的左手写字。
  一根柔韧的柳枝,剥去树皮,露出略显青白的筋脉,那筋脉上泛着点点细小的瘢痕,经由手的长时间紧握和摩擦,变成一种庄重的黄褐色。它或是笔直的,或是在顶梢略有一点弯曲,却仍不失威严。
  现在,这根长约一米的教鞭,忽然点在女孩写字的左手位置。握教鞭的手青筋暴突,像是老树的虬枝,灰色衣袖已从袖口脱出棉布的线缕,由于是挽起来的,那线缕便像蛛网一样,从袖口处时时往下掉着灰烬样的粉笔末。老教师喉结粗大,每当他吞咽一口唾液,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咽下一口茶水。花镜常年架在他的鼻梁上,一只眼镜腿折掉了,再没去配过,用一根线绳固定在耳后。由于是油性皮肤,那白色线绳被油浸得说不清是黑色还是灰色。
  老教师吞咽了一口唾沫,很疑惑地问:同学,你咋用左手写字呀?
  女孩的左手被教鞭束缚在黑板中央。教鞭好像在漆黑的板壁上划出一道绝望的深渊,令女孩的左手走投无路。
  女孩扭头冲她的老师笑笑。并未表现出过分的惊愕。在不长的入学时间里,她虽对左手略有隐忧,却误以为左手在学校这个给人解惑的地方,得到了解脱和释放。现在,女孩并没有感觉到恐惧,却兀自听到那来自左手的一声无奈的叹息。
  女孩将粉笔快速转移到她的右手中。她将她的左手垂下,像掩藏了一个羞耻的证据。
  老教师是上过私塾的。他对学生的训诫近乎于严苛。他说出那句疑问之后,从老花镜后面射出的目光有些愤怒,目光扫过讲台下坐着的学生们,那些弓腰塌背的学生,忽然间拔直了身板,将双手规矩地放在身后。
  学堂是规矩地方,老教师总是对孩子们这样讲。进了学堂,教师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早年间我上学堂,见了老师,是要弯腰行礼的。你看你们,现在是新社会,行礼我就让你们免了,可你们有些同学,见了我竟连个招呼都不打……俗语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做人有做人的规矩。巨笔如椽,只可右手来握,等过段时间我教你们写毛笔字,那更是要做到规矩。
  老教师自责着自己的老眼昏花,这么长时间竟未发现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在用左手写字,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有辱斯文。
  女孩的抄写草草收场。她从黑板前逃也似地离开。黑板上的字迹,留下一道清晰的分野——那些用左手写出的字迹,规整而娟秀;而用右手写出的字迹,笨拙而慌乱,仿佛丛生的一蓬蓬乱草。
  从此女孩的作业便呈现了两种清晰的走向。在课堂上写就的,杂乱而粗笨,比最愚笨的学生写出的字还要愚笨,而在家里写的家庭作业,笔迹越发规整娟秀。这细微的差别被老教师洞察秋毫。他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迫于压力,在学校时用着她的右手,而放学回家,仍然在使用她的左手写字。
  左手和右手的交战令这女孩常常陷入绝望。她时时提醒着自己,像猜谜一般,分辨着她的左手和右手。等左手在浑然无知的状态下伸将出来,右手常常会发出严厉的斥责。那段时间,女孩竟然无端地恨起了自己的这只左手,她认为它是自己身体中最可耻的叛徒,竟然这么固执地、恶意满怀地,让她被周遭的世界嘲笑。
  那只被世俗认可的右手得到了全所未有的重视。写字、吃饭,甚至是做各种琐碎的农活,女孩都会猜谜般事先分辨"左右"。然而这只被寄予厚望的右手,因为天生的愚笨,常常在女孩的驱使下露出一种茫然无措的窘迫。女孩的作业很难再得到"100"分或"优"了。即使她在家里,用左手写出的作业多么工整,老教师也只会安慰性地给她批出一个潦草的"良"字。
  女孩心有不甘。所以她还在偷偷地使用她的左手。对左手的使用,或可看做是女孩对既有秩序的一种反抗。而这看似强大的对抗,却依然逃不出周围世界的处罚与围剿。
  低年级的学生常有"学舌"的毛病,甚至同学放的一个屁,也会去老师那里禀报。女孩依然在课堂上浑然不觉地使用着她的左手,这样便常常遭到同学的监督。往往老师在前面讲着课,就会有学生从课桌前站起来,义正词严地用手指点住女孩说,老师,她又在用左手写字。
  老教师抑扬顿挫的讲课被打断,他推推眼镜,朝女孩坐的位置看一看,义正词严,又万分恶毒地说,冥顽不化,抽她!
  教鞭握在老师手中,女孩的同学,当然没有权利去惩罚这个怪物般的女孩。她只会受到更严密的监视,并在课余,受到太多的歧视与指责。
  老教师这一生,最为自豪的是教出了村子里这唯一的一名大学生。
  若干年后,当上了大学的女孩寒暑假呆在家里,偶尔会遇到这个已入耄耋的老教师,她会躲开他的目光。甚至碰面时,她会低一低头,陌生人般从他的身边走开……她虽知道他内心里的体谅与自豪,也曾有过感激,但那种自卑感还是让她无以面对。她在他的面前,总觉得自己是丑陋的,是有缺陷的……那根一尺长的教鞭抽在手上的疼痛感觉,仍像陈年的痼疾一样弥散。而那种被当众羞辱的感觉,则像疮疤一样长在她身体内部了。每看到老教师一次,那伤口便会被撕开来一次。
  老教师似已忘记他对女孩的惩罚。他抽过那一教鞭之后,或曾还有过一些后悔。那一教鞭抽得太重了。女孩用右手握住她的左手。她没有哭叫,身子颤抖着倾覆在课桌上。直到放学回家,女孩都在用右手护着她的左手。
  那一晚的家访倒是让老教师记忆犹新。家访的初衷,或许是担心他会不会打坏了女孩。他要对女孩的家人有一番解释。而当他将女孩用左手写字的弊端对她的家人讲过之后,老教师的心中确乎升起过一丝浅浅的自责。他看见女孩的家人面露愧色,而后又将那愧色转换为诧异和愤怒,箭矢般射向蜷缩在炕角的女孩。油灯的光亮微弱而恍惚,光亮似乎制造了更为深重的黑暗。黑暗几乎吞没了她。老教师听到女孩的母亲咬牙切齿说,记吃不记打的东西。下次看见,你把她的左手给我剁下来!我宁愿养着一个"缺爪子"!
  女孩最终彻底放弃了她的左手。
  右手的书写并未给她带来更多的弊端。用右手写出的字迹依然工整而娟秀。甚而令女孩生出悔悟般的自责,自己起初为什么要那么样固执地使用左手写字呢!
  老教师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安慰。他认为这一切的改变全部是他训教的结果。但他并不知道,他的训教只是建立了一个牢固的基础,陋习的彻底改变,还需女孩的家人用更为残酷的惩罚,才能得以实现。
  ——女孩在写家庭作业时,她的母亲在一旁做着针线。
  女孩不满于右手的愚笨,她会时时地将铅笔交予她的左手。娟秀与粗笨的字迹在方格本上交替错落,女孩常常为一道复杂的习题陷入沉思。
  她的母亲悄悄走过来,她并没有太多的恶意。她只是奇怪这孩子的执拗,任何的错误都是能被矫正的,只是要祛除隐匿在身体内强大的魔鬼。而魔鬼再强大,也有露出破绽的时候。那破绽,往往就是在魔鬼不经意时,给它于猝不及防的打击——母亲这方面的经验,得自那些乡村鬼怪的传说。
  她捏着纳鞋底的锥子,稳稳扎在女孩握笔的左手上。虽拿捏着分寸,但尖利的锥尖却几乎伤到了女孩的骨头。魔鬼落荒而逃,从虎口处冒出的一汪鲜血,仿佛开放的最为诡异的花朵。
  如今,升入大学的女孩已摈除了身体中所有的陋习。她像一枚螺丝,严丝合缝地嵌入这个既定世界规划的秩序之中。
  她的左手,由于长时间遭受冷遇,仿佛被打入冷宫的嫔妃。除使用筷子有些不适之外,女孩的右手现在已完全取代了左手的位置。是的,在与世界越来越熟稔的交际与接触中,女孩每每会率先伸出她的右手。这被规范的驱使使她不失敏捷和聪慧。相较于右手,她的左手似乎仅成了一种陪衬。左手辅助着右手,一切看上去那么自然,那么井然有序。
  如果将身体比喻成一支庞大军队,在漫长的时间之中,身体的各器官已成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它们配合默契,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从不会因一己得失而生出任何的抱怨。那只率先冒出来的左手,常常在既定秩序中得以反思,它开始承认自己是女孩身体中的一个异类和叛徒,给女孩的童年带来噩梦般的记忆——如今这已成年的女孩,这由各种人体器官与细胞组成的漂亮女孩,已不再为自己身体的某个器官感到忧虑和恐惧了。她按照驯化而成的习惯自由地支配它们,就像一个女王自信地支配着她下属的臣民。
  只在大一的下半个学期时,女孩惊异地发现了班上同学的一个秘密。
  她发现了一个用左手写字的男生。
  起初她只是感觉到一丝惶惑,并未察觉到他在用左手写字。他握笔的姿势有一些倾覆,笔端并不是在手掌的上方直立起来的,握在一起的手指略有些笨拙,却并不妨碍他字迹遒劲,健笔如飞。
  她更多地关注了他。心里感觉到一丝隐隐的忧虑。但很长时间过去,她发现男生用左手写字,好似是一件最自然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对此予以关注。所以也便成为不了一个秘密。
  但女孩觉得,这是她见到的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直到慢慢熟悉起来之后,她才好意思问那男生:
  你怎么用左手写字?
  女孩的提问显得小心而谨慎。在女孩的感觉中,这种提问是有些不道德的。就好似你向一个跛脚的残疾人发问——你的腿为什么会这样走路一般不道德。
  面对女孩的惊诧,男生的回答显得更为惊诧。
  这怎么了?
  难道你未曾被矫正过吗?
  男生一笑,没有呀,我父母从来没管过我。
  那老师呢?
  老师也没有呀……
  那同学呢?
  同学?同学怎么了,他们都羡慕我啊!
  ……
  你曾经也是左手吗?左撇子……
  女孩点点头。
  她的眉头聚凝着最疑惑不解的阴云。
  你自卑过?男生问。
  女孩点点头。
  很多人都这样,有被矫正,甚至遭受指责的经历。"左撇子"的叫法明显带有歧视,以前在欧洲,他们把左撇子称作"与撒旦为伍者",他们认为我们是魔鬼。这是我从资料上查到的。但我父母跟我说,擅用左手的人是天才,他们都很聪明——拿破仑是左手,达·芬奇是左手,居里夫人也是左手!我父亲跟我说,你即使成不了名人,将来也肯定会很出色的。
  女孩用右手捂住了她的左手。
  她白皙的右手将左手覆盖,握住了整个指尖,仿佛是多年来最为深切的一种抚慰。而那只伤痕累累的左手,那只沉寂了多年的左手,终于发出一声低沉的感叹与呻吟。
  而后,女孩的左手和右手分开。那只被冷落多年的左手,率先抬将起来,探向眼睑的下方,拭去一滴不觉间淌下的泪水。
  女孩后来爱上了那个用左手写字的男生。
  刘荣书,满族,河北滦南县人。作品散见于文学期刊。有多篇小说被转载并收入年选。著有长篇小说《一夜长于百年》、中短篇小说集《冰宫殿》《追赶养蜂人》。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大会高级别会议形成三个重要成果(来源新华社)新华社昆明10月13日电(记者成欣胡璐)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3日表示,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圆满完成使命,形成三个重要成果。赵英民在国际锐评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主张指明方向贡献力量(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地球生态系统日益进入危险区。联合国相关报告指出,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时间已经不多了。于人类而言,共建特别策划丨云报客户端带你打卡COP15户外考察点扶荔宫(来源云报客户端)神秘果太空香蕉食虫草滴水叶尖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扶荔宫里有各种特色植物充分展示了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10月12日上午,中央解读生态文明论坛热点议题促国际认同共享解决方案加强多边合作10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是大会唯一的线下平行活动。会议期间,各主题论坛发布了系列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成果丰硕。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50的孩子无缘高中,普通人家的妈妈都慌了一考定终生,可能提前了!今年,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全国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且将中职和普高学生的比例从原来的64,调整为55。同时还规定,禁止学校招收初三复读生。也就是说,近机器人教练6。0于昆明正式发布构建智慧驾培共生生态10月13日,易显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易显科技)在云南昆明举行机器人教练6。0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以胜败之抉择良而生为主题,50余家全国头部驾培机构负责人应邀出席,共同见证如果不是家里有矿,这五个专业尽量不要选,父母经济压力很大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乎着以后在社会上处于什么等级,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高中学子一定要重视高考,不过考个好大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求你有很高的学历,填报志愿时也得好好下COP15新闻中心正式开放10月9日,作为大会信息发布公共信号提供和记者工作的主要场所,COP15新闻中心正式开放,为来自海内外的媒体记者提供服务。新闻中心位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一层19号馆,开放时间从10月创新推动标准化昆明开展2021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10月14日,昆明市2021年世界标准日暨标准服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昆明市高新区火炬大厦四楼国际会议厅举行。通过活动传播标准化理念,提升参与活动各方的标准化意识,引导高新COP15云南宣传片震撼发布云南密码为您解密云南如果想要认识云南了解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从哪里开始呢?在云南39。4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我们选择一片神秘的水域作为开启云南密码的钥匙。让我们的视线跟随潜水员,进入澄江抚仙湖水下。视云南宣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威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居住有汉彝回苗壮水等33个少数民族,有户籍人口155万,其中少数民族12。2万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宣威市结
办公室有个超级八卦的同事是什么体验办公室有个同事q,长得国字脸,一米七五以上的个头,不胖不瘦,见人爱笑,整个人第一感觉特别好,年龄比我大十几岁,我刚入职时候他嘘寒问暖,我心里着实感激了一阵子。可是后来一些事情,弄得你愿意就好大学有个同寝室的同学我叫她喵喵,我们俩是上下铺,也都来自比较偏远的农村,所以人以群分,我们就经常在一起上下课,课余时间我们也经常在一起外出活动,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外出打工。所中考体育到底是跟着考试走,还是跟着兴趣走?中考体育到底是跟着考试走,还是跟着兴趣走?王营(特约评论员)教育部门对上好体育课的要求越来越严,中小学体育课被挤占的问题已得到很大缓解。但如何才算上好体育课却成了悖论体育不列入考试体育中考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体育中考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王营10月13日,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4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坚持练字三年的成效儿子今年十岁,已坚持练字三年啦,2018年的暑假报名了书法班,从报名以后坚持到今年暑假,每天都练字。还记得因为照看儿子的保姆阿姨回去照顾孙子,两岁半的孩子就被送到了幼儿园,比起三岁新装修的幼儿园有异味新装修的幼儿园有异味。建议推迟投入使用近期万盛经开区和平小学幼儿园班级QQ群发了通知2021年10月8日和平小学幼儿园的全部小朋友搬迁至新装修的幼儿园综合楼学习成长。我们家长就感到早上总喜欢来一杯牛奶,但其实你平时喝牛奶并不一定适合你每天早上,对你来说必不可少的饮料是什么?豆汁儿豆浆咖啡还是牛奶?对于我来说,每天喝上一杯牛奶,总有着增强骨质补充营养强健免疫力的作用。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才知道,原来牛奶的种类也有很36岁的孩子不适合剧烈运动vx树狸偶尔在早晨宁静的马路上,能够看到小孩子跟着大人一起长跑,大概56岁的样子。其实,从孩子健康的角度来看,3到6岁的孩子是不适合跟成人一起长跑的。有以下几个原因1儿童心脏是成人孙悟空和猪八戒谁更适合当老公?怪不得大多数人的婚姻都不幸福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在西游记师徒四人当中,谁更适合做老公?猪八戒以绝对的票数领先,这真的让小编感到吃惊!大多数人的婚姻不幸福是有原因的。真正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幸福的婚姻故做冷血其实是爱藏在心底为人父母,以后我才明白,原来当时的婶婶故作冷血若无其事,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她的心里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他知道只有化悲痛为力量,才能笑对生活,继续好好生活下去,他的爱只是隐藏的很深而已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看完这些令人惊艳的教育方法,你就明白了在知乎上,有人曾发起过这样一个话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话题热度一直很高,至今,这个话题一共收到网友们6000个回答,网友们把自己看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那些让人惊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