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021年教育改革大动作,你发现这个新赛道了吗?

  近几年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许多家庭通过购买学区房或是通过课外辅导来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这样也导致了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正因为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区房的价格越涨越高,课外培训也在良莠不齐的发展着。
  为了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对课外培训机构"拨乱反正",同时完善人才的筛选标准和机制,从2021年1月开始,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
  这些改革和举措直击当前的教育痛点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盘点一下这些重大的政策变化,从这些政策的解读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改革的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也能找到今后教培机构转型的新赛道。
  2021年2月,整顿线下培训机构
  年初时,一个重磅消息在北京家长圈里炸开了锅: 北京部分区教委发布的关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的通知。 此文一出,给在疫情期间饱受折腾的线下培训机构带来了更大的打击。
  紧接着,从北京开始,这项整顿措施逐渐蔓延到了全国。温州在两周之内关停了30家校外培训机构,绥化经过排查紧急关停了27家机构,山东淄博也关停了37家培训机构。
  当时,不少教培人都以为线上教育的春天到了,但殊不知这只是针对学科培训整改的第一步。
  2021年3月,幼儿园正式实行"去小学化"
  早在去年9月份,国家就出台了一份关于学前教育法的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要求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意见稿一出可谓是哀鸿遍野,在内卷中挣扎的家长们都在担心,如果不提前学习,该怎样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学习只玩耍,是否会输在起跑线上?
  这两个问题的产生,源于对"意见稿"的误解: 不得教授小学内容≠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这一项举措实际上是对幼儿园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标准,让学校以更自然更快乐对终身学习更有益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关于政策的解析和解答,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前往查看。(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教育内容或写入法律,你敢让孩子"裸奔"上小学吗?)
  意见稿不仅对幼儿园提出了要求, 同时对学前阶段的课外辅导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严禁培训结构教授学科类的内容 ,于是,很多敏感度较高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了转型。
  教培市场的格局在这些改革措施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2021年3月,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幼小衔接"问题,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学科衔接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了三点
  1. 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幼儿园不得设学前班。
  《指导意见》强调,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这项意见彻底解决了家长们关于"幼小衔接"的疑虑。小学面试取消、禁止学前阶段学科类培训、幼儿园去小学化成定局。可以说,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没有了课外辅导,孩子们已经被放在了同一起跑线。
  2. 防止把小学教育内容和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并要求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地准备,帮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这就意味着幼小衔接的任务转移到了幼儿园, 没有任何一家培训机构可以打着"幼升小"的旗号进行培训了。
  从意见稿到指导意见,已经可以看出"双减政策"的雏形,国家对于整改天价学区房、校外学科培训和教育内卷的决心十分坚决,推行素质教育的力度开始加大。
  2021年4月,中考改革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就竖起了一面大旗:今后一个时期, 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大体相当,就是各占50%,也就是要刷下去一半的学生。这个纲要不仅仅是一个政策而已,而是在切实推行、而且一定会实现的战略目标。
  以广州为例,高中录取率已经在连年下滑,从2017的66%,下滑到了2020年的59.9%,未来还会继续保持这个趋势,直至达成规划纲要的目标。
  而作为考试大省的河南,录取率则更低:2019年河南中考报名人数达141万人,而全省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只有73万,也就是说将有68万人上不了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录取率才51%。
  但是各省市推行政策的力度并不十分一致,甚至很多地区没有发现中考的战局已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到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落下帷幕,中考改革才声势浩大地在全国进行了推行。
  改革一:普高和中职招生录取比例调整为5:5
  毋庸置疑,随着政策的正式落地,各地最终都会实现中考录取率维持在50%左右的目标,这项改革实施意味着,将有一半学生无缘进入高中,他们将进入职业学校进行技能型的学习。
  改革二:禁止所有学校、机构招收初三复读生
  有人会说:今年没考好,那就复读一年,明年再战!
  可现实却是:复读?不允许!
  2019年,宝鸡市教育局就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市所有公、民办初中学校、普通高中、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招收初三复读生。
  广安市人民政府去年回应政务舆情时透露:自2020年秋季起,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招收初三复读生。自2021年起,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不再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
  诸多地市教育局都明文要求严禁招收初三复读生,考试失利的学生,没有"再学习和选择学校的机会"。 机会只有一次,这是比高考更加残酷的地方所在。
  之所以进行这两项改革,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
  1. 国家根据产业布局调整人才比列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随着人口的锐减,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匮乏,高校的扩招导致大部分人涌向中上层,基层劳动力越来越少,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国家决定调整人才的布局结构。
  2.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文化课的学习
  其实一直以来,高中教育都包含了两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教育,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只是因为高中扩招得太严重,所以中等职业教育才会一直被忽视。
  这两类学校需要的学生也不相同,一种是有较强文化课学习能力的学生,一种是文化课学习能力稍差但在实践性活动上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这两类学生会进入到不同的评价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取消复读可以避免中考生反复考试。复读,对于很多应届生是不公平的。很多学生没有考好,选择复读,对于普通高中来说会失去很多生源,这样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在中考改革措施出台之后,家长们又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之中,学科类的教培机构彷佛又迎来了春天。
  但如果深挖过前面提到的两项政策就会发现,中考的改革看上去似乎与幼儿园的去小学化、教培机构的整改等的导向性背道而驰。在教育意见统一的方针之下,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状况,国家不会让家长再陷入教育内卷的洪流之中,只会对学科类培训进一步地收紧。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让校外培训遭遇"最强寒冬"的"双减政策"出台了。
  2021年7月"双减"政策
  7月24日,新华社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双减一方面是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一方面是要求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禁止学校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并要求学校提供放学后2小时的托管服务。
  由此可见,"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 对于这一点家长们是拍手叫好。
  而对于培训机构来说,这项政策就是催促关门的信号,双减对校外培训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约束。
  1.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2. 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3. 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4. 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5. 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这五大规定,几乎将学科类培训赶出了教培行业的大市场,不少教育机构纷纷开始寻求转型。
  猿辅导于7月28日正式上线"南瓜科学",成为行业内第一家高调转型素质教育的企业;新东方向素质教育及校外托管服务上转型,设立多家子公司助力公司业务转型;卓越教育则表示已推出卓越大语文、问道研学等一系列素质教育品牌……
  发现了吗?这些大型的培训机构没有转向同样被政策鼓励的职业教育,而是转向了"素质教育",这是为什么?
  这要从推行"双减"的目的说起。
  2020年的年度热词是"教育内卷",在"增加1分,干掉千人"等鸡血口号的带动下,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焦虑。于是在内卷与焦虑螺旋式上升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三个现象:
  1. 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考试的题目越来越难。
  2. 从家长到老师,所有人都在"赶进度",教育任务在不断下放。
  3. 唯分数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素质教育已然没有了生存空间。
  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德智体美劳,发展自身的各项素质;降低"分数"这个狭隘的评价方式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对培训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双减"政策应运而生。
  这个政策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从年初的教育机构停课整改到幼儿园的去小学化,这些都在为"双减"进行铺路。只是当时不论是家长还是各位教培人都还没意识到,这项政策会如此严格。
  新的赛道是什么?
  在多项政策紧密出台后,教育机构和家长同时开始焦虑。
  家长担心,学科培训一去不复返,孩子多余的时间该怎么办?
  培训机构在忧虑,学科培训不能继续下去,什么才是新的风口?
  实际上,这些答案,政策早已经告诉了你。
  2019年,学科进行了改革, 语文所占的分值加大 ,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 体育、美育将纳入中考计分 ;
  2021年,中考改革,中考的地位提升, 中考分数变得越发重要 ;
  2021年,幼儿园去小学化、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孩子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希望学生能多方面发展自己的兴趣, 更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学习和教育 。
  这些政策都在给我们信号,那就是 重视语文、重视非学科的素质教育。
  所以家长和教培人们也不必继续焦虑, 与其守着旧赛道提心吊胆,不如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在新的赛道上开辟一番天地。
  然而双减带来的寒冬效应太过浓烈,几乎所有的教培人都开始战战兢兢。校内补课和校外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受影响最大,是因为它们与大政策发展导向相违背。但最近传出了很多诸如"艺术""舞蹈"等其它类型的校外培训机构也被"殃及池鱼"的消息,让创业者们忧心忡忡。
  笔者认为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所以在政策不断收紧的当前阶段,一些短期的震荡和规则整顿是为了解决市场问题必需经历和面对的过程。但是对于在培训行业里的大部分创业者而言,用户需求和机会仍然长期存在, 素质教育的立场与国家政策推行目标从长期来看是一致 ,是选择默然离场仓促转行还是在这个洗牌的阶段加紧自我修炼,以更规范的服务来面向整顿后的市场,是需要沉下心来考虑的问题。
  国家的政策是通过营造轻松的外部环境来减少学生和家长的焦虑,这是从整个教育市场的生态所考虑的。所以教培人们也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快点适应新的政策,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地从中受益。

引领右脑推荐几个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记忆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孩童时期记忆力就开始发展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开始培养和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对宝宝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不是短时间里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BBC高分纪录片3个小秘密父母要早知道人们常常会以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来搪塞小宝宝的需求。比如有必要每天跟婴儿说话吗?他们又听不懂宝宝还那么小,玩什么游戏啊,他们又不会那么小的宝宝,怎么可能懂延迟满足事实果真如此吗?其有三种妈妈容易养出不孝子,晚年过得不幸福,希望你不在其中文西红柿妈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母慈儿孝敬,一个好妈妈会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孩子孝顺父母,家庭和睦幸福,一个孝顺的孩子,是父母的福气,也是人人称赞的对象。但是,也有很多妈妈接触了几个失独的中年妈妈,决定高龄生二胎在39岁时意外怀上二宝,宝宝来了,就欣然接受。去医院产检的时候,很多宝妈见我这么大年纪怀孕了。都会问第1胎是儿子还是女儿啊?很多人心里可能在猜想,这么大年纪要二胎是不是为了追生个儿爸爸,你不是医生吗?两个孩子高烧,一句灵魂拷问,让做医生的爸妈内疚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宋黎胜记者吴朝香两娃,一个39。1,一个39,寒战,冷的直哆嗦,爸爸你不是医生吗,好冷。5月19日晚,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刘景全在朋友圈有感而发,孩子聪明多吃鱼,这6道鱼的做法最是解馋,营养好吃,餐桌必备宝妈们一定听说了吃鱼的宝宝更聪明。,这句话其实是有依据的,因为鱼肉营养丰富,富含DHAEPA,能够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有的鱼类还含有omega3s脂肪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孕妇宫颈癌舍命保胎,放弃治疗,边吃边吐,终于生下健康宝宝怀孕二十八周的刘艾莉孕检时忐忑不安,在她的子宫里,孩子和癌性肿瘤共存,她十分担忧自己会在孩子到来前死去,可面对医生引产的意见,她还是坚持冒死生产。怀孕三个月时,刘爱丽被检查出宫颈癌六一写给我宝感谢我宝,让爸爸妈妈体验到生命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爸爸妈妈体验到尽情地自由的爱。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厚望。望子成龙令我不安,因为爸妈还没能成龙成凤。所以,宝贝,长大以要二胎不孕,女子以为是年纪大不好怀孕,主任你这是有不孕症了日照的胡女士夫妇要二胎两年时间了一直没能成功怀孕。一开始夫妻俩还以为年纪一大就不比当初二十多岁那么好要孩子了,再加上工作还有生活一堆事情要忙,备孕也没有当初那么用心了。二胎不孕,检小孩吃饭总是含饭,不吞,有什么影响,怎么办?妈宝园,一群智慧妈妈陪着宝长大,没有华丽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儿的故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当妈那些事儿小孩吃饭总是含饭,不吞,有什么影响,怎么办?在喂养孩子这件事上,不少家长都有熊孩子的破坏行为,家长别着急,试试自作自受的教育方式带娃的路上,总是会发生很多意外的惊喜,让父母哭笑不得。最近朋友带她家两岁的女儿去超市选水果,稍不注意,孩子就把超市的桃子戳个洞。虽然当时超市的理货人员没有责怪孩子,但是朋友觉得孩子
暑假别让娃看央6电影,六公主太会内涵,真怕娃学会骂人央6频道指的是CCTV6频道,是电影频道。但是,这个频道还有另外一个傲娇的名字,叫六公主。之所以叫六公主,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宝藏频道,播放的内容,总是有意无意地呼应了时下的热点。现怼婆婆的视频为什么越来越火?轻松圈粉上百万,拍段子也有人买账怼婆婆的视频,真的越来越火了。我发现一个博主,大概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吧,粉丝从10几万涨到了110多万。而且,每条视频都非常火。虽然可以看出,这位博主是在拍段子。但是,有很多人买账嫁给不喜欢的人,要求无性婚姻,抱养了一个孩子,这样做合适吗?在亲爱的爸妈中,江梅嫁给了自己不喜欢但是对自己好的男人。虽然是名义上的夫妻,但是只是名义而已。两个人结婚以来,都是分床睡,也就是说是无性婚姻。而且,江梅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回娘家住。熊黛林晒双胞胎女儿照片,姐妹长得不一样,妹妹暴露妈妈真实颜值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追星的人都知道,熊黛林的名气是郭富城带出来的,只可惜了两人相恋近八年却没能有终成眷属,郭富城娶了小他22岁的方媛,熊黛林嫁给了身价上亿的海淀家长吐槽一年级课程不少人已经学完,自己孩子没学,咋办?海淀某小学家长吐槽孩子读一年级,开学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早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这一现象,让这位家长吃惊什么?不是说给孩子减负吗?不是说教育改革,大家就都是同一起跑线了吗?一文告诉你学生为什么要军训?没有家长反对,却从来不知道意义每年在9月1号开学的时候,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军训。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大学,都会有军训的安排。很多家长都知道,学校有军训的安排和通知。但是,从来不知道军训的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补课不如补早餐!开学季别糊弄孩子,起床困难的家长参考万能公式马上开学了,开学季正好也是冷热季节交换季节,这个时间段对于孩子来说,营养一定要跟上。合理的营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还能够帮助孩子长身体提高学习成绩。在孩子的营养方面,不建议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杨振宁和翁帆更感兴趣?答八卦的认知程度杨振宁马上要100岁了,清华大学举办了专场讨论会。按照护照上的出生日期的话,杨振宁是9月22日的生日。但是,他的实际生日是10月1日,提前祝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生日快乐。对于杨振宁这3岁内的宝宝怎么选绘本?人民日报推荐的书单中,有3个标准很实用有位爸爸咨询说自己的孩子从13个月开始读绘本,现在17个月,对那种专注力的绘本特别感兴趣,想了解一下,是不是要针对性训练。宝宝这种情况,很值得讨论。跟我干儿子一样,特别喜欢玩宝宝巴大一新生大学宽松不等于放松,熟知潜规则才不会后悔这四年很多大一新生的军训都结束了,马上就要开始大学的生活了。从课程表上可以看出,大学的课程可能比较少。尤其是大一,可能就是一些基础的思政毛概之类的。这个时候,很多大学生就觉得大学太轻松了剧版西游记以宣传佛教为主,为孩子看的话,原著道教才更厉害我家孩子6岁,特别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认为孙悟空会飞会变。问她谁最厉害的话,她说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最厉害。其实,剧版的西游记如果让小孩子看的话,他们大多就是记住故事情节,认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