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基因身高一米六的女儿只有一米三,我一年花10万给娃拔个儿

  大家好,我是桃蛋妈,今天跟大家聊聊孩子身高的事。
  最近,桃蛋妈看到一则新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柳叶刀》发表论文说——
  从1985年到2019年,中国19岁男青年身高增长了8.1厘米,达到175.7厘米,增量全球第一,平均身高全球排名从第 150 名上升到第 65 名。
  19岁女青年身高增长6.1厘米,达到163.5厘米,增量全球第三,平均身高全球排名从第 129 名上升到第 54 名。
  所以,当80后们开始当父母,已经不能拿自己当年的身高作为参照数据,对待自家10后的孩子们,家长一定要拿孩子身高跟同龄人比较,观察孩子的数据情况。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可能有类似的焦虑——
  "我和他爸都不高,对孩子身高有影响吗?"
  "孩子现在比较矮小,以后还能追上来吗?"
  "孩子不长个儿,需要打生长激素吗?"
  前几天,我就在咱们读者群里看到有爸爸妈妈在讨论——
  我发现大家普遍都知道,运动、饮食、晒太阳,这三样影响孩子长高。
  但在"能不能通过医学手段干预身高"方面,大家各执一词,有的人很推荐,有的人非常排斥。
  对于医学手段是如何干预身高的,是吃药?还是打针,打什么针?也鲜少人知。
  桃蛋妈不是医学专业的,对此事不好做定论。
  但我觉得,娃的成长只有一次,身高是一辈子的事,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还是应该尽早去正规医院诊断。
  如果通过医学手段能让娃长高,没有副作用,或者副作用可控,其实未尝不可尝试。
  正好我一位朋友,他家女儿今年11岁,已经打了两年半的生长激素,目前每年身高增长8-10厘米,硬是把孩子从骨骺提前闭合的悲剧中生生拽了出来。
  我就想,可能真人真事,对大家的参考意义更大一些,所以便邀请他为咱们「牛娃成长记」做了一篇分享,讲讲 他家娃是怎么发现骨龄超前的?是如何治疗的?要花多少钱?效果如何?有没有大家担心的副作用出现?
  以下是他的自述,我们听听他怎么说——
  "
  大家好,我是桃蛋妈的朋友,大家叫我张爸爸就可以,坐标武汉,女儿今年11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娃通过打生长激素改善身高的经历。
  我们是三两年前,2018年7月,发现娃骨龄超过实际年龄的,那时娃9岁,测出来骨龄是11岁,超了2岁。
  从小到大,娃的身高在同龄人里都算偏矮的,在班级里站队一直都是站前三(从矮到高),也就是说,一直是倒数第三名。
  因为她妈妈有医学方面专业背景,比较关注娃身高这个事情,所以我们有个习惯,就是每隔半年就会带娃去测身高相关的一些指标,重点是拍片观测骨垢线,花费也不大,几百块钱的事情。
  17年是测过的,当时还没问题,18年放暑假去测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我们是在武汉儿童医院测出来的,武汉儿童医院在整个华中片区算是儿科最厉害的医院之一了。
  为了保险起见,我还到武汉协和医院找了专门的骨科专家,结论是一样的。
  医生说,我家娃一个是骨龄超前,一个是身高偏矮,要及时进行干预,这个干预,指的就是打生长激素, 如果不打,一旦骨骺闭合,身高就没有办法改了。
  当时我听了这个话,是心急如焚。
  我家娃当时136CM,骨龄11岁,大家知道,女孩子长身高就那几年黄金时间,8岁到14岁,过了就过了,14岁以后就听天由命了。
  其实我和我老婆身高不算特别矮,我175,我老婆158,我们测过孩子的基因身高,本应该在160左右,但现在检查发现,我家娃的骨骺再有两三年就闭合了,两年内自然长高那么多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干预,娃的最终身高可能连150CM都不到,虽说一切只是预估,但我不敢拿孩子的未来去赌。
  听到"激素"两个字,我估计很多家长都会心里打鼓,害怕打了对娃有什么副作用。
  但当时我对打生长激素这件事接受得挺快的,因为我身边有人打过。
  我一个女同事的儿子打过,女同事比较矮,150CM,她老公也不高,160CM多一点点,所以他们娃的基因身高比较矮。
  我这个女同事是我们学校医院的,她一直都比较关注娃的身高问题,他们娃到年龄,就用了这个药,打了生长激素。
  现在她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有170CM的身高,超过他爸妈,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身高。
  因为有熟人的经历,我们又查了一些资料,就决定,要尽一切可能的努力去帮娃长高。
  但是打生长激素,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
  首先必须要在医院进行一个综合体检,医生根据相关报告才能决策,跟娃的体重有很大关系,体重不达标,就不能打。
  我家娃有个同班同学,情况跟我们是一样,也就骨龄超前,需要干预。
  他家娃比较胖,医生说你现在还打不了,体重超标,不能打生长激素,必须体重降到标准之后才能打这个针。
  这个妈妈就把娃所有的什么培优班、什么兴趣爱好,全都停掉了。
  停掉之后,就开始减肥,每天早上2000个跳绳,晚上2000个,大概半年后把娃的体重给控制下来了。
  这是一个,打生长激素有体重限制,再一个就是家庭经济条件限制。
  打这个针的花费, 至少一年10万块钱起步 ,这个药分为长效水剂、短效水剂、粉剂三种。粉剂药的价格是水剂的60%、70%,药要天天打,一年10万块指的是粉剂药的价格,一个月1万块左右,水剂就更贵。
  我们家在武汉市,给娃打生长激素的钱,差不多是我们家庭净收入的一半。
  我老婆去开药,每次一刷卡,两三万就刷出去了,也就管几个月,比培训班烧钱无数倍……
  以前我出去吃个馆子,还觉得好奢侈,现在一天给娃一针就300块。
  (单瓶药和笔的大小对比)
  这还只是算药,没算其他的一些隐性成本,比如检查费用。
  还有另外一个针,是抑制雌性激素分泌的,一针1100,一个月打一针。打这个针,是因为一方面要加速身高,第二方面要抑制骨龄,防止提前闭合,尽可能给生长激素发挥作用多留一些窗口期。
  以前我的一些亲戚在外面做生意,找我借过钱。娃开始打针了,我催他们赶紧还钱,不然压力真的挺大的。
  我在知乎里面看到有一个人说,虽然他家条件一般,但他决定有多少钱就给娃打多少,能供多高就供多高,因为过了骨垢闭合前的黄金期,就追悔莫及。
  他说,娃的身高真的就是人民币垫起来的。
  我特别有同感。
  在身体出了问题面前,那些什么培训班都是不重要的。学习以后可以学,长身高这个事情过了黄金期你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再跟大家讲讲这个针怎么打吧。
  这个药从医院开回来,要2-8度冷藏,药品从医院带回家的过程也要冷藏,我们买了个保温箱,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比如春节回家的话,用点冰块可以了。
  (张爸爸家中保存的药品)
  药带回来,一天打一次,皮下注射,打大腿或肚子。
  我家娃对打针不是很抗拒,针非常细,不出血,几乎不痛。打完之后讲究一点,就用酒精擦一下,不讲究就不用管了,我们刚开始打的时候用酒精擦一下,现在打完就撤了。
  水剂药直接能打,粉剂药要自己溶解。我家一开始打的水剂,后来换成了粉剂的,因为水剂太贵了,贵出个30%-40%,我说的一年10万块,是粉剂的价格。
  现在我们家已经适应了,每天打针也就是一分钟时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就是这顿饭有点贵。
  这个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因为针特别细,如果打的时候不注意,不小心折断在了孩子皮肤里面,发现不了,有风险。
  我们家有个小技巧,比如在肚子这个区域打,不要东打一针西打一针。我们是有顺序地打,今天打这里,明天往右前进一公分,后天再往右前进一公分,后天再往右前进,就这样循环打,慢慢的就像走路,一步一步地走。
  这样就比较方便检查,比较安全。
  (针头与笔的大小对比)
  开始打针以后,就要定时去医院去复查,一旦有副作用,医生会第一时间让你停下来。
  我家娃有一点脊柱侧弯,当时我们担心打了这个针之后,会不会加速脊柱侧弯。
  我们还去问了骨科医生,骨科医生说,多少还是有影响,但是影响有多大,这个只能通过观察,不打就不侧弯了吗?弯了也有办法校正,实在不行还可以手术。
  我说这个有办法解决就可以了,现在要抓重点,把身高搞上去,有问题后面再说。
  脊柱侧弯,还可以通过改善坐姿习惯、通过运动来纠正它。我如果因为打针可能影响这个,就拒绝给娃打,这样好像也不对,是不是?
  还有就是,打生长激素期间,必须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注意饮食习惯。
  如果娃的饮食习惯不好,比如说喜欢吃高热量的东西,不爱运动,就是不打生长激素也会长胖。
  现在我家娃每天都会运动,比如奶茶这些高热量东西,我们也是绝对禁止让娃吃的。
  一开始打针,家长就要督导到位,后来娃自己就知道控制了。现在她自己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她也知道不控制不行,道理她都懂。
  大家可能最关心的就是,生长激素打了以后,有没有效果?效果理想么?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家的数据,我们是2018年8月份开始打的,医生说理想状态下一年涨8-10公分,我们第一年长了7公分,还算达标,第二年的还在观测,目前看,略低于理想状态,但也能接受。
  我们有一个家长群,就是同一个内分泌医生负责的患者家长群,病号群里的妈妈每天都会分享身高数据,大家一起讨论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
  一年长8-10公分这个目标,据我观察,群里大多数孩子都能达到。
  对于女儿的最终身高,我希望是达到155CM以上,我就知足了,如果不干预,按照骨龄推算,可能都长不到150CM。
  这个针我们会继续打,一直打到娃骨骺闭合,不能再通过这个办法干预身高为止。
  还有就是这个药为什么这么贵的问题,大家可能比较关心。
  这个药听说目前全国就金赛药业一家生产,也没有进口的,全国就他一家生产,找不到第二家。
  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在老家,回不了武汉,没办法去医院开药,娃的药用完了,我就四处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替代药品。
  我咨询了一个朋友,他是在药业工作的,问他有没有可替代的,他说他这个药没有,全国就这一家生产,为什么价格高也是这个原因。
  疫情期间,我家娃不得已停了一个星期左右的药,通过联系厂家的医药代表,费了一番周折才给娃把药续上。
  其实我们每次在儿童医院买药,处方是医院开的,提货是到厂家仓库提,厂家专门有一个仓库,药品存放在仓库里,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提货。
  药业厂家有专门的客户代表,会定期回访,遇到问题可以咨询。
  当时疫情期间,我跟这个客户代表商量看怎么办,然后我们就找到医生,医生开电子处方,给我们拍照片发过来,医药代表跟公司反馈说家长有困难。
  厂家总部查了一下,说离我最近的仓库就在十堰,然后帮我协调,让我从十堰拿药,价格都是一样的,然后娃的药就续上了。
  娃的生长期就这么几年,如果断几个月,没处弥补去,我们挺幸运的,距离仓库这么近,厂家也挺理解家长的难处。
  最后再提醒大家几件事吧。
  看身高问题,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挂骨科,其实不是,应该挂儿童内分泌科。
  这个科室儿童医院应该都有,儿童医院是科室分得最细的,治儿童病也最专业。
  我家娃小时候得了一个病,叫做鼻泪管堵塞,老是流眼泪流眼屎,6个月大的时候,带去儿童医院做鼻泪管手术。
  手术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隔壁床的病友,是河南来的,他家孩子在本地医院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都没搞定这个病。
  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才来的武汉儿童医院,花3000多块钱,住院3天就搞定了。就一个很简单的手术,眼睛到鼻子中间有一个管道,这个管道堵塞了,给他疏通了就行了。
  现代医学是发达,但是医学资源分布并不均匀,还是要靠家长自己的信息搜索能力和执行力,家长一定要有科学的医学素养,才能把孩子照顾好。
  疫情期间我们在老家,我想在老家看看能不能买到生长激素这个药,结果老家的三甲医院都没有这个药。
  像我老家的三甲医院,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医院,疑难杂症是强项,也没有这样的药卖,也就意味着不能够发现这样的问题,进行治疗。
  我们每次去武汉儿童医院开药,来检查的家长和孩子坐得满满的,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大家都知道身材矮小怎么治疗。
  但事实上,在其他地方,根本不是这样,多少人身高发育不正常,矮小了,只能听天由命,以为一辈子就只能这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我今天分享自己的经历,也是想告诉更多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在班上身高排名很低,可以带去医院挂儿童内分泌科看看身高问题,检查费又不贵,万一发现问题,可以提前介入。
  孩子长不高,并不一定只有听天由命这一条路可以选。
  "
  桃蛋妈和张爸爸聊过之后,也去查了一些资料。
  有研究数据显示,一个人身高的80%是由DNA决定,包括遗传父母以及自身基因的突变。
  此外,身高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习惯、地理环境、营养状况、体育锻炼等,占20%左右。
  生长激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确已得到较广泛的验证,但其临床应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大家如果想尝试,需要儿童内分泌的医生评估确定孩子是否能够使用生长激素。
  对于已经在进行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生长速度和相关检验项目,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让娃长高这件事,的确有成熟的医学办法可以干预,挂号看"儿童内分泌科",大部分儿童医院都有。前提要保证符合用药的身体条件标准,除了身体条件,也得考虑家庭经济条件,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帮助。
  你身边有人有过类似的经历么?你对医学干预身高怎么看?欢迎留言给桃蛋妈。
  PS:孩子是不是真的矮,凭感觉判断是不准的,大家可以先通过对照"生长曲线图"初步判断,再决定要不要去医院就诊。"中国0-18岁男女童生长曲线图"共4张,桃蛋妈放在了后台,发送关键词" 身高 "到公众号后台,就可以下载保存。
  「牛娃成长记」更多好文:
  一个小习惯,却差点让娃"毁容"?我家8岁女儿为此做了全麻手术

非急诊不就诊!居家隔离的朝阳孕妇,您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居家隔离的孕妇非急诊不就诊封闭管控期满解除隔离观察之后孕妇可回原建档医院继续产检建议正常健康孕产妇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孕期产检次数问孕产妇得知自己被隔离该怎么办?答阅读的力量聆听绘本故事,守护心暖花开,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中国福利会托儿所陶紫妍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绘本故事爸爸的手提箱。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播放音频爸爸的手提箱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亲情的图画书。爸爸有童鞋怎么选?找对选购要点,宝宝小脚不遭殃春暖花开,天气渐渐转暖,孩子不仅长高了,去年的鞋子也都小,像衣服还能凑合一下,鞋子是万万不能将就的,所以要给孩子准备起来了啦对于宝宝的衣服是很好挑选的,但,选一双适合的鞋子就比较难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药知道作者武汉儿童医院副主任药师梅艳准妈妈菲菲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宝宝,本着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的原则,菲菲并没有特殊规划孕期饮食,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菲菲出现疲劳,乏力心悸头晕和烦躁等症状,幼儿园迎来调整,秋季开学或将全面实行,幼儿园小朋友有福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在家长的观念中根深蒂固,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改变,以前的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取代,希望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音全面发展的高素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动手说爱,用心感恩温馨五月,萱草花开,母亲节转眼又至。为进一步贯彻德育教育和劳动课程的理念,引导幼儿用切实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近期,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开展母亲节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孩子读一年级时,你觉得自己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孩子读一年级时,感觉最错的事是没有给孩子养成好习惯没有让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把孩子送那么远上学,不能按时接他放学,把孩子送托管班里,如果离家近让婆婆接孩子回家,婆婆辅打完麻腮风,又遇上出牙期,我们是这样平稳度过的关于麻腮风疫苗,我很早就听人说过了,都说这个疫苗毒性太大,绝大部分宝宝打完疫苗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哭闹出疹等情况,而且很多宝宝并不是打完疫苗当天就会出现反应的,至少得观察半个新生儿一月护理小知识,新手宝妈了解多少呢?一新生儿黄疸黄疸是每个宝宝都会有的症状,新手爸妈不要担心,宝宝出生23天后就需要检测黄疸值,一般在七天后达到高峰,10天后逐渐消退。黄疸值在12以下不用过于担心,让宝宝多吃多排泄,怀孕前刘亦菲,怀孕后黄脸婆???二胎孕妈揭秘不为人知的孕事怀孕前,以为怀孕最多就是孕吐和身宽体胖,其他没什么大不了的。怀孕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我想得太多,最困扰我的居然是情绪。刚刚怀大宝时,有一天半夜起来想吃螺狮粉,但是美团饿了么都没有找到可不要错过孩子长高黄金季,春季应该这样补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到来了35月是孩子长个的黄金季节,孩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均衡的饮食持之以恒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这些因素!而合理补
婆婆骂全职带娃的媳妇天天收快递,丈夫打开支付记录后羞愧难当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有点矛盾很正常,尤其是婆媳之间,但是矛盾归矛盾,不要影响到家庭和谐的好!在江苏省苏州市就有这么一个家庭,丈夫每天在外工作,婆婆和儿媳妇在家照顾孩子,按理说,丈夫在一个谣言,小米300亿市值灰飞烟灭618购物节已经开启,各大商家都在极力奋战购物节中,然而,一场意外却对小米集团开起了玩笑!疑似小米仓库起火近日,有网友爆料称,6月5日下午2点40分左右,小米在湖南的仓库起火,现场给致命一击!三只松鼠,元气森林互抄后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上市公司高管,开着宝马卖废纸,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超级网红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又摊上事了。三只松鼠高管卖公司废纸谋利获刑致富方法有千万种,这位却选择一种魔幻又奇葩的2万赚2000万!杨百万的炒股神话不得不服6月13日,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去世,享年71岁。杨怀定,就是资本市场上鼎鼎大名的杨百万,他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仓库管理员,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销量暴跌50,市值蒸发2000亿,特斯拉的报应来了6月4日,据外媒报道,5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地区的订单数量从4月的1。8万辆跌至9800辆左右,直接暴跌50!受此消息影响,特斯拉的股价在美股尾盘直接暴跌5。33,市值瞬间蒸发了330一夜风云突变!茅台第二大酒厂,出事茅台二哥,倒在黎明前夜春节以后,茅台为代表的白酒概念股遭遇了一波深度回调。茅台股价从2627。88元跌到1866。01元,跌幅将近30五粮液股价从357。19元跌到230元,跌幅达得救了!七巨头联手捞苏宁,股票复牌飙涨停张近东的苏宁易购,最近频频冲上风口浪尖!苏宁易购股权变动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将所持有公司合计数量占公司总股本16。96的股份转让跌落神坛的首富钟睒睒,黑历史触目惊心浙江是一个出文人的地方,也是一个出商人的地方。小小的浙江省文联家属院,不到十年间,竟然出了两个中国首富。什么是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这就是呀!也许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浙江文联大院走出致命一击!炒房客彻底崩溃了资金是楼市的命脉。一旦掐断了炒房客的资金来源,他们将无处可逃。二手房停贷?银行正式回应房子,总是牵动民众和媒体的心弦。近日,网上消息铺天盖地,主流是多家银行停止二手房贷款,甚至停止场外首批双创50重磅来袭,能不能投?重磅大咖为你支招整整一个多月,投资界的头条就被双创50指数的推出和双创指数基金的推出给承包了。尤其是经历了2021年上半年的震荡之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寻找震荡市中确定性更高的机会,兼具好赛道高国产光刻胶成功突破,粉碎日本垄断梦近日,半导体领域迎来重磅消息,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取得突破,国产光刻胶终于来了!南大光电光刻胶突破早在5月30日,南大光电就已经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产品通过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