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孩子扔东西搞破坏?了解动作思维发展三大阶段,教他这样扔和玩

  玛丽亚·蒙特梭利:手是心智的"抓握器官"。(prehensile organ of the mind)
  随着孩子双手和动作的发展,他们的能动性越来越强。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喜欢扔东西,将积木重复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心里头百思不得其解。是由着让孩子"破坏"?还是应该适当引导呢?孩子们动作和游戏的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
  玫瑶老师认为:孩子三岁前表现出的那些很"特别"的动作,绝不是单纯地出于偶然或一时的冲动。这些动作都是在"内在我"的引导下,为了做出正确的、有意义的行动而练习的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孩子游戏和动作背后的秘密,了解儿童动作和思维发展的奇妙旅程。
  一、为什么孩子喜欢扔东西,不断推倒积木再重建?
  孩子们重复的这些动作,代表着心智的发展,玫瑶老师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做出扔东西和推倒积木的重复动作。学习因果关系,"我对世界可以做出何种影响?"
  很多孩子第一次"扔东西",是在5~7个月的时候。这个年龄段是绝大多数孩子添加辅食的时间,这时孩子特别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扔勺子。每次吃辅食,孩子总爱把勺子一把抓过来,没一会功夫又扔到地板上。如果你把勺子捡起来,他会重复扔的动作,就这样捡起来、扔下去、再捡起来、再扔下去,孩子乐此不疲地重复。
  这不是偶然现象,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经做过近300个小时的婴幼儿观察。有一次我观察一个7个月的孩子用餐,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扔勺子的次数达到了13次,直到父母将勺子收走才结束了扔的动作。
  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正在不断地探索"因果关系"。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曾提出:
  孩子在4-7个月的时候,会开始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果关系。这阶段的孩子开始通过某个偶然的机会无意中理解了这个概念。他发现将某个东西在桌面上敲打,或者丢到地板上可以引发身边观众的一连串反应。[1]
  孩子故意扔东西,就是为了让你把它捡起来。这其实是孩子学习因果关系以及表达自身影响周围环境能力的重要方式。"看,我一扔,东西就掉下去了;我手一推,球就会滚动!我真能干!"重复的"人类倾向",不断练习新动作,走向独立里程碑
  孩子是通过不断地重复动作学习新知识的。"熟能生巧"讲的就是在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精进技巧和能力。重复不仅是学习的途径,更是孩子内在的本能。蒙特梭利将这种内在天性称之为"人类倾向"。我们需要看到孩子有重复的天性需求,这是他内在的渴望和生命发展的前提。
  1.重复学习按照自己的意愿"放开手",代表着动作和智能的发展。
  最开始的时候,孩子的手是"石头":抓得紧紧的。
  婴儿刚出生之后,他的第一个手部动作是抓握。任何东西比如小棍子、我们的手指放在孩子的手心里,他们会本能地抓握不放手——也就是天生的"抓握反射"。
  紧握的手到逐渐松开的手对比
  慢慢的,孩子的手是"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打开手"。
  孩子会学习按照自己的想法放开手指。随着这个技能不断发展,他的手会变得越来越灵活。比如他可以用手抓起食物放入嘴里,把球传递给他人,拿起杯子喝水,自己绑鞋带。这些手部动作都是基于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有控制地"放手"以及身体动作的协调。
  2."扔"是孩子的动作图式,可以发展孩子的运动计划性。
  关于扔这个动作,《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这样说:
  6个月时,孩子以单调的方式向下扔东西。18个月时,"扔"的图示已经变得更精细而具有创造性。[2]
  孩子会通过之前的手部经验发展动作计划,他会用不同的力气拿取不同的物品。比如说,轻轻地放杯子,重重地拍球。他会把各种东西从台阶上向下滚,把一些东西抛向空中,把另外一些东西抛向墙壁使它往回弹。
  很快地,他不再用物体操作,而是在行动之前就会表现出思维的痕迹。
  孩子会明白扔不同的东西会导致不同的后果,然后决定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性的动作以及运动计划就在这个过程不断发展起来。
  3.通过重复获取更精致的"钳指抓握"能力,帮助走向独立。
  孩子在大约10个月的时候,可以发展出初步的钳指抓取能力,即大拇指与食指相对,抓取小物品。他们的手部动作会变得越来越精细化、智能化。
  钳指抓握
  1岁不到的孩子可以使用钳指捡起比黄豆还小的物品,甚至可以捡起地上的头发丝。这些都意味着手部动作和观察力的快速发展,当他们的手越来越能干,他们就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加独立。比如,将换下的尿布扔进垃圾桶,(照顾自己)把玩具放进筐里整理好等等。(照顾环境)吸收性心智,推倒积木是从二维到三维的感官探索
  六岁前的孩子学习方式和我们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有着独特的"吸收性心智"。
  蒙特梭利:孩子透过此心智吸收环境中的一切,并以此为原材料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
  孩子正是通过与周边事物不断互动中形成认知,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搭积木、推倒又再重建,他们不断对积木的大小、重量和空间概念加深理解。这是一个从二维到三维的感官探索。
  因此,只要在不影响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抓住孩子不同阶段的游戏特点,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动作和思维。二、扔东西、推倒积木的背后,隐藏着孩子动作和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
  如果父母不阻止孩子"扔东西"和推倒积木,你会发现孩子到了一定时间之后就不再这么做了,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玩法。通常来说,孩子的动作和游戏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搬弄、重复,不断感知探索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的孩子。
  搬弄:我们会看到孩子把积木拿来拿去,将物品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甚至通过扔的方式探索移动的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通过感官触摸,感知到不同物品的重量。
  重复:在不断搬弄物品之后,我们会看到孩子将物品一块一块地排列成行,或者叠高。
  他们非常沉迷于把东西连接在一起。随着这个技能不断发展,有时候拆分变得和连接一样重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把积木堆高再推到。(连接--拆分)
  第二阶段:搭建、围合,形成初步的空间意识
  搭建:在3岁左右,孩子开始探索如何进行简单造型的拼搭,比如他会将搭建的零件部位命名为"门"、"桥"。
  围合:慢慢地孩子发现积木是可以形成封闭空间的,于是就有了"家"、"动物园"、"停车场"等。我们把这种图式称之为"围合"。
  围合图式
  孩子还会通过连接各种线条或者材料进行搭建呈现围合。比如说孩子会给他们的绘画作品加上边框,或通过建造篱笆墙壁、布置栅栏,把他的玩偶有序地填充放在里面。
  在搭建和围合的过程中,孩子会在行动中探索结构,把物品、空间和自己有机的联系起来。第三阶段:模型、再现,是逻辑和创造的飞跃
  模型: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孩子会发现并利用对称和平衡的原理来建造模型,他们的模型会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
  再现:慢慢的,孩子开始为自己建造的东西命名,使它成为现实世界中某物体的象征代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建造的物品会越来越具象,更加贴近真实世界。这也代表着孩子逻辑认知和自我创造的飞跃。三、引导孩子正确"扔东西",开展适龄活动,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促进身心发展
  如果我们能给予孩子自由建构和探索的空间,就会发现孩子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并且自然而然的事情。父母给孩子提供相对应的环境进行自由探索和游戏,对孩子身心成长至关重要。引导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的孩子正确"扔东西"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引导方法有不同,切不可"一刀切"。
  1.一岁以下的孩子,不需要呵斥和指责。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和动作是跟随自己的内在冲动,禁止和呵斥会带来反效果。我们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提供材质各异的、大小不一的球,让孩子可以抓握,学习放手。孩子还可以感受不同的材质的质感以及滚动的轨迹和速度。
  蒙特梭利各种材质的球
  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把易碎的、特别细小的物品从孩子的生活环境中移除,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2.一到两岁的学步儿,设立界限,巧用投入式和套入式游戏,转换"扔"的动作。
  这个阶段的孩子,只告诉他们"不能扔"是没用的。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设立界限,明确告知孩子什么可以扔,什么不能扔,以及在哪儿可以扔。
  比如,当孩子扔勺子的时候,我们会蹲下来以平静的语气告诉他:勺子是用来吃饭的,不能扔,你可以扔球。然后和孩子玩扔球的游戏。又比如飞盘可以在外面扔,但不能在家里扔等等。
  我们同样需要看到孩子的生理需求,给孩子创造正确"扔"和探索的环境。
  蒙特梭利的投入式(Infilare Activity)和套入式(Imbucare Activity)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孩子有事可做,他们的精力就不至于无理由的宣泄。
  a.投入式活动。(Infilare Activity)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家庭活动,可以用长卷纸纸筒固定在柜子的一侧,让孩子将网球投入隧道里。
  我们还可以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核桃和纸巾筒,创建一个简单的投入式活动。这些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触感和重量,可以很好的增强孩子的感官体验和手眼协调能力。
  使用材料:核桃、合适的容器
  随着孩子不断地练习,他们小手越来越灵活,"钳指抓握"的力量也逐渐发展起来了。这时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提供更精细的物品,给予孩子更多的挑战,他也会感受到动作带来的乐趣。
  使用材料:吸管、面团、通心粉
  b.套入式活动。(Imbucare Activity)
  套入式活动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物品将另一个物品套住,比如说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套圈。
  对于低龄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减少目标物,适当的降低难度,可以帮助孩子更专注的瞄准、测量,让自己"扔"的动作越来越精确,在提升体能的同时还能帮助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里的天然的资源,随时随地开展套入式的活动,比如用橡皮筋、纸筒等材料创建一个简单有趣的套入式活动。
  通过手眼协调的不断练习后,孩子的动手能力会不断提升。两岁过后,玫瑶老师认为我们可以不需要再想方设法的给孩子提供各种有趣好玩的游戏里,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把这些动手的技能运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当中。逐渐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
  孩子是我们的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客人。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让他增强自信和家庭归属感。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孩子可以自己穿脱衣裤、帮忙择菜、扫地、参与烘培、整理自己的衣服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的精细肌肉得到更多锻炼的同时,滋养他们的心智,让他们成为一个自信而独立的人。
  参与日常生活,意味着我们不会包办代替,替孩子完成他本来就能完成的事情。能够使用双手自己完成事情的孩子,会拥有更坚强的性格。如果孩子没有机会使用自己的手,他的自主性会变差们,变得不主动、也会容易与父母对抗。相反,乐于动手的孩子性格更乐观,他知道自己可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也会更加积极的寻求他人的帮助。两岁以上的孩子,"发泄式扔东西"需要针对背后的原因,进行情绪引导
  如果两岁过后,孩子经常出现发泄式扔东西的情况,我们要反思和考虑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让自己自主做事情了吗?我们是否提供了环境和机会让他们可以参与我们的生活?孩子是否有权利选择玩什么,不玩什么?
  发泄往往代表着能量的累积,只能用不正确的方式释放出来。
  当然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感到生气,愤怒,失望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用更好的方式的去表达,心急的他们有时候或许会用扔东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扔东西背后的原因:他是求表扬?求关注?需求没有被满足而生气了?针对具体的情况再具体分析。
  对于用扔东西表达情绪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教他们更合理的表达方式,比如跺脚、深呼吸等。告诉孩子,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但不能扔东西,不能做可能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在每次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把孩子的情绪状态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你看起来很愤怒,你觉得很生气。"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感觉被理解,从而更好地平复自己。
  如果我们每次都能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坚持规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我们的期望。作为父母也需要做好角色模范,在生活中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脾气。因为孩子的行为就是一面镜子,他折射了我们自己是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孩子扔东西搞破坏,并不是刻意而为之。行为动作的背后代表着孩子智能的发展和内在的需求。生命的本质是需要被看见,当我们能客观了解孩子思维动作动作的三大阶段,看到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创造一个适龄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你会发现:教育就是对生命的辅助。我们会感谢孩子来到我们的身边,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再次学习和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参考:
  [1]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2]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小孩尿床,这些话可不能乱说做母亲之后,最美妙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到孩子的卧室里去,把他从床上唤醒。但是,如果你发现他的衣服和被子都是湿漉漉的,你肯定会崩溃,说我的上帝,他尿床了!停!不要对着小孩大喊大叫!你不欢乐颂赵医生喜欢曲筱绡而非关关,两个清高的人擦不出爱情的火花门当户对不是必须,性格互补才是刚需终于明白,真正的门当户对旗鼓相当的爱情,关键不是门第和出身,而能够长长久久的爱情婚姻一定是两人三观一致或近似,而性格有互补的层面。再看电视剧欢乐颂这个早餐多做给孩子吃,口口都是钙,比喝牛奶炒鸡蛋吃强多了这个早餐多做给孩子吃,口口都是钙,比喝牛奶炒鸡蛋吃强多了。豌豆,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胡萝卜与豌豆搭配,属于最佳拍档,可明显提高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白水县幼儿园举行春季运动会通讯员段艳艳4月19日,白水县幼儿园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春季运动会拉开帷幕。上午900,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小小运动健儿们在老师的陪同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阔步进入操场。他婴儿大脑健康发展婴儿在出生时,其压力反应的主要元素已经完整地位于其发展中的大脑里的中心部分。当婴儿的大脑从身体内部或是从外部感觉中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会把这些标记为紧张焦虑。如果身体缺乏卡路为什么儿童疾病都愿意用中医药治疗?中药比较受老百姓接受,是因为确实有效,疗效是中医的生命。许多中草药含有强烈的致癌物(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网站已经公布了一部分),小孩服用,会极大地增加他们成年患癌的风险,一些家长不知再看欢乐颂,才明白安迪放弃魏渭,选择小包总的真实原因文黑狸狸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安迪会放弃成熟稳重的魏渭,却选择了油腻的小包总。黑狸狸反复看了安迪和这两个男人的感情线,发现了其中的关窍。魏渭魏渭这个人很温暖,很贴心,对安迪和安迪的弟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幼儿亲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或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是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通过积极的教育活小儿感冒中医外治法疗效佳小儿感冒发生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但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小儿感冒外治法疗效佳,无痛苦。小儿药浴药浴是指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气熏蒸天使降临时的喜与愁谨防妊娠期糖尿病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正在恩施市中心医院产科待产的李某琴心情特别好,赶上国家好正常策,能在42岁高龄喜添贵子实属不易。产科医师接诊后却犯愁了,李某琴孕前体重78kg,入院体重94kg生完二胎42天刚生完二胎心里很憋屈,无法向别人诉说,所以来头条发泄一下郁闷的心情!本身是远嫁,又碰到一个极品婆婆。心里一直知道自己不适合生二胎的,即使周围的人都劝我生。可是等老大9岁的时候,我还
大家都关注新出生的宝宝,妈妈的感觉真的不重要吗?在我是真的爱你中,月子中心里的宝妈们,没有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反而,被讽刺和指责,必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才行!不然,就不配做妈妈!觉得本本妈妈心太大,为了自己能睡个好觉,就让护士带着离哭笑不得!山东一男子开豪车给岳母拉刚拔的花生,泥巴粘满车厢近日,山东菏泽的网友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辆奥迪车被当成农用车使用,不仅后备箱中塞满了刚拔出土的花生,就连车后座里也满是花生,整辆车被塞得满满当当,泥巴也粘满了整个车厢。网友称山东一女子结婚,闺蜜上台撂狠话警告新郎不然把你车给你刮了近日,山东德州的一场婚礼上,新娘的闺蜜上台发言逗笑了众多宾客。视频中,新娘的闺蜜因为新娘出嫁感动落泪,闺蜜哭着说,她很难过,因为她最好的闺蜜嫁人了。但是她又很开心,因为她觉得,新郎感动!湖北男子为老人免费维修手机,隔天大爷骑车十多公里送蔬菜近日,湖北咸宁的网友分享了一段令人暖心的视频,视频中,通山县一位老人拿着自家种的蔬菜送到一家手机维修店内,老板看见后赶忙走出,发现是这位老人后,瞬间觉得很感动,没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辽宁一消防车出警被堵,危急下外卖小哥帮大忙他曾是消防班长9月28日,辽宁抚顺的网友分享了一段令人感动的视频,新抚区某地发生火情,消防车辆出警途中,途经一个路段时恰逢交通高峰期,消防车被堵得难以通行。这时一名外卖小哥将车停在路边,下车跑到江苏一职业打假人进超市,老板称其是敲诈勒索,男子那你报警近日,江苏南京的网友分享了一段视频,一名男子进入超市不购物,却在不断查看商品的保质期。此时超市老板看出端倪,发觉该男子是职业打假人,于是上前交涉,表示店内都是刚上的新货,没有不合规安徽一女子切红包蛋糕,钱抽不出来也没法吃,蛋糕店钱太多近日,安徽蚌埠一名女子给家人定制了一个生日蛋糕,但没想到原本想要制造的意外惊喜,因为蛋糕没有做出她想要的样子,还因为整个蛋糕被污染了,没法吃了,整个好心情也没了,久久无法平静。据悉山东一对父母给儿子整理房间,母亲戴着双层口罩还被熏吐四次近日,山东临沂的网友分享了一段视频,一名上大四的男生开学去学校后,父母终于有机会进到儿子的房间中帮忙打扫。结果刚一进去,母亲虽然戴着双层口罩,还是被房间中的气味熏得四次干呕,最后清山东一男子帮老婆取137个快递,扫码扫到崩溃老婆退货来得及吗近日,山东青岛一名男子发视频吐槽,他去帮老婆取快递,结果一到快递柜瞬间就懵了,竟然有137个快递!随着手机不停扫码,快递柜一个个弹开,男子直呼崩溃终于知道取137个快递需要多长时间厉害!河北10岁男孩上课偷偷画画,绘画行业的妈妈坦诚自己画不来近日,河南南阳的网友分享了一则视频,视频中,这位妈妈无意中翻出10岁的儿子在上课时偷偷画的画,打开一看直接被惊呆了。只见没有学过画画的儿子竟然画出了各种建筑和科幻场景,不仅想象力十广西一女孩被9个哥哥轮流抱抱家族唯一女孩,还有很多哥哥没来近日,广西南宁一位妈妈分享了一段令人羡慕的视频。视频中一名2岁的小女孩坐在椅子上,旁边9个哥哥由小到大排着队等着跟女孩抱抱。前面的小哥哥们抱抱时略显敷衍一点,但到了后面的大哥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