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南京保卫战为何8天就告终?15万国军大溃败的真相

  1937年,集结了15万大军拱卫的南京城,从1937年12月5日至12月13日,短短8天时间,就在日寇的强攻下土崩瓦解,随后日寇进城,对30万中国军民展开灭绝人寰的大屠杀。
  每每回顾这段历史,总是让人痛心疾首,而今天,最爱君想来复盘下这场迅速溃败的南京保卫战,了解下究竟是谁,导致了南京的惨败和沦陷?
  1937年11月,经过三个多月的淞沪血战,上海最终沦陷,日军挟势准备进攻南京,在此情况下,首都南京的防卫问题日益突出,随后,蒋介石连续三天召开最高国防会议,讨论南京的战与防问题。
  (一)
  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绝大部分将领从军事角度,都主张放弃南京。
  李宗仁当时表示,南京从战术上讲,是个绝地:"敌人可以三面合围,而北面又阻于长江,无路可退。"当时,国军刚从淞沪战场上溃败,士气低落,人员、装备等大多没得到补充,在此情况下与日寇硬碰硬,并不划算,倒不如将大军撤往长江两岸,以阻止敌人北上,"让他徒得南京,对战争大局无关宏旨。"
  白崇禧则提出,应将大军撤出城外,"监视南京,掩护徐州,保留实力,以便机动打击敌人
  但南京是国之首都,不防守,何以向国民交代?
  对此,军委会作战组组长刘斐提出:"南京是我国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弃,当然不可。 但不应以过多的部队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用象征性的防守,作适当抵抗以后就主动撤退。"
  南京保卫战前,李宗仁等高级将领认为,应该战术性放弃南京。
  蒋介石心中明白,从军事角度而言,南京确实不利于防守;但从政治角度而言,首都南京又不能不守,而他所期待的大家群起呼应、捍卫南京的局面,并没有出现,会场一片沉默,在此情况下,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总监、警卫执行部主任唐生智突然站起来,大义凛然地说:
  "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 不特 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听到这番慷慨忠义的陈词,蒋介石心中大喜,立即任命唐生智担任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长官,唐生智也慨然受命,并当场向蒋介石保证,他将在指挥南京保卫战时,"临危不乱、临难不苟···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
  但对唐生智比较熟悉的李宗仁,则认为以唐生智的实际能力,所谓与南京共存亡,很可能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对此,李宗仁故意语带讽刺地翘起大拇指,对唐生智说:"孟潇(唐生智的字),你了不起啊!"
  唐生智则反唇相讥:"德公(李宗仁),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
  (二)
  这注定将是一场悲剧般的战争,南京已不能守,又不得不守。
  1937年11月17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为南京固守与放弃问题踌躇再四",但考虑再三,蒋介石最终决定坚守南京,并希望能固守"3个月乃至1年"; 11 月 26 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
  "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
  但蒋介石也明白,在日军的军事优势下,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划算,"南京守城,非守与不守之问题,而是固守时间之问题···只可希望较短时间之防守。既作短时间守城之望,则不必将全部之基干部队,全部牺牲,须预为撤退之掩护"。"若是 至不得已 放弃南京时,各防守部队撤退,得有掩护。"
  对此,临危受命的唐生智也非常明白:"南京是我国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
  ▲蒋介石深知南京难守,但又不得不守。
  在做出"短期固守"南京的决策后,蒋介石迅速行动,以南京4个师的守备部队为基础,另外还调集了11个师增援南京,随后,南京守城兵力增达15个师,共计15万人。
  为了表示长期抗战的决心,国民政府也做了两手准备:当时,蒋介石一方面积极备战,另外,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在一份就迁都致军内各级长官的密电中,蒋介石表示:
  "宜抱破釜沉舟之决心,益坚最后胜利之自信,寸地尺土,誓以血肉相撑持,积日累时,必陷穷寇于覆灭。"
  而从军事和政治的双重角度来说,国民政府当时的两手准备也比较明智,但战局,很快就超出了蒋介石的预料。
  (三)
  临危受命的唐生智(1890-1970),并非守城良将。
  唐生智,是湖南东安人,曾先后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和北伐,但他本人却反复无常:在中原大战中,唐生智曾经协助蒋介石击败李宗仁、冯玉祥等人;但此后,他又联合汪精卫反蒋,结果失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实现和解,以团结抗日,此后,唐生智于1935年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
  尽管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各路人士却不看好唐生智。
  1937年11月1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就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唐生智长期生病,身体很差,"如此严重之守城工作,其体力似不胜任。予今日两次用电话与商南京市民救济事宜,彼均在就寝(睡觉),从可想见。"
  白崇禧后来回忆说,"唐生智自告奋勇担任南京防守之重责,委员长令我协助唐侦察南京城内外之地形。时至冬令,白雪飘飞,唐率领参谋人员,我亦与唐同坐汽车先至城外汤山、栖霞、乌龙炮台、秣陵等地视察阵地;翌日继续巡视城内之蒋山、雨花台、天堡城等地。两天之视察,我发现唐之身体衰弱不堪,身着重裘,至平地,犹可下车看看;爬高山,便托我代为侦察。寒风白雪之中,我见他虚弱之身体,不禁为南京防守之担心,为他自己担心。"
  在白崇禧等人看来,唐生智虽然有爱国热情,但当时已长期没有带兵,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也没有驾驭现代战争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且在来路复杂的各路守城部队中,缺乏威望;加上身体很差,甚至连亲临战场视察,都已无法做到。
  (四)
  大战一触即发。1937年11月27日,担任南京卫戍司令的唐生智召开中外记者会,并强硬表示:"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尽管爱国热情高涨,但唐生智的实际行动与能力,却与这场首都保卫战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严重 失称 。
  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但唐生智却经常是窝在家里,而不是上前线视察。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程奎朗看到,"唐生智在围城战斗中,每日傍晚在庭前散步,照常由侍从身背大温水瓶,手捧小茶壶和三炮台随侍左右,每几分钟用热毛巾拂脸,品香茗,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看样子颇为镇定安祥。"
  与唐生智的"悠闲"相比,南京城内内外外的战士们,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但大量中国伤兵却得不到救治:
  美国记者德丁就在当时的战时报道中指出:"自从日军攻城,南京就呈现出可怕的景象。中国方面收治伤兵的设施悲剧性地不足,早在一周之前在大街上就经常见到伤兵,有的跛行,有的在地上爬着,乞求得到医治。"
  大量国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南京城危在旦夕,但擅长喊口号的唐生智却躲在家里,继续悠闲 的 抽烟、喝茶。
  (五)
  很多悲剧,或许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南京保卫战爆发前,南京城内仍然有50多万平民,国民政府宣布誓死捍卫南京城,给了南京市民们勇气以留守;加上15万守城官兵,当时,南京城内外人口多达65万人。
  但蒋介石明白,从军事角度而言,淞沪会战新败,兵残衰弱;且从军事地理而言,属于"死地"的南京,城破只是时间问题;但作为首都,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保卫战,否则对国对民他都无法交代。
  南京保卫战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带领一众要员和各政府部门,相继撤退前往武汉、重庆等地,蒋介石则一直坚守到了南京保卫战爆发后的第三天,1937年12月7日,他乘坐飞机前往武汉,蒋介石本来以为,南京至少可以坚守几个月乃至半年时间,他没想到的是,这座六朝古都,将在他离开的短短六天后,就沦陷于日寇的疯狂贼手。
  离开南京前,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人民受战祸之痛苦,使之流离失所,生死莫卜···惨目伤心,无逾于此。""对倭政策,惟有抗战到底,此外并无其他办法。"
  他写道:"宁为战败而亡,毋为降敌而存。"
  (六)
  但守城的高级长官们,辜负了人民的期望。
  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后,15万国军将士们在南京城外奋勇杀敌,日寇连续作战四天,付出惨重伤亡后,才推进到南京城下。
  12月9日,日军大将、"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派出飞机,向南京城内空投《和平开城劝告文》,即《劝降书》数千份,并要求中国守军必须于一天内投降,否则日军"将断然开始进攻南京";松井石根同时还命令,日军于9 日下午4  时后 暂停对南京的攻击。
  唐生智虽然无能,但这会,骨气仍在,他命令中国守军继续抗击日寇,对此日本方面气急败坏地表示:"唐生智无礼至极,非但在十日正午以前,没有任何回复,反而从十日早晨起,用猛烈的炮火攻击我军,作为酬报。"当时,唐生智下了两个命令,一个是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
  为了表示背水一战,绝不放弃,唐生智还命令:各部队将长江沿岸的所有船只全部收缴,并命令部分军队负责把守江岸挹江门,以防止有部队和散兵私自后撤、北渡长江,以表示将与南京共存亡。
  尽管对外公开表示将死战到底,并收缴了全部船只"斩断后路",但私底下,唐生智却让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周斓,偷偷在南京长江边的煤炭港,藏了一艘小火轮,以准备自己逃跑时使用。
  (七)
  除了唐生智,部分高级将领,也在南京保卫战中玩忽职守。
  当时,南京城外战况惨烈,但71军军长王敬久,却整天忙着打麻将;71军260旅旅长刘启雄,曾两次进城去向王敬久汇报战况,但结果是一次没遇到,另一次王敬久正在打麻将牌,对刘启雄敷衍了事。
  87师副师长兼第261旅旅长的陈颐鼎回忆:"在南京城里糊里糊涂的五天战斗中,我们的上级没有同我们见过一次面,也没有哪个告诉我们南京保卫战一般部署情况,教导总队第3旅旅长马威龙曾对我说:‘南京保卫战是唱的我们当旅长的戏。’末了,他们一声不响地溜了。"
  当时,根本没有过大兵团作战经验,自己又不愿意上前线的唐生智,命令部队死守各个阵地,以致兵力分散,处处挨打;在此情况下,部分一线指挥员,根据实际战况,提出应该主动出击:
  1937年12 月初,在句容前线,正在句容指挥第 156 师作战的 83 军参谋刘邵武,曾向军长邓龙光建议:以 156 师全面出击,解决敌指挥部后,即将矛头指向句容西进之敌将其歼灭,使南京守城部队赢得准备时间。但遭到江防司令刘兴的消极否定,理由是:" 守恐 不保,还说攻吗?"
  南京保卫战激战中,防守紫金山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周振强,发现山下麒麟门一带各村庄都有灯火,发现竟然是日军的宿营地,对此周振强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总队长桂永清,并和第三旅旅长马威龙、工兵团团长杨厚灿联名建议,应该集中兵力,由紫金山的岔路口地区出击,奇袭敌人后方。桂永清向唐生智请示。唐生智却回答说:"现在消耗兵员太多,万一出击不成,守南京城的兵力就更不够了。"
  在僵硬指挥下,中国守军开始处处挨打。
  占据绝对制空权和火力优势的日军,利用飞机轰炸和重火力,逐渐攻克南京外围阵地,突破到南京城下,而声称要"破釜沉舟、不留后路",却偷偷给自己留了艘小火轮、准备开溜的唐生智,压根没有为十几万大军想过退路这个问题。
  或许在他看来,他自己能逃跑就可以了,至于十几万国军将士死活如何,还有南京满城百姓的安危,他已经顾不上了。
  (八)
  与此同时,国军将士们继续浴血奋战。
  侵华战争后,日本陆军省情报部曾经在《大陆战史》中,记载了1937年南京城光华门的战斗:"敌人实施的是人弹战术和手榴弹战术,我军伤亡极大,突击队长伊藤少佐也牺牲了,双方都寸步不让。城上城下、敌我双方都能听见对方的喘息声和说话声,战斗一直呈胶着状态。10 日激战一直持续到 11 日。先后进抵各城门的各部队,尽管都反复突击,但始终攻不下巍峨高大的城墙。"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最终城破,攻打南京光华门的日军第 9 师团步兵第 36 联队 乙 副官菅原茂俊,在 13 日凌晨看到,"到城墙根一看,发现城墙阵地非常凄惨,满眼是壮烈战死者的尸体。"
  为了捍卫南京城外的雨花台高地,72军88师的国军将士们,前后阵亡6000多人,当时,88师264旅旅长高致嵩,在与日寇的肉搏战中,被日军士兵咬掉了一只耳朵,但他却顾不上包扎伤口,继续与敌人死战到底,264旅最后几乎全部打光,阵地快要失守时,高致嵩誓死不退,他命令将所有的手榴弹导火索全部联结起来,当日军冲进阵地时,高致嵩命令将手榴弹全部引爆,全体官兵,最终与攻入阵地的日军一起同归于尽。
  在后来的报道中,后人总是以为南京保卫战打得太过软弱,但实际上,在12月13日南京沦陷前,国军将士们的抗击一直非常顽强,雨花台一战中,88师3位旅长,2位阵亡;6位团长,牺牲3位;全军过半将士壮烈殉国。
  誓死捍卫紫金山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也让日军非常震撼。
  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在此后的战地日记中写道:教导总队"这支部队是蒋介石最骁勇的嫡系部队,因此,也是顽强战斗到底的最英勇的部队···和北支那的敌军不同,不愧是蒋介石嫡系军队,进行了数次反击,虽然是敌人,真值得佩服。"
  (九)
  见战局危急,12 月 11 日晚,在得知南京复廓防线即将被突破时,蒋介石两次致电唐生智,指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之要旨也。"
  但12月 12 日,唐生智又收到蒋介石来电:"经此激战后,若敌不敢猛攻,则只要我城中无恙,我军仍以在京持久坚守为要。当不惜任何牺牲,以提高我国家与军队之地位与声誉,亦惟我革命转败为胜唯一之枢纽。"
  蒋介石显然希望唐生智,能继续指挥国军抗战下去,对此蒋介石指示道:"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来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
  尽管此前信誓旦旦将与南京共存亡,但12月12日,随着日军开始突入各个城门,唐生智慌乱不已——12月12日下午5时,唐生智在匆忙中,召集南京守军各军长、师长,开了个仅仅20分钟的短会,并宣读了蒋介石关于"可相机撤退"的来电,并下达全军撤退的书面命令——"卫戍作命特字第一号",指令各部队进行突围。
  但如何突围?
  唐生智心中压根没有想法。他先是指令剩余的十几万大军:"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然后又口头宣布"大部渡江,一部突围"。命令前后颠倒、完全混乱。
  主将没有主心骨,各支守军的军长、师长们也乱了,不知道咋办。此前一直有序抗战的国军,由此开始大溃败。
  (十)
  12日,在宣布撤退命令当晚,唐生智随后急急忙忙,带着一干部下,偷偷乘坐他们之前早已私自藏好的小火轮,迅速北渡长江逃命,而他身后扔下的,是当时尽管伤亡1万多人,但仍有多达13万守军的南京守城将士,以及50多万市民。
  作为南京保卫战的最高统帅,唐生智,先行开溜了。
  由于撤退计划太过混乱,加上部署不周,主帅先行开溜,整个南京城,由此陷入了无组织状态的大混乱。
  当时,71军军长王敬久等人,在开完会后连部队都不通知,直接就开始逃命;部分幸存的国军官兵回忆,说当时在前线打着打着,突然发现自己的长官不见了(逃跑了);然后周围的友军也开始撤退;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守军的抵抗,逐步瓦解溃败。
  大批南京城内的守军和市民,当时纷纷往下关码头撤退,但长江边的大型渡船,却早已被计划"破釜沉舟"的唐生智下令撤走,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国军将领宋希濂后来回忆:
  "下关浦口间原有两艘渡轮,每次可载七八百人,往返一次约需时45分钟。那时下午5时就天黑了,早晨要到7时才天亮,即夜间有整整14个小时可以航行。如果卫戍司令长官部的运输机关能确实掌握这两艘渡轮,则至少可以运送3万人过江,然而,他们却让这两艘渡轮开往汉口去了。留存在下关江边的,只是几艘小火轮和两三百只民船,要过江的人太多,船只却太少,各部队为抢船甚至发生枪战。"
  当时,唐生智偷偷开溜,但负责守卫南京浦口的第1军,和守卫挹江门的第36师,却没有接到撤退命令,被命令"死守"的第1军和第36师,力图阻止军民撤退,挹江门由此严重堵塞,大量撤退部队与守卫江门的国军,甚至自相残杀、发生枪战。
  由于大部分官兵无船可乘,将士们只好拆 取 附近的门板,制造木筏渡江,很多人抓着一些木板、树枝,试图游过近2000米宽的长江,但由于冬季,江水冰冷刺骨,很多士兵都在中途溺死。
  有后来幸存的国军士兵描述道,当时:"人人争渡,任意鸣枪。因载重过多,船至江中,沉没者有之;因争夺船只,互相开枪毙伤者有之;将船击毁者亦有之","遥闻隔江嚎恸之惨,惟有相向唏嘘,默然泪下也。"
  (十一)
  12月13日,日军分几路攻入南京城中,并开始沿马路屠杀逃跑的中国军民;13日上午10时,日军开始围堵被围困在长江边上、无法渡江的中国溃军。
  13日下午2时许,日本海军也突破了最后的江防,到达南京下关,并疯狂扫射正在渡江的中国军民。
  大屠杀开始了。
  当时,中国军队群龙无首、乱成一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萧山令挺身而出,迅速组织手下的1000多宪兵部队,对日军进行还击,以掩护大溃败的中国军队。
  此前,萧山令有多次机会坐船撤退,但他都誓死不退,他对部下说:
  "我萧某受命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父老;杀敌不力,俯首称臣,有何面目见江东?我决心留守,与金陵共存亡。"
  在与日军激战5个多小时后,萧山令手下的将士们伤亡殆尽,日军开始蜂拥而上,萧山令继续率领官兵,端着刺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至此,留守江边的宪兵部队官兵全部阵亡,萧山令誓死不屈,最终举枪自杀,以身殉国。
  (十二)
  萧山令殉国后,部分将士们继续零星进行抵抗,日军最终于13日傍晚,基本上占领了南京全城,而下关一战,混乱的中国军民,被日军残杀达3万多人,2万多人溺死江中。
  当时,15万南京守城部队中:有1万多人在战斗中阵亡;另有3万多人成功突围,或是渡江北撤;但剩余10万多人,则彻底崩溃逃亡,几乎尽数被俘虏,最终被日军残忍屠杀。
  对于这支此前一日还在殊死抵抗、奋勇抗战的国军,转眼间却乖乖束手投降,日军第 16 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也感觉非常诧异,他在1937年 12 月 13 日的日记中写道:
  "(中国守军)是以 1000 人、5000人、10000 人计的群体(自行投降),连武装都不能及时解除····他们己完全丧失了斗志,只是一群群地走来。"
  而扔下十几万大军,和50万南京市民先行开溜的唐生智,则在12月12日夜间,亡命一般渡过长江,然后连夜徒步逃亡,接着又坐车北上,唐生智后来对部下说:"我带兵二十年,大小百余战,从未有今日之狼狈。"
  对于南京保卫战的大溃败,唐生智事后也承认失职,"窃职等奉令卫戍南京,既不能为持久之守备,又 不克 为从容之撤退,以致失我首都,丧我士卒"。但此后,他幸运地避过了军法处置。
  但他的轻松言语,哪能抵消,被他仓惶甩下的南京军民对他的愤恨?又如何能告慰,30多万此后被日寇残酷屠杀的中国军民?
  唐生智,是历史的罪人;南京保卫战,即使败,也应该是惨烈的败,但最终,却成了一场屈辱的,被日寇为所欲为的大屠杀。
  对于南京保卫战和固守战略的失败,蒋介石开始了自我反思。
  在1937年12月18日的日记中,蒋介石写道:此后应该"持久抗战到底,我固危殆,而敌亦消灭矣"。对于作战方略,他则思考道说:应该改变固守一城一池的做法,而"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小胜,而成全局大胜。"此后的台儿庄大战和武汉会战,蒋介石的固守战略开始转变,转而开始实施运动战、持久战战略。
  但那场拥有15万大军守卫,却仅仅8天就全盘溃败的南京保卫战,最爱君和大家一样,又怎能忘记?大江东去,历史无声,唯有热泪对冤魂。

985名校生进军选调生,结果屈居在县直单位,这算是屈才吗?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学历人才愈发增多,其中,不乏大批985名校毕业生,他们有着优异的成绩,更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这些985名校生21年乡镇招聘迎来扩招,需求超16万,是专科生的福音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近日,小编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大专毕业就不要来深圳了,现在硕士都满大街了,深圳需要博士后这种人才,或者能炒房的人才或房产中介。虽然网友说得有些走出考场,跪谢父母,安徽小伙高考成绩出炉,全省排名叫人羡慕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养育之恩比天高。自然界的生物们,尚且懂得回报,何况是人类呢?2019年高考,安徽小伙王恒杰,走出高考考场就立刻奔向了守候在21年世界工科类大学排名出炉,麻省落下神坛,首位是一所中国学校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高中阶段,在文理分科时,究竟选文还是选理,成了让不少学生头疼的问题。高考重新改革后,文理科与大学院校的关联度其实呈现出的是逐渐式微的态势。不同川大教师惹众怒,曾向美提议把中国人赶走,处理结果大快人心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大学教师,在很多人眼里都是高素质的代名词,不仅本身学历层次很高,还有学校和老师双重名气的加持,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位之一。可实际上,这种印象实际16岁偶像重点中学上课遭举报,被人质疑走后门,校方回应来了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对于个人来说,学历无疑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决定他们未来挣钱数量的多寡,可大多数人却不知,即便是对于本来就不缺钱的偶像而言,学历的地位也同样崇高。高校化学实力哪家强?南京大学大爆冷,清华成功逆袭变黑马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众所周知,化学作为理科的三大巨头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是非常之大的,甚至已经可说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故而,我国诸多高校的化学实力比拼一中国铁路局招聘标准公开,工资待遇优厚,上岸成功就是赚到文樱花谈教育(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在不断改变,故而各大国企的招聘门槛也在持续调整,且每年都会面向社会招聘。和其它一些社会职位相比,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更好又美又飒的中国女航天,我们时代最亮最美的女明星当国民们还停留在神州十二顺利返航的喜悦中时,就在2021年10月16号0时23分神州十三发射成功了,我们中国人的天空站又热闹起来了。负责执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教你怎样选宝宝面条宝宝一天天长大,吃惯了米糊等泥糊状的辅食之后,就可以开始给宝宝换些新花样了,面条很多时候是妈妈的首选。宝宝的第一口面条到底要怎么选呢?市面上所谓的宝宝面条真的可以放心给宝宝吃吗?今孩子打人,很可能是你的管教方式不对你家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是不是也总爱打人呢?刚才还玩得好好的,突然就伸手去推别人。明明知道孩子没有恶意,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因为一个玩具打人,很正常!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文我是素颜平日里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果然如此。昨日里发生一些口舌之争,虽然没有当泼妇骂街,想当泼妇解一时之气的冲动却一直有,一直警醒自己控制没有哪一种日子不用费力就能过好没有哪一种日子不用费力就能过好文我是素颜刚刚完成一篇千字日更文我想过的日子,有不少读者回应,这也是我想过的日子,也有不少读者转发了此文。我想说的是,想象中的美好不一定真的美好,想过我们都过上了简单的幸福生活我们都过上了简单的幸福生活文我是素颜兄长在平房顶上,安放了许多泡沫盒,种了不少种类的蔬菜,还把水也引了上去,浇灌十分便捷。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买了一个鸡笼子,里面养了七八只鸡。另有一和焦虑做朋友焦虑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感觉,我相信所有的朋友都曾经经历过。工作出了点小差错,被上级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会不服气情绪烦躁。出席一个会议,领导突然让我们上台讲几句的时候,我们会紧张发抖。考应对焦虑,可以试试腹式呼吸放松法以前有很多焦虑的患者,我都推荐他们练习腹式呼吸,可复诊时很多患者都给我说太忙,没有时间练。不管他们是真忙也好,内心不想练也罢,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总想寻找一种立刻见效心慌胸闷也可能是得了焦虑症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市民甚至是一线医务人员难免都会产生恐慌焦虑的情绪,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各种躯体症状。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例我接诊过的患者,期望您读过之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你的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被欺负,看看有没有这些表现案例分享大海10岁了,早上妈妈叫他上学大海快点收拾书包出来吃饭,然后去上学。妈妈我头疼,好疼。给我请个假吧。妈妈一听,吓的赶紧跑进大海的房间,只见他躺在床上,头上蒙着被。怎么了,感浅谈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2019育儿年终盘点说到孩子的教育,主要分三大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三个模块的教育,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理论家长说我是为你好可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更叛逆案例分析东东9岁了,最近一直与家长生气,不沟通,不交流,家长说东他就偏往西,让爸爸妈妈束手无策。妈妈带着东东找到我。妈妈说,从拿走了他爱玩的一些玩具,取消了他的一些娱乐时间后,他就预防老年痴呆其实很简单,只需坚持做3件事,可惜多数人不知道老年痴呆这种病,听着好像离我们还很遥远,但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老年痴呆已经越来越年轻化,就算你年龄不大,也有可能得上这种大名鼎鼎的老年病。老年痴呆,也就是所谓的阿尔兹海默症,是一个心脏病人想要安稳过三伏,不如试试这3个方法,或许对你有帮助夏天酷暑难耐,闷热的天气时常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正常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身体状况本身就不太好的心脏病人呢?夏天闷热的天气,心脏病人更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心脏病人想要安稳度过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