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如果神舟十二号发射失败,宇航员怎么逃生?

  搭载着三名中国宇航员的神舟十二号于6月17日成功发射。这次任务非常成功,目前三名宇航员已经进入了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中展开工作。不过这巨大的成功背后也包含着巨大的风险。航天探索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保证每次航天任务一定能成功。截止目前,人类历史上一共牺牲了22名宇航员,包括16名美国宇航员、5名前苏联宇航员和1名以色列宇航员。
  我国载人用的专用火箭是长征2F型火箭,这种火箭算上这次发射的神舟12号,一共执行过15次发射任务,没有一次任务失败,成功率高达100%。取得这样骄人战绩的背后,离不开航天工作者的巨大付出。但即使是如此优秀的一款火箭,长征2F火箭所设计可靠性也只有97%。也就是说,每发射100次火箭,仍然可能有3次会出现故障。
  正所谓有备无患,假如这次神州十二号发射任务出现了状况,我们的宇航员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我们的航天工程师已经针对最坏的情况做出了预案。从火箭到飞船再到空间站的设计,我们都有一套完整的逃生方案。我们按发生时间顺序,看看不同任务阶段发生故障后,我们是如何保护宇航员的。
  首先是火箭还没发射,但是宇航员已经进入了火箭中。这个阶段出现的危及生命的故障一般是燃料泄漏,火箭有爆炸的风险。如果故障发现及时,还有足够多的时间让宇航员逃生,那么指挥部会告知宇航员。宇航员就可以通过发射架上的专用逃生电梯,直接到发射场的地下掩体中。
  如果故障很紧急,宇航员来不及到达地下掩体怎么办呢?这时候火箭的逃逸塔就能发挥作用了。长征2F火箭是我国专用的载人火箭,它和其他火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火箭的顶端有一个逃逸塔。逃逸塔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火箭,它有自己独立的发动机和燃料。如果在未发射状态出现紧急故障,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将飞船迅速带到1300米的高空,远离危险区域后再缓慢降落。
  在火箭发射的120秒内,宇航员的安全都由逃逸塔守护。但在120秒后,逃逸塔就会和飞船分离,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故障,宇航员就要通过无塔模式逃生了。无塔逃逸模式和逃逸塔模式很相近,它在火箭整流罩上面装有小型火箭发动机和少量燃料,逃生方式和逃逸塔差不多。
  之所以设计两套原理一样的逃生系统,是由于在火箭发射的120秒内,火箭是在大气层中飞行,空气阻力很大,所以需要大功率的发动机和很多燃料,这就需要逃逸塔帮助。但120秒后,火箭已经进入的大气稀薄的区域,所以无塔逃逸系统的小型发动机和少量燃料就能够把飞船带到安全的地方,此时逃逸塔分离能够降低火箭的重量。
  火箭发射200秒后,无塔逃逸系统也分离了。这时出现的故障就主要靠飞船的自救模式了。好在一次航天任务最危险的阶段,就是火箭刚刚发射的阶段,进入太空后就相对安全了很多。此时如果出现了故障,在飞船高度不够高的情况下,飞船的返回舱就会立即返回地面;而在飞行高度足够高的情况下,飞船会择机返回地面。
  当宇航员进入空间站后,如果空间站出现故障,宇航员会立即进入返回舱返回地球。而如果连返回舱也出现故障,地面还有一艘和神舟十二号一模一样的飞船随时待命。这艘飞船能立即发射,去太空中接我们的宇航员。
  由于很多航天故障都是毫秒级的反应时间,依靠人来决策往往会错过最佳的逃生时间。所以长征2F号有一整套人工智能逃生系统,如果系统检测到火箭故障,会自主决定是否逃生,在最短时间内确保宇航员安全。
  不过尽管我们有一整套完备的逃生系统,但这些逃生系统也有失效的可能。目前长征2F设计的安全性指标为99.7%,也就是说,在1000次发射任务中,还是可能有3次任务,宇航员无法通过逃生系统安全返回地面。因此太空探索风险性还是极大,让我们为这些为国出征的航天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你对这些宇航员有些什么想说的?快到评论区留言吧。
  我是博士科研小糖糖,定期分享科技相关的时事解读、科普知识、科学趣事,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首次超过美国,中国歼星舰计划被提上日程,比三艘福特级航母还大很多年前,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幻巨舰刚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惊艳了全球所有观众的眼球,太空飞船那庞大的身躯和壮观恢宏的场面让人过目不忘。点此观看完整视频完整视频拥有建造一艘星空巨舰的嫦娥五号登月,阿波罗计划被推上风口浪尖,存在造假的五大嫌疑之前做了三期有关我国嫦娥五号登月的文章和视频,评论区中很多粉丝朋友和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美国阿波罗登月存在造假。本期视频,我为大家梳理了一些可疑点,供大家谈论,当然了,这也仅是我的个人国产光刻机SMEE下线,却有人反问能生产几厘米芯片?让人心痛7月20日,由我国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的国产首台封装光刻机SMEE正式搬入青岛富士康半导体厂房,该光刻机项目将于10月底竣工,今年年底就能够实现量产36万片晶圆。这也是郭台铭全球半导体新格局,欧盟组成18国联盟破局,中国不再是孤军奋战2020年,随着中芯华为先后被制裁,中美两国在半导体行业内的激烈角逐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领域的竞争也逐渐拉开序幕。曾经,缺芯的痛苦延续到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如何破局成为了墨西哥高铁项目两次戏耍中国,沙特高铁中国巨亏40亿?背后的真相接着上一篇文章,我来为各位粉丝朋友们解解惑。点击观看完整视频点击观看完整视频为什么我国在墨西哥高铁项目之中连续栽了两次跟头,还依旧致力于能够参与竞标该国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项目,中国高铁引进与国外斗智斗勇,日本认输,德国代表团集体惨遭解雇中国高铁技术引进之路的博弈究竟有多激烈?推荐大家点此观看完整版视频点此观看完整视频高铁作为我国市场换技术的举措中,首次成功地用市场换回来的核心技术,被我国发扬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我嫦娥五号展示的这面国旗虽小,却集合众多尖端科技,五脏六腑俱全继续跟进上一期文章,咱们今天来聊一聊嫦娥五号登月探测任务的另一个冷门看点。视频链接点此观看完整视频北京时间2020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和轨道器组合体顺利完成交汇对或许你发现了吗?孩子正在跟你疏远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一个女孩一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谁,就此展开了一定的叙述。刚刚看到一个小故事,突然就联想到了,想着说说自己的看法。孩子是否在跟你疏远?你发现了吗,孩子长大了,没有了那种恋爱?我自己生的我能不知道?当你跟父母说谈恋爱了?他们的反应会是啥样?1。初高中不允许谈恋爱,到大学便一直说谈个恋爱啊,我就时不时跟我妈妈说我喜欢的男孩子,一直问她你说他喜不喜欢我啊?到底是拿不定主意,父母教中国建设瓜达尔港,新加坡横插一脚,中巴经济走廊二期工程被拖延大家好,我是科技圈小哥哥,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我国基建工程在海外遭遇的艰难险阻,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印象深刻,我国基建狂魔也有过烦恼,即使是这样,我们却依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些我国企业成功研发超精密纳米光学磨床,三次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又一项国外长期垄断的技术被打破,堪称国货之光。视频讲解更精彩点此观看完整视频我国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又做出了一次突破,转台直径为700mm的超精密纳米光学数控磨床700VG顺利
唐本忠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黎朝合作AM综述聚集诱导发光活性凝胶凝胶作为一个富含分散介质的三维网络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变形能力强润滑性好恢复性好具有多种刺激响应等特性使其对生命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人造凝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发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期科研成果速览(六月下)中国科大在细胞衰老的溶酶体代谢组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熊伟教授团队与仓春蕾教授团队通过建立单溶酶体代谢组质谱检测技术,首次实现基于单个溶酶体代谢组学信支持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推进新四科建设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拟撤销专业等,在7西湖大学研发AI辅助心理咨询机器人免费提供咨询服务我想辞职,工作内容和我理想中的差太多了你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呀?这段对话并非来自人们的日常交流,而是AI辅助心理咨询机器人小天与其研发团队的模拟对话。7月12日,西湖大学工学院深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Nature发文报道芳烃衍生物断裂转化新突破7月19日,北京大学焦宁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芳环断裂制备烯基腈的最新研究论文,报道了关于芳环选择性催化断裂转化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通过仿生设计,该团队提出级联北京大学指出河流入海是全球近海海洋长期被低估的重要汞来源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一项研究Riversasthelargestsourceofmercurytocoastaloceansworldwide指出,河流是全球近海海洋中汞的最主要来源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健教授团队研发新型矢量多普勒测量仪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健教授团队题为VectorialDopplermetrology的最新研究成果。此研究将具有南科大郭传飞教授团队提出皮肤电极界面传感模式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郭传飞团队在柔性传感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提出了皮肤电极界面传感模式,通过简单地在皮肤表面贴附电极即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触觉传感功能国内首创!哈工程科研团队研发水下油气开采的最强大脑10年磨一剑!从跟跑到并跑,致力于解决我国在水下油气开采控制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哈工程机电学院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所王立权教授团队研发的水下油气开采最强大脑水下生产系统核心控制装备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碳弹簧高可拉伸超弹性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兼具高度可压缩性和可拉伸性的超弹性全碳多孔材料,研究人员称其为碳弹簧。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使其成为制造智能振动和磁性传南科大孙小卫团队合作开发新型电沉积QD图案化技术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孙小卫团队与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开发了新型的选择性电沉积技术,实现了大于1000PPI的全色大面积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