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因为这个自然现象,每打开一个金枪鱼罐头,就可能有海豚死亡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七君
  金枪鱼的口感和肉质和大多数海鱼不同,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管是寿司还是罐头,金枪鱼都有大量拥趸。可是你可能不知道,有多少海豚为了人类的金枪鱼罐头而付出了生命。
  如果你曾经购买美国的金枪鱼罐头,你会看到上面带有一个奇怪的" 海豚安全 "(dolphin-safe) 标签。这个标签向消费者提示着金枪鱼和海豚之间血腥而神秘的羁绊。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两者之间的死亡关联。
  海豚安全标签。图片来源:NOAA Fisheries
  为什么金枪鱼罐头还会杀死海豚?事情要从大约70年前说起。
  美国渔民们注意到,在南加州和南美洲智利之间的东太平洋热带海域里, 海豚常常和黄鳍金枪鱼 ( Thunnus albacares ) 、大眼金枪鱼 ( Thunnus obesus ) 这些极具商业价值的金枪鱼共游 ,海豚通常位于金枪鱼鱼群上方30米左右处。
  墨西哥湾的黄鳍金枪鱼。图片来源:NOAA Photo Library
  这个奇怪的现象目前还没有得到理想的科学解释。 一些研究者认为,海豚和金枪鱼共游是为了分享食物。不过在2012年,拥有21个成员国的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 的研究者 Michael Scott 和同事发表在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海豚和金枪鱼的食物不一样,因此食物共享说有缺陷,它们共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为了躲避掠食者。
  不过这并不妨碍渔船在实践中用这个现象定位金枪鱼群。黄鳍金枪鱼是金枪鱼类中第二大鱼种,也是制罐头业的首选,大眼金枪鱼则可以制成生鱼片或罐头。利用海豚立的 flag,渔船就可以轻松找到金枪鱼的传送门。
  在20世纪50年代前,美国渔民通常在海豚出没的海域设置诱饵钓金枪鱼。但是在50年代末,因为合成纤维渔网等技术进步,效率更高的 围网 (purse sein) 开始流行。围网指的是,看到海豚后,渔船用大网将海豚以及下面的鱼群同时团团围住,然后慢慢收紧渔网,因此这种捕鱼法也叫做海豚网(dolphin sets) 。
  围网法。图片来源:afma.gov.au
  围网法有很大的机会捕捞金枪鱼。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量没有商业价值的海豚无辜被困死亡。
  根据美国国家海产品部 (NMFS) 公布的数据,仅在1986年该地区就共有124597头海豚因为金枪鱼产业丧生。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则指出,东太平洋热带地区的金枪鱼产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故意追踪和捕捞海豚,累积造成了6百万-7百万头海豚死亡,该数字也是全球最高。
  长吻飞旋海豚 ( Stenella longirostris ) 和热带斑海豚( Stenella attenuata ) 是在该地区受害最严重的海豚物种。据估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的长吻飞旋海豚的数量下降了65%。
  长吻飞旋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 ) 图片来源:FAO
  这种血腥的方法也被全球金枪鱼船队效仿。 西班牙、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的金枪鱼渔船纷纷开始"围网"捕鱼。而这种技术也扩大到全球其他大洋,因为海豚和金枪鱼共游的海域不是只有东太平洋热带地区那一个。
  国际竿钓基金会 (IPNLF) 在2014年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在印度洋海豚也常和金枪鱼共游。Scott 和同事的研究也发现,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夏威夷、菲律宾、印尼和新几内亚等许多海域,海豚也会和金枪鱼叠加出现。实际上早在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海洋资源研究咨询委员会(ACFR) 就估计,欧洲和非洲的渔民在大西洋误捕海豚,数量达到每年25万头。
  太平洋中被困在金枪鱼围网里的热带斑海豚。
  在20世纪90年代前,金枪鱼产业和监管机构对这个无情的捕鱼"技巧"秘而不宣。 这个业内公开的秘密终于在被掩盖了30年后于1988年曝光。
  1987年,生物学家 Sam LaBudde 伪装成水手,带着摄像机上了一艘金枪鱼渔船开展秘密调查。他进行了4个月的跟踪拍摄,详细记录了金枪鱼产业令人难以下咽的行业潜规则。
  LaBudde 拍摄到的被围网误捕的海豚。
  1988年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 LaBudde 解释道,他搭乘的渔船每个月至少有两次围捕活动, 每次围网时,金枪鱼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遭殃的海豚 ,"海豚会被网缠住,一些海豚的吻或鳍断掉了。"他说,一次渔船只捞上来10条金枪鱼,但杀了200头海豚。他指出,1987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金枪鱼渔船用围网技术捕捞了约8.2万吨黄鳍金枪鱼,但在这个过程中约有10万头海豚死亡。
  在围网时,为了扰乱金枪鱼群,水手们还会在海里丢小型炸弹。LaBudde 说,炸弹的噪音会让海豚敏感的听觉和声纳系统受损。
  1988年3月,LaBudde 拍摄的相关影片在美国各大国家电视台放送,这个残酷的真相被摆在了众人眼前。美国人民愤怒了,大量民众写信到美国国会投诉。根据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时任首席科学家 Lee Talbot 的说法,在海豚事件前,除了越战,美国国会还从未收到过如此巨量的群众来信。
  Sam LaBudde 在美国国会作证。
  不久,美国政府开始讨论重启1972年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 (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 ,LaBudde 也在美国国会作证。
  金枪鱼制品也被消费者集体抵制。在这样压力下,1990年美国三大金枪鱼巨头表示,它们不会再购买和海豚一起捕捉的金枪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在1990年颁布了《海豚保护消费者信息法》 (The Dolphin Protection Consumer Information Act) ,其中就包括"海豚安全"标签的创立和管理。
  根据该法,在美国销售的金枪鱼必须带有"海豚安全"标签,而想要得到"海豚安全"标签的话,金枪鱼渔船必须确保被捕捞的海豚随后被释放。此外,渔船还必须收集所有被捕捞的海豚的数据,比如所属物种、捕捞位置等等。
  后来,其他国家也推出了类似的"海豚安全"标签,现在围网对海豚的直接伤害和50年前相比确实有所下降。
  不过避免误捕或误伤海豚是不现实的。 连全球最大的金枪鱼品牌之一的 StarKist 都承认,在渔业中误捕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这一点也得到了《海豚保护消费者信息法》的允许。
  美国非营利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于2014年公布的一项名为"The Killing of Marine Mammals in Foreign Fisherie"的报告甚至直接写道:"很少人意识到,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几乎所有外国海鲜都违反联邦法…原因很简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要求进口鱼制品不能伤害海洋哺乳动物,但是这个法案从未被联邦政府执行。"
  这是因为, 虽然有了"海豚安全"标签等保护海豚的措施,但使用海豚作为鱼群示踪动物的捕鱼技术始终未变。 根据2004年美国国家海产品部(NMFS) 的研究者发表在 Fishery Bulletin 上的一项研究,人类渔船对海豚的追捕会导致小海豚掉队死亡;因此即使成年海豚被渔船释放,利用海豚捕猎金枪鱼的行为依旧会对海豚种群的未来造成严重威胁。
  话说回来, 防止误捕海豚的措施也不尽如人意。 一位叫做 Joe Medina 的善良的金枪鱼渔民曾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为 Medina Panel  的渔网,这种渔网带有比较细密的网格,这样一来海豚就不容易被渔网卡住。
  Medina Panel 渔网配合 backing down 操作,海豚更容易逃生。图片来源:FAO
  他还发明了一种叫做" backing down "的操作。简单来说,渔船在后退的时候,和渔船距离最远的渔网会下沉,这样海豚就有机会逃生。不过他也承认,这种放生技巧虽然仁慈,但对船员的技术要求很高。
  当然了,其他捕鱼方法也会对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造成威胁,而海豚是海洋渔业最常见的意外捕捞。
  根据 NRDC 的报告, 每年全球有超过9万头海豚被误捕,因为海豚通常是鱼群方位的坐标。 除了围网,刺网 (gillnet) 也会对海豚造成严重伤害。
  2020年发表在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洋约有4百万海豚因为刺网死亡,现在这个数字约为每年8万头。当然,刺网也会勾住其他大型海洋动物。杜克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Andrew Read 表示,刺网每年造成数十万海洋哺乳动物死亡。
  刺网
  实际上, 全球渔业每年会杀死65万头海洋哺乳动物 ,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也因为渔业而濒危,如纽西兰海狮、地中海抹香鲸、鼠海豚。
  该报告还强调,误捕是全球性问题,不仅限于欠发达地区,比如加拿大就没有出台任何保护海洋哺乳动物不受渔业影响的具体措施。
  被刺网缠住的加州海狮。
  如果你希望在享受金枪鱼美味的同时尽量避免对海豚造成伤害,那么要多关注金枪鱼的捕获方法。
  加州蒙特利湾水族馆 (Monterey Bay Aquarium) 的研究者 Sara McDonald 建议,最好购买标注使用"钓竿捕捉 " (pole-caught) 的方法捕捞的金枪鱼,因为这种方法每次只钓一条金枪鱼,海豚被误捕的机会比较小,也更有可能被放生。
  用钓竿捕捉金枪鱼。图片来源:IPNLF
  海豚:恰鱼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上网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七君
  金枪鱼的口感和肉质和大多数海鱼不同,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管是寿司还是罐头,金枪鱼都有大量拥趸。可是你可能不知道,有多少海豚为了人类的金枪鱼罐头而付出了生命。
  如果你曾经购买美国的金枪鱼罐头,你会看到上面带有一个奇怪的" 海豚安全 "(dolphin-safe) 标签。这个标签向消费者提示着金枪鱼和海豚之间血腥而神秘的羁绊。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两者之间的死亡关联。
  海豚安全标签。图片来源:NOAA Fisheries
  为什么金枪鱼罐头还会杀死海豚?事情要从大约70年前说起。
  美国渔民们注意到,在南加州和南美洲智利之间的东太平洋热带海域里, 海豚常常和黄鳍金枪鱼 ( Thunnus albacares ) 、大眼金枪鱼 ( Thunnus obesus ) 这些极具商业价值的金枪鱼共游 ,海豚通常位于金枪鱼鱼群上方30米左右处。
  墨西哥湾的黄鳍金枪鱼。图片来源:NOAA Photo Library
  这个奇怪的现象目前还没有得到理想的科学解释。 一些研究者认为,海豚和金枪鱼共游是为了分享食物。不过在2012年,拥有21个成员国的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 的研究者 Michael Scott 和同事发表在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海豚和金枪鱼的食物不一样,因此食物共享说有缺陷,它们共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为了躲避掠食者。
  不过这并不妨碍渔船在实践中用这个现象定位金枪鱼群。黄鳍金枪鱼是金枪鱼类中第二大鱼种,也是制罐头业的首选,大眼金枪鱼则可以制成生鱼片或罐头。利用海豚立的 flag,渔船就可以轻松找到金枪鱼的传送门。
  在20世纪50年代前,美国渔民通常在海豚出没的海域设置诱饵钓金枪鱼。但是在50年代末,因为合成纤维渔网等技术进步,效率更高的 围网 (purse sein) 开始流行。围网指的是,看到海豚后,渔船用大网将海豚以及下面的鱼群同时团团围住,然后慢慢收紧渔网,因此这种捕鱼法也叫做海豚网(dolphin sets) 。
  围网法。图片来源:afma.gov.au
  围网法有很大的机会捕捞金枪鱼。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量没有商业价值的海豚无辜被困死亡。
  根据美国国家海产品部 (NMFS) 公布的数据,仅在1986年该地区就共有124597头海豚因为金枪鱼产业丧生。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则指出,东太平洋热带地区的金枪鱼产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故意追踪和捕捞海豚,累积造成了6百万-7百万头海豚死亡,该数字也是全球最高。
  长吻飞旋海豚 ( Stenella longirostris ) 和热带斑海豚( Stenella attenuata ) 是在该地区受害最严重的海豚物种。据估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的长吻飞旋海豚的数量下降了65%。
  长吻飞旋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 ) 图片来源:FAO
  这种血腥的方法也被全球金枪鱼船队效仿。 西班牙、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的金枪鱼渔船纷纷开始"围网"捕鱼。而这种技术也扩大到全球其他大洋,因为海豚和金枪鱼共游的海域不是只有东太平洋热带地区那一个。
  国际竿钓基金会 (IPNLF) 在2014年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在印度洋海豚也常和金枪鱼共游。Scott 和同事的研究也发现,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夏威夷、菲律宾、印尼和新几内亚等许多海域,海豚也会和金枪鱼叠加出现。实际上早在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海洋资源研究咨询委员会(ACFR) 就估计,欧洲和非洲的渔民在大西洋误捕海豚,数量达到每年25万头。
  太平洋中被困在金枪鱼围网里的热带斑海豚。
  在20世纪90年代前,金枪鱼产业和监管机构对这个无情的捕鱼"技巧"秘而不宣。 这个业内公开的秘密终于在被掩盖了30年后于1988年曝光。
  1987年,生物学家 Sam LaBudde 伪装成水手,带着摄像机上了一艘金枪鱼渔船开展秘密调查。他进行了4个月的跟踪拍摄,详细记录了金枪鱼产业令人难以下咽的行业潜规则。
  LaBudde 拍摄到的被围网误捕的海豚。
  1988年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 LaBudde 解释道,他搭乘的渔船每个月至少有两次围捕活动, 每次围网时,金枪鱼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遭殃的海豚 ,"海豚会被网缠住,一些海豚的吻或鳍断掉了。"他说,一次渔船只捞上来10条金枪鱼,但杀了200头海豚。他指出,1987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金枪鱼渔船用围网技术捕捞了约8.2万吨黄鳍金枪鱼,但在这个过程中约有10万头海豚死亡。
  在围网时,为了扰乱金枪鱼群,水手们还会在海里丢小型炸弹。LaBudde 说,炸弹的噪音会让海豚敏感的听觉和声纳系统受损。
  1988年3月,LaBudde 拍摄的相关影片在美国各大国家电视台放送,这个残酷的真相被摆在了众人眼前。美国人民愤怒了,大量民众写信到美国国会投诉。根据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时任首席科学家 Lee Talbot 的说法,在海豚事件前,除了越战,美国国会还从未收到过如此巨量的群众来信。
  Sam LaBudde 在美国国会作证。
  不久,美国政府开始讨论重启1972年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 (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 ,LaBudde 也在美国国会作证。
  金枪鱼制品也被消费者集体抵制。在这样压力下,1990年美国三大金枪鱼巨头表示,它们不会再购买和海豚一起捕捉的金枪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在1990年颁布了《海豚保护消费者信息法》 (The Dolphin Protection Consumer Information Act) ,其中就包括"海豚安全"标签的创立和管理。
  根据该法,在美国销售的金枪鱼必须带有"海豚安全"标签,而想要得到"海豚安全"标签的话,金枪鱼渔船必须确保被捕捞的海豚随后被释放。此外,渔船还必须收集所有被捕捞的海豚的数据,比如所属物种、捕捞位置等等。
  后来,其他国家也推出了类似的"海豚安全"标签,现在围网对海豚的直接伤害和50年前相比确实有所下降。
  不过避免误捕或误伤海豚是不现实的。 连全球最大的金枪鱼品牌之一的 StarKist 都承认,在渔业中误捕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这一点也得到了《海豚保护消费者信息法》的允许。
  美国非营利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于2014年公布的一项名为"The Killing of Marine Mammals in Foreign Fisherie"的报告甚至直接写道:"很少人意识到,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几乎所有外国海鲜都违反联邦法…原因很简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要求进口鱼制品不能伤害海洋哺乳动物,但是这个法案从未被联邦政府执行。"
  这是因为, 虽然有了"海豚安全"标签等保护海豚的措施,但使用海豚作为鱼群示踪动物的捕鱼技术始终未变。 根据2004年美国国家海产品部(NMFS) 的研究者发表在 Fishery Bulletin 上的一项研究,人类渔船对海豚的追捕会导致小海豚掉队死亡;因此即使成年海豚被渔船释放,利用海豚捕猎金枪鱼的行为依旧会对海豚种群的未来造成严重威胁。
  话说回来, 防止误捕海豚的措施也不尽如人意。 一位叫做 Joe Medina 的善良的金枪鱼渔民曾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为 Medina Panel  的渔网,这种渔网带有比较细密的网格,这样一来海豚就不容易被渔网卡住。
  Medina Panel 渔网配合 backing down 操作,海豚更容易逃生。图片来源:FAO
  他还发明了一种叫做" backing down "的操作。简单来说,渔船在后退的时候,和渔船距离最远的渔网会下沉,这样海豚就有机会逃生。不过他也承认,这种放生技巧虽然仁慈,但对船员的技术要求很高。
  当然了,其他捕鱼方法也会对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造成威胁,而海豚是海洋渔业最常见的意外捕捞。
  根据 NRDC 的报告, 每年全球有超过9万头海豚被误捕,因为海豚通常是鱼群方位的坐标。 除了围网,刺网 (gillnet) 也会对海豚造成严重伤害。
  2020年发表在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洋约有4百万海豚因为刺网死亡,现在这个数字约为每年8万头。当然,刺网也会勾住其他大型海洋动物。杜克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Andrew Read 表示,刺网每年造成数十万海洋哺乳动物死亡。
  刺网
  实际上, 全球渔业每年会杀死65万头海洋哺乳动物 ,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也因为渔业而濒危,如纽西兰海狮、地中海抹香鲸、鼠海豚。
  该报告还强调,误捕是全球性问题,不仅限于欠发达地区,比如加拿大就没有出台任何保护海洋哺乳动物不受渔业影响的具体措施。
  被刺网缠住的加州海狮。
  如果你希望在享受金枪鱼美味的同时尽量避免对海豚造成伤害,那么要多关注金枪鱼的捕获方法。
  加州蒙特利湾水族馆 (Monterey Bay Aquarium) 的研究者 Sara McDonald 建议,最好购买标注使用"钓竿捕捉 " (pole-caught) 的方法捕捞的金枪鱼,因为这种方法每次只钓一条金枪鱼,海豚被误捕的机会比较小,也更有可能被放生。
  用钓竿捕捉金枪鱼。图片来源:IPNLF
  海豚:恰鱼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上网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gRgKJPVrQgQJGxTH/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炸弹马上炸你家?以军行动前电话通知目标,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最近,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大战哈马斯火箭弹,在全世界的手机屏幕上炸开一朵朵绚丽的烟花,极强地冲击了大家的眼球。然而,最震撼的并非铁穹的精彩表演,也不是以军战机的呼啸而过,而是以军给加美国重返月球交通工具定了,选择连炸四次的星舰,马斯克成大赢家从2020年12月至今,马斯克的星舰进行了四次飞行测试,四次全部失败,均爆炸损毁,他的拥趸也从获得了想要的数据,变成了无话可说。然而,就在大家以为星舰遭受重大打击,甚至可能夭折的时SN11又炸了,马斯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距离火星还有多远?从去年12月10日到今天,时间才过去4个多月,SpaceX就接连发射了4艘星舰原型机,让无数人顶礼膜拜,造神运动达到了高潮。但是4艘不幸都爆炸了,包括3月30日在浓雾中发射的SN1我们的垂直起降战机是这样的?另辟蹊径,电动直升机结合F35B长期以来,国产垂直起降战机一直是小伙伴们的梦想,无论是复活四号任务,还是逆仿鹞式引进雅克141,都只是大家美好的想象,官方从未公开相关的信息。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国到底搞不搞垂巨人族觅踪(下)20世纪50年代,以斐文中为核心的中国科学院的古生物学者开始进行发掘和研究巨猿的工作。他们也从调查中药铺入手,仅1956年这一年,就收集到巨猿牙47枚,其产地果然与孔尼华推测吻合,阿尔玛斯的踪迹(续)1917年,一支苏联红军通过帕米尔地区时,在深山里突然发现了一排脚印,他们跟踪来到一个洞穴的入口,发现里面藏着个和人很相似的奇异动物,战土们开枪打死了它,随军医生对它做了体格检查,一天已不足24小时,地球自转变快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你是否发现地球每天自转的时间有点慢?我们人类是根本察觉不到的。那么,我们加快速度会是什么样?一天还会有24个小时吗?气候会有变化吗?人类又将如何?今天带大家走进科学课堂,新来的朋友预知泰坦尼克沉没的人预感是超心理学界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从各种超心理学研究学会的会议录和刊物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美国和英国超心理学研究会的会议录和议事录上,有很多篇幅都是介绍有关预感现象的案例巨人族觅踪(上)在古老而动人的希腊神话中就有关于泰坦巨人族的传说。泰坦是侍奉司时神克罗诺斯的巨人神,后来克罗诺斯背叛了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因此,泰坦的巨人们便被投入地狱或藏匿到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带。其感受奇人怪事(一)变色人之谜界上有一些能够突然改变肤色的人,这些变色人非常罕见,也让科学家迷惑不解。本世纪80年代初,巴西有个8岁的黑人男孩,名叫曼努力埃尔。他身患寄生虫病,两条腿肿得特别厉害预感的真相(一)逃离失事飞机的女孩1974年3月3日,土耳其航空公司的DC10型喷气式客机坠落于巴黎郊外乘务员和乘客共346人全部死亡。早在出事半个月以前,美国的肖恩罗宾斯已对这次事故作了详
水星金星29日傍晚上演星星相吸新华社天津5月27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5月29日傍晚,一幕水星合金星的天文景观将现身西北方低空,两者相距很近,角距离不超过1度。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可以明亮的达尔文,你说的讨厌之谜在内蒙古找到答案了实习生王溪佳科技日报记者张晔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种类最丰富的植物大类群,在现今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都是演化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科学问没有人类,地球气候会怎样?我们常常在新闻中看到,东边气温又创了新高,连续数月干旱,西边又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北部冷得需要提前一个月开暖气,南部大半年都在过夏天而这么多的气候异常归根结底都是人类的锅,是人类13000年前的战斗痕迹被发现一组法国科学家完成了对苏丹北部拥有13,000年历史的JebelSahaba墓地数千块骨头的研究,现在报道了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科学家说,集体坟墓不是一场巨大战斗的结果。相反,这是人核推进能帮助人类更快地火星随着NASA的恒心号漫游车停在红色星球上,地面工程师正在为首次人类火星任务开发潜在的推进技术。NASA正在研究两种类型的核推进系统核电和核热推进。核电推进系统比化学火箭更有效地使用未来人类会头大四肢小?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不一定以加拿大人类学家卢瑟尔和赛格京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为未来人塑造的模型是大脑袋,大眼睛,细长的四肢。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必定是大脑不断发达,智力水平不断提高,而体力却逐渐下降。也正是因为我国已有4个卫星发射场,为何还要再建2个,他们有什么优势?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我国在太空领域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在这方面的成就甚至已直追美国。对此,有网友表示,我国究竟有多少个航天发射场,可以确切的说,目前我国共有4个航天发射中心,其人类寻找外星生命的努力毫无进展,新战略可能会改变这一点6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将无线电天线对准天空,希望能无意中听到来自外星文明的广播,证明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单。但搜寻地外文明,或SETI,就像在飓风中聆听耳语。空间大得难以理解。噪音土星光环的秘密,超乎你的想象我们都知道,在太阳系中有着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自带光环的行星就只有土星,那么土星的光环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带你们一探究竟。我们都知道太五月天宇流星雨接连来袭哈雷彗星泪洒地球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京5月1日电(记者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5月1日消息,五月天幕将迎来一场群星狂欢。除了璀璨的群星秀,宝瓶座流星雨武仙座流星雨将把本月天幕派对推向高潮俄罗斯安加拉1。2火箭首次飞行成功,将一颗卫星送上天IT之家4月30日消息,俄国防部消息称,当地时间4月29日,安加拉1。2轻型运载火箭搭载一颗卫星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将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载荷VKSRF送入目标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