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石窟壁画当代艺术,木木美术馆夏季新疆群展正当时

  千年前的石窟壁画和3D打印的"楼兰美女"同处一室,悉达多太子骑乘白马的残像与当代新疆牛仔的肖像照相对而望……在木木美术馆新近开幕的"我和新疆跳舞"夏季群展上,新疆古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翩跹共舞。
  "我和新疆跳舞"展览现场
  回顾近年国内有关新疆文化艺术的展览,着眼于古代的接连涌现,从当代视野出发的则不多。此次群展将当代艺术家们的壁画临摹作品、自主创作以及馆藏新疆古代艺术品并置呈现,从不同以往的角度探索了这一区域的过去和现在。
  展览现场
  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本人对丝绸之路、对新疆格外痴迷。"疫情之前每年要去新疆两三趟,去看壁画。"他在开幕导览时提道。在新疆一带的各大遗址和石窟,林瀚有过许多有趣的探索经历。这份热情也促成了木木美术馆自2016年起开始将克孜尔石窟壁画等新疆古代珍品收入馆藏,并与新疆龟兹研究院等机构展开学术合作,还在2018年举办了一场克孜尔石窟艺术的展览。
  展览现场(展厅的主题色均取自于新疆壁画中的常用色彩)
  谈到本次展览的主题时,林瀚阐释道:"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让它综合了多种文明,多元而包容。在这里有点像一个盛大的舞会,而这场舞会从来没有终止。今天我们许多人关注着新疆,它的历史和现在都让人非常着迷。所以这个展览几乎都是围绕着还活着的人——即便这些壁画临摹作品,也是出于一颗颗年轻跳动的心对于新疆文化的热爱。"
  壁画临摹:对历史的创造性复现
  克孜尔石窟壁画"飞天"(图片来自网络)
  多位艺术家对新疆古代壁画的临摹作品贯穿展览始终,其中又以克孜尔石窟壁画居多。林瀚解释说,克孜尔石窟可以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它是佛教东进在中国的第一站,比敦煌早了将近两个世纪。
  克孜尔石窟在经历过种种历史劫难后,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0余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北大考古学院毕业的木木美术馆展览项目主管邓盈盈补充介绍道,这次展览的契机之一便是和一位壁画临摹艺术家的结缘。在深入了解壁画临摹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些作品并非对壁画艺术单纯的再现,而同样属于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从对壁画的选择到研究,渗透着创作者对临摹对象的主观认知,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诠释。
  郭峰 《飞天》(局部),300x50cm,宣纸、国画色,临摹时间:2014 (原址:克孜尔尕哈石窟第30窟后室顶部;年代:6-8世纪)
  展览中不同艺术家不同风格的壁画临摹作品
  史晓明、张爱红夫妻俩是第二代在新疆的石窟里进行现场临摹的艺术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技术还很不先进。他们在当时就开始进行临摹、记录和研究。石窟大多很高、很远,能够亲眼看到都已经很不容易,在窟里作画的条件更是困难。"邓盈盈介绍道。
  "我们知道壁画过一天、一个月再去看就已经不一样了。氧化的程度、空间的条件等都会让壁画面临着颜色变淡或者损落的情况。所以这些临摹不仅在艺术造诣上非常高,而且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览中复现了艺术家在石窟现场临摹的场景
  史晓明,《四相图》,83.5x127.5cm,宣纸、国画矿物颜料,临摹时间:1990年 (原址:克孜尔石窟第205窟;年代:约公元6世纪)
  张爱红临摹的《阿难陀》,尽管画面上存有斑驳损落的痕迹,但依然焕发着令人惊叹的瑰美。画中的梵摩那比丘身穿袒右袈裟,体态丰满,右手支颐,所有所思。其周身飘飞的花朵,在艺术家笔下重新染上了娇嫩的色彩,仿佛就如千年前初开的模样。
  张爱红,《阿难陀》,240×127 cm,宣纸、国画矿物颜料,临摹时间:1996年
  原壁画出自克孜尔石窟第163窟后甬道左壁;年代:6-7世纪(图片来自网络)
  这件壁画在历史上被许多艺术家临摹过,包括中国研究新疆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第一人韩乐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韩乐然在继张大千以中国画的形式摹绘敦煌壁画后,开创性地采用油画、水彩画等西方绘画媒介和技法临摹中国古代壁画。他在客观描摹的基础上,补全残损的形象以让画面更加完整,并在色彩使用上追求古朴的意蕴,还提取壁画里的不同元素,重新组织构图。
  对比韩乐然临摹的《沉睡的佛像 克孜尔》能看出不同艺术家在壁画临摹中的主观创造性(图片来自网络)
  以王岩松为代表的一些艺术家则前往世界各地,找寻、临摹和研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壁画。譬如描绘树荫下五身僧侣礼拜场景的《僧侣礼拜图》,原是克孜尔石窟第198窟佛龛右侧的壁画,在1913-1914年间被德国冯•勒柯克的探险队攫取,如今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王岩松、白翔、管莉,《僧侣礼拜图》,153×147.5cm,泥板,临摹时间:2017 (原址:克孜尔石窟第198窟;年代:约公元7世纪)
  王岩松的作品采用的是现状临摹的形式,也即"以旧临旧"——客观复制壁画的现存状况,把表面残缺、脱落、变色等现象如实呈现。对此林瀚讲解道:"这种临摹形式也体现出我国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观点与实践上的转变,从过去的‘修旧如旧’,到今天的尊重历史现状。"
  当代艺术创作:与过去对话
  乌鲁木齐青年摄影师马海伦摄影作品《新疆时尚指南》,2020年
  有关新疆的当代艺术创作和古代壁画临摹作品并置于多个展厅内,构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当代艺术家将他们对新疆的关注与思考融入艺术创作,重新审视该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将其与当代艺术建立连接。
  已故维族画家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从新疆壁画艺术的线条造型、色彩选择等方面汲取养分。于此同时,他关注新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其代表性肖像画中不再有类似传统佛教壁画里对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刻画,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个体。
  阿布都克里木作品《黄金时代》,1990年
  新疆壁画艺术中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装饰纹样也启发着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旦儿在近年游历新疆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搜集到各种各样用于纺织品、服饰和建筑装饰的纹样模具,运用于她的创作之中。
  旦儿,《雅克西姆-1》,2020
  同一展厅内陈列的壁画临摹作品《千手观音》(李冰花,2020)反映出新疆壁画的装饰性特征
  出生于新疆的"80后"艺术家赵赵曾不止一次前往塔克拉玛干旅行。他的系列作品《与宇宙断开连接》有关新疆地区遥远的历史记忆——他在西域佛教遗址或丝绸之路遗存的图片上,重新涂画和书写一些早已消亡的文字,反映出历史在人们记忆中模糊而含混的样子。
  赵赵,《与宇宙断开连接》,2021
  同一展厅内,以"神像"为主题的壁画临摹作品与赵赵的作品互相呼应。这些壁画中的佛教形象在初绘时曾鲜活地讲述着当地人熟知的佛教故事和佛学讲义,如今它们的模样已残缺斑驳,而古老的故事也已被现代人逐渐淡忘、变得晦涩。
  王岩松、白翔、方建飞,《说法图》,101×108cm,泥板,临摹时间:2015 (原址:焉耆七个星佛寺;年代:公元8-9世纪;于1909-1910年被俄国奥登堡探险队攫取,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王岩松、白翔、管莉临摹的波斯式《波斯菩萨》(左)和印度式《大自在天》(右),二图原绘于同一块木板的正反面,体现出于阗风格的兼收并蓄。(原址:丹丹乌里克佛寺;年代:公元6-8世纪;20世纪初斯坦因于新疆丹丹乌里克佛殿遗址攫取,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旅美八年的乌鲁木齐青年摄影师马海伦回到家乡后,开展了城市摄影项目"乌鲁克林"(即"乌鲁木齐+布鲁克林"),表现她眼中年轻、多元、让人耳目一新的当代新疆生活。她关于新疆时尚潮流和"牛仔"的系列作品,则分别与壁画艺术中传统的衣饰、马匹元素产生联系。
  马海伦在 "乌鲁克林"项目中每天为30-50位居民拍摄肖像
  马海伦的"新疆牛仔"系列
  并置陈列的壁画临摹作品--马匹是新疆壁画中的常见元素 王岩松、白翔,《逾城出家》(残片),47×29cm,泥板,临摹时间:2015 (原址:吐鲁番高昌佛寺第38窟;年代:公元8-9世纪;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此外,刘雨佳的影像作品《考古日志—地形探索》基于斯坦因在20世纪初期于中国新疆和田地区进行的三次考古发掘,将考古日志、档案照片与现实影像融合,展开了一段古今交织的探险旅途。
  刘雨佳,《考古日志—地形探索》,双屏录像装置,彩色,有声,21分12秒,2020-2021年
  庄辉,《公元前1650年》,2019
  杨茂源,《记忆的备份》,16×16×15cm(每个),陶瓷,2016-2018年
  庄辉用3D打印技术重塑"小河美女"的睡颜,借助当代科技实现了对西域往事的浪漫想象。杨茂源曾跟随考古队前往楼兰,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关于新疆的艺术创作。此次展出的作品以维族花帽为灵感,试图剔除被赋予在形体之上的关于历史、文明、族群和时间的记忆。
  古代馆藏与艺术机构的角色
  木木美术馆馆藏《天人头像》,18.9×24.3cm,壁画 (发现地:克孜尔石窟171窟;年代:公元8-9世纪)
  此次展览也展出了木木美术馆的新疆古代艺术馆藏精品。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曾流落海外,几经辗转后终于回归祖国。
  壁画《千眼佛像》设色富丽典雅,线条优美流畅,佛身上的众多"眼睛"尤其特别。据林瀚介绍,这一壁画中同时出现了大乘信仰("千佛")与佛教密教("千眼")的具体图像表现,极为罕见。而从于阗出土的壁画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良好者,在全球收藏范围内都实属难得。
  木木美术馆馆藏《千眼佛像》,30.4×35.1cm,壁画 (发现地:于阗佛寺遗址;年代:待考证)
  《龟兹王后头像》同样可称得上"国宝"级别。这件珍贵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描绘了一位造型和设色都极优美的女性头像,她脸上若有似无的微笑在穿越千年后,仍带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壁画背面题有德国探险队的精确题记,据推测其应是1914年德国探险队第四次赴克孜尔石窟科考时由冯•勒科克取去。此后这件文物在海外辗转漂泊,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龟兹研究院在经过长时间对比研究后,确认这是克孜尔石窟第171窟主室前壁左侧下部龟兹王后头部像。
  木木美术馆馆藏《龟兹王后头像》,25.7×26.2cm,壁画 (发现地: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年代:公元5-6世纪)
  除了壁画珍品,此次还首度展出了一件唐代西域木雕彩绘仪仗佣,其形制与色彩难得完好地保留至今。另有一件泥塑人物像,上有双头的佛。这些文物的出处背景仍有待考证,美术馆也希望借由展览的机会与更多研究者展开交流。
  木木美术馆馆藏《木雕彩绘仪仗佣》,木雕 (发现地:待考证;年代:公元7-10世纪)
  木木美术馆馆藏《泥塑人物像》,泥塑 (发现地:焉耆;年代:公元5-10世纪)
  事实上,艺术机构在当今的古文物保护、传承和发扬中的角色,也是此次展览意图探讨的话题。在收藏和研究文物遗存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构建起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历史与当下产生联系,让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巧妙平衡,木木美术馆此次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文/齐屿,图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作者摄于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来源:艺术中国
  编辑:青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暴将暴击美国西部,气温远超正常水平22,或打破所有纪录对美国西海岸和西部地区来说,这个夏天即将进入疯狂的暴热模式,美国国家气象局警告说,本周末和下周初将发生破纪录的危险热浪。这绝不是通常所说的今天太热了,而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热暴,如果人类在进化?科学家于人体发现塑料微粒,霍金预言或将实现人类进化一直是当下坊间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于生命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科学家们所研究的方向,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发生改变,但这个变化却并非良性,这是为何?大家穿越还是炒作?哈维尔自称穿越到2027年,平行世界空无一人时间旅行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人就借此做文章,宣称自己是来自未来的人。因为这样的时间旅行者多是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所以到底这样的人是不是真的来自未来,就很值得怀疑了。被困在20站在月球上看地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不是高兴而是恐惧举头望明月,每个月的十五左右,我们就能够看到在星星点点的夜空中,有一个白色的圆盘挂在高空,给夜晚带来了不一样的辉煌,这个圆盘就是我们熟知的月球。古人并不知道月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地球会暴露在1000多个恒星系的视野内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我们才明白地球实在是太渺小了,相对于直径达10万光年的银河系,地球渺小如一粒尘埃,而如果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可观测宇宙范围内,那么银河系同样也渺小为什么没有外星文明来访问地球?可能是到访地球的成本太高上个世纪中叶,人类在科技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地球,看到了一个浩瀚的宇宙。当我们真正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人类生存的世界有多么的渺小,而地球之外的宇宙又有多么的浩瀚,在宇宙的面前,地球研究发现混凝土和沥青加速老化,两种材料修建建筑物,有很大隐患众所周知,水泥是一种性能很好的建筑粘合剂,而沥青又是修路重要的一种辅料。沥青高速公路抗老化性能好,而且还耐磨损,看起来这两种建筑材料都有着可以长期使用的特点。实际上,看似稳定性极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仅有12人登上月球,为什么会有近200吨垃圾?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上个世界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地球霸主的地位,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科技竞赛。在这段时间内,美苏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碰撞和竞赛,这场科技竞赛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一次巨雪球地球是怎么回事?它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两次,跟温室气体有关对于温室气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工业的快速发展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它们进入大气层之后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让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会我们要如何发现暗物质的存在?对撞机或许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宇宙浩瀚,浩瀚无垠。除了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宇宙,宇宙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这就是暗物质。虽然暗物质目前还没有被发现和探测到,但科学家们对它的存在毫不怀疑。科学家表示,我们的宇宙进入21世纪,科学家向宇宙发射多个无线信号,如今回信息了上个世经60年代,人类在科技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走出地球开始初步探索宇宙。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的天文爱好者,我们都想搞明白一个问题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孙青松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鲁北柳东村一胡七成天游手好闲的,却又想着发财,你说这天上能掉陷饼?老婆说当官最能挣钱,那得有压人的本事,你行吗?胡七眼睛一亮对呀,听说村里流浪地球科学家发现了四颗新的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天文学家刚刚探测到四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漂浮在银河系中,这些星系的中心是尘埃气体和恒星。但与地球不同的是,这些行星不属于任何太阳系。他们是自由漂浮的流浪者。流浪的行星科学家们的这项中国正在赶超美国的十大顶尖科技(二),美国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在全球人工智能进入快车道的今天,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内能够和美国角逐的重要对手,在2017年时,全球人工智能企业一度达到2500多家,美国占了1078家,占比42,中国59美上将中国空间站上的太空机械臂是美国卫星的威胁美国又开始炒作中国的太空威胁论。2021年6月17日上午9点,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在历经近7小时的飞行后,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的与天和核心舱交汇对接。随后中国的三名宇航员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用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才怎么怎么样这句话来表明某件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很多次,类似太阳的东西突然出现在夜里西边的天空中的记载,这究竟是科普如何给黑洞称体重?地面上的物体,包括人的体重都可以简单地用称去称量。然而人类想称量的对象远不止于此,还包括我们脚下的星球月球太阳太阳系行星和其他天体,银河系整个宇宙,限于篇幅,本文以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食鸡者有德作者孙青松德州火车站南有一处100平方米临街房,是永盛斋文革后恢复老字号租用的第一个扒鸡店铺。店铺不大,古朴典雅。据传,200多年前,这里曾是德州东郊杨庄一个叫杨有德的人开的扒鸡铺最后的吟哦最后的吟哦孙青松好大一片洼,红的是高粱,绿的是豆棵,青的是苇草漫漫延延,苍苍茫茫。我们村就坐落在大洼中,村名前孙镇,洼叫蛐蛐洼。蛐蛐洼里产蛐蛐。据古将陵县志载城北40里处有一大洼,飘逝的芦花飘逝的芦花想起那时写红文孙青松我喊她芦花姑娘,是因了一次偶然相遇。一次我去北金村采访,路过白庄芦苇湾时,忽然听到一阵嘹亮的歌声,那是一首响彻神州大地的红歌贫下中农最爱毛主席。抬眼望说句公道话迷信不是因为愚蠢,并非一无是处看到这个标题会不会有小伙伴质疑一直在鼓吹科学思维的老郭是不是精神上出了问题?怎么想写这样一篇脑C的文章。我是不是出了什么精神问题,还请诸位看完全文再下结论。爆个料,除了科普老郭还是李二正的哲学思考李二正的哲学思考孙青松李二正只有小学文化,但爱学习,勤动脑,碰到事总爱问个为什么,说起话来不紧不慢,那双几乎眯成一道缝的小眼睛,好像能把对方的心思看穿,更像深藏着多少学问。为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