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重大发现!浙大学者发现电子自旋操控的高速开关成果登自然

  电子是我们日常生活最熟悉的"陌生人":每个电子携带一份内禀的电荷,其集体运动产生的电流驱动了照明、晶体管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然而作为一种基本粒子,电子还携带另外一个基本物理量,即自旋。如何操控自旋,研制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电子器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和工程领域孜孜追求的目标。
  近日,浙江大学物理学系郑毅研究员的课题组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黑砷二维电子态中发现了外电场连续、可逆调控的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实现了对自旋的高速精准控制;同时在全新的自旋-能谷耦合的Rashba物理现象中,发现了新奇的量子霍尔态。该研究将对高效率、低能耗自旋电子器件研制提供坚实基础,对进一步加深量子霍尔现象的理解,以及依托拓扑超导器件的量子计算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北京时间5月6日,这项研究在线刊发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自旋操控新阀门
  常见的晶体管运行,通过场效应在沟道中注入和抽离电荷实现开关。但作为与电荷具有同等内禀地位的自旋却极容易受到干扰,无法简单地生成运动控制阀门。自旋的这种不稳定,好比是一个向前行进的不停旋转的陀螺,受到外力作用(散射)就会反转旋转的方向。"要实现自旋驱动的电子器件,就必须先有效地操控自旋的取向,进而就可以用自旋阀门来控制电子的通过与否。"浙江大学物理学系郑毅研究员介绍说,重元素二维材料体系使得电子自旋的高速精准控制成为可能。电子在晶体周期性势场中的轨道运动会受到重原子对其强烈的吸引,在对称性破缺的情况下产生自旋和运动方向的严格锁定关系,即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郑毅团队在对薄层黑砷微纳器件的研究中,成功发现加入外电场时,黑砷二维电子态系统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可连续、可逆的打开和关闭。这也为后续自旋器件的开发找到了一个控制电子通行的高速开关,如将示意图1中的元器件设置两个同向的铁磁电极,无栅压情况下,注入的电子高速通过黑砷沟道并保持自旋取向不变;施加外电场后,沟道内的电子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发生自旋旋转而被导出电极所阻挡,实现自旋电子开关的功能。
  与基于电容效应的硅基晶体管相比,上述自旋开关具有切换速度快、发热量少的特点。"未来,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自旋轨道耦合实现高效的自旋调控,开发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谈及应用前景,郑毅如是说。
  图1自旋电子器件
  五年如一日的坚守
  科学界一直在寻找可以高效调控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量子体系,为何郑毅课题组找到了呢?他们开玩笑地说,1%的直觉+99%的运气!郑毅解释道:"1%的直觉,指的是在确定‘重元素二维体系的自旋轨道耦合调控’的研究主题后,要从几百种已知的二维材料中‘准确’地挑选1-2个体系;而99%的运气背后是夯实的专业以及不为人知的努力。目前,黑砷晶体很难人工合成,需要从天然的伴生矿石中挑选,再手工解理出纳米厚度的二维薄膜。这是一个异常复杂和繁琐的制备过程,为了得到复杂三明治结构的微纳米器件,技巧和耐心缺一不可,经常一周时间才能得到一个完全工作的器件。"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物理学系的博士研究生盛峰、华陈强、程满,主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物理学系郑毅研究员;另外两名合作通讯作者分别是中南大学的夏庆林教授和浙大物理学系的许祝安教授。在这项工作中,第一作者盛峰默默坚持了五年,他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坚信高标准高要求才能获得高质量结果。"做科研的初心是探究未知,做科研的动力则是好奇心。热爱并坚持,才能走的更远!希望浙大的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做最好的自己!"郑毅赞叹道,"最后,必须要感谢一下我们优秀的合作者们。"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449-8
  文 柯溢能 / 摄影 卢绍庆 科研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
  作者:刘海波 柯溢能
  摄影:卢绍庆 (科研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

我们身处不确定的世界我们身处的世界,是由无数微观粒子组成的,而这些粒子难以捉摸,拥有不确定性。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是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能知道电子在哪儿,就不知道它在做什中国在南极中山站完成激光雷达安装科考队员黄文涛在调整和优化光路(2月11日摄)。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日前在南极中山站顺利完成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首次同时探测到南极中间层顶区大气温度和三嫦娥四号着陆点已经用5个中国城市命名了!今天,中国国家航天局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联合发布嫦娥四号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将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将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小环形坑分别比太阳耀斑亮100亿倍!猎户星云内一颗恒星产生惊人爆发对人类而言,太阳耀斑实属惊人的能量爆发。这种突发的闪光现象在爆发巨大能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太阳耀斑究竟有多强呢?下面这张图或许能够给你最直观的印象。太阳耀斑与地球空间站出现漏洞怎么办?北京时间8月30日,休斯敦和莫斯科飞行控制中心的地面人员发现国际空间站舱内出现轻微的气压下降,初步怀疑国际空间站发生了气体泄漏事件。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建造的科研圣地。它的运行它躲过了旅行者2号,没躲过地外智慧生物搜寻协会自然杂志2月21日凌晨2点发布一篇论文,报道了最新发现的一颗海王星卫星的观测结果,并将这颗海王星最小的卫星命名为马头鱼尾怪(Hippocamp)。论文详细介绍了马头鱼尾怪的大小和轨怀旧科技为了能看到视线之外人类发明了电视但原理真的很精巧电视是一种传输图像的电子技术。在19世纪上半叶,在电报发明之后,发明者积极地使用电报快速传送图像。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地球和行星的活动可以通过电视在人们面前看到。最早的电视在10瞄准小行星,开炮!3亿公里外的日本探测器开始执行重大使命!驾驶宇宙飞船靠近一颗陌生的星球,瞄准,射击听起来似乎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谁能想到,在距离地球3亿公里的小行星龙宫附近,一颗日本探测器正在执行类似任务!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今天(2超轻陶瓷气凝胶可耐受极端温度超轻陶瓷气凝胶可耐受极端温度有望用于未来航天器隔热一块陶瓷气凝胶样本栖息于一朵花的雄蕊上。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科技日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国10个冷知识人类的生命和常见的动物相比,处于什么水平10个冷知识人类的生命和常见的动物相比,处于什么水平闪电01。闪电总是一闪而逝,所以很多人对它的长度以及直径不是太了解,根据闪电的大小,长度由最短的100米左右到几千米,直径由最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量子鸡生蛋实验告诉你终极答案在日常经验中,事件的出现会按照明确的顺序先后发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例如,清晨的闹钟响了,唤醒了在梦乡中的你,又或者反过来。然而,一项新的实验表明,当研究的对象是光子(组成光的粒子
墙上的脚印恐龙真的在玻利维亚爬过悬崖吗?一些古老的岩石艺术显示了我们的祖先故意留下的印记,留下了他们长久存在的记号。在玻利维亚的一个岩石表面上发现的令人惊讶的版画,可能是一个完全无意的艺术家留下的痕迹。有时,一连串的幸运深度长文为什么地球生命只选择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为什么地球生命非得是碳基生命,而不是非碳基生命呢?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硅基生命吗?宇宙中到底有没有非碳基生命?本期我们就来啃啃这块硬骨头。先说说,大自然为什么让地球生命自然选择碳基生命太阳系的形成内容简介星云坍缩,中央形成一个气尘球,并在赤道外形成一个吸积盘。太阳诞生时,把富含重元素的气尘物质向外抛出,靠近太阳的内圈层截获大部分重元素物质。同时吸积盘分裂成九个同心圈层一起绕男宇航员更能承受太空辐射?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2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早在就1989年制定了现行的太空辐射剂量标准,该标准旨在将宇航员终身超额患癌风险控制在3以内。NASA对此类风险的评地球上离月球最近的不是珠穆朗玛峰,它也不是离地心最远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86米,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主峰,北纬27。9,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正因为他是世界第一高峰所以大多数人认为他应该就是地球上离地心最远的天问一号传回火星巡视区高分辨率影像记者24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近火点再次经过火星车巡视区域上空,拍摄了祝融号巡视区0。5米分辨率影像图,图中祝融号火星车行驶路线清晰可辨。据介绍,截至2022年3月通俗硬核科普为什么宇宙会将最大速度限制在光速?速度是时间的快进键,而光速是时间的暂停键。当达到光速,时间静止当超过光速,时间快退。要理解这个问题,就一定要理解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时空是相对的,每个人感受的时空会受速度影响而变得不一如果地球连下了三百年暴雨,会发生什么?人类能支撑多久?如果地球上连下三百年暴雨会发生什么?据统计,计算,一颗直径一千公里的彗星撞上地球。所带来的水量足以将整个地球大陆全部淹没。那么我们就假设一颗直径为一千公里的彗星入侵地球,被我们的贴磁温室效应改变了恒星演变特性在好奇心和科学使命的双重驱动下,天文学家第一次在恒星内层的神秘区域探测到了巨大磁场,在天体地震学技术的帮助下,他们在一批恒星的内部探求了磁化现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计算了磁场强度。数天问一号火星降落点曝光,美国探测器曾到过。专家可能存在生命在围绕火星环绕飞行了三个月之后,我国首颗自主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终于降落到了火星表面,时间为2021年5月15日上午718左右。天问一号着陆器原本的首选着陆点110。318E24。7NASA人类发现的系外行星已超五千颗当地时间3月21日,NASA透露,最新一批65颗系外行星被添加到NASA系外行星档案中,经证实的系外行星数量超过5000颗。NASA透露,迄今为止意识到的5000多颗行星包括像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