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武汉市的,谈谈40元在四十年前的1980年状况,我,武汉市青年工人,基本工资27元报刋费5元粮帖2。5元,有月奖金3到10元(视工作效益而来,浮动的,有时沒有!),扯平每个月40元收入是肯定了的 首先,我的住房、医疗、教育(我当时连女朋友都没有,这里只顺便提进来的)不付钱,自己私人有房子的,单位另外补帖在工资单上。 再谈支出,我的计划供应是每月粮票40市斤、油半斤,肉票、鱼票、豆腐票等等,数量不记得了,但是必须有的,价格是最贵的肉是1。02元一市斤,其它肉类大约0。7等,油0。45元斤,蔬菜0。030。05元不等,黑市菜0。10元一市斤。 我每天开支粮食1。5市斤x米价0。134元0。05元炭火钱不等,吃菜之一切,耗资0。60。7元,每月餐饮费是20元,香烟是新华或者别的,大约两天一包,0。10。15元,月费用约5元,穿衣利用公分卷,冬装三十元全部搞定!这是年开支,拆成月的话大约2。7元(身上穿戴有这样的标准,走在公共场所也已夠气派了,别人不会看不起) 这就是说,当时我每月花掉了27。5元钱,说真心话,也是实在夠奢侈了,别人好多家庭竟然是10元钱一个人一个月全部的生活,当时,马路上踩三轮的,或者干别的衣服补丁者不老少,特别是中老年人,衣服旧破。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中国还处在穷中过日子,我还每月存银行13元钱,一个月就到头了。 我当时因想找对象,单身贵族一点应该不过份的帅气小伙子,灵灵醒醒,外表看起来又有钱,肯定会有姑娘注意我的,当时,我基本上算个小小的高富帅了,按照物价比值生活层次算,如果与今天相比,我得出结论,参考比值是40元相当于今天的1。2万元。如果是物价比值的话40元放今天也就只能买2市斤好一点的肉,今天的40元也只夠格充当时的2元钱,噢,当时的40元等于今天的800元! 1982年我参加工作,工资36块5,记得很清楚。看着三张大团结,心里挺高兴的。这是我们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但是,也不是十分宽裕。 那一年,我和我的同事到镇里去学习,我的同事是一位民办教师。中午,找一个小饭馆吃饭,点了四个小菜,要了四瓶啤酒,两碗肉丝面条,一共花了六元钱。我的那位同事,要付钱,我坚决不同意,毕竟我的工资比他的高。但是心里也挺心疼的,一顿便饭,花钱一个月工资的16,觉得饭馆的饭菜太贵了。 40元钱能买些什么?一般的小工人也就是40元钱,如果没有什么事儿,吃饭是没问题的。 80年代虽然粮食不紧张,但国家还是供应的,城镇居民也就是吃商品粮的,一袋面粉18块6。下余的21块4,就是日常生活的开支。食盐,火柴,酱油,醋,食用油,点灯的煤油(或者电费),就这几项十元不够。假如是十元钱,还剩余11块4,如果要改善生活,吃点儿肉,喝点儿酒,就剩余不多少钱了。如果遇到亲朋好友有事儿,需要随礼,如果要到县里学习。恐怕就要紧张啦。 80年代的物价还算低。 火柴2分,食盐每市斤一毛多一点,酱油醋一毛多一市斤,煤六分钱一斤,电费一个月两三块,食用油比较贵点,每市斤一元多一点。萝卜白菜两三分一斤,猪肉7、8毛1市斤。这样低廉的物价,尽管40元的工资,维持生活肯定没问题。 40年代前是80年代,农村都好一点了,土地基本包产到户,市场也开放搞活。农村农副产品,粮食等,都可以随时变成钱。有许多闲散的劳动力也可以打零工,那时的小工一块多钱一天,一个月也能挣三四十元。 我叔父们做小生意,特别是父亲每月能挣二三百元,我每月将自己的36块5交给父亲,父亲不屑一顾,对我说,三十多块钱儿,拿着零花吧。这样我的生活才好过一点。 80年代后,到90年代,全国工资经过三次调整,到了1990年,我的工资是一百一十多元。 110元,也只能够生活的零星开支。那时已成家立业,和父亲经济脱钩,生活变得极其艰难。我们一家人用110元过日子,肯定要精打细算。好在妻子和孩子有责任田,吃没问题,妻子喂了猪和羊,每年也能卖几百元,生活还是温饱的。 现在老师的工资还算可以,每月几千元钱,如果这几千元像80年代那样完全用于生活,肯定生活很好。 工资高了,麻烦事儿来了,买房买车,儿女婚事,这些费用每一个都是天文数字。尽管几千元,也只是温饱问题。 有的人说那时的工资低,心里一定很难过。其实不是这样,那时的幸福指数很高的。 那时人与人竞争不激烈,社会竞争也不激烈。能吃饱肚子,而且能完全吃上白面,觉得很满足。没有职称评定,同事关系很好,同事与领导的关系也很好,没有那么多闹心的事儿。 现在工资尽管很高,但同样和80年代一样吃饱饭,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所差别的是工作量大了,老师之间的关系微妙了,与领导的关系微妙了,与学生的关系难搞了,与家长的矛盾多了。觉得真不如那个时候。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类比。事实是: 40年前,如果夫妻俩月收入有80元(即各40元),足够养活四口之家,还可略有积余。因为那时,大米1角2分至1角4分一斤,麻糕、油条每块(条)为3分钱,蔬菜基本是几分钱至1角钱一斤的居多,大闸蟹才6角至8角一斤,煤球、电费、房租都很低,看戏或电影也很便宜,记得看电影新片每张票2角,复映片每张票才1角。而且物价一直很稳定,粮、油、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是不涨价的。 40年前,一般月工资虽只有40元左右(有些企业一线工人月工资也达七、八十元)。但看病不要钱,孩子上幼儿园与中小学读书基本不花钱。每个企业基本上都配有托儿所、幼儿园、俱乐部、浴室、保健站等,而且都是免费的;食堂的用餐费用也很低。总体上职工福利较好。所以,那时的40元钱,是可以派不少用处的了。 新中国成立71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状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1949一1979)与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数据中,都可以得到证明。所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总体上是稳定提高,并为大家感同身受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我们会感恩老一辈的艰苦奋斗的付出,会珍惜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并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继续努力奋斗! 我们的网友有许多经历过40年前的生活,那时候人们生活还是比较辛苦,比较贫困,生活物质也是比较贫乏和简单,整个社会正处在黎明前的一段时间。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广大老百姓来说的生活意识的主要驱动力依然是填饱肚皮。对那个时候的人民币,人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那个时候社会上很难挣钱。但是题主给的这个问题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依然难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现在的社会和我们国家80年代的物价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杆,我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经过了那个时代,我也只能大概的给各位网友简单粗略的介绍,以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庭和人们生活必须品的支出来进行对比讨论。 一,以大米为依据。上世纪80年代,国家大米的销售价是0。142元斤(一角四分二),我们四川省是这个价。而现在的大米的市场价格普遍在3元斤左右,当然有比这个价格高许多的大米,也有比3元斤低的大米。从这个大米的角度来说,那个年代的40元人民币就相当于现在的900元左右。 二,以盐巴为依据。那个时候的食盐是0。08元斤,那时候食盐以斤为单位,而现在是以包为单位销售。而现在的食盐是350g包1。5元,相当于3元斤左右(只有两块多)。因此,如果以食盐为依据,那么上世纪80年代的40元人民币就相当于现在社会上的1500元人民币左右。 三,以猪肉为依据。上世纪80年代,猪肉的平均价格在1元斤的价位上,一级肉是1。2元斤,二级肉是0。88元斤,如果我们以猪肉为比较依据,那么那个时候的40元人民币就许多于现在的1000元1100元人民币。 四,以读大学为依据。这个比较依据可能有点牵强附会。上世纪80年代读大学每人每年的学杂费大概是50元年人,因为我就是88年进入大学的(这个价格可能因地区和学校的不同有差异),而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国家出资(因为那时候读大学有生活补贴,每个月有39元,生活费基本够,少的父母也贴得不多,往返车票还半价),而现在的大学生一年一人至少得花费15000元,这个价位不是很高,但是绝不是最高的。以读大学为依据的话,那个时候的40元人民币就相当于现在的12000元人民币。 这个问题由于篇幅有限就仅举这些比较事例,由上所诉,上世纪80年代(40年前)的40元人民币对于现在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据,但是非常可惜,我没有给各位网友一个确切的数据答案,万望海涵,抱歉得很。 点评: 1。同样柴米油盐住吃穿相比似,按这七项比且不止这七项。 2。以一块大豆腐一项为例,当时0。2元,现在3元。是涨了15倍,则相当于1200元。 3。以房子为例当时万元户没几个,房子也就七八千元(60平),现在3040万元,涨了58倍,相当于2320元。 4。按七项算每一项都相应增加时约301指数,最少七项生活支出则相当于现在约720012000元(全款无负债)。 总之:比对不能以一项并论,因为每一项生活支岀都相应增加。那时40块钱能养56口人,现在一个人每月生活费最少1200元省吃检用。 仅供参考 那时40元最少,也顶现在4000了,那时外面吃个菜几毛钱,二锅头酒1。7元,一斤醬牛肉2块多钱。特级带鱼4。5元一斤,你信吗?真这样。我1981年结婚时纯瘦大肉刚4元一斤,回不去了那个年代了。不光东西便宜,也没污染呀。现在你钱多,吃什么也没那个味了。西红柿似石子,能砸死人。连盐,蒜都变了味。 我不会换算当年40元工资相当于现在多少元?我知道当时买鸡蛋一毛钱两个,小点杏子一分钱四五十个,羊肉一斤0。4元,猪肉是0。7元,清油一斤0。80元,买菜都是以分计算,买几分钱菜可以吃一天,相应其它东西都和副食品一样,自行车一百五六十元,缝纫机也是一百六七十元。家里一般一个人平均生活费在六到十元,粮油肉都是供给制,衣料凭每人年20天布证,衣服基本上一年到头春夏秋冬就两套,冬天蓄上棉花,春秋拆成夾衣,夏天再拆成单的。大多数时候吃杂粮,逢年过节可以凭粮本一人买到二斤大米,肉也是凭票供应,逢年过节能买到人均一斤。冬天烧炕取暖,吃饭凭拣柴火。我们老百姓就算个吃穿帳,好处那时候既不要衣柜面柜,大门开着也不怕贼偷!但是人的精神面貌很好! 40年前医疗、住房、教育基本上都是免费的。7元钱就够一个人一月的生活费,上中学住校不用钱,伙食费一个月3块钱就够了。在乡镇上,300元钱就能买到占地4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还有30平米的围院,分期付款,不打欠条,也不收利息。 一个普通4口人的家庭,每月30元钱过得很好。那时候,全民平等,共同劳动,同享国家福利,是最幸福的年代。 毛主席、华主席时代,40元钱的工资,比现在10000元的收入幸福多了。 四十年前即1980年前,包括1977至1979年。如果因势利导,因物而论并无一个准确的数字加以论证。就拿小麦来说,粮所标价每斤0。136元,那须凭粮票购买,一般人很难买到。实际市场价每斤1。4元,相当于粮所价的10倍,不管是工人农民只要没有粮票,只能去市场购买。如果当时工资40元买小麦只能买28。5斤,而现在每斤小麦1。2元,40元可买小麦33。3斤,照这样计算,那时4O元工资仅相当于现在的34。28元,还不及现在半天的工资,岂不可笑?那时各种物资奇缺,仅一辆南京牌自行车标价160元,买一辆需4个月工资,而现在一般自行车千元左右,按现在工人平均工资4000元计算,可买4辆自行车,照这样算,那时月工资40元仅相当于现在的十六分之一即250元。如果按养孩子的比例去算,那时能养3个4个,那是生活标准太低,那时吃的是什么?现在吃的是什么?那时小孩上学花不多钱,现在呢?如果再养三个四个,各种辅导费用会让你疲于悲命。因为现在各人的生活标准与四十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如果拿几种物品平均计算,那时40元大致相当于现在的1500元左右,反正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数据,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真的我也算不出到底是多少?你说呢? 四十年前的工资40块钱可以养活一家5口人按当前衣食住行看病综合涨价看相当于现在的8000块钱
造句:四十年前一般工人的月工资元这相当于现在多少元
造句:四十年前一般工人的月工资元这相当于现在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