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苏东坡人间值得,我超潇洒

  写《苏东坡传》的林语堂说:
  我写这本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也就是说,为苏东坡作传,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为苏东坡作传,之所以是乐事,除了以写为乐之外,大概还因为苏东坡这个人, "每读之,总会令人心胸开阔。"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东坡这个人,一生也是大起大落,有过辉煌,也有过落魄。得意时少,失意时多,但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他的人生,似乎都像是一面镜子,镜中总是装着这个世界,既不以得意为张狂的资本,失意时也不觉得落魄。
  元丰三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苏轼在沙湖遇到大雨,身上也没带雨具。
  身边还有其他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苏东坡若无其事,缓缓前行,好像这雨下或者不下,都和自己无关似的。
  雨过了,天晴了。
  苏东坡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能想象吗?
  下雨的时候,其他人慌慌张张,名传天下的大才子苏东坡若无其事,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悠哉悠哉,样子好像是比骑马还好是的!
  想到这个,又怎能不让人会心一笑?
  而此时的苏东坡,刚过了45岁的生日没多久。
  他在沙湖,也不是去旅游的,而是被贬去的。
  一个被贬之人,没有被贬的苦闷,这已经是难得的胸襟,苏东坡不仅如此,还能把日子过得潇潇洒洒,大有一种"人间万事尽在吾胸,不喜不悲无有得失"的感觉。
  然而,这并不是偶然,苏东坡一生,在得失之间,总有属于他自己的欢喜。
  这欢喜不是因为得到和失去,而仅仅只是因为内在的欢喜。
  圆满自生欢喜,圆满的内心,才能在得失之间,不悲不喜。
  这是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大概这也是他总能让人觉得快乐的原因。也是林语堂先生在写作时能"以此为乐"的原因。
  同样是不得志的时候,读杜甫会使人觉得压抑,这个心怀家国天下的诗人,郁郁不得志,令人惋惜;
  如果你读李白,却觉得这位谪仙人过分飘逸,离我们太远,仰天大笑出门去,岂是凡人能做的?
  但如果读苏轼,他会在买不起瘦肉时做东坡肉,会在被贬岭南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会在被贬儋州(海南)时还能与当地人打成一片。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有一句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这句话来形容苏轼,似乎再适合不过。
  苏轼少年天才,且有大志。
  苏轼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外出游学,苏母教苏轼读书,苏母读到《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
  苏轼问:"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
  苏母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范滂何许人也?
  有诗云:
  慨然揽辔志澄清,一激谁知党祸成。母子可怜终死别,庶几广孝在扬名。
  此人少年便怀有澄清天下之志向。
  而苏轼十岁的时候便有此志向。
  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通经史",他开始喜欢 贾谊、陆贽的文集。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过秦论》便是其代表作;陆贽是唐代贤相。
  等到苏轼开始读《庄子》的时候,他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
  《庄子》中的"坐忘"、"无用之用"、" 无所待 的自由",有时候在苏轼的身上,似乎都能看到一些,尤其是被贬黄州之后,其诗文中的道佛思想,更加明显。
  《临江仙》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保器全真,苏轼一辈子,可以说,都守住了一个真字。
  一个人的时候,守住自己的真,尚还容易;
  一群人的时候,要守住自己的真,需要费一些力气;
  等到一个人进入社会(进入官场),要守住自己的真,则很难很难。
  屈原守真时,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
  陶渊明守真时,世与我而相违;
  唯独苏轼,入世可真,出世也可真,做官存真,为民也存真。
  二十岁入世求功名,至六十四岁辞世去天上,无一日不真。
  20岁那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及父亲苏洵一同进京赶考。
  一门三父子,个个都是才华横溢。
  苏洵当时47,但是也想当官,并且当时已经写了一本书,关于为政之道,战争与和平之理,都极有真知灼见。
  他们先去成都拜访了朝廷大官张方平,苏洵呈上自己的著作,希望能够得到张方平赏识推荐。张方平却尤其器重苏轼。
  挨不过情面,张方平写了一封推荐信。
  还为这父子写推荐信的,还有一位姓雷的文坛泰斗以及梅尧臣。
  怀着两封推荐信,父子三人继续赶路。
  到达京城,逛华美的街市,吃好吃的馆子,结交有名的人士。
  游盛景,交才士,等待应试之日到来。
  再说当时的文坛,奇诡、华而不实的文风盛行,让欧阳修等人忧心,甚至想要改变这种状态。
  等到看到应试答卷《刑赏忠厚论》,欧阳修大喜。
  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为了避嫌,最终只评为第二名。
  后来才知道,这是眉山苏子瞻之文。
  同为考官的梅尧臣,发现文章里有一段: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日杀之,三。
  尧曰宥之,三。"
  梅尧臣自诩熟读经史典籍,却想不到这句话出于何处。
  便问苏轼:"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我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
  轼曰:"是我所杜撰。"
  梅尧臣大惊。
  轼曰: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之中耳。
  而后来苏轼携带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读罢书信,对梅尧臣说: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成语出人头地,就是这么来的。
  据说欧阳修曾对儿子说: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我。
  欧阳修的话,果然是应验了的。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苏轼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苏轼的一生中,少年所在世界平和,等到做官的时候,世界早已变了样子,王安石变法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但变法看起来让世界变得更乱了,耿直的苏轼,如何可以接受这种结果。
  不满就是不满,苏轼于是上书弹劾变法,却遭到王安石变法一派的攻讦。
  苏轼觉得,热闹的京城已经不适合自己,于是请求出任徐州。
  苏轼一家离京之时,欧阳修已经退隐富阳,当年的文人儒吏都陆陆续续离开了京师。
  苏轼任徐州期间,逢黄河决口,洪水汇聚到徐州城下,徐州城岌岌可危。
  富人眼见不对,都打算出城避水。
  苏轼眼看不对,说: "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
  于是将富人赶回城里,又去到徐州城军队去找来军队,自己也跟着出去筑堤,最终保全徐州。
  苏轼很喜欢做益民工程,在徐州治水,到杭州时筑了西湖。
  但苏轼成为苏东坡,是从黄州开始的。
  苏轼善诗词,可是也差点为诗词送了性命,这就是乌台诗案。
  四十三岁那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里面有:"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样的话,但是被朝廷的"键盘侠"抓住了小辫子,说他讽刺朝廷,大逆不道,还从他以前写的诗词里找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苏轼锒铛入狱。
  有人欲置他于死地,也有人在救他。
  政治上的老对头王安石虽然已经退隐,但也上书说: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苏轼被贬去黄州为团练副使,实际上无权无钱的一个职位。
  在监狱里的103天,苏轼几次濒临死亡,苏轼看得淡了,也看得轻了。
  在黄州,他游赤壁,感叹"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则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他成了一个耕地于城北东坡的老农。
  这一次,苏轼成了苏东坡。
  他在黄州是自在小民,偶尔喝醉,偶尔写写诗词。
  头戴斗笠,手扶犁耙,在山边田间耕作。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对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林语堂说:
  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
  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
  但从苏东坡身上,我们似乎很难看到有什么被时间隐藏起来的:
  他为官时,是苏轼;
  他为民时,也是苏轼。
  我们读苏东坡时,读他的豪放,读他的旷达,读他的智慧。
  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读一读他对"自我"的尊重。
  尼采说:
  所谓高贵,就是足够尊重自己。
  苏东坡绝对足够尊重自己,他只做自己,不做人。
  谈苏东坡,如果不谈其被贬,我们还可以谈什么呢?
  我们还可以谈谈他的"不合时宜"。
  《梁溪漫志.侍儿对东坡语》有: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
  一婢遽曰:"都是文章。"
  坡不以为然。
  又一婢曰:"满腹都是识见。"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坡捧腹大笑。
  朝云说他:"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说得真好,也真懂苏轼。
  不合时宜的解释是:不符合当时的需要和潮流。
  从这一点看,他还真是对得起"不合时宜"几个字。
  古往今来,善为官者,大多是八面玲珑之辈,善为商者,更需八面玲珑。而耿介之士,官难做大,商也难成,不破财就算幸运了。
  但不合时宜者,始终不曾被淘汰,无论哪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人存在,他们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即便当时的人不能自照,后代也会有人从这一面镜子当中照到一点其他的东西。
  而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自照,如果不是因为不敢,就是因为不能!不敢面对自身的虚假,或不能看到自身的不真实。
  而今我们的时代,还有苏东坡这样不合时宜之士吗?
  要我说,当然是有的。
  但是,真的还有吗?
  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之后,还有人能成为一面镜子,照出这世间的真实吗?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有,让我们不至于迷失,不至于已然迷失而不自知。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文案一看就很开心的文案1。我只想做个与世无争的垃圾,没想到还要被分类。2。人家有的是背景儿,我有的只是背影儿。3。为什么成功人士喜欢给你灌鸡汤,因为他们把鸡吃完了。4。恋爱太难了,拜个把子吧。5。可真是文案你读过哪些惊艳的情话1。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了解她,也要了解太阳。2。世间万般皆苦,你明白张胆的偏爱就是救赎。3。造物主自从玫瑰起,便策划了这场名为救赎的邂逅。4。其近期爱上超Nice的温柔文案1。所有的一切都趋向好,很好,更好,最好。2。风吹动头发的时候,你也会为我心动吗。3。在平淡的生活里寻找一些小美好。4。希望你生活的地方,天空足够蓝,阳光足够好,街边的小店干净又好文案有些文案看了真委屈1。总是说没事,但在夜里崩溃到喘不过气,捂着嘴巴哭到牙齿都在颤抖,眼泪怎么都止不住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2。结不结婚都会后悔,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属,围墙里的狗有归属,却终身都中国美学大师读书与做人的方法,时隔十年仍可以解决现代人的焦虑最近读了一本书朱光潜读书与做人,这本书中收录了中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关于读书与做人的很多文章。朱光潜读书与做人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有趣有料又深刻,读他的文章就像在跟一位睿智的长者聊天,家里有男孩的家长,你真的会养育男孩吗?关于养育孩子,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很多家长真的就按照这种方式去养育孩子了,其实这只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种观点而已,真正要养育出优秀的孩子,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不会用正确方法睡觉的学习者,不配做高效的记忆大师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高效的学习方法,遗憾的是学习了很多方法还是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终日发奋图强,不惜头悬梁,锥刺股,三更起,五更睡,比拼谁先看到图书馆四点的灯光,却忽略了睡一从1个月读1本书到1天读1本书,只因为学习了这些高效阅读法回顾国庆假期这几天收获,还真不小,去无锡拈花湾旅游,前后花了3天时间,但却利用了碎片时间学了2门课程,看了4本书。必须声明的是,我以前看书很慢,一本书要看12个月,但这10天的进步最强大脑是这样炼成的,每个人都应该早点知道的三大记忆法一个人成功的构成要素是复杂的,会涉及到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学习能力等等,人与人的认知水平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只要具有学习能力,认知是有办法提升的。学习能力又包含很多内容,其中,记初高中学生最头疼的完形填空首字母填空,这四招帮你搞定中考和高考英语中有一个题型完形填空首字母填空,是必考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很头疼,因为耗时易出错得分低,似乎花再多的时间在这个题型上面,分数提升都很有限。英语考试情况也的确如此,这是因别再只给孩子报班了,培养好这12种底层能力,孩子才能走得更远决定孩子能够走多远走多稳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只是生活中的一种基础能力。生活中要面对的绝不是只有学习,还要交朋友解决具体问题加入团队等等生活场景。这就需要家长提前关注和培养孩
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来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生命中曾拥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偿还。马尔克斯由于我的无知,我对生存方式只有一个非常普通的信条不许后悔。坂口安吾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来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菲茨杰拉德你可以不放手,但是你必须学会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你迟早有一天会失去这件东西。你可以不放手,但是你必须学会。咱们裸熊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小王子能让我最感动的,从来不是腻人的情盛夏读好诗,换得一身清凉,51首当代好诗,送给心向光明的你和尚有话说社会浮躁,时光匆忙,总有些美好需要留存下来。有诗词,让春日的阳光照耀诗田。写诗,可以净化心灵,在大自然中放飞灵魂,在诗的意境中感悟生活的真味,以忘怀得失。为了收集好诗,和辛弃疾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却官运奇差,南宋朝廷为何冷落英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王和尚称之为南宋词坛的定海神针。其实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将领,才兼文武,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但是他却被南宋政府先后闲居两次,前后辛弃疾为何被称为犀牛精转世,少年英雄被朋友陷害,单骑追杀叛贼辛大郎,饶命!我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金国兵多将广,势大国强,终有一天耿大帅也要住嘴!你卖友求荣,背信弃义,今天辛某岂能容你!辛兄弟,你饶我这一次吧!你知道我善于相面,我早说过,你古代天才少年的绝美诗词,飘逸脱俗,读完这10首诗,心都快化了中国是诗的国度,经过数千年的浸淫熏陶,诗的基因已经融化在国人的骨子里。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那些少年天才的诗作。这些神童机敏聪慧,很早就显露出诗文天赋,他们以童真的00后诗词都写这么好,80后看来真的老了,少年空水唯美诗词作品集Hi关注王和尚,品当代好诗王和尚引首空水自序空水,湖南衡阳人。略通经史,闲好诗词。浪迹江湖之际,而襟怀亦泻于笔端意摹形骸之外,而韵声斟酌于心。惭年未弱冠,或未得窥诗之堂奥学力虽勤,诗意过新年,别只读唐诗宋词,明清诗中的大年夜,家国真情更动人今天继续推荐除夕好诗。一般而言,唐诗宋词为世人所熟知,而明清诗歌却知之者少。其实,明清诗也有可读之处,明诗朴质真诚,特别是明朝末年,王权更替,许多诗人坚守气节,或率兵抗清,或隐居不夏日读绝美诗句,清爽灵魂,50首送给心存诗意的过客,愿美好永驻和尚有话说社会浮躁,时光匆忙,总有些美好需要留存下来。有诗词,让春日的阳光滋润诗田。为了收集好诗,和尚每周整理数十篇诗友优秀作品,以便诗友们交流和欣赏。诸位可以点评优劣,对比自我,50首绝美诗词送给2020的春天,愿纯真如你,感受文字的温暖与诗意和尚有话说社会浮躁,时光匆忙,总有些记忆需要留存下来。只要是优秀作品,和尚就会不遗余力来推荐。读诗,可以净化心灵,在大自然中放飞灵魂,在诗的意境中感悟生活的真味,以忘怀得失。当代也31首原创诗词,写尽深秋之美,句句撩动心弦,抒写爱与人生智慧秋意浓,诗情也浓。诗为心声,诗人借此表达喜怒哀乐,也抒写自己的命运和追求。人心浮躁,时光匆忙,总有些美好需要留存下来。深秋读好诗,流露真性情。这组诗,王和尚从数百首投稿中遴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