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陈独秀的风骨

  红星故事
  来源:水煮历史原题目:万贯家产却后继无人,他收下两个义子,一是张作霖,另一是陈独秀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两个儿子被蒋介石抓捕杀害,他痛失爱子,与蒋介石誓不两立。
  1932年,陈独秀被捕入狱,起初被判死刑,后来在宋庆龄等人的奔走下,以"危害民国罪"改判13年有期徒刑,蒋介石示意他写一纸悔过书即可出狱,当时南京政府的国防部长何应钦、北大校长蒋梦麟、铁道部长顾孟余等人陆续前来说降,而陈独秀予以坚拒,宁可把牢底坐穿。
  1936年底,为让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等人策划了西安事变,人在狱中的陈独秀获知消息后,激动地称赞张学良"为陈家报仇雪恨,乃民主之救星"。
  原来,陈独秀与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曾有着同一位义父陈衍庶。
  他们俩在东北曾同受陈衍庶教诲,既是义兄弟,又有同窗之谊,不过,陈独秀与张作霖后来走的是两条路,而陈衍庶晚年独居北京,与义子张作霖和嗣子陈独秀几乎都没有往来。
  张作霖
  但陈独秀与张作霖都没有忘记过他的栽培,张作霖发达后,陈衍庶的一个侄子前往奉天(今沈阳),张作霖听说是陈衍庶的侄子,立刻热情迎接,并为此人安排了个好职位,而陈衍庶身故后,他的续弦夫人谢氏一直与陈独秀往来密切,抗战期间,还由陈独秀接到重庆江津的隐居地养老送终。
  陈衍庶从血缘上说,是陈独秀的亲叔父,他的一生也是颇为传奇的。
  1、任官东北,在日俄战争期间成为巨富
  陈独秀的父亲叫陈衍中,是陈衍庶的大哥,两人的父亲陈章旭书法与文字功夫很深,但科举不利,陈衍中比陈衍庶大好几岁,常带着弟弟一起读书,陈衍庶科场的运气好,1875年就高中了举人,陈衍中却一直是个秀才。
  1881年,陈独秀两岁的时候,陈衍中病故,留下三个儿子在安庆府怀宁县老家,由陈章旭这个"白胡爹爹"教导,而陈衍庶则在山东任知县,因治理黄河有功,他被保举到直隶当官,后来又调往奉天办理文案,署奉天军粮同知,历任怀德、柳河知县,虽然科第运不错,但他一直没有子嗣,娶了三房夫人,也没生下一儿半女。
  陈独秀
  1896年,陈独秀在安庆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名,膝下无子的陈衍庶闻讯大喜,特地返回老家,在陈家祠堂里举办了隆重的过继手续,将陈独秀认在自己名下为嗣子,并写入了家谱。此后,陈衍庶又将陈独秀带到东北去帮办文案,1901年,陈衍庶出任新民府知府,从此开始发迹。
  张作霖1875年出生于奉天海城县的小洼村,比陈独秀大三岁,13岁时,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二哥去报仇时,开枪出了人命,后逃往营口,19岁曾投清军营中,短暂当过兵,1896年,21岁的张作霖成为土匪。
  1902年,陈衍庶带兵在新民一带剿抚,将张作霖等马匪团团围困起来,由于张作霖为人"盗亦有道",曾在北镇县、赵家庙一带率保险队维持过当地治安,陈衍庶颇为欣赏他的干才,就没有极力清剿,而是把张作霖给招安了,并任命"小个子"张作霖为贴身保镖,后又提拔他担任新民府的马队管带。
  张作霖
  张作霖见陈衍庶待人和气宽厚,平常手不释卷,还常教侄子读书、做人的道理,心里好生羡慕,就有心与陈衍庶结为父子,而陈衍庶已经过继了陈独秀为嗣子,与陈独秀有血缘关系,因此只答应收张作霖为义子,有空时,就一同指点他与陈独秀为官读书的道理。
  陈衍庶虽没有亲生儿子,收下的嗣子和义子却都很出众。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大量商贩从陈衍庶辖地新民府路过,贩卖战马获得暴利,陈衍庶则通过"牲口税"发了一笔横财。
  此后,他在辽宁彰武县和老家安徽贵池一带买了大量田地,由于他毕竟具有文人性格,非常喜欢古玩,因此又托人在北京琉璃厂办了一家叫"崇古堂"的古董铺,由掌柜张鸿瑞代为经营。
  "崇古堂"共存在了52年,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才由陈独秀三儿子陈松年签字,交给了国家。
  2、嗣子成为新文化运动先驱,义子成"东北王",万贯家产无人继承
  陈衍庶积累了大量财富与田产后,就离开了官场,回到老家怀宁住了一段日子,不久夫人去世,他身边只剩陈独秀这个儿子。
  他本指望陈独秀能助他一臂之力,帮他打理家产、为他养老,而满腔热血、一心救国图存的陈独秀却根本不在意这万贯家产,而是到处东奔西走,走上了革命道路,陈独秀曾五次东渡日本求学和避难,都不肯接受嗣父的金钱援助,甚至也不向嗣父做任何汇报和请示,一直独来独往,令陈衍庶的老境很是落寞。
  陈衍庶在东北的旧部,不少人跟着张作霖在开始闯荡,后来成为奉系的军官,张作霖起家的班底都是新民府陈衍庶的人马,因此,一开始曾被叫作"陈家军"。张作霖在沈阳势力雄厚之后,陈衍庶还让人在沈阳开了家"崇古堂"分号,也深得张作霖关照。
  中为张作霖
  陈独秀参加革命后,在外从不提起自己官运亨通、身家雄厚的嗣父,即使在《实庵自传》中也只字未提,他宁愿过着穷困的"寒士"生活,表明自己的阶级立场。
  事实上,陈独秀不仅有陈衍庶关内关外的几千亩良田和多处京津的大宅、商铺可继承,其岳父、安庆副将高登科也是安庆有名的大户,名下四千多亩田产,高登科只有两个女儿高晓岚和高君曼,姐妹俩先后都嫁给了陈独秀为妻,如果陈独秀心里没有社会变革、振兴国家的强国梦,他完全可以守着这笔家业,过上富足安定的一生。
  陈独秀与高君曼的自由恋爱受家人阻挠,因此与嗣父关系不和,也早早声明放弃了陈、高两家的家产,对家业兴衰毫不关心。
  而陈衍庶看到陈独秀四处奔波革命,屡遭当局通缉,甚至连累到家族,导致怀宁老家被安徽督军查抄,也是深感头疼。一次,陈衍庶在做生意时因合同纠纷损失惨重,索性变卖田产,前往北京琉璃厂崇古堂安静雅致的后院里安度晚年,由张掌柜和伙计们陪伴,过着看看书画、喝茶听戏、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
  后来,他还续弦结婚,娶了一位大家闺秀谢氏当夫人,此时陈独秀在北大教书,成为"五四总司令",社会活动十分活跃,几乎天天见诸报章,陈衍庶却与嗣子并无来往,"东北王"张作霖在关内打直奉战争,陈衍庶也漠不关心,从不与义子通音讯。
  《新青年》编辑部会议,中为陈独秀
  这两个"儿子"的道路与他想象的差别很大,他们的人生追求也不符合这位前清官员内心的价值观。所以,虽然两个"儿子"都名满天下,甚至权倾一时,陈衍庶也没产生多少自豪感和成就感。
  1926年,陈衍庶去世,所有财产、古玩书画,北京、沈阳的两个崇古斋,都归夫人谢氏继承。
  1927年,打赢直奉战争的张作霖带奉系部队进入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也是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当政者。
  张作霖入京后,下令绞杀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陈独秀托张学良说情,却未获张作霖答应,二人从此水火不容。
  张作霖和儿子们
  张学良与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来往密切,一度还想通过他们介绍,加入共产党。
  1927年,白色恐怖中,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在上海被捕,被蒋介石下令处决,1928年,陈独秀的次子陈乔年前往上海主持地下工作,也被蒋介石杀害。
  陈独秀悲痛异常,流落上海贫民窟,租住一间陋室,隐姓瞒名,卖字为生,最穷困时,他只有一件汗衫可穿,每天吃两顿粥糊口,不愿和任何势力合作。
  1932年,陈独秀被捕入狱,谢氏得知消息后,赶紧派人去探望,而陈独秀对待谢氏一直很敬重,在书信中尊称她为母亲。
  1936年底,张学良在西安兵谏,冲突中,东北军枪杀蒋介石侄子兼侍卫长蒋孝先、国民党中宣委主任邵元冲等大批随从,还险些打死蒋介石,张学良的兵谏内容为"改组政府,容纳党派;停止内战,共同救国;释放爱国领袖、政治犯。"
  身为政治犯的陈独秀因此得以从南京老虎桥监狱被释放出来,他高度赞扬张学良"为陈家报仇雪恨,乃民主之救星"。
  1937年,陈独秀出狱后,与蒋介石誓不两立,他公开发文表明态度,拒绝了国民党政府请他出任劳动部长的邀请及十万大洋的重金诱惑,前往重庆江津乡间居住,谢氏夫人有意从北京前来投奔嗣子,于是陈独秀将谢氏接到江津共同生活,母子相称,十分孝敬。
  陈独秀江津故居
  此时,陈独秀身无分文,与妻子潘兰珍以务农为生,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入不敷出,北京崇古堂的张掌柜及大弟子,常辗转托人寄生活费给他们,直到几年后陈独秀与谢氏陆续离世。
  对万贯家产弃如敝屣,却一心追求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道路,对贫苦生活甘之如饴,陈独秀的精神境界,是不同凡响的。

万万不可和脾气好的男生谈恋爱如果爱得太累,及时告别没有罪前几周我去大姨家蹭饭,吃完饭表姐想跟我一起下楼逛逛。我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就主动问她怎么了,她哭丧着脸告诉我,她失恋了。我还没来得及开口问原因就是她就一为什么班主任大多都是语文老师,你的班主任是教什么的呢?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一,语文老师对于一个教学班来说,每周一般至少要有57节课。几乎天天给学生上课,和学生打交道,接触学生的时间比较多。对于学生的在校表现有比较深入的毕业同学会,为什么有编制的同学请不动?原来不是你想的那样同学聚会,体制内的同学没来,就会被解读成当官了发达了看不起以前的同学了不愿意再和以前的同学来往了,这种看法说穿了就是患了红眼病,也许只是那位编制内同学当天恰好有事不能来。从另一个角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他爱不爱你,真的很明显你,缺爱吗?对待感情患得患失,不够自信,不够独立,害怕被人抛弃敏感悲观多愁善感,别人一对你好,就掏心掏肺不好意思拒绝,一味迁就他人,性格懦弱,内心脆弱缺爱的人,总是这样明知道自己会一个人最好的活法,都被这本书讲透了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这是不是,你现在的状态。一个人的生活,总是少了热闹,而多的是孤独寂寞与冷清。难道一个人的世界,只能是这样了吗?青年作家刘同在他的新书我跟上千个女人聊过婚姻,这3个扎心真相,一针见血因为羞涩笨拙,不知如何回应,弄丢了一段爱情因为卑微取悦一味迎合他人,在爱情中失去了自己因为冒失轻率匆忙相恋相爱,收获了遍体鳞伤的爱情那些在感情中交的学费,如果再面对,你能得心应手吗围城中的三个婚姻真相婚姻是一座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想必这是许多人,对围城这本书的第一印象。但如果你仔细阅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书中还隐藏着关于婚姻的3个残酷真相。01hr物质是婚姻的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爱得太深,是一场灾难我只有你,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这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写尽了爱情中的心酸与卑微,也写尽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世界上最了22岁男孩患癌后被活活饿死成年人的生活,比你想得更难过01hr他,22岁,患癌后被活活饿死在这个冬天,有人被活活饿死,你敢相信吗?他,22岁,一个努力上进的男孩,拼命谋生,用力生存,却最终没能逃过生活的毒手,永远停在了这个冰冷的冬天。和情绪稳定的人在一起,有多重要?2019年4月13日,一个寻常的晚上。在外应酬的吴先生,接到妻子罗女士的信息说,回来记得买一些鸡腿。吴先生顺口答应着,转身又忙于应酬。直到晚上回到家,他才想起这件事。妻子看到吴先生肖申克的救赎里总结出的3个感悟,句句戳心想辞职,但害怕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想创业,但害怕创业失败,自己过得更惨想离婚,但害怕别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就这样反反复复,原地踏步,安于现状,将就着过。这,是你吗?如果是,你很可
细雨如丝入幽梦,点滴梧桐更漏子夜雨细雨如丝入幽梦,点滴梧桐更漏子。梦里徘徊终归去,醒时举杯独徜徉。都爱润物细无声,谁晓帐中人憔悴?巴山夜雨固凄冷,未若离人心头寒。登江堰楼都江堰色潮添满,高山流水浑送来。楼上儒子大暑原创马正文涨满热情在中国一种颜色渲染七月的心情一面旗帜漫卷神州红色的温度高过所有的呐喊天空扪心自问这个季节谁将满腔的私愤宣泄给人间这灾人的滂沱呵被14亿双有力的臂膀扛起!扛起!再大的洪水也淹炎夏里的绿豆茶原创幸福密码小时候,每当炎夏来临,喝绿豆茶便成了最期待的幸福。那时候,在乡下,人们渴了,总是咕咚咕咚喝些凉水解渴,我也不例外。上小学时,学校离家近,走路只需七八分钟。中午放学,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最美的风流(朗诵诗)文贾社权01hr二零二一年七月,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洪灾,突袭了中原郑州新乡等地,河水泛滥堤决坝塌交通中断通讯瘫痪。在乡村,洪水泛滥了田野,冲毁了道路,也塞满了河河沟沟在城市,洪水淹没街道,最难忘的七月徐善景每年都有七月,但唯独2021年的七月,让人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忘怀。这个七月,我们迎来了建党100周年。仿佛一夜间,我居住的小城街道两边,灯笼式路灯全部换成了党旗和国旗。这些路灯,与陪父亲游洛阳侯运通自1986年9月到现在,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期间我常常自责的是,没能在父亲有生之年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因为我17岁就离开家乡求学工作,成为一个飘荡在外的游子。在外面和父亲相处时花裙子婆婆邓月英邓月英是我妈,印象中,从我上小学开始,邓月英就没穿过裙子。邓月英不穿裙子的原因很简单,她在我上二年级时出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身上留下了许多印记。邓月英的脸上有许多黑线,当初急救时,医军人赞歌庄小艳每一次亮相都如喷薄的朝阳夺目发光所有的文采飞扬都描述不了你形象的英姿飒爽每一次出现都踩着整齐的步伐节奏铿锵所有的英雄赞歌都配不上你起点的嘹亮高昂无论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笼罩的时光信阳行(冯清利)作者简介冯清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宜阳县文联主席。散文刊发于河南日报洛阳日报郑州日报三门峡日报信阳日报及河南文学中国铁路文艺牡丹老人春秋小百花等,并有文章在雨晴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原来地久天长,只是误会一场。热闹都是他们的,与我无关。蝴蝶飞不过沧海。和爱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讲心里话。听悲伤的歌,看幸福的戏。人生若只如初见。想你的雨晴快乐给了你,寂寞给自己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幸福右边荒芜人烟。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眼睛在为你下雨,心却在为你打伞爱那么短,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