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乡情散文儿时的打麦生活

  乡情散文:儿时的打麦生活
  文:张宗龙
  已过了芒种节气,又到了端午节日,很多地方要割麦打麦了。虽然我已离开家乡很多年,老家现在也成了种植马铃薯的基地,田里已很难见到麦子,但我每到这个时候,还是常常想起儿时的打麦生活。打麦场上那热火的劳动场面和丰收后村人们的琅琅笑声,好象一直萦绕在眼前,并没有远离我的记忆,以至于一看到麦田就忆起了乡愁,想起了往昔。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割麦、打麦都是生产队统一安排、一起劳动的。那时全靠人力,割麦用镰刀、拉麦用牛车、碾麦用碌碡,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唱劳动的欢歌。那时是真正的为集体劳动,收了麦子先交公粮、再留集体,最后才会分到自家。小时候农村种地很少使用化肥农药,上的都是纯农家肥,虽然绿色健康,但产量极低,农人们忙碌一个炎炎夏天,分到手的麦子往往很少。但这并不影响农人们的积极性,人们象憋足了劲的发条似的不知疲倦,打麦场上依然欢声笑语。
  那时的打麦场是按生产队划分的,从村东的小河往西,一排高大的老杨树遮住了通往村庄的宽展路面,一到夏天感觉凉爽很多,路南扯葛拉殃一排溜就是二队的打麦场。而我们一队的打麦场则在村子正南方,北边紧挨村里的饲养室、东面紧邻村人的自留园。被碾压平整后当作打麦场的都是村里的好地,而且真正利用的时间不多,麦子收完后就只是用来堆放麦穰麦糠一类的柴草,所以打麦场一般面积都不大。三夏时节一过,打麦场安静下来,那儿便成了我们儿童的乐园,在高大的麦穰垛中间穿来穿去玩捉迷藏是最好的。每到周末时间,这儿便聚集起全村的孩子,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打宝、喝垃子,那被碾压得瓷实的地面不亚于现在学校里的塑胶操场,承载了我们欢快的童年。
  生产队打麦的时光我们这代人只是有了些许模糊的记忆,因为年龄尚小,参与最多的除了跟着大人到地里捡拾麦穗、满场疯玩,并没有亲身经历辛苦的打麦场面。及至我们长到了十几岁,能帮大人分担重活的时候,村里已经实行了包产到户,生产队解散了。每年割麦打麦的时候,我们学校会放麦假,闺女小子的都放下作业本,拿起打麦的工具,到打麦场当起壮劳力。
  生产队解散后,村里的打麦场不再统一,而是几家几户的合伙碾一个打麦场。打麦是一个需要合作的农活,单家独户的不容易完成,不少的家庭就自发结成了劳作的对子。在我们象个壮劳力似的真正开始体验打麦的时候,有的家庭已购置了简易的脱粒机,印象中我们家和召林叔家就合伙买了脱粒机。用了脱粒机,效率就提高了很多,比牛拉马拽的碌碡压场快多了。每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打麦场上就响起突突的机器轰鸣,有了一些现代化的味道。
  用脱粒机打麦却并不比碌碡压轻松,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甚至还要多付出汗水。因为机器一响,逼的人要快速转起来,这样才不会"瞎"机子。打麦前是经过严格分工的,先要找好胆大心细力气大的"老丝儿"在机器前续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续快了脱不干净,续慢了就会窝工。机器后边往往需要两三个妇女送麦个子、解麦绕子,保证麦子源源不断递到"老丝儿"手中。机器最前边同样需要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快速地把麦穰、麦糠、麦粒分类、挑开;再前边则需要两到三个人专门负责垛麦穰。
  机器一开,谁也不能偷懒,一环扣着一环,哪个也不轻松。最苦的要属往机器里续麦的"老丝儿",最累的必是在机器最前边分挑麦穰的小伙。他们不但要连续不断地往机器口中续麦杆、从机器口往外挑麦穰,还要全副武装,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甚至还要戴上平时不舍得戴的眼镜。在那严热的盛夏,不包裹严实就容易被麦杆扎伤、被麦粒打伤,包严实了就会一身汗水,麦叶上的铁锈、麦杆上的尘土不一会便把他们扮成了兵马俑。而负责堆垛的人更是需要技术和力气,他站在垛上用杈子一下一下转着圈把麦穰堆成圆圆的垛,随着垛的升高,往上扔麦穰的人越来越吃力,扔的越来越没准头,这时就全凭垛上的人掌握平衡。要是不会堆的人在上边,或者偷懒不把麦穰摆平衡,那滑滑的麦穰就会突然倒塌,白瞎了功夫。
  真正配合好的团队打起麦来就象舞台上的演员,角色不同、位置不同、作用不同,但配合必须默契。就象会和面的婆娘和面时要做到手光、盆光、面光,打麦结束后也要做到麦个子续完、麦穰垛堆起、麦糠麦粒分离,整个打麦场整齐有序、麦净场光。而达到这样的要求是不容易的,需要几家分工协作,配合得力。麦子打完还要扬场,就是趁起风的时候,抢占一个顺风口,用宽大的木锨高高扬起麦子,麦糠顺风飘走,麦粒下沉到地面,这也要两人配合,一人扬木锨,一人在下边用竹扫帚轻轻扫去没飘完的麦糠。到这时,一场真正的打麦才算完成了,老人们把那黄澄澄的麦子用蛇皮袋子装了,拉到旁边去晒,腾干净的打麦场马上又转入另一家的打麦战斗中了。
  刚刚包产到户的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再不用生产队长吹哨哟喝,人们自发地努力生产。土地承包后,农人们更爱惜土地了,打麦场也变得更小,往往是十几家共用一个,打完这家打那家,轮流使用。打麦场上从早到晚机器轰鸣、人声鼎沸。这可累坏了我们这些小孩子,虽然我们不能充当打麦的"主力",但不管谁家打麦,只要是合伙的活计,我们都得到场"助阵"。我那时常干的活计就是用杈子挑起麦穰,往高高的麦穰垛上扔。汗水眯住了双眼、胳膊累的发酸,也不敢歇歇,怕大人说我们娇气。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过早承担了繁重的农活,看似比现在的孩子辛苦,却也多了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的乐趣。
  小时候的打麦场,机器一响就象战场。现在回忆起来满满幸福,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辛苦。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范围推广,现在种麦子的地方大多都使用了联合收割机,打麦场上繁忙的场景基本消失了,这幸福的回忆权当对小时候打麦生活的纪念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请给只有15岁的孩子自由选择读普高或职高的权利每年的中考都将一群只有15岁的孩子从此划分成两个不同的世界,一边可能是未来的社会精英,而另一边可能已被划入社会底层。虽说一切皆有可能,但这逆转的可能性有多大,我想我们大概都清楚。必散文2008年5月12日,抹不掉的记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卤素。谷老师的话音刚落。只见学校的窗门就颤抖起来。经验丰富的谷老师说同学们!地震了,赶快躲在桌在下面,抱着头,没有我的允许,不要出来。我们二话没说,立刻钻到桌子下散文一双老布鞋的记忆老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她的骨子还装着六十年代的思想,而且,已经根深蒂固,稳如泰山。平时,老妈总是不按常规出牌,很多事情总让人哭笑不得。一天早晨,我把一双穿了三年多,已经变形了的皮散文我要守望我的故乡,就像守望我的初恋情人一样我要守望我的故乡,就像守望我的初恋情人一样。母亲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节了。虽离家只有几十公里,但因忙于工作,总是忘记回家过节,这说起来有些惭愧。你都好别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老师身上最近几天,看到一些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与我们的老师有关。有时候我在想,究竟是谁让我们得老师处于现在这种尴尬的位置?朋友圈有一位老师朋友发了这样一条信息,请各位看官2021年度教师节倾心文案人生没有送分题,幸好您曾教过标准答案时间带我们进入校园,又将那些如歌岁月匆匆带走。往昔的花骨朵如今开得灿烂无比,照料的园丁依然原地守护。教师节文案配图来啦!挑一句送给我们最敬爱的老师吧!01hr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之幸,何晓明老师,值得表扬近日,四川凉山州盐源县30多名学生上学途中遭遇泥石流感谢他们的同事及时发现了灾难的迹象引导孩子及时避险一场灾难30余名学生上学突遇泥石流幸运的是,他们及时发现了迹象连续几天受强降雨散文一直变化的农村变化得好快啊!一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夕阳下,显得有些苍老。他手扶着越野车的车头,望着久违了的故乡感叹着。眼神有些惆怅,就像是一个很久没回家的孩子。爸爸微笑着匆忙走过去,从衣兜里秋天的心事最多(散文)八月的雨,让干涸的心开始发芽。而我的故事,被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折腾得体无完肤。此刻,我只想拾起光阴的碎片,让记忆深处的谎言生满姹紫嫣红的花草,把那些落满尘埃的往事一个一个的从大脑深处上柿洼,山是花的世界,大地是花的海洋春暖花开的季节,上柿洼南西北,三面环山的山上开满了,各式各样红的黄的粉的白的各色花朵,它们次第开放,争研斗艳,五彩缤纷。我记得最早开放的是,湾的北坡叫窑洼的菜地边上,有一棵长在坟地那些饥饿的岁月我们村是一个有三千多人口的大村,又是大杂姓。童年的记忆里,经常有些八卦新闻。在村上,曾经流传着小篓儿煮面条的笑话。一户李姓人家,很穷,孩子又多。他家女主人嘴还特别馋。那个时候,村上
伤龙,一段纠结的往事我家是鲁西南的,离曲阜很近一小时车程的样子,这些天总是想起一段往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是这么多天了,总感觉无处下手,今天半夜醒来,又想起这段往事,还是无法释怀,再也无法入睡,就八十年代晚上没吃的怎么办?七十年代一天吃几顿饭?年轻人一般会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吃三顿饭嘛。是这样吗?非也,非也。那时候基本上吃两顿饭。早上吃啥?熬一锅米汤,上面蒸点窝窝头,红薯胡萝卜土豆,冬天吃黄菜,咸电影推荐我要我们在一起今天在家里窝着和老公一起看电影,先看的是你的婚礼,然后接着看这部我要我们在一起,原本以为这部不是那么大热的剧可能只是放着当背景音乐,却不曾想,她惊艳了我们这个寻常的周末。翻拍的这部抗战老电影中你常常听到的协和语小时候经常看打战电影,比如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鸡毛信黎明前的黑暗吕梁英雄传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苦菜花两个小八路董存瑞白求恩大夫柳堡的故事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7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此生为师青春无悔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这是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女主角的信仰和人生格言,在朴实的电影画面里,可以看到处处都充满了这种韧劲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中我熟悉的演员我平常不追电视剧,对演员不熟悉,最近看了几天人间正道是沧桑,发觉认识的演员还不少。一孙红雷孙红雷,1970年8月1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电影长津湖和他们怎样成为最可爱的人转载自乌有之乡作者申鹏长津湖是个好的开头,后来者还需努力。刚刚看完长津湖,出人意料的不错!我也不知道是哪位导演和编剧的功劳,终于在这类战争片中能看到志愿军战士讲为什么而战了。终于能可以写进作文的励志电影名词1。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肖申克的救赎2。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饮食男女3。如果工作没有目标,那就不是工作,而是没有意义的行动。看过这些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吗?一飞虎1978编剧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一0三六部队创作组补充此电影原始剧本名称为猛插三所里,署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一九七八年八月。军事顾问刘庆贤彭树祯张浩畔导演郑治国于纯绵摄国庆选择环城游,其乐也无穷打卡美好生活美好的生活,美好着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注重精神享受,于是旅游成了一种时尚,成了一种追求。如果因为工作忙,家务多,没有太多的云中谁寄锦书来?国庆长假,拾掇书柜,又翻出了那些被我保留多年几经搬家都没有舍得扔掉的书信。一封封捧读,思绪翩然,往事如昨。那些跳跃的文字,不禁叫我想起了那些写信的日子。我接触书信比较早,具体已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