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父亲节里忆父亲

  6月20日,是2021年的父亲节。
  67天前,我的父亲陡然离世。这个父亲节,我的父亲缺席了。我心怅然。
  送走父亲后这67天,我的心老是不能安静下来。
  父亲走后, 我家大门外的模样我没敢动,也没心情动;老父亲躺的床没动过,至今也保持着他走时的模样。我不想动,在想,他老人家说不定还要回来,怕他找不到家,怕他找不到他睡过的床。
  ▲  我陪父亲在狄公山游玩
  父亲是夜间凌晨走的。前天晚上我把他用的粉红色的毛巾像平常一样洗干净,清晨已干,粉红色,还带着香味,老人家再也不用了,我把它叠好放了起来,想当作纪念。其他穿用衣物按习俗已随父亲身边。
  我父亲是社旗县唐庄乡苗庄村何庄自然村人,名讳牛国范,出生于1933农历六月二十,于2021年农历农历三月初二,公历4月13日凌晨3:20去世,父亲属鸡,享年89岁。
  别的有闺女的老年人,都是闺女回娘家热热闹闹给父母过生日。我父亲就我们弟兄四个,没有闺女。还算行,我爱人和几个妯娌们商量着安排过生日的事情。几个儿媳都不错,父亲说,这跟有闺女差不多。
  6月20日,这个日子我忘不掉的。近年来,时兴的新节日"父亲节",我也是忘不掉的。可是,今年的6月20日,今年的"父亲节"与他年截然不同了。我只能在这两个日子里纪念父亲。
  今年,老父亲89岁,在我们村里算是年龄最长的。老父亲一辈子辛苦,和我母亲一起抚养我们弟兄四个,盖房子,娶媳妇,添孙子,抱重孙儿,看看得多少事儿办。如今,我们一家儿合计二十几口人。
  多少年来,老乡们都说,老父亲老母亲积德好,不仅人头儿旺,还出了不少大学生。
  以前,多少人说我老父亲,身子骨不大,操心太多,力也出过火了,难活大岁数。人算不如天算,老父亲越老越健康,年轻时经常拉肚子,老了老了,这个病好了!
  看着比他结实的人,慢慢的,慢慢的,这个没了,那个没了。好多比我父亲年轻的人,得了这病那病,身体差。相反,父亲年老了,铁实了。
  我慈祥、宽厚、善良、勤劳的母亲因患脑干梗塞,和病魔抗争七个月后,于2010年农历八月初三去世。当时,让我这个身为医生的儿子伤心、悲痛不已。
  那年,我母亲才75岁。父亲78岁。弟兄四个都成家立业,父母该享福了。可是母亲突发疾病,植物人状态,卧床7个多月,离开了我们。其间,不管在医院,在家,父亲是贴身护理员。
  心想,母亲太没有福气了,四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没有压力了,条件逐渐好了,可是得重病走了。我要把母亲没有享着的福,匀在父亲身上,要让平凡的父亲享受到不一般的福。
  父亲没了母亲的陪伴,我和弟兄们商量,把父亲接到县城里给我住一起,大家都同意,可是,父亲不同意;又商量着,轮流到四个儿子家生活,父亲也不同意。
  在我心里,父亲是个农民思想家,他把好多东西都看透了。他相信我们弟兄们,在某种程度上更相信我。我是猜想,他知道我们弟兄几个都会对他好,包括儿媳妇,孙子孙女。个人养老问题,等真的干不动了再说不迟。父亲不想早早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就这样,从2010年秋天起,我父亲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我们弟兄四个给他交代,农忙时候,不论再忙,不准给哪家帮忙,不能给哪家带孩子。实际上,他根本没听进去,哪个儿子家的活儿都干,谁的孩子都带。干归干,帮归帮,也不吃谁家的饭。说来就来,累了,饿了说走就走,回去自己再做饭,说自己做的饭好吃。
  四个儿子们,四个儿媳,孙子孙女一大片,二十几口,事儿多,啥事儿也不好做到百分之百公平。奇怪的是,一大家子人没有谁说父亲"偏心眼儿"。
  按常理,弟兄四个得商量商量每家儿每月给父亲拿多少钱。父亲不要,说自己还有收入。
  不要归不要,弟兄四个还是都给父亲钱的。但是,我们弟兄几个从未商量着每家给父亲拿多少钱,都是凭自己的能力,随自己的心思去做,谁也不攀比。
  其实,都很自觉,父亲从来不缺钱花,更不缺吃的,也不缺穿的。更重要的是,一大家子人,二十几口,没有人惹父亲生气。
  父亲很开心,常常乐呵呵的,精神神的。
  按说,五个指头有长有短,弟兄们中也难免有做得不太到位的,但是,老父亲从来不会当众表扬哪个儿,当众批评哪个。若有谁问哪个孩儿更好,他会说"都好"。
  说实在,父亲在大家的周密关心下,非常开心,非常健康地过着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三里五村,都知道"这老汉儿四个娃,四个儿媳,有福"。
  去年秋天,父亲已88岁高龄,我们弟兄再次商量着不让他单过了。他说:我心里有数儿,我能自立就自立,自立不成你们再管。
  眨眼秋天,我发现父亲的状态明显不如以前,我催他:走吧,到街上住吧,他说没有事儿,不去。农历七月二十六,我两口子回家见他,看他老是没劲儿,走路没有先前利落,对他说"走,不能在家了,到社旗住",他看我这次态度坚决,他答应得也就非常利索"走,上街住"。
  看来,那些天,他已经是在勉强坚持。
  一开始,除了着急,还是着急。老想回去,时间一长,不说了。
  现在的城里比农村热闹。不到年、节,平时村子里就没啥人。到街上住,门口老头儿老太太不少,天热了在外凉快,天冷在外晒暖儿。原本就认识,时间长了大家就更熟悉了,父亲不再说想家的事情了。
  为了不让他想家,隔几天就拉着他回老家转转,十天半月要理发,就拉上他回去让村上理发师傅给他理,目的还是让他开心。
  通过慢慢调理,眼见父亲的状况逐渐好起来了。能吃了,精神了,有劲了。我爱人说咱伯没事了,这样子坚持下去,不愁活一百岁。
  毕竟是老了,年轻时还吃那么多苦。伺候得怪好,眼看着父亲显现出老态。虽然饭量尚可,不迷糊,言语也清,肢体没事儿,大小便正常,就是一直劲儿逐渐消瘦,没劲儿,老爱睡。
  我是非常担心的。问父亲有无不舒服的地方,老是回答"没有劲儿,老想睡觉,别的哪里都好,哪里没有事儿"。
  老汉儿们,常有的问题,一个是便秘,一个是前列腺增生。父亲两者都有。其次还有阵发房颤和慢性气管炎症。
  老父亲吸了一辈子烟,我很小时,他抽的是"烟袋"。我想,父亲抽了一辈子,烟瘾大,戒了反而不舒服,我是纵容他抽烟的,老给他买好烟。
  为此,我爱人老数落我,说我也不知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
  说父亲铁实,也没断用药。针对以上问题,就在家解决。在看病方面,父亲是很幸福的。我是医生,我爱人干过护理,医院里司过药。父亲不出门,一切都是在家解决了。
  别人说你父亲真美,家里有医生,有护士,还有药。
  ▲  父亲去世前一天在门外晒太阳
  2021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初一,连阴湿冷了两个月的天气突然变得特好。10:40左右,气温高了些,父亲在我和爱人的陪伴下,自行在门外晒太阳。
  邻居们照常和父亲聊天;12:00准备吃饭,父亲独自步行,我看还是没劲儿,就紧跟父亲后面,兴许是体虚,晒太阳时间长了,发生了晕厥。
  我和儿子搀扶父亲到床,就恢复了原样,测血压90/60mmHg,偏低。为了安全起见,我嘱父亲平躺着不要动,我亲自喂他吃饭。
  父亲89岁高龄了,这是我第一次让我喂饭。父亲爱吃甜食,我爱人专门给他冲了一碗麦片儿,本身就是甜的,我爱人又适当多放了点儿白糖。
  喂着父亲饭,看着他躺下吃东西的样子,我的心情极复杂的:父亲真的老了;我小的时候,父亲应该也是这样子喂过我的;或许,父亲再也不能自己吃饭了;或许,连喂饭的机会也不会太多的……我给父亲擦着嘴角儿,然后擦我眼角的泪。
  喂得还不多,父亲连连摆手说"不吃了"。
  躺下的父亲,虽然啥都清楚,就是说老是没劲儿,不精神,我以医生的敏感性判断,父亲真的是老了!正如同秋天里看似茂盛的玉米,到了时节,几天内叶子就干枯了。
  这是自然法则,谁也抗拒不了的。因为父亲从去年秋体质渐差,就一直在我这儿,考虑我的综合条件都比他们强,没有让几个弟兄管。
  并且,老父亲身体每况愈下,我都是自己抗,觉得父亲身体仍能坚持的,同时我也能坚持的。这样好让其他弟兄不分心,管好各自的家。
  当时父亲状况变化快,我很犹豫的。住院不住院?最后我做决定,争取不住院,在家慢点调养是上策。
  虽然说父亲基本健康,八九十岁,状态尚可,但是,他还是有基础病的。阵发性房颤多年,是重大威胁,好在都能及时处理。
  其次是抽了一辈子烟,慢性气管炎症。以前也因肺炎,心律不齐心衰住过几次院,去了就着急,稍微好好这就出院。仰仗着儿子是医生,在家还能处理。
  父亲的身体看着不错,但是,会因那些基础病,突发"问题"的。结果还成了事实。
  现在想来,当天我做了个正确决定,把父亲的状况告知另外弟兄三个了。因为,平时,对于父亲的状态,弟兄们问我父亲的情况,我是报喜不报忧的。
  我告知在武汉的大哥后,他的儿子,我大侄,立即从南阳来到我这儿;老三虽在外地,他大儿子在社旗当厨师,也立即赶来;老四也在外地,他的大儿子就在社旗工作,立马到场;我是老二,我的儿子就在身边。
  这样,很快,父亲总共6个孙子,3个孙女,4个大孙子各代表各自的父母都来到他老人家身旁,看望业已年迈体虚的爷爷。
  4个孙子围着爷爷,鼓励安慰,老父亲虽然无力,但是非常平稳、平静。看得出,见到四个大孙子围他身边,他是非常高兴的,他也非常欣慰。
  下午17:00开始输液,包括脂肪乳剂。滴注脂肪乳剂是需要很慢很慢的,一群孩子们陪着,和他们爷爷时而交流交流。
  孩子陪着他,但父亲说话很少。
  我跟孩子们说,你们爷爷平常是喜欢管事儿,喜欢问事儿,喜欢安排事儿的,这一段时间好像变了个人,什么也不问不管了;还有一个不祥的现象:父亲睡觉的时候老发癔怔,不自主轻轻呼喊"妈—, 妈—"好像我的祖母在他身边。
  孩子们和我一起陪着父亲到夜间22:30,看着他们爷爷挺平稳,我让几个孩子都回去休息了,他们年轻,挺不住熬,而我是熬惯的人。
  临走,大侄子突然间建议"给俺爷戴个尿不湿吧,免得夜里起来小便,即使大便,也不用起来了"。很快,几个孩子给他爷爷戴好了尿不湿。
  我给孩子们说,这是你们爷爷一辈子第一次戴尿不湿,孩子异口同声:真是老变小啊。
  输液到后半夜,也就是三月初二的凌晨一点半输完拔针。父亲已睡熟,很平静,他又是不自主抬抬头,转下身,发出轻轻呼喊"妈—","妈—"
  我问他是不是再吃点儿东西,他准确清晰地说:"马上就天明了,羊奶就送过来了,喝羊奶就中。"
  我嘱托他睡下,有大小便都不要起来,有尿不湿呢。安顿好,我也洗洗休息,但是心里隐隐感觉到不祥:看似平静的父亲,随时就都会像亮着的一盏枯灯,哪怕是一股小风儿也经不住的。
  事后,我挺后悔,当时想归想了,没有始终陪着他老人家。
  我瞌睡极了,但没有睡得太深。因为在操着父亲的心。
  不知是什么原因,睡着睡着,我忽地起来,抬手看表3:30。静悄悄来到父亲的房间门口,恐惊醒他。
  平时,老父亲的房间门一直打开着,睡觉了,把他室内的灯熄灭,过道的廊灯始终开着,这样子一来,夜间既不致于耀眼,父亲起夜时也不需开灯关灯。
  我又是静静地看父亲,透过室内柔和的灯光,我仔细一看,看出了异样:父亲再也呼唤不醒了,没了心跳,没了呼吸,左手放在侧着的身上,热呼呼的,脸也还热呼呼的,看来父亲是刚刚永远睡着的……
  我记下了这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时间:2021年农历三月初二凌晨3点20。
  父亲一辈子不易,不过,父亲的这一辈子很幸福,家乡的人都说,我父亲活得值。
  出生在战乱的殷实农家,年幼时期尚无衣食之忧;青壮年没少出力,没少作难;中老年过上了安逸生活,是大家常说的"老来福"。
  父亲是农村泛泛平庸大众中的佼佼者。是位实打实的农民,但是,他有他的独特的做人哲学,他有他的独特的思想,他有他的独特的处世方法。
  更难能可贵的是,实践证明,父亲在处理重大问题上往往是对的;他坚守良知,一以贯之。
  父亲人生89年,历经风雨,历经坎坷,同样也有顺风顺水,繁花满路。不经意间,父亲以终生努力,写下了一本厚厚的无字之书。
  老父亲出生于农村还算是稍微殷实富足的家庭。姐姐弟兄共五人,他是老大。
  正是因为祖父是当地开明绅士,父亲少时读过私塾,当时算是文化人。能打会算,会写一手相当不错的毛笔字。更重要的是,通达事理,乐于助人。
  我祖父想当年也算是文化人,祖父年轻时候,乡邻每有红白喜事,是总管。祖父年老了特意教导父亲接他的班儿,乡里乡亲们有啥事儿,老父亲就成了管事儿的。
  老父亲常给我说,我从小"解事儿"早,也就是自小懂事儿。所以,打小,老父亲更疼爱我,也肯教导我。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弟兄四人,就我"吃了商品粮",那弟兄仨在家"打坷垃"。现在,其他弟兄仨的家庭也不错,终究不胜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这个老二。
  我从爷爷那里,从父亲那里常常询问家世,家事。我从父亲那里了解好多关于过去贫穷时候的生活,乃至细节。
  父亲特勤劳。
  父亲几乎干过所有农村最辛苦的活儿。
  东北山上砍过柴;
  虎山岗上拉过石头;
  去平顶山拉过煤;
  去枣阳拉过黄稗草;
  挖过土、脱过坯;
  没日没夜村里烧砖烧瓦;
  大雪天和大家一起拉架子车去平顶山卖莲菜
  ………
  父亲没有那么大的身架儿,身子骨没人家结实。
  去平顶山拉煤,一帮人,人家拉1200斤,我父亲拉不足1000斤;人家扛桩子一路小跑,父亲四平八稳;人家脱坯一天1000块儿,他脱800块儿,都说父亲脱的坯比别人规矩。
  村上壮劳力每天工分13分,一般是10分,父亲则是9分。那些13分的人,老是对父亲说,父亲是文化人,就是力气小。父亲从不生气,他不急不躁。
  那个时候所谓的壮劳力,为了多挣工分,大多因出力太多太猛,积劳成疾,年纪轻轻地就走了,不在少数。老父亲勤劳但不急躁,稳稳当当持之以恒。
  结果,看似柔弱,就是耐久;看似强壮,外强中干。
  父亲知书达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父亲虽出身农家,但少时读过书,家教严格,一生清贫,一生勤俭,一生宽厚,一生公正。
  为他人从不惜力,为他人从不惜时。一辈子没和别人生过气,翻过脸。豁达,开朗,机智,幽默。
  站正立直,说理走理,谁家生气,常常请去化解。去之前,父亲会先行调查研究,弄清真相,找出症结,到现场后三下五二解决问题。
  父亲善良忠厚。
  父亲和母亲关系特好。我记忆当中,父亲母亲没有生过气。父亲说过,母亲为牛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奶奶去世时,我家刚有我哥。父亲弟兄姊妹6人,当时老四才10岁,老五才6岁多。
  父亲说,你妈夜间点上煤油纺花织布,两个小叔叔围着嫂嫂,俨然是围着妈妈。是我母亲接着把两个未成年的叔叔拉扯大。母亲做好一大家子的饭,第一碗是要端给我爷爷的。
  父亲起早到坯场和泥脱坯,都是重活儿。为了多挣工分,父亲和年轻人,个子大的人一样干,并且不踏空儿,干得好。
  当时,尽管小麦面奇缺,可是母亲千方百计给父亲做上一大碗稠呼呼的面疙瘩,这时父亲刚好有点儿饿,偶尔放还有红糖,母亲说红糖好,"补"身体。偶尔还有一个荷包蛋。另外几个一起干活的眼馋得不行。
  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父亲说过,我没有理由不对你妈好。即便母亲哪儿不对,父亲不多责怪的。
  父亲从来是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过去,吃顿捞面条就是改善生活。一大家子人,妈妈擀面条累的手腕疼。中午,妈妈做,父亲烧火。一锅一锅地下,一碗一碗地捞。完全做好,父亲就出去转了,等差不多都吃好了,他再转回来。面条没了,父亲就喝两碗稠呼呼的还带有少许面条的"白汤"。
  父亲作为老大,在我爷爷跟前是孝子。爷爷年老有病时,不管酷暑严冬,父亲拉上架子车社旗一趟、券桥一趟地跑。
  父亲年老,身体尚好。父亲的二弟,三弟,四弟都已因病不在。生病住院,他们虽有家人孩子,都忙,这时候,父亲主动说"我是闲人,我去陪着"。我嫌他累,父亲说"能动是福"。
  父亲还喜欢写毛笔字的,并且很漂亮。我的爷爷是一手好字。父亲的和爷爷的字迹相似,看来,我父亲是跟我爷爷学的。一到春节,农历小年就开始写春联,别人拿两张红纸过来,交代几副对子,几个门芯,啥都不管了。白天父亲帮母亲干活儿,很晚了坐下写春联,一写就写到了后半夜。不仅搭功夫,还得倒贴笔墨,看到大家满意,父亲乐此不疲,从无怨言。
  父亲的度量极其宽广。
  人生一世,难免烦心事儿。但父亲乐观豁达。每每从容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也正是他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顽强的意志,有难得的忍耐,他人生之路,愈来愈顺。
  父亲常说"我心里没事儿"。其实,不是没事儿,而是父亲能容。
  不管是哪个家庭,哪个人都有朋友,也有"敌人"。当然,父亲对朋友做到坦诚相待。对待"坏人",父亲的态度是"你不要去斗,到时候自有强人和他斗,即便没有人和他斗,自有天斗"。对父亲的话,起初不理解,后来,身边的数个例证让我心服。
  正是有了"厚德",父亲在走完他89岁人生路的时候,在一群儿孙的关爱中安然离世,没有痛苦,享得人生最后应有的尊严。
  父亲是位农民哲学家,或者说是一位思想家,一辈子虽未当官发财,虽未著书立说,但是可以说,这一辈子功德圆满。父亲在我心里,在所有家人心里,都是"无冕之王"。
  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有形财产,但是,父亲的优秀品质堪作我们家人的楷模;父亲和母亲身体力行地营造的纯朴家风,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谨以此文,纪念我刚刚去世的父亲。同时纪念我已逝十年余的母亲。
  2021年6月16日
  作者简介
  牛建立,男,57岁,社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社旗县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爱好写作、书法,书法作品在县多次获奖,乡土中原特约作者。

人过三十,没有朋友人过三十,没有朋友这一年,我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因为工作性质关系,我能连接到的朋友实在是太少,除了偶尔在网络上和文友聊聊天,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朋友。我在一家培训中心教写作8个Word小技巧,看到第一个你就想收藏了嗨,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好!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8个小技巧,掌握它们工作效率提升一倍。我们从会学用电脑开始,Word便是我们日常最常用的软件之一。绝大部分的小伙伴都对自己Word的重温经典这9个Word隐藏技巧,绝对实用众所周知,Word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在我们处理文档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某些信息隐藏,那么这时候就要利用到Word中的各种隐藏功能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鲜为读书的不同境界,决定了你获取知识的效率消遣式阅读和功利式阅读都没有问题,保持阅读习惯,乐意看下去且享受看的过程,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但掌握了这三条阅读原则,同样阅读的人也可以差别很大。你是否有过打开一本非虚构类书籍后,能让HR一眼就看中的简历,大多有这5个特征现在正值招聘求职季,而简历是就业的敲门砖,必须认真对待!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有模板,也不一定能做好一份简历。所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如何做好一份合格的简历。内容上很多人这些年,你一直错误的理解了什么是受欢迎关于什么是受欢迎,误会很多。有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就是受欢迎,希望走到哪里大家都爱跟自己搭话聊天。还有人认为别人称赞自己,就是受欢迎。我们把受欢迎这种特质分成四部分1。得到对方这些年,你一直错误的理解了大恩不言谢有人常说好心当成驴肝肺,就是指不会帮人忙,或者帮倒忙。帮忙也是有学问的,不管多厉害的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学会请托别人帮忙,能让你事半功倍,也能拉近和对方的关系。学会帮助别人,同样踩过时间的齿轮龙得水原创诗词生命中的每一步都踩过时间的齿轮曾经爱过每一人记忆中留下烙印昨天已经远去不必追忆不必叹息今天面对自己不怨岁月不怨得失生命中的每一天停不下匆忙的脚步我们都是赶路人追赶时光的车轮成功还是如何正确的看待犯错与承认错误犯错的分类法犯错这件事,无论看起来有多么复杂,细细分析起来,其实就是两种情况1。对某件事下的结论违背客观事实。2。在某个环境下的行为与社会当中的公序良俗不符。算错了数学题,预测错了对待错误的态度,将决定你的人生最近看完白鹿原,有两个人物对我印象比较深触动比较大,一个是白嘉轩的长子白孝文,另一个是鹿兆谦(黑娃)。白孝文从小就被父亲白嘉轩寄予厚望,想让他以后做族长。当同龄人鹿兆鹏鹿兆海,甚至你一直错误的理解了冒险愿你每天晚上睡前,都比早晨优秀。很多主流观念一直给我们传递这样的价值观想赚大钱,那就得冒险!似乎只有冒险才能获得财富。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干过冒险的傻事儿,来向小伙伴证明自己的勇敢,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也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乎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林清玄下满的围棋在公园里看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都感到不耐烦。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在下棋?我们一个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千万别租小院子,他会让你流连忘返无法自拔答应我,千万别租小院子,因为他会让你流连忘返无法自拔甚至让家人如潮,摩肩擦踵甚至让你的朋友流连忘返,乐不思归这样的生活,我真是每天都乐在其中只因为我在庄家共享农庄租了个小院子小院子我有一个关于小院的梦我有一个关于小院的梦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农家小院生活回到庄家共享农庄的小院子里院子可以不大,也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充满阳光,然后我将整日生活在小院子里就呆在院子里喝茶看书这样的日子小院生活美成了一首静谧悠远的田园诗长期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尘世间我们的灵魂早已疲倦此时此刻便非常向往一种田园生活的日子向往依山傍水的田园小院向往微风阳光鸟语花香于是我到庄家共享农庄寻了一处院子开始我的田园生活我在我的小如果能有一方小院,将是人生一大奢侈现在的我们,整日都面对着高墙已然没有当时的轻松愉快高墙分割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面对的只有冰冷的水泥和路边的绿植早就没有了我们印象中的环境不如就租一间小院子吧就在庄家共享农庄哪怕只有小一个人丨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一个人就一个人你在等的人并没有等你,而让你难过的事,也真的只有你自己难过而已。仔细地想想,是不是一个人更好点呢?那个人总是让你难过,让你胡思乱想,就算离开了也还是存在你心里挠你闹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爽的风。如奔赴古城那温暖的光,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的肌肤,由起点到夜晚,有山野到书房。贯彻未来,只要最后是你就好!如果只是路过那便在终点等你。爱了就是爱了,不要再纠结了你有没有这样的去爱过一个人?明明他已经走远了,可是你却还是爱着他。很多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他了,但是每当手机响起时。你都以为是他发给你的消息,而那个深爱的人。你却再也不会主动地如果光不是我的救赎,那深不见底的黑暗就是我的归宿百年孤独中有这么几段话,是这么说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总以为来日方长,却总是忘了世间无常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下次吧,下次再聚。这看似承诺的一句话,其实只是一个敷衍不走心的回答。可是,从来没有人问出这样的话,下一次是哪次?不久是多久?似乎我们都习惯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