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外婆回忆录夭折的儿子和多年杳无音信的丈夫

  家史计划
  人活百年,看到的世界有何不同?
  高彩云,1920年生于江苏,历经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及改革开放,还教了大半辈子书,是许多故事的见证人。
  本文摘自《这辈子:1920-2020外婆回忆录》,由这位百岁老人口述,其女儿、外孙女编纂而成。高彩云的女儿后来说,母亲的记忆力超好,耳朵有点背,坐在轮椅上,对自己说尽了一生……
  一、生孩子和土裤子
  我们那个地方,长期以来被各种势力来回拉锯。你打来,我打去,老百姓想求太平、过安稳日子,那是奢望。
  那时,我们首先逃去了卓圩子 (江苏省睢宁县) ,在那住了一年多,维持会来了。小日本是什么货,老百姓早已听说,维持会是跟小日本干的,肯定比小日本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维持会一来,人们又四处逃难了。春夏之交的麦收季节前,我跟婆婆逃难到了他的外婆家王柳圩子,那时,我已经怀上了第一胎,有两个来月的身孕。
  王柳圩子交通特别不方便,我们猜想,那里穷乡僻壤的,什么都没有,日本鬼子可能不会打到那里。但是,穷乡僻壤的地方,生活条件也差。外婆家是小小的地主,只有百十亩土地,两间半房屋,我们就住在四五个平方的一个小炮楼里面。
  有人认为,在旧社会,地主都是吃好的、穿好的,其实不然。地主有大有小,有穷有富。穷地方的小地主,或者兄弟多、自己不当家的地主,平常穿的只是一般衣服。有一两件人情衣服,也只是有要事时才穿。不忙时,小地主的食物也是粗细搭配、粮食蔬菜搭配、稀稠搭配。
  刚到外婆家,吃她家的"喝饼子"。饼是用麦面加白玉米面做出来的,乍一看白白的怪好看,吊人胃口,可吃到嘴里刮舌头,硬梆梆的像纸壳子。热的时候柔软些,凉的时候吃,真像啃土疙瘩。
  那时候精米白面少,农村人的生活可以用"七个月的白芋,三个月的南瓜"来概括,有白芋和南瓜,能省下不少粮食。农村人家前屋后地多,种了许多南瓜,平常的时候南瓜饭领大头 (方言,为主) 。
  南瓜多的人家,收成后堆成垛子,够吃很长时间。那时候没有化肥,南瓜生长全靠农家土杂肥和禽畜粪便,种出来的南瓜味道正,又面,口味又好,稀甜的。
  在外婆家,每天一大早,家里人煮够二十人吃的一大锅南瓜稀饭,爱吃馍的吃馍,南瓜饭当稀的喝。因怀孕不久倒胃口,我不想吃别的,就喜欢喝南瓜稀饭,因为南瓜饭里有稷米,又甜又面又黏糊,热的好吃,凉的更好吃。
  我偷偷地跟丈夫说:"我不想吃馍,光想吃南瓜饭。"丈夫听了哈哈一笑,说:"想吃你就吃呗!她 (指外婆) 巴不得你净吃南瓜饭,还省粮食。"
  我的月份越来越大,原来打算回到婆家生孩子。可是,在躲难的日子里,因为丈夫的三弟突然中弹身亡,一家人忙着办丧事,打乱了我回去生孩子的计划,直至大女儿出生,我一直在外婆家住。
  1939年农历十月,已经是冬季,天气很冷,夜里更冷。天亮前,我感觉肚子有点痛,心里又惊又喜又怕。我没生过孩子,光听说有人孩子生不下来,大人孩子都没命,这叫"抱劳死"。
  我三婶有个女儿,就是生孩子生不下来死的。我喊醒丈夫,告诉他我可能要生了。丈夫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披着棉袄跑到了婆婆的房间,告诉他娘我要生的消息。
  可能因为婆婆一生孩子多、经历多的原因,听到儿子报的消息之后非常平静,没进我的屋里看一眼、问一声,好像不知道女人生孩子是"儿奔生,娘奔死"。
  后来丈夫才跟我解释,说自从他父亲死后,他娘听信了道嬷子的胡言乱语,说公爹活着时杀人太多,为了使公爹的阴魂在阴间得到安宁,免受阴曹地府小鬼的鞭抽、绳捆、火烧、油炸的刑罚,一直到"老" (方言,去世) ,她都必须吃斋。所以,天上的雁鸽、地上的猪马牛羊、水里的鱼,都不能杀。此外,不能见鲜血,也不能进产房。
  这一切要求婆婆全部做到了,公爹去世后,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素,从不沾荤腥。我月子里,她真的从未踏进我的房间一步。直到孩子满月,我抱着她,婆婆才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孙女。
  那时,女人生孩子可受罪了,不像现在,大小医院都有妇产科,技术、设备一应俱全,那会儿啥都没有。
  请来的接生婆没有什么消毒衣服,只套着一副护袖,接生完护袖就扔了。生完了孩子,产妇家除了给接生婆送钱、糖、红鸡蛋之外,还得再给她两尺红洋布缝护袖。
  接生婆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老嬷子,谁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是胆子大。有的接生婆还知道孩子落生前,把裁衣、剪东西用的剪子在锅里煮一下再去剪脐带。
  有的干脆就地撅一截硌裆梃子 (方言,高粱秆之类的东西) ,把外层竹篾一样的硬皮撇下一片做刀片。用这种"软刀"割脐带,伤口不发炎才怪呢。那时候人也不懂,新生儿被感染了夭折,大家都说这是因为得了"脐风"。
  旧社会,女人生孩子就在家里。没有产床,自家的床也不能躺着,只能坐在板凳上或者站着待生。感觉孩子要奔生了,往地上一蹲或者双膝一跪,孩子就落地了。
  刚生下来的婴儿浑身上下都是羊水等液体,再沾上地上的泥巴,孩子就像个小泥猴。生完孩子,产妇恶露不净,没有草纸的穷人家,就让产妇坐或者睡在草木灰上,为的是吸收恶露。
  孩子生下来,大人受罪,孩子也受罪。城里人不说,在农村,不管是地主也罢,穷人也罢,孩子生下来就穿土裤子。
  现在人没见过土裤子,就是一个齐膝盖长的大裤头,裤脚管左右两边缝两根布条,前肚缝留得深一些。用干的细沙土装进裤裆,拴紧裤管,扎紧腰带,土就漏不出来,这就是土做的"尿布"。
  说起土裤子,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时候穷,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天热时,把土直接倒入婴儿的裤裆就行,冬天的时候沙土还要加热。农村人烧好饭之后,把沙土放入泥烧成的煨罐里,把罐子放到灶膛的暗火中,让沙土变得温热。
  换腚 (方言,换尿布) 时,把孩子抱到锅门前。那时候,谁家门前晒沙土,不用问,家里有吃奶的孩子。双沟临近黄河南堰,那里的沙质既细又白,有奶孩子的家庭都到那里挖沙,时间久了,黄河堰上出现了一个个洞。
  新生的婴儿,屎,屙在土里;尿,尿在土里。屎尿渗透了土,孩子的腿裆就夹着大泥蛋。讲究一点的人一天换三次土,不讲究的一天才换一次,很少给孩子洗屁股。有的孩子穿土裤子,一直穿到能扎步 (方言,婴儿学步) 。
  土裤子太重,浸湿了更重,直往下坠。孩子的骨头嫩,时间一久,腿就变形了,成了罗圈腿。在淮北农村,后来好多年里都能看到不少老人是罗圈腿,那都是小时候穿土裤子的结果。
  那时候农村苦,不仅有土裤子,我听说有的地方还有"土被窝"。就是在寒冷的冬季,把加热好的沙土放进小被褥,让婴儿躺进去,再把小褥子用带子扎成一个小被窝。
  现在多好,各种款式规格、高温消毒的卫生用品应有尽有,给大人孩子创造了那么多舒适的条件,俺这一生都没享受过。
  上午,接生婆来了,她是王柳圩子本庄的人。由于肚子一阵一阵地疼,我多少个小时无法安睡。我头一次生产,时间要比生过孩子的长。
  两次阵痛的间隙,我困得眼皮像铅重,实在支撑不了,只要不疼,我就会沉沉地睡去。那接生婆看到我的样子,不满意地数落我:"哪有像你这样生孩子的?睡着了能生孩子吗?! "
  我又痛又困,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接生婆坐在桌子旁边,喝着家人给她冲好的红糖茶,嘴里不停地嘟嘟囔囔,想驱走我的困意,随便她怎么说,我已没力气再和她辩驳。
  在等候孩子出生的时间里,接生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说自己接生的技术如何好,如何有耐心,等等。
  她为了表示自己好,还说同村的另外一位接生婆手段十分粗鲁,为了尽快让孩子生下来,竟然抱着痛苦不堪的产妇,往地上一下一下爽 (方言,顿) ,说那样生得快。
  二、路边的一碗茶要了我孩儿的命
  1946年,我丈夫丢掉了工作,我们一家六口回到了老家。
  刚开始,我们租住在一个烟店老板的几间空房里。时局混乱,朝不保夕,我们没有收入,可是有六张嘴要吃饭,怎么办呢?丈夫只能再做点小生意。
  我和丈夫商定,他带两个大的在李集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李集镇) ,我带两个小的去双沟(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 娘家。
  我去那里的原因一个是娘家亲友多,孩子有法交,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要到那里收取六十亩地的租子。前面说过,这六十亩地,租子和我们一大家子的需要相比是杯水车薪,但是,捉襟见肘的我们,有一点点收入都要想办法去维护。
  我租了一驾手推的土车子,车夫把二儿三儿放到车架上的背篓里就上路了。从娘家到婆家有七十里的路程,起码要大半天。走了一半,二儿说口渴,车夫把车子停在了陈集路边的一个小茶棚边。
  小茶棚很简陋,四根拳头粗的木棍,歪歪斜斜地支撑着几根更细的小木棍,上面铺着几十根玉米秆。稀稀拉拉的玉米秆遮不住雨,阳光透过它们照到地面。
  茶棚底下摆着一张矮小的方桌,上面放着三四个黑碗,一个竹壳热水瓶装着开水,一个瓦罐里装着凉开水,碗是公用的。茶棚旁边有几块石头当板凳,走累了的行人可以在此歇脚。
  疲惫的我想在这里歇歇,把随身带的食物分给孩子吃。因为二儿口渴,我买了一碗水给他喝,谁知道这碗水竟是一碗要命的水。
  到了双沟的当夜,二儿开始发烧,咳嗽不停。一大早,我让大弟陪着我到双沟街,找到当地知名的一位戴先生诊治。
  戴先生查看了一下,说是喉咙有问题,他当场拿了一点药粉,对着孩子的喉咙吹了进去。我心里不踏实,又带着孩子到药房看了一下,看完后我带着二儿先回了家,留下了大弟拿药。
  大弟拿着戴先生的药方子去开药,付钱时发现药费很高,大弟也是孩子,他不敢做主,跑回家说:"先生开的药里面有珍珠当药引子,贵得很。"我娘听了,说:"再贵也得拿!"
  大弟又返回了药店。那药店的先生很诚恳,他唯恐小孩子不相信他放了珍珠,对大弟说:"小孩,你看准了啊,要想治好那孩子的病,必须用它做药引!"
  家史|传记|回忆录
  家史春秋的小商店
  2000   Purchase
  他当着大弟的面拿了珍珠,把它放在火上烧,"啪啪"几声脆响,珍珠炸开了。先生把炸开的珍珠在药臼中捣碎,连同其他中药混好之后包扎结实,交给了大弟。
  大弟双手把药包捧回家。我把那药熬好后,让二儿喝下去。下午,又滗了一次药渣再熬。第二天,我仍然煎药让二儿服下,可他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待第二服药渣熬好后,二儿已吞咽困难。我拿着小勺子,舀了药,慢慢地向他的嘴里一点一点洇。
  一勺一勺的药灌下去,直至全部喝完,可是孩子的呼吸一阵比一阵急促。为了不让药倒流,我抱着他,让他趴在我的肩头。没多时,只听他轻轻地喊了一声"娘",便停止了呼吸。
  我心痛万分。我后悔,不该在路边买那碗茶水。
  我找人给二儿子打了一口薄皮棺材,把他送回了老家。娘劝我,亲人们都劝我,说二儿是讨债来的,是讨债鬼,死了不要疼他了。说不疼是假话,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哪有不疼的呢!
  三、十几年杳无音信的丈夫回来了
  1969年午收的时候,一天下午,一个我不熟识的媳妇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俺大婶子,俺大叔回来了。"
  十几年杳无音信的丈夫回来了。我丈夫多年不在家,我早就对他不抱希望了。因为他,我吃尽了人世间数不清的苦难。今天,他居然又活着回来了。
  我一时间思绪万千。我想想他的过去,又想想自己的过去,心情慢慢恢复了平静。我决定,再不和他一起生活,他过他的,我过我的。
  那媳妇对我说的当晚,一个人到学校找我。我按着指示到了地方,屋内有几个人正在聊天。一个人看见我来,未等我问话,他就说:"你小孩爸来了,你到堂屋跟他说说话。"
  我说:"我有什么话要跟他说?当年他两手一撒就跑了,撇下俺娘五个,要不是共产党,我骨头早就上黄锈了。"那人又说:"从明天起你不要割麦了,到生产队领点柴火,给他带孩子。"
  此刻我才知道,我丈夫这些年在外,又有了新的妻室儿女。
  后来,我知道了丈夫这十几年的故事。
  十几年前,他逃走之初,到过甘肃,想去新疆,但是后来辗转到了内蒙古。我和丈夫共同生活十几年,十分了解他。
  他不能吃苦,出苦力养性命是不可能的。在内蒙古,他流落到了草原上的一个旗安了家,内蒙古远离安徽,几千里路之外,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便和家里断了联系。
  他在内蒙古改名换姓,说自己姓马,祖籍山东。他给一位猎户的女儿当了上门女婿,丈夫和她先后生下了两儿一女,孩子全都不正常。
  这些孩子不会说话,大孩子痴呆,走起路来像个醉汉;老二是个女孩,肢体残疾得不能穿裤子;老三稍微好些,但看着也是呆相。三个孩子刚被送回来的那段时间,我丈夫的门口天天站满了看稀奇的人。
  组织上给我做工作,让我给他带孩子,学校的同事问我怎么样,我说:"我没长心吗?怎么可能给他带孩子?"我能怎么办呢?
  我已经想好了:我要跑。
  我的娘家双沟离朝集有十八里地,那时候,两地之间有人拉石头,拉石头的板车一来一回有空趟。我对关系要好的同事说:"我等一会儿就得走,我没有东西,只有一个风箱和一床被,烦劳你帮我送到双沟娘家。"
  二十龙灯,月出一更。天黑不敢走,月亮出来,我孤身一个人,悄悄地走出了校门。
  我走过食品站,一条狗突然冲出来狂叫不停,把我吓得浑身出冷汗。好在我不惹它,它也没扑到我身上。我害怕狗叫声引来人,头也不回,连跑带走,跌跌爬爬地朝南边去。
  我想好的出逃路线是,先到二妹工作的学校浍沟郭瓦小学,再去七八里外儿女插队的菠林大队,然后到县城法院。从朝集到二妹家全程近六十里,心情紧张的我紧走慢跑,黎明前,终于接近了目的地。
  正在这个时候,月光下走过来一队人。
  我吃了一惊,站住了脚。仔细一看,这队人手提肩背的是些乐器、条幅之类的东西——这是一支刚结束演出的文艺宣传队。这队人看到我也吃了一惊,毕竟,深更半夜的,一个女人独自在野外,挺不正常的。
  我赶紧主动开口,问这些人从此地到菠林怎么走。我说,现在是午收时节,我要去帮住菠林的女儿割麦,宣传队员就热情地给我指了路。
  告别宣传队员,我继续赶路,天亮时,终于赶到了二妹家。二妹看到我非常惊讶:我平时讲究整齐,此刻,经过一夜的狂奔,我早就头发散乱,衣冠不整,像个疯子。
  我匆匆忙忙地对二妹说:"他回来了,带了一窝孩子,大队让我给他带孩子,我也不打算教书了……"二妹听我说完,看到我腿上跌跌撞撞磕出来的伤痕,心疼地哭了。
  吃完了饭,我又赶到小女儿插队的菠林。二妹的住处离我孩子的住处有七八里路,我也是一口气走到了。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孩子,让他们不要再去学校找我,然后,我说要去县里办事。说完,马不停蹄地赶往灵璧县城。
  在县城,我见到了小弟。小弟见到我,让我在他那里歇息两天再说,我不愿意等,让他拿纸笔来。我给学校领导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不辞而别的原因,写完之后,我把信交给小弟,让他到邮局寄掉,然后径直去了县法院。
  那时候人不懂法,认为打官司告状都得找院长。我去县法院,一开口就说我要找院长,有人告诉我,打官司有分管的科室。
  按人指点,我进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一个人正在埋头办公,我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我说的时间长,这会儿的办公室已不是一个人了,好几个人都好奇地聚拢来,听我的故事。
  我说:"我要反映真实问题。那是我原来的丈夫,他在外找了女人生孩子。这次回来还带了那几个孩子,大队让我给他带孩子,那些孩子又不是我生的,凭什么让我带?你不给我处理,我没法回去工作。你们看!"
  相片书|轻传记
  家史春秋的小商店
  2000   Purchase
  我捋起裤管,"我深更半夜跑出来,腿脚都卡破了。找你们,就是为了解决我和丈夫的问题。你给我写个离婚介绍信!我就要你们法院的那一枚大红印的介绍信!"
  我一口气说完,那人眼睛直眨地看着我,他说:"要离婚,你得回朝集区民政办理。"
  我说:"你们不给我处理,我就不走!"
  可能那人不知这个介绍信该不该出,便说自己不会写,问我:"你会写介绍信吗?"
  "我会写!"我问他要了信纸和笔,提笔就写:"高彩云和×××自愿脱离夫妻关系……"
  写完,我递给了那位办事人员,他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问题——重婚已成事实。他给我盖上了鲜红的法院公章。
  我攥着盖着法院大红印的离婚介绍信,回到了朝集。自此,所有人都不再提让我给我丈夫带孩子的事。
  按《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我和丈夫解除了婚姻关系。此后将近二十年,我不愿意见他,也不想知道他的事。但我知道,那几个残疾孩子没多久就死了。
  前夫一直跟随着我的几个孩子生活,1987年在大女儿家病逝。他让我和孩子们受了这么多年的罪,他自己去世的时候倒是一点罪也没受,说着话,头一歪就走了,人世间就是有这样的事。

致敬大师!当代定瓷之父陈文增致敬大师!当代定瓷之父陈文增陈文增先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先生生前致力于定窑恢复研制工作40余年,把失传千年的定窑以全新的面貌王蛮子醉酒误食鬼鸭子文江维昔有黑石河乡人壬蛮子。此人是个散眼子(游手好闲之人),属于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角色。王蛮子的家人在困难时期饿殍了,他命大,逃过一劫,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王蛮子成人后,好的不学家有三宝,夫复何求文麦田守望者有书有爱还有妈,家有三宝,夫复何求!有妈的地方就是家。我在农村长大,那儿储藏着我的童年,母亲是家中的老大,操持家务是她,田里劳作靠她,邻里交往更是离不开她。她没有多少文找借口我们一直在路上文紫墨玉世界上最不缺创意的事情,恐怕就是找借口了。晚上和舞伴跳坝坝舞,听她兴致勃勃的介绍趣闻在七里峡遇到几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来自大都市,专门到这天然氧吧辟谷。她们辟谷不同于常人李白也遭遇标题党?文张廷涛如今各类媒体为争夺眼球,标题党盛行,自然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水平高超者也不在少数。有朋友戏言,追根溯源,标题党的鼻祖,非汪伦莫属!细思,藐似有道理。这就要从李白的他那首赠汪小职员梦游江湖文独行侠小李初入职场,干劲冲天。单位领导十分满意,拍着肩膀鼓励他小伙子不错嘛。我们的用人标准是对干部进行德能勤绩体全面考察。加油哦!小李很受鼓舞,开始按照五字标准刻苦修炼。数年后,那棵苦丁树文谢芳公司宿舍楼前,有棵多灾多难的苦丁树,在众多自然生的小树中,我把它记得那么清楚,皆因它的遭遇和经历,蕴含很深的禅意。这棵苦丁树曾遭遇剥皮削枝刀砍车辗,而现在,它又将大难临头而我杨磁带(市井小说)文樵苏无忌图山中岁月几爷子不X落教,三次打平伙都不喊我了!哼老子臭x球!杨磁带马脸深呷一口浓茶,心里愤骂,将茶缸重重往桌上一扣,几只苍蝇应声仓皇齐飞。那茶缸跟随杨磁带多年,缸口茶垢赵家龙门子的旧时光文张廷涛西街赵家龙门子,被称作十家院,住有好几户人家,那是我的出生之地。龙门子有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推动起来吱嘎有声,好像是人发出的沉重的叹息。门槛也高,小孩往往是翻爬而过,像在过站在岁月的路口,你我皆是过客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成败,才会明白通达的重要透过得失,才会明白淡泊的重要。人生就像一场单程旅行,于世事于别人我们终究是匆匆过客,于浩渺的宇宙空间,于苍茫的时间荒野,我们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你会变得更优秀作者幸恩一二十岁特别年轻时想交很多很多朋友,甚至朋友多也成了炫耀的资本,觉得自己人缘很好,天天和朋友腻在一起,好像活得很洒脱,很热闹,很丰富似的,逛个街必须要找人作伴,一个人就觉得
以前不离不弃的叫夫妻,现在才明白(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以前不离不弃的叫夫妻,现在不离不弃的是手机,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其实古人早已了然,并专门设置了一个成语机不可失!自从艺高人胆大?还是作死?这个锅安全员怎么背?(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遵义新蒲新区一建筑工地上,一名建筑工人被困于塔吊上,无法动弹。当地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和6名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赶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中国有句老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谈到吃,我想吃的最不讲究的应该就是咱们的民工兄弟了。他们每天辛苦的挣钱,特别节俭,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块花,为的是远在家乡的那个家。今天残荷静趣化为禅残荷宁静待冬天,洗去铅华多少年。摇曳风中添趣味,原来此刻即为禅。世人不爱写残荷,多半因为落寞多。寂寥无声无热闹,不如菡萏恁婀娜。残荷也是种风情,静色殊香入眼中。我写残荷词句少,惺惺幸福源于你简单你的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其实世界本来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越简单越快乐。人生难得有清欢,欲赞之时却忘言。共赏人间烟火色,此时心境已如禅。世事纷纷岁月长,安之若素又何妨。花开花落由他心安处处是桃源万里捎书情满怀,洋洋洒洒笑颜开。轩窗独立凭谁问,记否如约赏月来。天堂总是在身边,逐梦何须去远山。气定神闲人自在,心安随处是桃源。俯仰之间心淡然,从容不迫待流年。花开花落非人事,雨雪原来岁月不饶人因为岁月不饶人,所以做人要用心。处世应该循大道,尤其务必惜光阴。流年似水太匆匆,昨日仿佛在梦中。又是春风回故土,蓦然发现不年轻。昔日年轻敢逞强,艰难困苦不迷茫。无情岁月催人老,回首我想写一些优美的句子我总是有这样的想法,想写一些优美的句子,献给我的亲人,献给我的朋友。比如春天吧,我想写一些充满希望的句子,让所有的人读起来欣欣向荣,天天向上。于是愉快地生活,快乐地工作。让老人们更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俗话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短期内,这句话是对的。但时间一长,这句话则成了谬论。的确,我们平时跟一个人打交道,初见时的第一印象就是看这个是不是能说会道。因为伶牙俐齿的人更容易讨人喜欢心中永远有风光走路偶得半句诗,摇头晃脑美滋滋。春风杨柳人得意,只想吟出告你知。诗无出典太通俗,枉我曾读万卷书。又想当初白居易,溪边老妪不糊涂。吟诗何必太苛求,世上文章无最牛。我用吾心观世事,平和工地上来了美女焊工,所有人要求加班到深夜(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众所周知,电焊工是一个相对收入较高的工种之一。但电焊工的工作十分的辛苦,不仅如此,在焊接时还有好多职业危害对电焊工身体带来危害。虽然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