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董刚百良花样麻食

  百 良 花 样 麻 食
  文/董刚
  只有在无可复制的地域,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美食。百良镇的花样麻食你吃不到。假如真的凑巧吃到了,那可是许仙遇到了白娘子,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等来,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去做花样麻食了。吃花样麻食,品美食,赏艺术,会让你忘记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有人表示不服气:啥麻食还能没吃过?那我来说一说,你看到底吃过没吃过。咱们先从麻食谈起。
  麻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美食之一,那么关于麻食,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好多人以为这是关中的美食,甚至很多大的美食网站公开宣传"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西北地区——尤其在陕西省西安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宣传陕西美食没错,但不能有起码的常识性错误。
  就拿咱们陕西来说,好多人不知道陕北也有麻食(俗称荞面坨坨羊腥汤),而且很有特色,用羊肉臊子做浇汤,估计很多关中人都未必吃过。外省来说,我目前知道甘肃、青海和宁夏(习惯称为"次面子"或""鱼儿钻沙")就有麻食。甘肃徽县麻食也很有特点,是用麦粉和成软面团,每次掐一小点,用大拇指搓片后卷成一个个小海螺状,在开水中煮熟,捞入碗中,浇上臊子,调入佐料即可食用。特点是入味、滑爽、易消化。
  此外,麻食根本不是起源于汉民族,而是和蒙古人、回回人(元代主要指突厥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等民族)有关,他们称之为"秃秃麻食"。在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一书中,"庚集"一章,专门收录了"回回食品",其中有此食物,"秃秃麻食入水沿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什,煎炒酸肉,任意食之。"史书将秃秃麻食的制法、煮法以及食用方法表述得颇为具体。明代美食学家黄正一在《事物组珠》一书中也有说明:"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入炒肉汁食。"元代宫廷食谱《饮膳正要》之"聚珍异馔"中便收录了"秃秃麻食",解释为"手撇面",制作方法是用"白面六斤、羊肉一脚子,炒焦肉乞马",然后"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酪、香菜末。"在14世纪朝鲜书籍《朴通事》里,有"将那白面来,捏些匾食,撇些秃秃么思"的字句。
  麻食也有一段传说。元代战争频繁,为了轻装上车,忽必烈把孙子阿南答寄养在固原一位回民家里,过了若干年后,战争结束了,忽必烈到固原去找阿南答。一天,正经过一座山,突然下起了大雨,连忙到窑洞里躲雨。屋里有一位牧民老人叫索里哈,这时忽必烈走得很累,又饥肠辘辘,好生难受。索里哈很穷,连面案板都没有,他一看避雨之人气度非凡,和蔼和亲,想必是贵人,连忙洗手煮饭。他急中生智,用荞面和成面团,搓成筷子粗的面条,掐成指头蛋大的方块,放在草帽边上搓滚形成面卷,下锅煮熟调些佐料,忽必烈连吃三碗,问索里哈老人:"此食何物?"索里哈不知,这时从外面飞进一只麻雀进洞避雨,索里哈一看那面卷儿很像麻雀小蛋,说应该叫"麻食子",忽必烈点头称是,从此以后,"麻食子"的名字就传开了。
  传说未必是真,但起源于回回人(元代主要指突厥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等民族)是确定无疑的。《突厥语大词典》的词条"秃秃麻食"释义为"面片可吃,汤也可喝",可见最初的吃法,就是一种汤饭。自它诞生之初,便是以这种汤饭的形象出现的,西北地区的麻食至今还保留了这种古老的传统,如今,在青海、甘肃、宁夏、关中等地,麻食最常见的吃法也是包含了面、蔬菜、肉、汤等的一锅煮,俗称""烩麻食"。
  回回民族把麻食带到中国西部及中原地区,最初用来称呼草原民族风味的面条面片,以区别于中原汉族风味的各类面条。制法和形状逐渐多样化,产生了多种制法和形状(从只有片状,发展至有小薄饼状、小卷状等)的麻食。随着他们的后代逐渐改讲汉语,多数常见的条形片形小饼形的面条面片改为直接用汉语词汇"面条"等来称呼,而一些对中原(陕西关中、河南等地)汉族来说,较少见的形状,仍旧保留了麻食的名称。与此同时,小卷状,小丁状的麻食制法伴随名称,也逐渐传给了当地(陕西关中、河南等地)汉人。
  国外也有麻食,尤其是中亚西亚和东欧等地流行,比如阿塞拜疆(酸奶与切成长方形的面片等同煮)、罗马尼亚(通常是干面条或挂面、鱼肉与奶酪饺子——一种粗面粉与奶酪、肉末等制成的面团食物等同煮)、土耳其(由酸奶、扁豆、肉及面条等同煮)、伊朗(酸奶、肉及通心粉面条等同煮)。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在中国以外的地方,麻食的形状各异,并无统一规定,共同点是都有面条或面片。
  明白了吧?不光是陕西,省外有,连国外也有,说是关中传统美食,是不是过于狭隘了呢?虽然关中人都爱吃麻食!关中人常吃的麻食是用擀杖擀成圆片切条,再切成小方块,用大拇指搓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称"猫耳朵"(在百良和麻食是两种食物,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另外将肉类、豆腐、红白萝卜切丁配以黄豆、木耳、黄花、葱花等炒好备用。水沸将麻食下入锅内,掺以炒好之菜,煮熟即可食用。吃时调以香菜末、油泼辣子、酱、醋等,尤美味可口。当然今天吃法更丰富了,西安经常可见砂锅麻食、烩麻食、炒麻食、煮麻食等,甚至听说有的人还有炸麻食,我没有吃过。
  陕西人无论吃山珍海味喝琼浆玉液,最终都比不上吃麻食心里踏实。一个有经验的美食家,一定会去小巷子里,去寻找那一份藏在民间的美食,留恋而忘返。关于美食,关于饮食文化,穿街走巷之余,便会觅得食之真味了。那你真的该来百良。麻食传到百良,可是有了新花样,定会让你有所收获。不管你多风光多逍遥会呼风唤雨,到百良没吃过花样麻食,也是一种遗憾,但是你真的需要靠运气。
  有人让人说,你还能吃出个花子来!百良人就让你吃出个花子。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带花的麻食!一个个麻食都仿佛经过精雕细刻,这可是用木梳子拓制而成。专门用来做麻食的木梳,以前的一般人家都有这么一把。普通农家也用麻食招待贵客,那麻食汤里,伴了各式菜蔬,过油豆腐、猪牛羊肉、黄花木耳、红萝卜、南瓜等等,都切成丁状,如黄豆粒般大小。端上来之后,麻食带花,晶莹玲珑,配菜协和,红白相间,浮翠流丹,香味扑鼻,赏心悦目而又香美可口。
  和面、切块的过程不用多说,各地大同小异。百良花样麻食主要在于切块后,制作出来麻食的外观花样。看似简单,却充满了饮食之道,了解背后的艰辛,才能看懂制作者从小处用心的美好。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要吃正宗的百良花样麻食,还得在百良,请百良人来做。
  制作花样麻食的工具,以前主要用梳子,有的人家里穷,一把梳子也舍不得买,就用竹草帽的边、竹帘子来做花样麻食。现在也有人用卷寿司的竹篦子或者家里的小漏水勺来做。当然工具不同,花样也就不同了。花样麻食制作既花时间又费心思,品尝它就是在体会一份浓浓的关爱,以及百良人的心灵手巧和淳朴厚道。你如果真的着急吃饭,那就连"次面子"这个过程也省了,直接做成懒麻食就行了。
  人们对美食的爱,往往是发自内心的。无论在何处,在何时,一阵味蕾的犒赏之后,依然会回味那一份美妙,滋味尽是如此。图省事,吃懒麻食,可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董刚 2021/5/25
  参考资料:
  何金铭《秦川麻食与陕北麻食》
  百度百科《麻食》
  作者简介:
  董刚,陕西合阳百良镇莘村人。2002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现为西安市东方中学高中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渭南作家协会会员,西安高新作协会员,合阳作协理事。在《长江文艺》《延河》《陕西文学》《华文月刊》《西部散文选刊》《西安晚报》《教师报》等报纸杂志及《文学陕军》《中国作家网》《中国报道》等文学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一百多万字,出版个人文集《一路艰辛是寻常》。
  摘选自:飞火陈仓,版权属作者所有。

在瑞丽莫里河谷中藏着神奇的莫里瀑布,值得为它来一场丛林探险蜀黍早已说过,云南瑞丽是一个非常适合过冬养老的小城,这样的城市自然不缺少秀丽的自然风光。这一次蜀黍带着你沿着瑞丽江一路自驾前行,就会到达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就是莫里瀑布景区。莫里瀑布400多年历史古宅,2007年被发现地下藏宝洞,藏有百箱黄金蜀黍这一次自驾来到甘肃天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探访南宅子,早有耳闻南宅子里有一个神秘的地下藏宝洞,被发现时里面藏有黄金美酒无数。南宅子是谁?南宅子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中心,是胡氏民居的贵州大山深处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肇兴侗寨到底是怎样的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它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多达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这一次,蜀黍将自驾而去一探究竟。肇兴在川藏线上有一个仙境一样的村庄,鲁朗扎西岗村,去过的人并不多2013年4月我独自徒步川藏线,途径鲁朗镇,那时候崭新时尚的鲁朗小镇尚未建设,于是我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一个少有游客打扰的叫扎西岗的小山村,一位藏族老阿爸把我带进了一户藏居,结果一住就老挝光西瀑布景色像九寨沟,而且比基尼美女如云,以后想去看看不眼前暂时不便出国旅行了,但是那些年去过的地方里,有一个总是念念不忘,那里不仅景色秀丽,还美女如云秀色可餐,真是一个可以大饱眼福的好地方。我们都知道老挝是一个没有海的内陆国家,而且比我们去湄洲岛祭拜妈祖,那里有世上最早的妈祖庙这个春节您去湄洲岛了吗?湄洲岛辛丑年新春祈年典礼如期举行,那里又是人山人海,香火缭绕,人们在岛上全世界最大最早的妈祖庙许上最虔诚的心愿,祈福平安健康。湄洲岛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点,便是为何政要来华访问时,多会游览慕田峪长城?西方游客占比超50慕田峪长城地处北京怀柔,全长5400米,已开放的长度约为3000米,它是目前已开放最长的长城。慕田峪长城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外事接待平台,从1985年澳大利亚总理登临慕田峪长城以来,泰国白庙的设计者建设者拥有者是华裔,他叫许龙才,是位画家泰国白庙也叫白龙寺,建于1998年,是一位画家出身的建筑设计师出资设计和建造的。一般去泰国旅游的游客都见过它,无不为之惊叹。但是设计者建造者拥有者竟然是一位华裔,名字叫许龙才,这个班公湖的美丽无与伦比,湖中候鸟成群,鱼类多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班公湖,绝大多数国人并未见过它,也仅是知道它地处雪域高原,与印度接壤。那么,班公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湖泊呢?班公湖班公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又名措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在人迹罕至的雪域腹地,藏着神湖拉姆拉措,传说可以看到前世今生西藏有一个神湖,据说有缘人在湖中能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它就是拉姆拉措。它与西藏其他的圣湖和神湖不同之处在于,若想见到它,除了要自驾跋山涉水以外,还要徒步攀爬至海拔接近5300米的雪沈阳,未来东北地区的宜居城市日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宜居城市与城乡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全国709个城市,有84个城市上榜。辽宁上榜城市有四座沈阳抚顺辽阳营口。较早前,较具权威的美世咨
倪家窑记五七道路上的家(十二)原创作品作者刘铁军十二二傻子佘小山在东北的农村,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就是每个村子里,几乎都会出一个傻子。在倪家窑也有一个傻子,兄弟排行老二,屯子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叫他二傻子。拒绝之美一写给全红婵父亲的诗作者宋金山你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头顶一片天脚踏一块地顶起一个家你是一块铺路石任由女儿踩着你的脊梁渐渐长大你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头顶一片天脚踏一块地顶起一个家你是一座高山让女儿蹬着双肩越上1感恩母亲,送给你七首诗词,大爱无疆,不读可惜,第二首让人落泪01。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宋王安石彩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先看第一首吧,这首诗是王安石送朋友回家接母亲的诗,细读很动人。这首诗用了个典故南宋杨万里的诗,幽默风趣,这些生活之美你留意过么,读完必须赞生活处处有诗意,只需要有一双发现诗意的眼睛。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杨万里,号诚斋,他的诗清新活泼,充满生活趣味,被后人称为诚斋体。他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最擅长在生活南宋最后的好诗,血泪写成的呐喊与哀吟,诗人风骨,读后一声长叹诗人写诗,不仅在于描写水光山色,自然之美,诗中更蕴含着作者的志趣品质和性格,而许多诗更埋藏着家国之思,亡国之痛。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陆秀夫背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身亡,享国3唐诗中的精妙五绝,6首诗6种情,第2首让人落泪,读完你会点赞绝句以其精炼脱俗,含蓄隽永,历来被人推赏。而五绝,更是绝句中的极品,五绝言短意长,语浅情深,尺寸之内尽展机括,真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处。清朝诗人施补华曾说五绝只二十字,最为难工这个精致的男人,写诗却唯美悲凉,秦观经典四绝句,你读过几首?今天这组诗,写得细腻唯美,让人沉醉其中,又让人回味不绝。秦观,北宋最出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幽静清丽,历来传唱不绝。但是他的诗怎么样呢?为何有人说他的诗是女郎诗呢?他是苏轼最得意的弟大雪之日来读诗10句经典写雪诗,字字有神韵,第十句豪情万丈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从此日起气温更加寒冷,时雪转甚。诗人爱花也爱雪,故而有雪花一词。雪花洁白,轻盈,给单调的冬天增添了灵动和诗意之美。故而,古诗中颇多描写雪花的妙句。诗人或者五首经典饮酒诗,寄托人生悲叹,唐诗中的遗珠,读完要大醉三千场诗人为何酷爱饮酒?王和尚以为饮酒,可以让诗人与这个操蛋的世界,达成暂时的和解。酒入愁肠,温暖了诗人的身心,迷离了诗人的双眼,让他们在昏沉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寻找到一丝温暖和安慰。酒中清诗经典,不读可惜,7首五绝写景如画,真情动人,第一首即惊艳好诗总给人美的享受,写景如画,写情动人,细腻处见情致,精妙处见巧思。五言绝句,言短情长,尺寸之间最考较诗人笔力。今日,王和尚推荐七首清朝五绝,它们或写景神妙,或写情真挚,无不见巧思清诗也精彩!蒲松龄笔下的奇女子,5首诗字字绝妙,堪称心理专家蒲松龄的好诗,你读过几首?他是杰出的小说家,聊斋志异借谈狐说鬼,写人生,寄孤愤,既狂且痴。鲁迅先生说他笔下花狐妖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他为何善于写狐仙奇情,在于他对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