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多普勒效应测量变速度实验装置的设计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设计性实验"多普勒效应研究变速度运动", 该实验要求学生理解多普勒效应测量速度的原理, 利用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智能控制系统实验仪器, 设计出一套多普勒效应测量变速度的实验装置, 并利用该实验装置测量简谐运动物体的速度。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 设计性实验;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 使学生获得富有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使其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尤其是在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教学中, 学生需要自己完成阅读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配置实验设备、制作仪器部件或搭建电子线路、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等工作, 这种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做法, 有利于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2]
  为此,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 应用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 (DH-DPL) 以及智能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出一套简易的多普勒效应测量变速运动实验装置, 开展多普勒效应相关的设计性实验, 以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物理实验的能力。本实验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三部分内容:一是理解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原理, 二是完成实验系统的设计, 三是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及分析。
  1 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实验原理
  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传播波的介质静止时,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和波源发出的频率是相同的.。当波源或观察者或两者都相对于介质运动时,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就不相同了, 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3,4,5]
  设波传播的速度为, 波源以源相对于介质向观察者运动 (远离速度取负值) , 观察者以观相对于介质向波源运动 (远离速度取负值) , 则接收频率为
  如果观察者与波源的运动方向不在两者连线上, 只要将速度沿连线上分量代入 (1) 式即可。
  2 实验系统的设计
  本实验装置由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智能控制系统、运动导轨、超声换能器、小车等组成。调节运动导轨水平, 小车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可在轨道上做匀速、变速运动。
  将一个超声换能器置于轨道一端, 并与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中发射端口相连, 这个换能器即为发射端;小车放置于轨道上, 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做各种运动;将另一个超声换能器放置于小车上, 该换能器与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中接收端相连。当小车运动时, 由测试仪测出小车上的接收端接受的频率, 这个实验中波源没有运动, 观察者向着波源运动, 因此,
  由 (2) 式知, 只需测出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便可得到观察者相对于介质向波源运动得速度观。
  3 实验内容
  3.1 实验装置连接
  将测试架上"发射换能器"与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 (DH-DPL) 上的"发射端换能器"连接, 小车上"接收换能器"与DH-DPL上的"接收端换能器"连接, 测试架上光电门1与DH-DPL1上的光电门相接, 测试架上光电门2与智能控制系统上的光电门相接, 测试架上电机控制与智能控制系统上的相应接口相接, 将DH-DPL上的"发射波形"及"接收波形"与双踪示波器相连, 将"发射强度"及"接收增益"调到最大。
  3.2 发射信号调节及测频
  进入"多普勒效应实验"画面后, 先"设置源频率", 增减信号频率, 一次变化10Hz同时观察示波器的波形, 当接收波形达最大时即已设好。接着进入"变速运动实验", 设置采点数为160 (根据实验需要可设置其它值) , 设置采样步距为65ms (根据实验需要可设置其它值) .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匀速、匀变速及简谐运动等运动模式, 这里我们以简谐运动为例进行说明, 在变速模式下, 调节智能控制系统使小车进行简谐运动, 有7种变速运动模式, 显示为ACC1至ACC7, 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实验, 之后调节DH-DPL上"开始测量", 可测出小车运动时接收器接受的频率。
  3.3 实验数据整理分析
  根据 (3) 式, 可计算出小车的瞬时速度, 由采样步距为65ms, 可作出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选择一个周期) , 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 模式ACC1、ACC2、ACC3、ACC4的运动周期基本一致, 而ACC5、ACC6、ACC7的运动周期越来越小。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简谐运动, 可对所得速度曲线进行拟合, 运用软件Origin进行拟合, 拟合公式为拟合结果如表1所示。
  由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 由此可得小车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从表1中可知模式ACC1、ACC2、ACC3、ACC4的运动振幅基本相同, 而ACC5、ACC6、ACC7的振幅越来越小, 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基本吻合。
  4 结论
  本文介绍的"多普勒效应研究变速度运动", 应用多普勒效应研究了简谐运动, 通过测量出小车上换能器的接收频率间接测出了小车的运动速度, 可运用多种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文例举了用软件Origin进行拟合, 得出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及小车在各种模式下的运动规律。而该实验装置还可设计用于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匀加 (减) 速直线运动、测量距离等等。通过完成该实验, 学生对多普勒效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也可锻炼学生自主设计新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是非常适合作为设计性实验的一个项目。
  参考文献
  [1]刘海霞。物理实验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 (7) :12-13.
  [2]段家低, 曹惠贤, 王煜, 等。美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情况考察报告[J].大学物理, 2004.23 (3) :42-45.
  [3]戚伯云, 杨维纮。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53-256.
  [4]郑永令, 贾起民, 方小敏。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441-444.
  [5]邓锂强, 梁一机。多普勒效应测量声速实验的设计[J].大学物理, 2012.31 (3) :48-49.

浅谈日本农村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摘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既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又是相伴相随交织在一起的发展过程。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日本1961年制定农业基本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摘要本文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角度出发,寻找共性及规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困难,选择一条适合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一国际简论证券投资学的必要性一模拟炒股的作用(一)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经济类课程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世界经济国内宏观经济,各个产业状况的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变化都会引起证券市场的探讨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内容设计论文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验内容设计论文摘要证券投资学课程实验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现有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达到高效率?实验教学内容的浅谈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摘要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信息很难共享,监管部门金融监管理念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确立适度监管原则,完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国的国金融学教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在国外,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比如美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金融学专业课程都比较新颖,一般每年都要淘汰掉5左右的旧课程,增加约9左右的新课程。即便是保留下来的课程,世界储备货币危机与货币战略当全世界都在用战争一词来界定围绕储备货币发生的争执与变革的时候,偏偏忽视了储备货币体系与贸易平衡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当前的储备货币危机,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则出应用型金融学教学方式探讨软件模拟模式软件模拟模式主要是指通过专业实践室平台,借助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完成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模拟。从而使学生对金融业的具体工作从直观上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创新课程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学很多原有的知识点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从过去的存贷差转变为中间业务,而且传统的四大国有银行也改制转轨成功。所有金融学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创新一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践,另一部分是校外实践。校内实践是指在第5学期开设的证券投资学综合实验课程校外实践主要包括金融教学实习浅析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摘要针对目前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现状,结合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分析了我系该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认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教学改革方面存在欠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
走向生活的美学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体走向(1)第二种是朱狄先生的意见。他认为,整个20世纪,西方对美学的思考就是以加深经验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这两种类型的区别来进行的。这样,这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就被划分为科学美学和分析美学。(注朱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1)摘要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中国美学百年回顾(1)摘要本文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发展阶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百年美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对新世纪中国美学的走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中国美学百年美学四大来源20世纪中国美学,是对当代美学问题的思考(1)关于实践毫无疑问,把实践引入美学,是一场美学革命。以实践为出发点而建构的实践美学,是目前中国美学的最高形态。正如刘纲纪教授所说的,实践美学是中国对世界美学的大贡献。90年代以来,随新中国的文艺实验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电影(1)中国是个有良好修史传统的国度,历史典籍的完整与连续性在世界上无与伦比。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却成了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近百年来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不是国产电视剧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一题材狭窄缺乏新鲜感二剪接失度冗长拖沓三见好不收狗尾续貂常言道见好就收,这是很有道理的。电视剧制作上也应该这样,适可而止,最热闹时收场,让人回味无穷。而现实情况是,一部剧播出后,反中国数码影视的现状及发展机遇(1)内容摘要数字化是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必由之路。数码影视体系内存在着交互与分野。本文依据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材传受关系等要素,将数码影视划分为四个方面即基于普通影院放映的含有数转胶电脑特日本漫画对香港漫画界及流行文化的影响(1)若论漫画的普及程度经济效益对外输出及影响,日本早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漫画大国。自1980年代以来,日本漫画一直是香港台湾新加坡及其他亚洲地区年轻人的至爱,也可以说是各类日本流行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1)正文谁都不能熟视无睹电视,在20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的醒目到场和隆重出演。所以长期以来,舆论界和学术界对电视这一客观的文化存在及其文化身份给予了种种感性或理性的界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1)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开始首播,1个多月以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可以说,电视剧几乎与中国电视一同诞生。当时的电视剧主要是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1)一视角转换之于电视文化研究的必要主张从多种视角来研究电视文化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第一,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实践。我国电视文化的历史始于20世纪中期,虽然晚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