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的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系统分析了造成就业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专业关联性 原因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最初始、最重要的一环,在促进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能否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对口或提高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直接关系到国力的科学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从"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过渡,国家也开始施行"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毕业生就业开始以市场为基础,实行自主择业。由于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国家所能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没有显著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一些专业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为及时实现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其择业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已不仅仅是学用一致了,其结果是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性日渐减弱。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关联现状
  2.大学生兼职、实习岗位与其专业的关联度较低,选择学用一致的机会和空间不大。兼职、实习是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学生就业的"热身赛"。因此,选择与本专业一致或相关的岗位进行兼职、实习是在校大学生的"理想"选择。但现实中,大学生的兼职、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的关联度较低,兼职、实习难以学以致用。据国内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网对全国1800家提供的2007年暑期兼职机会的企业和10663名参加2007年暑期兼职和实习的大学生展开的调查显示:1800家企业提供了7578个兼职实习机会,明确学历要求的不足5%,对专业或资历作出要求的仅有2.7%。对于10663位参加暑期兼职、实习的大学生中只有153位运用到专业学科知识,占1.4%,涉及专业的前三位依次是设计、计算机编程和教育类专业。由此可见,大学生兼职、实习的机会日益增多和透明,但岗位与其专业关联度很低,毕业生兼职、实习通道中,选择学用一致的机会和空间不大。
  3.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学非所用的比例相对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毕业生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和生活得以保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高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高校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倾注了全力,在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实现了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毕业生学非所用、人不能尽其才的比例相当大。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全国"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80%从事的都不是原专业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全国每年毕业的几百万本科毕业生中,仅有20%的已就业本科毕业生实现了学用一致。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关联度不高的原因
  2.历届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总量逐年增加,给应届毕业生以沉重的心理压力,专业对口就业成为理想。2003~2007年这5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而全国就业率每年基本维持在71%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约30%的应届毕业生不能按时就业,随着每年毕业生总量的大幅度提高,致使每年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如2006年未按时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突破百万大关,2007届毕业生截至9月1日就业统计,尚有144万毕业生未按时实现就业。面对每年遗留下的如此巨大的待就业毕业生和每年都要走出"象牙塔"的巨量应届毕业生,大多毕业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只好"慌不择食"地就业,专业对口就业的想法被暂时抛到九霄云外了。据对广西某艺术院校170名2004届、340名2005届艺术类本科毕业生问卷调查表明,面对越来越多的师兄、师姐无法顺利实现就业的现状,毕业生已不追求专业与工作的对口,逐步接受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数据显示,2004届和2005届毕业生择业时,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不一致工作的人数远大于完全一致的人数,两者幅差分别为32.05%和41.11%。 "
  3.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大量毕业生扎堆就业,给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增加了难度。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日益困难。其突出原因就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表现为东中西部区域性就业矛盾、城乡就业矛盾、客观需求与现实编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毕业生就业过分集中在岗位有限的东部和大中城市,集中在需求人数日益减少的国家公务员岗位竞岗,毕业生在此就业环境下实现专业对口就业,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有着巨大就业潜力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却很难吸引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毕业生,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面对结构性就业矛盾,毕业生要实现专业对口就业难度相当大的。
  4.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当前,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的关联度不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而是采取"因师资设置专业""发展容易上马的专业",盲目地追求大而全,甚至赶时髦,一哄而上,设置了一些不强不特、趋同趋热的专业,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总量矛盾和专业矛盾并存,就业市场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一些文史类和管理类师资限制少、投资低,成为最易办的专业,一些高校便在近几年的学科调整中,争先恐后设立了许多文史类、管理类专业;不少工科高校开设文秘、新闻、管理类的"小文科"专业,医科院校开设普通外语专业等。其结果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众多,社会需求却渐趋饱和,造成就业紧张,找工作都特别困难,何谈实现专业对口就业。
  5.部分高校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2006年,据对广西柳州市、南宁市200家民营企业进行调研表明,83.42%的被调查民营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不能马上为企业带来效益,所学知识与岗位需要脱节,所学不能致用。再据同期沈阳人才市场调查显示: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与此同时,30%被调查毕业生反映其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看书、到企业实习、听讲座等方式来补充。
  三、提升就业与专业关联度的办法和措施
  1.成立"经济发展和专业设置委员会",探索适应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建议成立由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经济发展和专业设置委员会"并长期发挥作用,瞄准地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科学地分析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要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加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人才的近期、中期、远期需求趋势分析预测,指导高校调整专业课程及前瞻性地设置专业,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关联度的提高。
  2.校企紧密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实现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校企紧密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就是高校与企业以协议形式,确定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至少提前一年进行角色定位,高校按企业对人才规格和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强化企业的实用课程,以实现高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的目标。在这方面,国家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作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各高校要在保持原有就业渠道的基础上,为解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和学校培养人才模式的单一性的矛盾,应加快实施"就业基地化,实行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推动学校就业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保证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建立和健全大学毕业生非公经济实体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毕业生到非公经济实体专业对口就业。非公经济实体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和重要渠道,毕业生面向非公经济实体就业人数和比例将逐年提高。但由于非公经济实体福利、劳动保障等政策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毕业生担心非公有经济实体用工不规范,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现实问题,非公经济实体即使有专业对口适宜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仍坚持"首选进政府,无奈去国企,实在不行到私企"的择业理念。因此,只有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实体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大学毕业生到非公经济实体就业的相应保障措施,才会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非公经济实体就业。

体验教学法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用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拓宽,最终实现素质教学。因此,本文列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应用体验教学法薪酬激励的国家电网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摘要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具有社会性质的售电公司形成发展热潮,促使电力行业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因此,薪酬待遇薪酬激励等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然成为国家电网必须重视的问题。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摘要救死扶伤是医疗事业的本职工作,同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医疗事业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助于医护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及工作热情的提高,从而能够促使医院整体工作水平提高。绩效考核是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原有经济模式下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当前国企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举措。本文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生干部管理摘要高校的学生干部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管理学生干部,也将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从报名面试选拔到聘用培训奖励绩效考核,每中小银行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化升级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作为银行的核心知识资源,其价值已被广泛认可,但其数量的膨胀与利用方式的落后使银行档案管理系统对业务的支撑度逐渐下降,因此银行必须改进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大型银城建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从现状来看,城建档案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难点问题,比如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建档不及时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等等。本文在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发展也在不断加强。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但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中同样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何改变这些问题财务档案管理的现状改善对策摘要财务档案管理属于是单位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企业单位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前提,对企业单位的运营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创新是一个国家永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也试论完善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论文论文摘要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由职业教育类型来培养完成,其完整体系本身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暖通设计节能技术分析论文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建筑设施开始动工,其中的暖通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简易的暖通技术来进行暖通建设,这就会造成建设项目无法正常进行,而且对建筑单位的利益
新公共管理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视角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弊端策略一新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在我国,一般将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念定义为后期发展理念。新公共管理理念是当今社会人才管理方向的一个潮流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举措分析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产力的软实力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中建立起的企业人才管理方式。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渐趋完善,在企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浅谈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深远。文章首先诠释了大数据时代的涵义与特征,然后分析了其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影响,并指出了该背景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创新探析摘要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我国已正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人力资源服务业受到较为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人力资源服务形式特点及模式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经济新煤田地质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摘要无论在各个行业之中,人才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着重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确保人才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将主要论述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运用摘要本文将论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的内涵和作用,并提出应用激励机制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以期全面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确保激励机制的效用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关键词高校大数据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摘要大数据时代,企业从单一的形态转变为互联组织形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渐成为21世纪的时代背景,在不断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发展经济就业形势和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医院作为医疗改革的重点对象,各医院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医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医院的各部门和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企业改革环境中人力资源体系途径摘要企业在改革发展中人力资源体系优化是长期需要优先解决的重点内容。国家在上世纪年代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产权与责任确立,企业行政与管理分配以及管理科学化的指导思想。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成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作为一股重要力量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国文化环境差异下,公司对待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何实现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