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流行音乐演唱与肢体语汇结合的教学

  【内容摘要】流行音乐从来都不只是听觉艺术,自诞生至今早已多元化发展。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依附于媒介平台等音乐产业平台。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正是因为流行音乐极具包容性,以及流行化、大众化的特性,所以被人们广泛接纳并进入高等学府,成为艺术门类中的专业学科。需要正视的是,国内高等教育流行音乐学科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文章就流行音乐演唱学科的教学,以及如何使肢体语言与演唱相结合,进行教学创新与研究。
  【关键词】流行音乐演唱肢体语汇高等教育
  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媒体、音乐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几乎无所不在,其背后映射的流行音乐文化也得到相当高的关注。如何理解"流行"这一名词的文化含义?高等院校的流行音乐演唱教育将如何展开?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流行音乐文化概念
  想要厘清流行音乐与肢体语汇的关联,首先必须清楚"流行"一词含义及流行音乐文本表达。在《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一书中这样解释"流行"这一关键词:"流行(Popular)一词有着悠久、怪异、多变的历史,它可以修饰一系列令人惊讶的名词:从反抗到发型,从候选人到文化,其中最后一种用法,即流行文化。"[1]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的大众属性,这是通俗的理解。当然,流行音乐这个概念也历经了历史的衍变,英国文化理论家雷德蒙威廉斯认为,"流行"这个词汇是随着社会、境遇的改变而改变的,最初也是具有贬义含义的,意味着"卑贱的"(low),后来寓意"平民的"(ofthecommonpeople),直至19世纪末期,人们所认知的"流行"的积极意义才逐渐显现。"流行"这一词的衍变过程,同样出现在华语音乐中。从1927年黎锦晖创办中华歌舞学校和中华歌舞团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我国的流行音乐同样经历了从靡靡之音到通俗大众,再到如今的百花齐放、人人追捧走入高雅殿堂。发生如此改变的幕后推手除了时间、社会认知的改变,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音乐传播这一媒介的迅猛发展。现如今的音乐传播手段不局限于传统的唱片CD,人们足不出户却洞晓世界,这源头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流行音乐有着不同年龄、不同国界的受众体,并随大众审美的趋向发展而发展。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追逐利润的公司创造,这也产生了问题:流行音乐如何传达"文本"?对于"文本"这一名词的概念,大众认知仍然停留在原始文字或者书本阅读中。流行音乐的文本除了唱片、MV、宣传海报,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歌手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声音的传播给予音乐的文本表达以及视觉与听觉的充分结合。简言之,就是大众审美已不满足单纯的声音表达,需要舞台、灯光、肢体语言等一切外部因素与声音结合的表演。
  二、高等教育背景下流行音乐学科的特殊性
  在流行文化研究中,牵扯到很多跨界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流行音乐教育,许多音乐院系的课程设置并未发展成熟,也并不是每一所院校都适合开设流行音乐系列专业。尽管如此,流行音乐高等教育在中国发展已走过懵懂时期,逐步向稳定性、专业化、学术研究靠拢。流行音乐高等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部分音乐学院及综合类艺术院校开设流行音乐专业,学业性质有本科也有专科,这时期的流行音乐教育属于摸索时期。第二阶段就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的流行音乐教育逐步趋于稳定,开设该专业的学院逐步增多,由专业音乐院系普及至综合类艺术学院再发展到普通综合类大学,流行音乐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如何看待高等教育中流行音乐的"特殊性"?自流行音乐进入高等教育体系以来,研究者为了突出流行音乐自身的学科意识,以确立其学科地位,有以下特点:第一,强调在表演领域挖掘自身的教学方法,试图与传统割裂;第二,音乐批评领域特别活跃;第三,试图按照流行音乐自身规律简化流行音乐学科目录[2]。这三个特点充分反映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对比性,特别是"试图与传统割裂"这一观点提出至今,可以说高等教育流行音乐的学科设置中代表性、特征性课程已完全与传统割裂。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那些课程的基础"套餐"并未改变,如视唱练耳、基本乐理、中西方音乐史等,也有一些特色科目(以浙江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为例),如组合演唱、流行舞、流行音乐表演、录音棚实践、流行音乐写作编曲等课程。这些课程的介入既是流行音乐学特殊性的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流行音乐演唱与肢体结合的教学创新
  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的介入,流行音乐的发展日新月异。流行音乐的魅力除了音乐本身,其外部时尚的"包装",也是流行音乐粉丝所青睐的。可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外部音乐,它不拘泥于歌曲本身所传达的文本,更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流行音乐背后的周边文化,如CD、MV、肢体舞蹈等。因此,在日常流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多种元素融入演唱教学,将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述相结合,达到音乐表演的效果。传统演唱教学专注于声音,当然,对声音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流行音乐演唱的最基础要求。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基础"二字的原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与针对性也要有所改变。同时,流行音乐对人才的多元化要求,也促使高等教育的改革与适变。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发展至今,已是十足的外部音乐。所以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流行音乐专业课程,除了保留传统的声音歌唱性教育,更应将目光放在歌手的肢体语言、外部表现、舞台内容等方面。例如,美国歌手布兰妮(BritneySpears)的《Toxic》,这是一首风靡全球的歌曲。整篇较快的节奏型、紧张不定的和弦充斥整个曲式A段,音乐效果明显。如此明快的节奏,如果只是一味地靠声音歌唱,没有肢体表达,那么音乐与声音的对比度会失衡,丰富的音乐与节奏会把人声彻底压过。再从听众角度考量,如此节奏律动快速的歌,如果只是单纯的声音演唱,则会更加凸显人声部分的单一,容易造成审美疲乏。无论是从唱的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来看,流行音乐演唱与肢体表演结合都是必须的。在教学中,以歌曲《Toxic》为例,演唱时需要做到肢体与演唱结合并且同步。很多风格性歌曲的强弱节奏点与传统音乐中的强弱概念不仅不相符,反而是相悖的。比如曲式A段第一乐句中需要注意,传统4/4拍的原始强弱应该是"强——弱——次强——弱",但在这首歌曲中由于四分休止符的存在,而改变了强弱关系,变为"弱——强——弱——强"。特别是最后一个时值,既是一个强音的存在,也是该乐汇的重点;既是演唱重音点,也是肢体表演的重点。演唱时要求声音干净利落、不拖沓,在节奏强点处加入具有顿点的肢体动作,配合声音一起表现,完整地传达音乐文本。改编音乐是对音乐进行二度创作,这是流行音乐界这几年流行的一件事。同一首歌曲,同样的旋律,对其节奏和伴奏配器进行调整,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歌曲《Toxic》由欢乐合唱团(Glee)改版后,加之他们的表演,音乐效果竟然变得青春洋溢。所以决定音乐效果的不一定是旋律和歌词,音乐的表演、节奏型、伴奏的组成配器才是重中之重。在欢乐合唱团(Glee)的版本中,《Toxic》加入了男声的部分,前奏也由急促的鼓点演奏变成无伴奏人声合唱,整体速度稍变缓,男声在底部铺垫,女声做中高声部。在曲式A段的第二乐句,男女声部角色互换,由男声部演唱主旋律,女声做高声部衬托,很好地衬托出歌词的寓意。改编本是为音乐情景剧的需求而创作的,在剧中,这是一场音乐秀:男女生穿着同色系衣服,手拿爵士帽,用一顶帽子和舞台看似随意但又充满布局的走位演绎着歌曲文本。同样的一首歌,歌词、旋律相同,不同的是节奏、伴奏配器以及演唱者,呈现出的音乐效果大不相同。如果说布兰妮的音乐演唱和舞台表现是充满紧迫感的话,那么欢乐合唱团的版本赋予这首歌以青春活力的感觉。演唱、舞台、肢体的不同表现影响到整首歌的性质变化,如此类似的作品在近几年不断涌现。因此,在流行音乐的教育中如何更新理念、培养多元化人才至关重要。
  结语
  流行音乐受众广泛,在看似流行浮躁的背后蕴藏着丰厚的流行音乐历史及文化,这些内在的文本意识通常被大众所忽略。如同古典乐的作曲家,人们能熟知其作品,但几乎没人会去关注流行音乐背后的词曲人及写作背景。华语流行音乐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注重流行音乐文化意识概念培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流行音乐的专业性、创新性教育任重而道远。利用肢体语言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表演,既是高等教育中流行音乐专业的创新点,同样也是对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陆正兰,刘小波.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2]彭建辉,杨士春,王普江等.中国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探究[J].音乐探索,2012
  (6).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详细内容(1)是封闭的或者异化了的理性结构。我们说美的规律不在理性结构而在感性动力之中,也就是说理性结构只有作为一个被扬弃的五一节才能获得美的意义。换言之,美的王国是力量的王国而不是法则的王国。审美是人生的节日(1)摘要审美为何是人生的节日?美的问题有几个层面?美在关系说是谁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古代是否有美在关系说的命题?形成美的根源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作为美的关系的系统包含哪些内试论喀喇汗朝维吾尔族美学思想(1)内容提要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展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部的文化资源包括美学资源都将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西部曾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对西部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的认识和研究将极大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1)徐复观(19031982年)是现代新儒家的重镇。早年从军从政,后对政治失望,目光转向学术界,在不惑之年作为陆军少将执弟子礼,问学于熊十力。半路出家矢志学问的徐复观,充满着对中华文化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1)一问题的导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徐复观先生的大著中国艺术精神横空出世,是书对庄子美学做了深度的发明,于奠定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开山地位厥功甚巨。早先,徐复观先生的中国人性论史8226先鲁迅对孔子及其美学思想的评说(1)孔子和鲁迅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人。他们生活的年代遥遥相距两千四百多年,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差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关于试论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1)内容提要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全面地论述了人的性情在审美体悟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性情的摇荡不仅是审美体悟的根本原因,而且也使审美体悟以一种激越的过程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性自命出的作者论美(1)美学问题是哲学领域中最扑朔迷离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也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从认识论的角度,我们要问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我们朱光潜的学术品格(1)朱光潜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年有余了。他给我们留下了两份遗产一是数百万字的学术著作一是字里行间所透出的学术品格。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两份遗产的宝贵价值越来越清晰地显露了出来。今天,尤其值纪录片的娱乐化创作(1)纪录片说到底是艺术,艺术是要给观众看的。当纪录片作者和部分DV爱好者把纪录片做得越来越纪实化的时候,他们发现纪录片的可视性非常重要。于是纪录片有没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议论的话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1)一现状1。世界第一的数量2。四级办台的格局1983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省辖市(地州盟)和县(
浅析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思考与研究1导言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进行了技术创新。但是,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只通浅析BIM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路径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落实和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拓展,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也对建筑工程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运营管理涉及内容繁多,各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基础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引言一个企业想要长远的立足于建筑行业领域,必须着重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尤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如果一个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水平比较高,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速度一定会很快,反之探究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与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但是由于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很多细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策略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关键技术地基是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体或岩体。为了保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首先,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致产生破坏其次,组成地基的土层因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1引言建筑工程是一项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内容。而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具体探究了现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其产生问题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建筑工程管理现存的问题1。1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不足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与否以及实施的良莠程度都是由建筑公司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所决定的。由于建筑行业虽然盈利较大,但是同时也存在试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方法分析工程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负责监督指挥和协调各项基本要素。然而,国内很多建筑工程都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受到主客观因素直接影响,限制了管理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综合新能源论文(1)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结构调整,朱镕基总理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ldquo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我国经济已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增长方式发展经济,海南省电力改革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综合新能源论文(1)海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本部在今年7月份完成了新一轮全员竟聘上岗,公司本部人员由本部电力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报名竟聘,经过笔试答辩群众评议之后,由公司党委最后考评选聘。公司本部人员减少到9我国石油需求与石油替代战略综合新能源论文(1)一需求高速增长和产量平稳增加是石油供应短缺的基本原因近10多年来,我国石油产量保持比较平稳增加的态势,但是石油消费量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ldquo八五rdquo时期,全国石油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