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
  应该说,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多块金牌的背后,有其"都市农业"的巨大贡献——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荷兰自己没有"都市型农业"的说法。但是,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乌得勒支—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多德雷赫特这几个大中城市[2],构成了一个"大都市圈",或非行政意义上的"大都市"。为了考察荷兰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妨以包围这个大都市圈的"西三省"及其主导产业——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来进行研究。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东侧保留着一个缺口,人们称之为"绿色心脏"[3]。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研究荷兰"西三省"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都市型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借鉴荷兰怎样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西三省"农业的特点
  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小[4],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公顷,大田蔬菜3.4万公顷,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公顷,后面二者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 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其中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
  根据欧洲统计署的资料,"西三省"农业生产项目中位居前三名的分别如表1所示:
  表1 荷兰"西三省"主要的农产品及其占总增加值的比例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劳均总增加值
  乌得勒支省
  牛奶,44%
  猪,19%
  肉牛,13%
  25 356
  北荷兰省
  花卉,54%
  牛奶,19%
  蔬菜,7%
  32 880
  南荷兰省
  花卉,49%
  蔬菜,29%
  牛奶,10%
  43 934
  资料来源:欧洲统计署(Eurostat),"劳均总增加值"是指标准农业劳动力的总增加值,以欧元计算。
  从这"西三省"主要的生产活动来看,花卉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而奶牛业则是它们共同的一个重要产业。对比我国大城市郊区,园艺业和奶牛业也逐渐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这里是不是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呢?
  下面,我们就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论述"荷兰式"都市农业的先进性及其产生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园艺业
  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的"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等。在很多荷兰的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荷兰西部地区发展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农积累了栽培花卉的许多经验,早就有很好的声誉。另外,早在17世纪,荷兰的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城市繁荣,富商麇集,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城郊)到城市不但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这就为荷兰的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荷兰还形成了独特的拍卖业,使那些娇嫩的鲜花能够快捷、有效地销售到其他地区以至邻国,直到世界各地。
  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荷兰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因此,如何从"每平方米"土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值,就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很明显,在经济利用土地的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较高的投入 更好的技术"——这就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一个"诀窍" (表2)。但是,园艺业发展到现在这样占有世界意义的地位,基本上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5]。其中,作为世界园艺业产品最大的出口国,荷兰所起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表2 荷兰园艺业的产值(单位:亿荷兰盾)
  1980年
  1990年
  1994年
  1996年
  花卉和观叶植物
  24.31
  52.81
  65.76
  70.54
  花卉球茎
  5.44
  7.12
  9.11
  9.74
  蔬  菜
  22.71
  39.97
  38.45
  37.92
  水  果
  3.86
  6.99
  5.70
  4.66
  苗木、种子等
  5.48
  11.39
  8.15
  7.96
  资料来源: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
  园艺业在荷兰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欧盟(及早先的欧共体)的农业政策。一方面,欧洲各国因一些大宗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困扰,欧共体从1980年代中期起对牛奶、谷物和其他一些农产品采取了限产政策(详见下)。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荷兰在"没有边界"的统一大市场里,可以把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业产品和乳制品)销售到周边各国,大大促进了荷兰园艺业的发展。
  园艺业得到加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发要求。在空间狭小的荷兰,以奶牛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制约。在近几十年来,荷兰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畜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包括园艺业在内的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内部,园艺业占的比重要大于一般意义的大田种植业)。
  8 700多个,直接就业人数3.7万人,间接就业(拍卖、递送、批发、出口、零售)的人数总计达4.9万人,共为国家提供了8.6万个工作岗位。
  "
  表3 荷兰园艺业农场数量的变化
  1985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温室花卉或蔬菜
  10 159
  9 372
  7 908
  7 395
  露地花卉或蔬菜
  5 592
  4 358
  3 733
  3 366
  花卉、蔬菜兼业农
  2 389
  1 489
  1 124
  1 075
  蘑  菇
  767
  670
  516
  481
  总 计   18 907   15 889   13 281   12 317   资料来源:荷兰农业经济研究所(LEI):《农业、园艺业数字》,2002年,p. 23.   表4 荷兰温室花卉的生产:农场的数量及其规模   公顷/农场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 0.5   6 059   4 372   3 457   2 772   2 557   0.5~1   1 750   2 082   2 014   1 659   1 492   1~2   471
  993
  1 450   1 432   1 366   > 2   72
  254
  478
  712
  741
  总 计   8 352   7 701   7 399   6 575   6 156   资料来源:同表3,p. 93。   表5 荷兰露地花卉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公顷)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郁金香   5 766   6 588   8 031   9 705   10 050   百 合   590
  1 533   3 298   5 069   4 952   水 仙   1 708   1 588   1 405   1 843   1 880   大丽花   2 006   1 937   1 846   1 643   1 454   风信子   859
  954
  980
  1 130   1 171   总 计   13 010   15 055   18 086   22 543   22 618   资料来源: 同表3, p. 79。   露地花卉主要是球根花卉生产(表5),现在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2.2万公顷。球根花卉又可分为两种:鳞茎植物(如郁金香、水仙、鸢尾、风信子、百合等)和球茎植物(如唐菖蒲、大丽花、番红花等)此外,还有雪花莲、麝香兰、秋海棠、美人蕉、虎斑草等等。   37.24亿美元,占世界市场47.8%的份额。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的主要品种是番茄、甜椒和黄瓜,普遍采用无土栽培。荷兰还生产种类繁多的其他温室蔬菜,如小萝卜、茄子、西葫芦、生菜、菊苣、花椰菜、小白菜、中国大白菜、洋豌豆、白芹菜、茴香、小黄瓜、菠菜和芸豆等等,此外还生产草莓。在荷兰,玻璃温室蔬菜都由专业农场栽培,一般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蔬菜。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温室蔬菜的育苗,幼苗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160到180公顷左右。专业化使种植者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在技术知识方面精益求精,提高产量,改善质量。专业化还有利于机械化和计算机化,降低生产成本。   在荷兰,除了马铃薯、干洋葱、胡萝卜等作为"大田作物"之外,还有白菜、甘蓝、花椰菜、卷心菜、菠菜和豌豆等也普遍在露地种植。这些蔬菜不但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或供应出口,而且还为冷冻食品、罐装食品的生产厂家提供大量原料。   由于花卉生产(特别是温室花卉和蔬菜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南荷兰省雇佣的劳动力特别多,家庭劳动力与雇工之比达到了1﹕1.08。这是荷兰唯一的一个雇工人数多于家庭劳动力的省。温室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机器人技术有可能得到发展。   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在这里,管理和技术一样的重要(甚至更重要)。   三、奶牛业   欧盟的生产配额是在农产品大量过剩的情况下实行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许可证"("生产权")。如果农场主有能力的话,可以从别人那里去购买;但是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到配额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荷兰。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荷兰"配额"的价格比它的邻国高。荷兰饲养牛奶的气候、环境条件良好,牧场又是一种不动产,农场不肯轻易放弃牛奶场经营。同时,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空间的呼声在欧洲日益高涨,在国土狭小的荷兰就更是如此。人们对牲畜场排泄物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奶牛头数意味着环境成本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奶牛头数、增加奶牛单产,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因此,"配额"制度客观上促进了荷兰奶牛业的技术进步。   "   奶牛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并且需要比较多的人工劳动。除了每天两次挤奶,还有其他许多工作要做。不但有很多体力活(喂料、清扫等),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荷兰大多数家庭农场只有2个劳动力,奶牛太多了就难以胜任。农场主若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可能有两个选择:一是雇工,二是采用机器人。荷兰的工资水平比较高,雇佣工人的成本也高;在法定休息日,还要对劳动者额外支付高得多的工资。机器人的一次性投资非常高,但是它的优点也十分明显。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因此可以均衡地挤奶(一天3到4次),有效地提高奶牛的单产。另外,有了机器人,农场主有了更多的闲暇,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学习、培训等等,甚至外出度假。   奶牛业本身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各类家畜当中,奶牛将饲料转化为人类营养品的效率比其他家畜更高。现在,世界农产品的贸易格局中,乳制品占12~15%,一项就超过了各类谷物的总和。不仅如此,奶牛业为肉牛业(以及肉类加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缺乏农业机械的地区,牛是重要的、可再生的动力。很少有一种农业生产项目能够像奶牛业那样,能够提供以上4种产品——而且提供鲜奶和动力的时间可以持续好几年。   不仅如此,由于奶牛业的生产链很长,单头奶牛所需的劳动力较多,对管理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各种配套服务,这一切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牛奶销售和乳制品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正如荷兰学者所说,荷兰在历史上就不存在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奶牛业既是培育农民合作精神的温床,也是激励农民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所学校。   从历史上看,奶牛业是欧美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欧洲早就把牛(特别是奶牛)作为商品牲畜来饲养。16世纪关于奶牛的文献记载已经很多。早在17世纪,南荷兰、北荷兰两省以及泽兰省就有了发达的奶牛业,劳工平均日工资达到   0.80~0.88荷兰盾。南、北荷兰两省的城市密集,市民收入较高,乳制品的需求旺盛,这更刺激了奶牛业的加速发展,并且促使饲养奶牛的农户向商业化方向转变,并且刺激了乳制品加工的发展。在1650~1805年期间,荷兰每年人均黄油的消费量就已经达到了10千克[9]。   由此可见,欧洲奶牛业的发展不但为奶农增加了收入,强健了人们的体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欧洲(特别是荷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这样农村劳动力富余、人均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荷兰的经验有特别深刻的借鉴意义。   四、都市农业的先进性   前面提到,"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依据何在呢?   以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为标志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都不是为了自己消费,所以是"天然的"商品。这些产品的商品属性不但要求比较完善的营销链条,而且需要有发达的城市及其较高收入的消费者群体。既然这类产品需要产后服务,就为农业劳动力分工和转移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服务业以后,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分工和专业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荷兰花卉业直接就业的人数有3.7万人,而间接就业的更达到了4.9万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都市农业的典型,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的先进性集中地表现在有利于制度创新、技术革新和管理革命以及促进城市化:   1.带动了农村合作社和加工业的发展。1886年,荷兰创立了乳品加工合作社[10]。合作社对于奶牛业的重要性超过了大多数农产品。因为牛奶是易腐品,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条件下,必须当天卖完或者加工(这与小麦、土豆、鸡蛋、肉猪等很不相同),而在"单干"的情况下,每个奶农必须自己把挤出来的奶运送到城镇去卖,费时费力,因此奶农特别需要合作销售。花卉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大量的鲜切花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消费者手里,没有拍卖行这样的合作社也是难以办到的。合作社是一种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合作传统在荷兰得到发扬光大,与奶牛业、花卉业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2.有利于资金的积累。牛奶和花卉的商品性培养了奶农、花农的赢利意识,与同行们的差距激励着他们追求更高的利润,而高产来源于良种奶牛,来源于艳丽、奇特的鲜花。奶农需要积累资金购买良种牛犊,花农需要培育或购买更好的花种,扩建温室。在缺钱的时候,需要农村的金融合作。荷兰拉博银行(农民合作银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合作社。农村金融的发展又为荷兰经济发展增加了一个助推器。   3.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传播。与很多农作物或猪、鸡不一样,奶农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牛奶的销售收入;如由合作社代销,至少也能够在一周、一月里结算一次。鲜花更是每天都可以了解自己送往拍卖行的花卉能不能得到客商的认可和青睐,能够卖出怎样的价钱。这些都是这二者的独特之处。奶农可以比较他邻居的生产和收入,从中感到差距、激发他学习别人经验的积极性。在收奶站,奶农们可以经常沟通信息,改进饲养技术。奶牛业、花卉业对技术进步的需求,刺激了更多的发明和创新。   4.提高了经营管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中是无所谓经营和管理的,但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管理往往比单项技术还要重要得多。单项技术必须进行"组装",协调运转,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作者亲眼看到,荷兰一个种菊花的温室农场怎样把生产计划安排得精细入微——精确得像时钟一样,某些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小时都不能够马虎。在这里,有产前、产后的各类公司周到的服务和密切的配合。正因为有了这一切,荷兰的园艺业才能够达到这么高的生产率。   5.奶农和花农容易接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通常生活在离城市不远的乡村。他们无论出售牛奶还是鲜花,都需要寻求比较大而稳定的市场,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奶农和花农比较熟悉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城市里的各种职业。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对年轻人有较强的吸引力。一有机会,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就会向其他产业(包括牛奶加工业、花卉销售)流动。工商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推动城市化的同时,客观上也为扩大农场规模创造了条件。人多地少的荷兰能够实现这么大的农场规模,就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流动的结果。   最后,这两类商品的主要销售地在城市。与城市相联系的是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在当今世界,为较高收入者提供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往往也比较高。因此,奶农和花农构成了荷兰农民中收入比较高的阶层。总之,发展奶牛业和花卉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   五、几点启示   从荷兰高效的都市农业中,我们看到了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结构及其走向。下面把上面所说的归结为以下几点:   1.大都市的土地比一般地区更加稀缺,土地价格更加高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追求较高的土地回报率,必须尽可能使每一平方米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花卉业为代表的园艺业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   2.都市型农业大多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比起农村地区来,大城市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比较强,需求的档次较高。园艺产品和奶牛业正好能够提供这类产品。较高档次的产品往往与较大的消费弹性相联系,因此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只有消费者群体比较集中并且足够大,才可能减轻这种风险。   3.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都市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制度创新,推动着技术革新,因此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市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因此,都市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密集的城市人口,往往对环境有更多的关注。国际经验表明:"绿色"意识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发达国家首先萌发的。"绿色生产力"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马拉松竞赛中,是决定谁有希望胜出、跻身于世界前列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荷兰能够成为农产品净出口的"世界冠军",同它长期以来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分不开的。   附录:"大都市圈"三省概貌   77%的就业岗位。   [2] 这5个城市的人口总和超过了3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5。   [3] 从乌得勒支向西再向南到多德雷赫特,形成了一个人口最密集的Randstad,其人口超过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3。这个"大都市圈"形如一个稍稍倾斜的"匚"字,东部缺口是农田、牧场和树林,国家规定不得侵占,人称之为"绿色心脏"。   [4] 荷兰人均的土地面积为0.058公顷。   [5]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立之时(1945年),花卉等园艺业产品所占的地位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后来(1954年)出版的《生产年鉴》和《贸易年鉴》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发展到今天,这些产品的贸易额已经远远大于其统计体系包括的某些产品。   [7] 据报道,1999年,荷兰每个奶牛场的配额平均为350吨。   [8] 进口的原因就是国内的生产受到限制,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是其邻国——德国,而目的主要在于加工增殖。   [9] Jan de Vries, Ad van der Woude: The first modern economy. Successes, failure, and perseverance. 1500-1815.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1995.

论教会对音乐的影响毕业论文1教会音乐的现况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浅谈民族男高音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毕业论文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日趋完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基础下,人们对精神文化食粮的渴求也日益强烈。经过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之后,全国掀起了1股歌唱热,特别是比赛中民族组金奖得主王宏伟的脱浅析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毕业论文浅析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摘要从歌唱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笔者认为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1种心理浅谈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毕业论文内容摘要(冒号)文章从曲式角度人物心理活动的音乐表达声乐线条3个方面分析了威尔第这首4重唱作品的戏剧表现力。关键词(冒号)威尔第4重唱戏剧特色作为意大利歌剧史上最伟大的作曲音乐大师韩德尔弥赛亚毕业论文译者于是,仆人只好干点别的事来消遣。这会儿,他不是喷出1小圈1小圈漂亮的蓝色烟雾,而是从自己短短的陶瓷烟斗里吹着肥皂泡。他弄了1小罐肥皂水,自得其乐地从窗口向街上吹去1个又音阶琶音练习的宝典音阶琶音练习的ldquo宝典rdquo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都离不开CDEFGAB这7个最基本的乐音。或全部或部分地运用这些乐音是构建真正的音乐的基础。同样的道理,纵小提琴的练习曲与音阶小提琴的练习曲与音阶暑期又有众多琴童参加音乐考级,小提琴家蒋雄达应邀答疑解惑mdashmdash练习曲与音阶mdashmdash被作为小提琴演奏技术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其原因就在于扛声调扛声调大家都知道,拼音王国里有很多拼音宝宝,他们在一起可快乐了,也像我们一样做游戏,还学习劳动呢。不论干什么,拼音宝宝们可认真了!有一天,拼音妈妈有一项ldquo扛声调rdquo的西周金文入韵字声调考察西周金文入韵字声调考察摘要本文以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两书所收的西周铭文为材料,选取其中有韵的铭文362篇,分析其韵读并考察其入韵字的声调。西周金文韵文同调相押是主流,同声调妙趣横生的音阶练习妙趣横生的音阶练习钢琴学习中的音阶琶音练习历来被认为是演奏者基本功训练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钢琴学习者来说,不经过大量的有序的音阶琶音训练,钢琴演奏的技术水平是难以达到ldquo随心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摘要以往对徐州方言声调的研究一直采用传统的耳听手记的方法,从未有人使用现代语音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虽然也有对语音系统的详细描述,却不能直观地知道从何得出这样的
传播学视角下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论文移动互联网将人们从传统桌面互联网前解放出来,催生了新兴网络文化产业形态,其在通信社交娱乐新闻商务等各方面的应用与创新,使人们进入了后PC时代。一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移动互联网具备多互联网审计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也使审计方法发生了变化。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互联网审计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随着李总理在两会上提出的互联网的概念,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一问题提出移动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引起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围绕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更是方兴未艾,其中大部分创业者来自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创新发动机。正因为校外实践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研究论文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以质量评价作为衡量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采取的是校内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形式,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与理论教学融会贯通的实验实训专业综双语教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定位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地位论文摘要双语教学的定位是指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双语教学和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都属于二级学科教学,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既有联系又探析师范高等专科学生的行为心理学特点论文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迄今己取得较大的发展。在教育行为管理行为等领域,行为心理学原理和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对行为心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纵合理运用分享阅读推动幼儿的语言发展的相关策略论文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从出生到3岁,已经完成从感知(或理解)到说出语言的过程,3岁以后幼儿表达语句逐渐趋于完整,到6岁,简单句的完整率将达到90。同时,幼儿对词汇量的积累也有突破性进展寒假成长实践活动论文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寒假成长实践活动论文,希望能帮到大家!寒假成长实践活动论文一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走进了吕梁,走进柳林,也合法行政原则论文行政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狭义地讲,指国家职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职能的总称广义地讲,活动教学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探讨论文活动教学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探讨育创新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动力,是民族繁荣富强不可缺少的助推器,当然在深受重视的教育行业必然对也是非常推举创新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创新精神也要从小开始糖尿病社区管理与门诊治疗效果的比较论文摘要目的比较糖尿病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内科门诊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社区管理同期收入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