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寻根文学的文化选择

  摘要寻根作家们最大和最终的追求是对文化的开掘,但是由于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使他们在"寻根"过 程中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因此在理论文本和具体创作实践中,呈现出了相当复杂的多样性.
  关键词:寻根文学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民间地域文化 文化痼疾
  新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潮是回到人本主义。"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都是围绕政治轴心进行的。"寻根文 学"的出现使文学从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转向对深层的文化心 理结构的发现,是"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一个重要标志.
  寻根作家们对于"寻根"的主张和缘由的阐释大体相似:中国 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 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韩少功提出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 深,叶则难茂。"郑万隆认为,"我们的根就是东方,东方有东 方的文化",他宣布,要"不断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
  阿城则肯定地说,"文化制约着人类",要使我们的文学能与世 界"对话","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应该是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积淀深厚,因 袭沉重。"寻根"文学在执着追寻这一传统文化时,由于作家 不同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使他们在 "寻根"过程中表现出对"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如 何全面把握民族传统文化,即文学应该寻什么样的根,寻根作 家们在理论文本中陷入了分歧,这种分歧又以对传统文化制裁 把握的游移和偏执为前提的。他们对文学之"根"认识的差异 性反映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便呈现出了相当复杂的多样性.
  一、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 作为"文化"寻根,尽管大多数寻根作家更多关注的是边 缘的、异端的和非规范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但他们仍不能避免 对传统文化中心的儒家文化的承传。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积 极进取的文化,它的思想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充满着浓厚 的现实功利性。儒家的观念强调的是"人定胜天"的主观努 力,强调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周易·乾卦·象言》说"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寻根作家笔下的诸多人物显然继承了 传统文化中积健为雄的精神,同时又追求着天地情怀,把自强 不息的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容大度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对待 天地自然的态度上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人在现实生活中 应当积极有为,顺应天的"生生之德",担当起人的使命.
  《老井》中的老井村人世世代代在自古水贵如油的旱山上 苦苦挣扎,矢志不移,他们对打井的执着,隐忍以及所受的苦 难、牺牲,让我们明显感到一股沸腾的不屈血液在奔涌,他们 祖祖辈辈寻找水源的毅力,不仅体现了老井人的韧性,更是体 现了老井人对人生的积极。支撑老井人世代赓续不断的正是 传统儒家文化中刚健不息的韧性以及追求天人相洽的执着 《树王》中,尽管作者着力赞扬的是肖疙瘩对大自然的护卫,但 同时也通过李立驳斥肖疙瘩说,人开出了田,"养活自己",人 炼出了铁,"造成工具,改造自然",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主导 地位和在宇宙自然中的主体地位;《远村》以酣畅淋漓的笔势 借助太行山区里狼狐多,石头多的穷山沟,极力渲染了杨万 牛、叶叶的苦难的感情故事,深刻表现了杨万牛、叶叶、杨番成 等人在苦难中对生活的执着与坚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 追求;《古船》在相当篇幅上呈现了赵、隋、李三大家族之间无 尽的角逐、复仇以及血腥甚至洼狸镇的血留成河,但隋抱朴对 生活与生命之理的追寻,却无不显示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恬淡超脱的道家文化 作为非规范文化的老庄文化,一直有着比儒家更深远广阔 的活动力,在民间渊远流长。它博大的精神自由,它顺其自然 无为自得的人生要求最真切地契合了大山野林间贫苦人民的生存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道的精神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生命意 识,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子民。道学精神的突出特征是追求精神 自由,老子提出"虚静"的观念,"虚静"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 藏的状态。老子恳切地呼吁人们重视自己内在生命的积蓄.
  张炜的《古船》里,主人公手拿着两本书,一本《共产党宣 言》,一本屈原的《天问》。在治国兴邦的政治伦理背后,人类 总是不自由主地释怀被遮蔽的自我,以强劲的自由之心呼唤 着对生命对宇宙的沉思默想。孔捷生的《大莽林》、邓刚的《迷 人的海》等小说,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张扬了传统道家文 化中顺应自然、任其自然、自然无为的天人观。阿城的作品无 论是《棋王》,还是《树王》都透露着天人合一、知足常乐的道家 意蕴。王一生、肖疙瘩、树桩李二和"我"以及爱写字的老李等 都应和了老子的呼声,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面,无不表现得淡 泊无为,旷达超脱。王一生对"棋"的态度,其实正是他对人生 的态度。他以棋来排遣人生痛苦,追求心灵的清净和精神的 自由。这样就达到了对喧嚣尘世的超越、对人生苦闷的超越, 体现着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中国象棋的楚河汉 界里凝结着中国道家文化的精神,让王一生在纷乱狂躁的年 代里去寻求老庄的风范,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向往.
  三、民间地域文化 大多数作家在寻根时,把目光聚焦在民间,在那些不规范 的"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 式等"文化层次上,以不规范来突破规范,从而进入民族繁 衍、生生不息的巨大精神内力的真实。李杭育认为,"我们民 族文化之精华,更多地保留在中原规范之外。……规范之外 的,才是我们需要的‘根’,因为它们分布在广阔的大地,深植 于民间的沃土。"寻根作家们试图立足于土生土养的家园,从 中挖掘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古老而深邃的文化积淀,从而实 现寻根与现实和世界的对话.
  贾平凹长期浸润于秦汉古老文化之中,深深地体会到它的 厚重、朴实、浑放的风格,他将其视为一种对自我和社会都有意 义的民族精神。他叙写商州的历史、地理、民俗,展示了犹如"桃 花源"般的恬静清幽的田园风光,以及与这块土地紧紧相连的 强悍淳朴的男性,善良而柔美的女子;韩少功的小说,渲染了炫 丽、奇谲的湘西风情,他的代表作《爸爸爸》以寓言和象征等艺 术手段,重新复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陆离、神秘瑰丽的神话系统;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挖掘了吴越文化中生命的强力和自由自 在的精神,探索着人生价值意义的支点;乌热尔图写下了东北 密林中鄂温克人的野性魅力;郑万隆在黑龙江大山折皱里,关 注着猎人和淘金者怎样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此 外,山东半岛上的张炜、矫健,云南的阿城,山西的郑义等也都 在各自的领地孜孜不倦地开垦着脚下厚积的"文化岩层".
  四、对文化痼疾的批判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寻根文学在美学意蕴、人格塑造等方面 也都体现了传统文明的精华,然而,实际上,许多寻根作家在寻 根的过程中,更多的只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作品中对 传统民族文化长久积淀下的沉重的负面因素的暴露与批判以及 对"理想"的溃败与失落的书写却成为了寻根文学的真正主流.
  这部分作品侧重于审视、批判民族文化中的痼疾和劣根 性,对那种长期形成的愚昧、封闭、保守的恶习进行揭露。如 《远村》中万牛的不争不怒,逆来顺受;《老井》中孙万水对巧 英、旺泉爱情的暴力遏止,亮公子的鄙俗和落后野蛮等等,无不浸透着民族深重的苦难和 不可救药的痴妄;再比如韩少功笔下的《爸爸爸》、《女女女》、 《归去来》等作品更是只看到了民族文化的缺漏.
  《爸爸爸》中的"鸡头寨",蛮荒、混沌与愚昧,几乎保留了 原始野蛮时代的一切。这里的人们迷信禁忌,祖先崇拜,没有 人性观念,打冤家,大迁移。丙崽是一个体形和智力永远保持 童稚状态,兽性远远多于人性的退化返祖的形象,是民族传统 文化一切劣"根"的结合体,并且他还有超强的生命力,"服毒 而不死"。丙崽其实是一个象征,象征民族性格的封闭保守、 盲目因袭传统,自我生存的不自觉。他的超强生命力则象征 了要清除传统中的劣"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王安忆的 《小鲍庄》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也进行了审视。小鲍庄人自 古坚奉"仁义"传统,他们纯朴善良,尊长爱幼,能够相互帮助, 舍己救人,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但也因为"仁义",他们的 思想、精神被禁锢,人性受到压抑。文化子和小翠的纯真爱情 不敢公开;二婶和拾来的结合遭到人们的白眼和反对。日常 生活中,小鲍庄人都是谨小慎微,清心寡欲,压抑个性,以至于 在"仁义"的作用下,整个小鲍庄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超 级稳定体,处于其中的小鲍庄人,几乎没有办法撼动它。作品 一方面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因素,又否定了这一因素中 的负面影响,这正是王安忆在民间、地域文化中发掘出的传统 文化之"根"的痼疾.
  虽然这些寻根作家是续接起了"五四"文化批判的传统, 揭出了"病苦",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但至于如何"疗救", 他们却依然是一片茫然,他们并不能也无力解答历史文化遗 留给他们的问题.
  五、结语 寻根作家们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使得 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和价值取向,从客观上丰富 和充实了中国当代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 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寻根 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 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
  他们在对民间的亲近中仍保持着极强的主体精神,也就造成了 他们对文化之根的追寻中有着较多的幻想,因而很难说是已经 达到了对民间的真正认同。今天看来,"寻根"是一次失败的寻 找,失败的原因及其进一步加深的后果是相同的,那就是民族 传统文化在文学中的失落。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失落导 致的文学贫血状况,激发了寻根者们在特定时期内探求文学之 根的意愿与兴趣,而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寻根者们对自身所 要寻找的目标并无透彻的了解与认知,认识的模糊直接导致了 寻找的偏向。除了知识系统的隔阂,显然,经过"五四"新文化 洗礼的知识分子很难重新回到传统文化的思想范畴。把"寻 根"文学思潮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个特定时段中看,它的 出现是必然的,失败(寻找目标的失落)亦是必然的.
  注释: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参考文献:
  [2]曹万生.中国新文学论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3]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论文摘要班级管理不仅要达到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目的,更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小组合作的管理方式运用与班级管理中,会激发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会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论文会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目前,有的医院在经营管理中,由于对于会计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因此在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公路桥梁管理论文一当前公路桥梁失养问题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发展更可谓突飞猛进,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上总体水平不高,公路桥梁发展主要着眼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大中桥,节约型高校校园的景观设计论文摘要从节约理念出发,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符合我国当下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高校校园景观,总结出节约型校园景观设计概念,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现状,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为推动我国节约型校园景观移动办公中4G通信技术论文1。移动办公系统的特点及问题分析根据当前应用情况,由于各种限制条件的存在,大规模推广应用移动办公的优势还难以实现。一方面,由于受到应用开发网速带宽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影响,移动办公仅能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小论文浅谈作业布置作业的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讲得好,作业的布置无非是给学生任意划几个题做一做而已。然而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作业的布置实际上也是一包装器皿与结构设计教学模式论文摘要包装器皿与结构设计课程是高校视觉传传达设计专业近几年开设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课程授课内容为包装器皿设计部分和包装结构设计两个部分,重在实践环节。目的是以包装器皿与结构设计为具象测绘工程技术中GPS技术研究论文摘要测绘工程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尤其是在工程建筑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测绘工程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了多种相关技术,GPS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就GPS的来由工作原理进景区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篇一社会实践课题报告论文范本摘要旅游者日益转变的消费需求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旅游企业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增强行业竞争实力。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不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究分析论文幼儿教师主要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教师队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究分析论文,欢迎阅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堂实录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识记联系的概念明确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道理初步理解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力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学会从具体事例入手归纳基本原理,并能以此观唐蕃汉藏文献的翻译与交流一概述语言和文字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从唐代起,汉藏两族人民就十分重视彼此的语言文字,并相互学习,从而加强了两民族彼此的了解。两民族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载下来,而成为历史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及其政策含义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五次社会大流动,形成了初具现代化雏形的社会阶层结构格局。那么,这样的格局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其演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是什么?如何解读这样的因素和机制?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摘要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性特征,使得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处处蕴含求善求治的意蕴,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晚清广东的公局士绅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权力机构内容提要在19世纪50年代因镇压红兵起义而在广东普遍设立的公局,后来演变为广东士绅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常设权力机构。它拥有武装,征收局费,有稽查缉捕审判仲裁等权力,甚至在地方上有一定广东没有文化底蕴吗?一直以来,于有意无意间,许多外省人总喜欢把广东视为文化沙漠,而不少广东人好像也或多或少地自认了这一评价。广东是否真的没文化,真是欠缺文化底蕴呢?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广东绝不会没有文化论析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在华侨华人文化市场的开拓论文关键词广东传谋华侨华人市场运作模式论文摘要广东祈闻传嫌产业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丈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新闻传媒可以通过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祈闻嫌介与海外华丈媒体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传统文化绝不是一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许多优秀的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传统文化中有些思论血缘与拟血缘群体共有制共有制的由来与发展众所周知,一切文明皆是人口压力与环境资源相对枯竭的矛盾的产物。而且,一切原生文明也都脱胎于原始农业的氏族公社制度。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不同,文论圭峰禅师宗密的方法论模式一hr客观记叙辨明深浅指证得失会通本末这一公式可以称之为宗密的四段论,无论是研究禅宗史评价佛教各派学说,还是研究悟修问题人的本原问题,宗密基本上都是循四段论模式进行的。四段论便是宗方法论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许多张面孔,为公众所熟悉的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席卷欧美的女性主义,因此人们往往会将女性主义与诸如个人的是政治的姐妹情是强有力的等激进口号联系在